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囚徒张宸小雅在线免费小说_最新推荐小说无声的囚徒(张宸小雅)
我出生在农村,也长大在农村。在我八岁那年,父母外出务工。日子就此变得妙趣横生。
一开始,我的父母还是难以狠下心,把一个年仅八岁的男童和一个小他两岁的妹妹,留下在这茫茫大山之中。但是,身为父母,陪着孩子就无法有物质陪伴孩子长大;陪着孩子,孩子就没有能够支撑下去的物质条件。可怜天下父母心,两心成全为儿女。一开始,我的母亲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选择在家做散工,工资低,但好在可以照顾孩子,可以看到孩子。这就是她在农村工作的最大支撑。我的父亲,仗着自己装修工工资高,还对我的母亲说:“不用工作啦!你照看好孩子就行了。”这在我母亲的眼中,就是说她没用,赚不了钱,只能养孩子。并且家里正是用钱最狠的时候,两个小孩虽然读小学,但是以后有什么花费谁也不知道。打散工可不是什么好工作,那些打灰的师傅,用灰一个比一个快。动不动就骂人,污言秽语,杯水车薪,苦不堪言。
还时常受到周遭亲戚的挖苦尖酸。“我家有鸭子,毛太多了,吃不下,放冰箱冻着......”我的姑爷这么说着,拿起灰刀砌砖。像是抱怨,又像是惋惜。
没好气!“吃不下去,你给我吃呗!”我母亲笑盈盈地开玩笑似的,对着姑爷。
站起来捣鼓酸的发臭的头发,歇了一会儿。“你牙长齐了吗?你就吃,就你吃——”咻地一下站起来大叫。我母亲跟我父亲说道说道“我就开玩笑,这么大反应......”委屈巴巴地说。“谁叫你不会在合适的场合开玩笑?
姑爷的东西你也敢动?没大没小!”说完一把推开了我母亲。几个月后,我母亲和同村人在帮别人搭脚手架。那个地方远,人走筋皮苦。坐上摩托车,好生不快活。
就这么简单的事,硬是让我母亲再受气了一番。站在村口的国道上,迎面走来姑爷骑着摩托车叱咤。我母亲的开心劲儿,蹦儿的一下就上来了。依旧笑脸迎人,摆动着碗口粗的胳膊,对着姑爷呐喊:“嘿——”姑爷跟没看到人似的,倏的一下就走了。
我妈妈就觉得这就是一种对她的一种蔑视。等了好久,终于,等来了另一个远房亲戚。
见她站在村口,也不理解,姑爷不是经过这里了吗?只得到一句话:“他没看到我。
”那天晚上,我就记得父母无缘无故地吵起来了。就这么熬着,春秋走了不知多少回。终于,我母亲终于狠下心,离开孩子,去市区工作。那时我八岁。我父亲给我安排了小伯,让小伯小娘帮我处理日常。终归不是一家人,三言两语道真身。我并不习惯小伯他们,每每清晨,都会有小伯过来,小孩子能有多自律?都是清晨五六点就买菜,我看电视能有十一点。一开始菜放在门口,要么就是挂在门把手。再到后来,直接到我的房间窗口敲醒我。这些自然是我的小伯做的,有时候晚上,小伯也会来到我的家,看看我。会在晚上看我的,除了小伯,还有一个老太婆——壅婆。壅婆,一位老太婆,经常穿着寿衣,弓着背走路,左手搭右手放在后背。子女很少回家,在外务工,独守在老宅中,无聊就捡垃圾卖。经常游走在村子里,收稻谷的时候她就会出现,捡别人不要的禾苗茬儿,有时候能捡一大麻袋,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没有什么,有时候我上学的路上会遇到他,基本上都是问他:“今天星期几?
”俗话说:老人不死变鬼吓人。每次夜晚的时候,总能看到雍婆悄咪咪地来到别人的家,站在窗外,看别人家看电视或者是和小孩玩。久伫,有时候一转头,看到那张衰老的脸,都会被吓一跳。整个村的人都被吓到过。她是村子里辈分最大的人,现在存世的所有人都要叫她,但是很多人不守礼仪了。以至于我也不知道叫她什么?叔婆?
太婆?不知道。小娘,主要就给我做饭、喂鸡和浇菜。饭是吃不习惯的,兄妹两都是如此。
话说到母亲那里,母亲说到父亲那里,父亲说到小伯那里,小伯说到小娘那里。
从此就只有兄妹两自力更生了。兄妹两哪有那么多心思?单纯觉得饭难吃。
随口一说就惹毛了一家人。毕竟不是自己家。爷奶早离世,大伯不在世,大娘外出去,姊妹尽离家。无所依,由自专。自己烧火做饭,这是最为痛苦的了,什么菜也不会做,没人教,好伤心。烧开水,送把盐,加把油,下菜叶,美一餐。结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
跟猪食一样,好在饿不死。烧米饭,总水多,亦或者是水不够。炒饭难,人年幼,连拿锅的力气都没有。炒的饭过火又难吃。本来只是比较难吃,现在是非常难吃。
之前小伯还会来看看,现在是没来过了。反倒是村里其他人会偶尔进来瞧瞧我们兄妹两。
这只是吃饭而已,做饭难吃是一回事,但是说到其他的事,那就更苦。
我母亲给了我一部老人机,开了一张卡,方便联系。每天早上我就用老人机定闹钟,五六点就起床买菜,我自己都没睡醒,睡眼惺忪地就起床跑去大街买菜了。年纪小,遇到熟人还好,不会做太多手脚;遇到生人,那就不一定会照顾了。商贩看是小孩也不给卖,就算卖也会有一些坑人的手段。这些人,大人也骗何况是小孩。我在他们手里,栽了不少跟头。在这期间,我收到了不少老钱,旧币让我对以前的故事好奇了不少。回到家,我就做好早饭叫妹妹吃了。经常是一遍看动画片,一边吃。就因为这样,兄妹两也经常迟到。
尤其是冬天,鼻涕一把一把的,跟着两兄妹抖来抖去。脸都被寒风割裂了,还感觉是自己走路太热了。中午回家,照常做饭吃,依旧不好吃。有时候,我母亲会准备一些肉,放冰箱冻起来。我兄妹就又有了一道佳肴。早上去学校之前,把米洗好,放电饭煲预约到回家吃饭的时间,肉也放到电饭煲里,这样回家就有香喷喷的肉和米饭吃了。不想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就带着妹妹,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泡面吃,和自己的同学在学校附近玩乐。亦或者是去别人家玩,吃饭。
下午的时候回家就麻烦一点,家里有嗷嗷待哺的鸡,还有口干舌燥的菜,等待着我照顾。
不会喂鸡,米糠比例也不知道,加水有时候多了,有时候少了。水多了,鸡吃了窜稀;水少了,鸡吃了口渴。浇菜是最为折磨的。夏天顶着太阳的余晖,掂起水管,打开水龙头,拇指压出水口,喷出甘霖给菜园的每一位生灵。路过的村民都会说:“哎呀!
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这么厉害?”浇完菜,我的衣服早已经湿漉漉的,好在是夏天,太热了就能解暑;要是冬天,得冷他一哆嗦。夏天天热,要每天浇菜;冬天天冷,隔几天才要浇水。每次浇菜,身体都会湿透,夏天浇水凉快,冬天浇水哆嗦;夏天要天天浇,冬天又不用。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期待夏天呢,还是冬天?但是每每想到这个问题,他总是在夏天的时候期待冬天,在冬天的时候期待夏天。
夜晚才是专属于兄妹俩的专属私人时刻。电视的动画片,光他们兄妹俩能看到十一二点,然后接着早起。大喊大叫,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又关上窗户,拉上窗帘。把所有门锁死,才敢在夜晚中度过。再到后来,我父亲在圩镇上买了一辆自行车。我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
买菜什么的方便了许多,骑单车认识了很多村里的小孩。和他们一起做了很多事。周末,是我和其他小伙伴的活动时间。他们带着我走过了那古老的公田,那一座座大山顶着他们走了一步又一步。钓鱼是这个村子里的小孩和大人都爱的活动。
他们有着专属的渔具,就算没有也会自己做一个。山里的竹条,就是一种标准的鱼竿。
最细的地方套上鱼线,拿块泡沫系在鱼钩一个胳膊长的位置,鱼竿就做好了。
去垃圾堆的地上刨土,蚯蚓就有了。属于小孩的钓鱼时间就到了。我骑着单车,跟着伙伴进入大山深处。这大山里,本来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公田,但是至今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没有人耕种了,这里连摩托车都进不来。路上莽莽榛榛,一行人穿的拖鞋。山路崎岖不已,推着单车一路。我惊奇的是,看到了许多老人说的东西,就比如他爷爷种的毛竹,附近几个村子里没有几根,现在经常有人偷。
还有来自大山里的蟒蛇传说,虽然见到的不是蟒蛇,但是那条蛇大的让一行人有被吓到。
好在有惊无险,蛇走了,没攻击他们。他们钓的鱼塘是别人承包的,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
所以,他们也是偷偷摸摸的。这里的公田都变成了池塘,用来蓄水、养鱼和饮用。
钓鱼界有着一个传闻:新人钓鱼有新手大礼包。我第一次钓鱼,钓不到鱼。
旁边的人钓到了鳑鲏,惹得众人笑。我钓到了一种来自原产于南美洲的食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