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了婴儿,还被掉包?!看我如何逃出孤儿院!(Lv徐宏远)完本小说推荐_最新章节列表穿越成了婴儿,还被掉包?!看我如何逃出孤儿院!(Lv徐宏远)
一、穿越成林黛玉了?小呓是被一阵刺耳朵的 “姑娘醒了没” 给吵醒的。
睁开眼不是她出租屋那盏晃眼的 LED 灯,而是绣着缠枝莲的青纱帐,鼻尖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药香,混着点陈旧木料的味道。床前站着个梳双丫髻的丫鬟,穿着淡绿比甲,眼眶红红的,见她睁眼,立马喜极而泣:“姑娘您可算醒了!
昨儿刚到府里就晕过去,可把紫鹃吓坏了!”紫鹃?府里?小呓脑子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无数不属于她的记忆涌进来 —— 母亲早逝,父亲重病,千里迢迢投奔外祖母,刚进荣国府时的局促,还有那句刻在 DNA 里的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她,现代某 985 物理系在读,熬夜赶完《电磁学》作业刚睡着,一睁眼,穿成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个哭哭啼啼、寄人篱下,最后焚稿断痴情的悲剧美人?
“姑娘,您喝点药吧,太医说您身子弱,得好好养着。” 紫鹃端来一碗黑漆漆的药,热气裹着苦味直冲鼻腔。换作原主,大概会捧着药碗默默垂泪,感叹自己孤苦无依。
但小呓是谁?是能徒手拆收音机、用矿泉水瓶做净水器的理科疯批。她接过药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度,突然想起记忆里王夫人那眼神 —— 看似关切,实则像在掂量一件随时能丢弃的旧物。“放着吧。” 小呓的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却没了原主的怯懦,“我问你,咱们住的这潇湘馆,月钱是按什么标准发的?府里给的炭火,够不够过冬?”紫鹃愣了愣,没想到姑娘一醒竟问这些:“月钱是按姑娘份例,每月二两,炭火也是按例给的…… 只是上月的炭火,管事妈妈说库房紧,少送了一半。”“少送一半?
” 小呓挑眉。她翻了翻原主的记忆,这潇湘馆的炭火,每年冬天都要被克扣,美其名曰 “姑娘身子弱,用不了那么多”,实则是王夫人暗地里打压,怕她分走宝玉的关注。以前的黛玉忍了,她小呓可不忍。当天下午,贾母派人来请黛玉去荣庆堂说话。小呓换上那件月白绫袄,故意没穿王夫人 “贴心” 送来的厚披风 —— 她倒要看看,这贾府的 “人情冷暖”,到底有多凉。荣庆堂里,贾母歪在榻上,宝玉坐在旁边剥桂圆,王夫人和薛姨妈陪着说话,薛宝钗穿着藕荷色衣裙,正温柔地给贾母捶腿。见黛玉进来,贾母放下茶盏:“外孙女可好些了?昨儿刚到就生病,真是让人心疼。”这话听着热乎,实则连起身扶一下都没有。小呓福了福身,声音平静:“劳外祖母挂心,孙女儿已无大碍。
只是有件事想请教二舅母 ——”她转向王夫人,目光清亮:“昨儿紫鹃说,潇湘馆上月的炭火少了一半,管事妈妈说是库房紧。可孙女儿瞧着,荣国府的库房,应当不至于缺这几担炭火吧?还是说,我这寄人篱下的,连份例内的炭火都配不上?
”这话一出,满屋子的笑声都停了。王夫人脸色僵了僵,勉强笑道:“哪里的话,定是管事妈妈弄错了,回头我让人给你补上。”“补上就不必了。” 小呓摇头,“只是孙女儿想着,以后潇湘馆的用度,不如我自己打理。月钱我也不要府里的,我父亲留下些字画古董,找个靠谱的铺子变卖些,足够我和紫鹃过日子。
省得占了府里的便宜,还落人话柄。”这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王夫人和薛姨妈脸上。
谁不知道林家虽败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黛玉手里的私产,未必比贾府少。
只是原主脸皮薄,从不愿提这些,才让王夫人觉得好拿捏。
贾母没料到这外孙女突然变得这般厉害,心里嘀咕着 “莫不是病傻了”,嘴上却只能顺着说:“也好,你自己打理,倒自在些。”小呓要的就是这句话。她知道,在这贾府,客气换不来尊重,只有手里有底气,才能不被欺负。从荣庆堂出来,宝玉追了上来,手里拿着个通灵宝玉,一脸担忧:“林妹妹,你今日怎么了?
怎么跟二舅母说那些话?惹她不高兴,对你不好。”换作原主,大概会感动宝玉的关心。
但小呓看着眼前这张俊朗却懦弱的脸,只觉得无奈:“宝哥哥,我若不自己争,难道等着别人把我欺负到头上?我父亲养我一场,不是让我来贾府受委屈的。
”宝玉被她说得愣住,张了张嘴,竟不知如何反驳。小呓没再理他,转身回了潇湘馆。
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要在这大观园里活下去,甚至找到回去的路,她得做更彻底的准备。
二、理科生的 “大观园生存手册”潇湘馆的后院有个废弃的小柴房,常年锁着,里面堆着些旧家具和农具。小呓让紫鹃找管家要了钥匙,说是要清理出来放杂物,实则把这里改成了她的 “秘密工坊”。她翻遍了原主的嫁妆箱子,找出几样值钱的银器 —— 一对银镯子,一支银簪,还有父亲留下的一块青铜镇纸。
这些东西,在现代不值钱,但在这古代,却是制作工具的好材料。“姑娘,您拿这些银器做什么?” 紫鹃看着小呓把银镯子放进火里烧,吓得脸都白了,“这可是您母亲留给您的念想!”“念想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帮我们挡灾。
” 小呓一边用钳子夹着烧红的银镯子,一边解释,“我要把这些熔了,做些有用的东西。
你放心,等以后咱们有能力了,再把更好的找回来。”紫鹃虽不懂,但见姑娘态度坚决,也只能帮忙打下手 —— 烧火、递工具,偶尔帮着把小呓画的图纸藏好。小呓的第一步,是做一把 “改良版手弩”。她用青铜镇纸熔铸成弩身,把银器打成细巧的弩箭,箭头上裹上从药材铺买来的硫磺和硝石 —— 这是最简单的火药配方,虽然威力不大,但足够震慑人。她还利用潇湘馆的竹子,做了几个简易的 “警报器”—— 把竹片削成薄片,系上细线,拉在柴房和卧室周围,只要有人靠近,细线牵动竹片,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是她在大学参加野外生存训练营时学的技巧,没想到在这大观园里派上了用场。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呓的 “工坊” 渐渐有了雏形。她还发现,大观园里藏着不少 “宝贝”—— 厨房的铁锅能拆出铁条,药房的朱砂能当颜料标记图纸,甚至连宝玉房里那些精致的摆件,里面也有不少可用的金属零件。当然,她没忘了调理身体。
原主的身子弱,是因为常年郁结加上营养不良。小呓根据现代养生知识,让紫鹃每天给她煮杂粮粥,多吃蔬菜和瘦肉,还在潇湘馆的院子里种了些易活的草药 —— 薄荷、金银花,既能泡水喝,又能消炎止痛。
她的变化,渐渐被园子里的人察觉。以前那个动不动就掉眼泪的林姑娘,如今不仅脸色红润了,说话也越来越有底气。有次探春办诗社,王熙凤故意调侃黛玉 “小气,不肯出银子”,小呓直接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我虽寄人篱下,但也知道诗社是雅事,这点银子还是拿得出的。倒是二嫂子,掌管着府里的财政,怎么反倒跟我们这些小辈计较?
”王熙凤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讪讪地笑着打圆场。探春看在眼里,心里对这个 “林姐姐” 多了几分敬佩 —— 原来,柔弱的外表下,藏着这么硬的骨头。
但小呓知道,这些还不够。她要面对的,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步步紧逼,是赵姨娘的暗中使坏,甚至是贾府这艘大船沉没时的倾轧。她必须尽快造出更有威力的武器,为自己和紫鹃铺好后路。转机发生在那年元宵节。贾府放烟花,漫天绚烂的烟火里,小呓看到了关键 —— 烟花里的火药。那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只要调整配比,就能制成威力更大的发射药。她偷偷收集了烟花燃放后的残骸,从中提取火药成分,又找机会溜出大观园,在城外的铁匠铺定制了几根细长的铁管 —— 借口是 “做晾衣架”,实则是枪管的雏形。
“姑娘,您最近总出去,会不会不安全?” 紫鹃看着小呓把铁管藏进柴房,忧心忡忡,“府里最近不太平,听说有人在查园子里的丫鬟,说是丢了东西。”小呓心里一凛。她知道,这是王夫人要开始 “清理” 大观园了,目标大概率是她 —— 毕竟,一个不再听话的黛玉,留着只会碍眼。她加快了进度。白天,她像往常一样参加诗社、和探春聊天,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晚上,她在柴房里熬夜赶工,计算弹道轨迹,调整火药配比。她甚至用木头做了个简易的枪托,把铁管固定在上面,再配上自制的扳机 —— 一把粗糙却能致命的 “火枪”,渐渐成型。
三、抄检大观园:枪声打破的虚伪果然,没过多久,王夫人就带着王熙凤和一群婆子,气势汹汹地来抄检大观园。理由是 “园子里有人聚赌,还有丫鬟偷东西”,实则是想借机找出黛玉的 “错处”,把她赶出贾府。最先遭殃的是迎春的丫鬟司棋,因为私藏情书被抓,哭得撕心裂肺。接着是探春的院子,探春气得满脸通红,指着王夫人的鼻子骂:“你们这是要抄家吗?把贾府的脸都丢尽了!”但王夫人不为所动,一路抄到潇湘馆。“林姑娘,得罪了。” 王夫人坐在椅子上,语气冰冷,“府里丢了东西,不得不仔细查一查,还望姑娘体谅。”小呓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