重回80年拒绝随军考上清华(钱桂花李建军)_钱桂花李建军热门小说
第一章:轻狂岁月“快点交出来,别让我们亲自动手!”林浩轩一脚踹在陈默的储物柜上,金属柜门发出刺耳的响声,在这所贵族高中学校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他身后站着四个同样穿着定制校服的少年——张扬的王睿捋了捋染成银白色的头发,瘦高的赵天宇推了推金丝眼镜,略显肥胖的刘小胖不安地搓着手,总是嬉皮笑脸的周子明则吹着口哨,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被堵在角落里的陈默紧紧护着手中的铁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与五人光鲜的定制服装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我曾祖父留下的,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求你们别...”陈默的声音微微发抖,眼神躲闪。“少废话!”王睿一把扯过铁盒,陈默想抢回来,却被赵天宇和周子明一左一右架住胳膊,动弹不得。
林浩轩漫不经心地打开那个褪色的铁盒,里面铺着一层红色绒布,已经磨损得厉害。
一枚锈迹斑斑的抗战勋章静静躺在中央,红漆早已剥落,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和一点黯淡的金属光泽。
勋章上的图案依稀可辨——交叉的步枪和一颗五角星,缎带褪成了淡黄色。“就这?
”林浩轩用两根手指拈起勋章,满脸嫌弃地挑眉,“我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这么旧的东西也好意思带到学校来。”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响亮。“还给我吧,浩轩,这对你们来说不值钱,但对我家很重要...”陈默几乎是在哀求,眼睛一直盯着那枚勋章。周子明嬉笑着把勋章抢过去,在手中抛接着:“让我看看,哟,还是抗战时期的呢!你曾祖父不会是逃兵吧?现在哪有真英雄啊,都是电视里演的。
”五个人哄笑起来,那笑声在走廊里回荡,刺耳而尖锐。
他们完全没注意到陈默眼中闪过的泪光,也没注意到他攥紧的拳头。
“你们知道我曾祖父是怎么死的吗?”陈默突然低声说,声音里带着压抑的颤抖,“他是在一场阻击战中牺牲的,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得了吧!”林浩轩打断他,一把夺回勋章,“故事编得不错,可惜我们没兴趣听。”他把勋章抛向空中又接住,动作轻佻,“今晚我有活动,没空搭理你这种穷鬼。”放学后,五人懒散地来到学校天台。
夕阳的余晖洒在水泥地上,城市的喧嚣从下方传来。林浩轩拿出那枚勋章,在手中抛接着玩。
“真没劲,还以为能找点乐子。”他把勋章高高抛起,看着它在夕阳下划出一道弧线,最后“啪”的一声落在天台边缘的水泥台上,溅起一小片灰尘。
刘小胖有些不安地推了推眼镜:“咱们是不是太过分了?陈默看起来挺伤心的。
”王睿搂住他的脖子,力道大得让刘小胖龇牙咧嘴:“怕什么?他家那么穷,能拿我们怎么样?再说了,不就是个破勋章嘛!
”林浩轩最后瞥了一眼那枚在夕阳下泛着微光的勋章,突然觉得索然无味:“走吧,我爸刚给我卡里打了钱,今晚我请客去新开的那家KTV。”他们嬉笑着离开,脚步声渐行渐远,完全没注意到落在天台上的勋章开始微微发光,周围空气似乎产生了某种不易察觉的涟漪,像水面上的波纹一样荡漾开来。当晚,五人在KTV最豪华的包间里狂欢至深夜。霓虹灯光旋转闪烁,桌上堆满了进口零食和饮料。
林浩轩举起装满饮料的玻璃杯:“为我们无忧无虑的青春干杯!”“干杯!”众人应和,玻璃杯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与包间里震耳的音乐混在一起。他们谁也没想到,几小时后,他们的“无忧无虑”将彻底终结。那枚被遗弃在天台上的勋章,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芒,仿佛在等待着什么。第二章:烽火骤临林浩轩醒来时头痛欲裂,后脑勺隐隐作痛。
他发现自己不是躺在KTV的真皮沙发上,而是躺在硬邦邦的泥土地上。
四周不是包间的奢华装饰,而是残破的土墙和茅草屋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陌生的味道——混合着泥土、牲畜和炊烟的气息。“什么鬼地方?
”他挣扎着坐起来,灰尘呛得他咳嗽了几声。其他四人也横七竖八地躺在旁边,还穿着昨天的校服,此刻都开始陆续醒来。王睿最先醒来,揉着眼睛:“浩轩,这家酒店的床怎么这么硬啊...等等,这是哪?”他猛地坐起身,环顾四周,睡意全无。
很快,五人都醒了,面面相觑,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赵天宇扶正了他的金丝眼镜,试图在昏暗的光线下看清环境。刘小胖害怕地缩成一团,周子明则强装镇定地吹着口哨,但音调已经走了样。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出破屋,外面是一个简陋的村庄,土路泥泞不堪,两旁是低矮的土坯房。村民们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用异样而警惕的眼光看着这些穿着奇怪、发型时髦的年轻人。
“这些人cosplay玩得真投入啊。”周子明还不知轻重地开玩笑,但声音已经有些发抖。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接着是密集的枪响,如同爆豆般噼啪作响。村民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跑,喊着:“鬼子来了!快跑啊!
”五个人愣在原地,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一队穿着土黄色军装的士兵端着枪冲进村庄。
那些士兵的帽子上有两片遮耳布,像极了历史课本里的日本兵,但他们手中的枪闪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脸上带着杀气。“这...这不是演戏?
”刘小胖声音发抖,腿软得几乎站不住。真实的血腥气随风吹来,混合着火药和烧焦的味道。
远处有房屋起火,黑烟滚滚上升,哭喊声和枪声混杂在一起,刺耳骇人。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什么cosplay,也不是拍电影——那些倒下的村民身下蔓延开的深色液体,太过真实。“跑啊!”林浩轩大喊一声,五人下意识地朝着与枪声相反的方向狂奔。
他们的名牌运动鞋在泥泞中打滑,昂贵的校服被树枝划破,但求生的本能驱使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前跑。没跑多远,他们就被一队中国士兵拦住了。
这些士兵穿着破旧的灰蓝色军装,面黄肌瘦,但眼神锐利如鹰,手中的步枪直指他们,枪口还冒着淡淡的硝烟。“站住!什么人?”一个满脸硝烟痕迹、嘴唇干裂的士兵喝道,他的军装上沾着暗红色的血迹。五人吓得举起手来,林浩轩强作镇定:“我们、我们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就到这里了...”士兵们疑惑地打量着他们奇特的发型和质地精良的校服,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这时,一位三十多岁、面容刚毅的军官模样的人走过来,他的军装相对整洁,但同样磨损严重,眼神中透着疲惫与警惕。“带走!
可能是日本人的间谍,这穿着太可疑了。”军官下令道,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
无论他们如何解释,士兵们都不相信。最终,他们被反绑双手,用绳子串在一起,押送着穿过硝烟弥漫的田野,走向远方隐约可见的军营。林浩轩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村庄,只见火光冲天,黑烟蔽日,他的心沉了下去。第三章:铁血军营军营条件极其简陋,帐篷和简易木屋杂乱分布,士兵们面带菜色,装备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还在用老式步枪,枪托上布满划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汗味、火药味和草药味的特殊气息。
五人被分开审问,他们坚持说自己来自未来,是莫名其妙来到这里的。
审问官是个脸上有刀疤的中年人,自然不信这些荒唐话,认为他们是间谍,但又找不到证据,只好暂时将他们关押在军营中的一个狭小帐篷里。夜里,五人挤在一起,又冷又饿。
帐篷外不时传来伤员的呻吟声和巡逻士兵的脚步声。远处偶尔有枪炮声响起,每次都会让他们心惊肉跳。“我们真的穿越了?”周子明还是不敢相信,声音在黑暗中发抖,本兵...他们真的在杀人...”白天目睹的惨状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被烧毁的房屋,倒在血泊中的百姓,还有那些伤痕累累却仍在坚持战斗的士兵。
那些画面比任何恐怖电影都真实骇人。刘小胖缩在角落,小声啜泣:“我想回家...我想我妈...”林浩轩沉默不语,他是五人中的领头者,此刻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他摸着自己手腕上昂贵的名表,第一次觉得这件象征身份的物品如此无用。第二天,他们被带出帐篷。
那名面容刚毅的中年军官站在面前,阳光照在他满是风霜的脸上:“我是陈团长。
既然你们声称自己不是间谍,那就证明给我看。从现在起,你们跟着部队行动,但要有人看守。若有什么异动...”他没说完,但手按枪套的动作已经表明了一切。于是,五名养尊处优的富二代开始了艰难的随军生活。
他们被要求帮忙搬运物资、照顾伤员、挖战壕。起初,他们笨手笨脚,怨声载道。
“我手都磨出水泡了!”王睿抱怨道,展示着他红肿的手掌,他以前从没干过体力活。
看守他们的老兵是个脸上有深深皱纹的老兵,冷笑着露出黄牙:“公子哥儿娇气得很呐?
看看那些伤兵,肠子流出来都没吭一声!”确实,医疗帐篷里的景象令人震惊。缺医少药,伤兵们往往只能简单包扎,甚至没有麻药就进行手术。惨叫声日夜不绝于耳,但很少有人听到士兵们抱怨。林浩轩第一次帮忙抬伤员时,差点吐出来——那士兵腹部中弹,伤口已经感染发臭,却还坚持问:“前线怎么样了?兄弟们守住了吗?
”赵天宇负责分发食物,发现士兵们每人每餐只有一个小窝头加一点咸菜,却还要行军打仗。
有时百姓会冒着危险送来一些粮食,往往也是自己省下来的粗粮,那些面黄肌瘦的农民看着士兵们吃饭时露出的笑容,让赵天宇心里发酸。一天夜里,日军发动突袭。军营顿时乱成一片,枪炮声震耳欲聋,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五个人吓得躲在帐篷里瑟瑟发抖,地面随着爆炸声震动。“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
”刘小胖带着哭腔问,脸色在闪烁的火光中显得惨白。突然,几个日本兵冲进军营,直朝医疗帐篷而去——那里几乎毫无防御。眼看就要发生屠杀,林浩轩不知哪来的勇气,抓起一根木棍冲了出去。“浩轩!”其他四人惊呼,却不敢跟上。
林浩轩的行为吸引了日本兵的注意力,为伤员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但他很快被日本兵包围,刺刀的寒光在火光中闪烁,险象环生。千钧一发之际,陈团长带人赶到,一阵激烈的交火后击毙了日本兵。他看了一眼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的林浩轩,难得地露出一丝赞许:“有点血性。”这次事件后,士兵们对他们的态度稍微好转。
五人也开始真正思考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而不是整天抱怨和想着回家。
他们开始主动学习如何使用武器,如何包扎伤口,甚至如何生火做饭——这些他们曾经嗤之以鼻的“低级技能”。
第四章:团长的勋章随着时间推移,五人逐渐融入了军营生活。他们的皮肤被晒黑,手上的水泡变成了老茧,昂贵的校服已经破烂不堪,取而代之的是粗糙的军便服。
他们学会了基本的战斗技能,也体会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艰辛与坚韧。一天,林浩轩被指派去整理团部的物品。在一个旧木箱里,他无意中发现了一本用粗糙纸张装订的日记和一个小布包。出于好奇,他打开了布包——里面是一枚抗战勋章,与他那天扔掉的陈默的勋章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更加崭新,但缎带已经褪色,边缘有些磨损。心跳突然加速,林浩轩翻开日记本。
那是陈团长的日记,字迹刚劲有力,记录了他从参军到现在的经历。在某一页,他写道:“今日获授勋章,实感惭愧。多少弟兄血洒疆场,我何德何能受此荣誉?
唯愿此战早日胜利,百姓不再受苦。若得幸存,当将此勋章传予后人,令勿忘这段历史。
”林浩轩的手开始发抖。他迅速翻到日记最后一页,看到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时的陈团长与一个男孩的合影,背面写着:“与孙儿陈宇浩合影,1937年春”。陈宇浩好像是陈默的父亲!
林浩轩几乎窒息。那个被他们欺负的同学陈默,竟然是陈团长的曾孙?
而那枚被他们随意丢弃的勋章,是陈团长留下的?
他恍惚地想起历史老师讲过的时间线——如果他们现在身处1938年,那么陈团长很可能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从未见过抗战胜利,而那枚勋章...“在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