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姐姐出嫁,新郎是上辈子的死对头沈筝萧珏热门的网络小说_热门的网络小说我替姐姐出嫁,新郎是上辈子的死对头(沈筝萧珏)
第一章 以梦为引一股芳香袭来,我不自觉、朝桥上看去,只见雾气浓重的石桥上,一少女亭亭玉立。于是我试着靠近,想再看清一点,当我真的走近,才发现她一直在看水里的野鸭抓鱼捕虾。只见她眉清目秀,一袭乌黑的秀发上别着一支彼岸花,秀发在雾气里飘散着特有的芳香。
就连装扮、也与本朝女子大不相同,这更增加了我对这位娘子的兴趣,身子也不由自主的登上台阶,一步一步向她走近。我叉手行礼。“在下苏砚,敢问娘子为何一人在此?”她转过头,看到我一下可笑了。“娘子?我说帅哥,你不会是、大早上穿成这样出来拍短视频的吧?”我不解何为视频,于是再次发问。
“敢问姑娘何为视频?”“芷薇——”一个女人的声音从隐约可辨的小山村里传来。
“不好意思,我妈叫我回去吃早饭了,拜拜。”我看她挥手告别,微笑着跑着离开,纯真且活泼。接着、低头就看到她跑着离开时,掉在地上的头花。“等下姑娘,你的花——”她没有回答,只有一袭天蓝色在大雾里若隐若现,直到再也不见。
我拿着手中的彼岸花有些着急,又不舍的看看远方。不知啥时才能把花还给这位娘子,不知何时才能见。我一步步走下台阶桥,寻思着怎么有人如此好看:“天蓝色长裙,头戴金灯花北宋时,人们管彼岸花叫金灯花,等回去一定要把她画下来。
”就这样心不在焉的想着,还没从桥上走下,石桥便轰然倒塌。接着睁开眼时,已是日上三竿。我来不及多想,也生怕忘记分毫,就迫不及待的跑到书桌前提笔润色,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看着手中的画作,看着桥上的女子,自鸣得意,但又总觉得少些什么,可当我看到墙上挂着的石桥送别图时,灵光乍现,提笔就在画上写道:“初见卿时,眉眼带笑,至今思之,援笔绘之。
”一阵急促的咳嗽声从耳边传来,我这才想起还没给母亲煎药,赶忙放下画笔,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是既懊悔又恼恨,只怪自己读书太晚,今早未能早起。添水生火,等把一切准备妥当后,才走进卧室。只见她好似比上个月更加消瘦,鬓角的白发也增添不少。
“刚、我听到你书房好像有什么东西掉地上了?”母亲最疼我了,而我也不好意思说,我都这么大人了、睡觉还掉床,于是扯了个谎:“是孩儿不小心把镇纸掉地上了。
”母亲半信半疑的看着我,也清楚我撒谎时的样子,便没再追问。
“今日不用去李探花家教书了吗?”话刚说完,母亲便再次咳嗽起来。我小心把母亲扶起,靠着床头坐下。“她家小孩生病,我这半个月都不用再去。”“唉!”母亲一声叹息,“那丫头也是怪可怜的,不到八岁便没了娘。”“是挺可怜,不过还好聪慧,只是身子骨弱些。”母亲不再说话,近些年对村上的大事小事也不再上心。不知是有心无力,还是病痛使人少言寡语,我无从得知。“药煎的应该差不多了,孩儿去看下好了没。
”母亲挥挥手,我关切的看了眼母亲,并小心离去。但刚走出卧室,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心底一股莫名的心酸往上翻涌。“如果我能早点考取功名,就能给母亲请更好的大夫,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病痛缠身。可考了三年,至今仍是秀才,我是不是太没用?”我抹着眼泪把药从火上端下,倒进碗里,怕母亲发现,又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地余泪,这才端起碗,走到母亲榻前。母亲看了看我,似乎明白了一切,示意我、让我先把药放到一旁。母亲本是尚书之女,因太子谋反一案,差点受到牵连。
后来命运辗转,被我爹在流民堆里将她救下,这才嫁给了我爹。但听父亲说,她七岁便能作诗,十岁便能作画,十一岁通晓四书五经,所以这些年无论我是撒谎还是隐瞒,她心里都门儿清,不过有些时候也会装傻。“你父亲走的早,这些年你半耕半读,苦了你了。
考不上明年再考,只是别太辛苦,晚上别睡太晚。”“孩儿不苦,吃药才苦,孩儿喂您吃药。
”我故意岔开话题,心里才好受许多。喂完药,又伺候母亲喝碗小米粥和半个饼,接着才扶她躺下。刷碗、扫院子,待一切收拾妥当,我这才搬个凳子,在枣树下读书喝茶,但这茶喝的贼六,书却半分都读不进去,心心念念难舍难忘。想她天蓝色的长裙,想她发髻的金灯花,想她临别时的笑,想着想着自己也笑了起来。“既然读不进去!画?
、差不多应该快干了吧,去看看去!”我兴致勃勃,三步并作两步地朝书房走去,只见砚台旁,何时多出了一朵金灯花,火红火红的、静静地躺在那里。
“这不是那位娘子的金灯花吗?难道这不是梦!?”我自言自语,又惊又喜,当拿起彼岸花的那一刻,那熟悉的味道近乎让我以梦为真。这花花色火红,材质不是丝、似绒,工艺不俗,甚是精湛。端详完,我回忆着娘子的装扮,以及她的言行举止,无论是样貌还是那种活泼劲,怎么看都不像我北宋女子,更不是契丹或辽金女子,那她来自哪里?。“若是林中精怪?我还能好好的站在这吗?
”我自言自语,摸摸自己胸口,想想梦中地情景,觉得以上的猜测都不对。
“难道是我昨晚梦游?”我捏着下巴,寻思着、貌似这样就解释的通了。我不甘心,想把这支金灯花的来历弄清。于是次日一早我就来到了梦中的石桥。
这石桥正是我家村外的石桥,但今天风和日丽,碧空如洗,既没桥上的娘子,也没雾起,只有两只,不知丛哪里飞来的野鸭,笨重的一头扎进芦苇荡。我低头看着手中的金灯花发呆,心中有一百个问号找不到答案。“这不是苏砚吗?发啥呆呢?”我回头一看是李婶,张口便要询问,但话到嘴边,却被一种莫名的羞涩给堵了回去。
她看我手拿金灯花、面容羞涩,噗嗤一下可笑了出来。“给婶子说说是哪家姑娘?
婶子替你做媒。”“这发钗是我刚在桥上捡的,婶子您误会了,今日是回娘家吗?
”我故意岔开话题,同时也觉得好生尴尬。“这不许久没回,早上去集市买些猪肉和蔬菜,回娘家看看。既然你不说,婶子可走了!?”我看她离开,一下可急了。“婶子留步!
”李婶转身,依然眉眼含笑,似乎男婚女嫁对他们中年人来说,如那芦苇和落日,稀松平常。
“真不懂你们读书人,你李叔追我的时候可不像你,那是一棒子把我打晕,直接扛回去的,你说霸气不霸气?”我知李婶是在给我缓解尴尬,才编了这样的笑话,逗我开心。
“你们村有没有一个叫芷薇的娘子?”李婶接过我手里的金灯花,认真端详一番,又重新给我。“这个真没有,看这发钗做工如此精致,寻常女子那戴的起,这得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头饰。给婶子说说是王员外家的小娘子还是沈县令家的小娘子?
”“婶子吃饱了拿我醒脾不是,我那高攀的起。”“婶子没开玩笑,等你哪天高中了,就算是公主咱也娶得起。”“您可得了吧,这咱就更高攀不起了。”“既然高攀不起,你看婶子咋样?”这话说的我瞬间面红耳赤,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调戏。
“婶子您说啥呢?都中午了,您还是快回去吧”我推着她就把她往桥下赶。“唉?唉?
唉……你看这孩子还害羞上了,嫌婶子老没关系,改天把我大侄女介绍给你,还有、记得中午来我家吃饭。”看她不正经的离开,桥上算清净了,芦苇荡里的野鸭,也变得活泼起来。第二章 念念不忘“楚芷薇!起床吃饭了!”一股辛辣的喊叫声,从楚芷薇的耳畔传来,楚芷薇像打了鸡血一样,眼睛扑闪一下,立马坐起。“大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