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妻子要给我哥生孩子(临川陆瑶)热门小说大全_推荐完本小说妻子要给我哥生孩子临川陆瑶

时间: 2025-09-20 00:38:02 

腊月的北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林卫东缩在桥洞下,破烂的棉袄根本挡不住寒气,肚子里空空的,只有胃酸在不停翻腾。“要是能再活一次…… 我一定让娘好好治病,让弟弟妹妹吃上饱饭……” 意识模糊间,他仿佛又看到娘临终前攥着他的手,眼里满是放心不下的模样,还有弟弟小柱因为饿肚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样子。

悔恨像潮水般将他淹没,前世他就是个混不吝的愣头青,好吃懒做,娘生病没钱治,弟弟妹妹早早辍学,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糟。等他幡然醒悟时,一切都晚了,亲人走的走,散的散,他孤苦伶仃一辈子,最后竟要冻死在这桥洞里。“卫东!卫东!你咋还睡呢?

快起来拾掇拾掇,一会儿该去队里上工了!”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几分焦急。

林卫东猛地睁开眼,刺眼的煤油灯光让他眯了眯眼,映入眼帘的不是冰冷的桥洞,而是土坯墙上贴着的 “农业学大寨” 标语,身下是铺着干草的土炕,盖在身上的是打了好几块补丁的粗布被子。他僵硬地转过头,看到炕边站着个穿着蓝布褂子的妇人,头发用蓝布头巾包着,脸上满是关切,正是他早已过世多年的娘,王秀兰!“娘……” 林卫东声音沙哑,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他不是在做梦吧?娘怎么会在这里?王秀兰被他吓了一跳,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这孩子,咋还哭了?是不是昨晚冻着了?没发烧啊。快起来,再不起工分就没了,咱家还等着工分换粮食呢。”林卫东这才注意到,屋里的摆设全是记忆里的样子 —— 靠墙放着的旧木柜,柜上摆着的缺了口的瓷碗,还有炕角那几个补丁摞补丁的包袱。他颤抖着伸出手,看到自己的手不再是前世那双布满老茧、干瘦蜡黄的手,而是年轻有力,虽然也有些薄茧,却充满了生机。“娘,现在是…… 哪一年啊?” 他小心翼翼地问。“你这孩子睡糊涂啦?

” 王秀兰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一九七八年腊月啊,再过几天就过年了。快起来,小柱和丫丫还等着你的窝头呢。”一九七八年!林卫东的心狠狠一颤,他真的重生了!

妻子要给我哥生孩子(临川陆瑶)热门小说大全_推荐完本小说妻子要给我哥生孩子临川陆瑶

回到了这个虽然贫穷,但亲人都还在的年代!这一次,他绝不会再让前世的悲剧重演!

他猛地从炕上爬起来,动作快得让王秀兰都吓了一跳。“娘,我这就去上工,今天一定多挣点工分!” 林卫东的眼里满是干劲,前世的懒散和颓废早已消失不见。

王秀兰看着儿子的变化,心里又惊又喜,只当是儿子终于开窍了,连忙递过放在炕边的棉袄:“慢点,别着急,娘给你煮了红薯粥,你先喝一碗再去。

”一碗热乎乎的红薯粥下肚,林卫东感觉浑身都暖和了起来,也有了力气。

他扛着锄头走出家门,看着村里土坯房连成一片,路上的人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脸上却带着对生活的期盼,心里充满了感慨。1978 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改革开放的春风即将吹遍大地,无数的机遇就在眼前。他林卫东,有前世几十年的生活经验,这一次,他一定要抓住机遇,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活出个人样来!生产队的地里,大家都在埋头干活,手里的锄头不停挥动,脸上却没什么表情。这年头,干多干少差别不大,都是挣工分,不少人都是得过且过。林卫东以前就是这样,出工不出力,混一天算一天,所以工分总是最低的。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干劲十足,锄头挥得又快又稳,不一会儿就比身边的人多翻了一大片地。旁边的李建国看了他一眼,忍不住打趣:“卫东,你今儿个咋这么卖力?是不是有啥好事了?”李建国和林卫东是发小,前世对他家也多有照顾,林卫东对他很是感激。他停下锄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没啥好事,就是想通了,得多挣点工分,让家里人吃饱饭。”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你娘身体不好,弟弟妹妹还小,是该好好干了。

”林卫东笑了笑,没再多说,继续埋头干活。他知道,光靠挣工分,只能勉强糊口,想要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还得想别的办法。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坐在田埂上啃干粮,大多是掺了糠的窝头,有的甚至还带着点霉味。林卫东看着手里的窝头,心里暗暗叹气,这就是前世家人经常吃的东西,难以下咽,却又不得不吃。他突然想起,村后的大山里,这个季节应该有野兔子和野鸡,还有不少能吃的野菜和草药。要是能抓到几只野味,不仅能给家里改善伙食,多余的还能拿到镇上换点粮食和钱。想到这里,林卫东心里有了主意。下午上工的时候,他特意加快了速度,提前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然后跟队长请假,说要去山里找点野菜。队长看他今天干活卖力,也就答应了。

林卫东扛着锄头,快步走向村后的大山。山里的树木枝繁叶茂,地上积着厚厚的落叶,脚踩上去沙沙作响。他前世经常来这里打猎,对山里的情况很熟悉。

他沿着熟悉的小路走了没多久,就发现了一处兔子洞。他找来几根树枝,堵住了洞口的其他出口,只留下一个,然后在洞口不远处挖了个陷阱,上面铺上落叶和树枝,再放上一点诱饵。做好这一切后,他又去山里找野菜和草药。这个季节,荠菜、苦菜都还能找到,还有一种叫 “柴胡” 的草药,在镇上的药铺能卖不少钱。

他一边找,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希望能有意外收获。果然,没过多久,他就听到了陷阱那边传来 “扑通” 一声。他心里一喜,连忙跑过去,看到一只肥硕的野兔子掉进了陷阱里,正在不停挣扎。“好家伙,这下有口福了!

” 林卫东笑着把野兔子抓了出来,用藤条绑住了它的腿。接着,他又在附近找了找,幸运地又抓到了一只野鸡。看着手里的猎物和满满的一筐野菜、草药,林卫东心里乐开了花。

这一趟没白来,不仅能给家里改善伙食,草药卖了还能换点钱,这可是他重生后的第一桶 “粮” 啊!夕阳西下的时候,林卫东背着猎物和野菜、草药回到了村里。一路上,不少人看到他手里的猎物,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回到家,王秀兰看到他手里的野兔子和野鸡,又惊又喜:“卫东,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娘,我去后山抓的,还有这些野菜和草药,草药明天我拿去镇上卖,能换点钱和粮食。” 林卫东笑着说。小柱和丫丫看到野兔子,兴奋地围了过来,眼睛里满是期待。王秀兰看着懂事的儿子,又看了看兴奋的儿女,眼眶湿润了。她知道,儿子这是真的长大了,家里的日子,终于有盼头了!天刚蒙蒙亮,林卫东就背着装满草药和猎物的布袋子出了门。为了不引人注意,他特意把野兔子和野鸡用粗布裹紧,只露出一小截毛茸茸的耳朵,草药则铺在最下面,用干草盖着。从林家坳到镇上有十五里地,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林卫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寒风刮得脸生疼,可他心里却热乎乎的。这一趟去镇上,不仅能把草药和猎物换成钱和粮食,他还想看看镇上的情况,找找有没有其他能挣钱的门路。

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看到了镇上的轮廓。青砖灰瓦的房子连成一片,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有背着布包的农民,有穿着中山装的干部,还有推着二八自行车叫卖的小贩,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林卫东先去了镇上的药铺。

药铺的掌柜姓周,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个小秤,正在给顾客称草药。“周掌柜,您看看我这些柴胡,品相咋样?

” 林卫东把布袋子放在柜台上,小心翼翼地把草药倒了出来。周掌柜放下手里的活,拿起几株柴胡仔细看了看,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点了点头:“不错不错,这柴胡根粗叶嫩,是上好的药材。小伙子,你这柴胡是从哪儿采的?”“是我在后山采的,掌柜的,您给个公道价吧。” 林卫东笑着说。他知道,周掌柜为人还算实在,但也喜欢压价,前世他就吃过不少亏。周掌柜放下柴胡,拿起小秤称了称:“一共三斤二两,这样吧,我给你八分钱一斤,总共两毛五分钱,你看咋样?”林卫东心里盘算着,前世这个时候,柴胡的市场价大概是一毛钱一斤,周掌柜明显是想压价。

他不动声色地说:“周掌柜,您这价格可有点低了。我这柴胡都是挑着采的,根须完整,没有一点杂质,您要是诚心收,最少也得九分钱一斤,不然我就去别家问问了。

”周掌柜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小伙子还挺懂行,他看了林卫东一眼,笑了笑:“行,小伙子,有你的!九分钱就九分钱,以后有好药材,还往我这儿送。”付了钱,林卫东又把野兔子和野鸡拿了出来:“周掌柜,您看我这两只野味,您要不要?都是新鲜的,昨天刚抓的。”周掌柜看了看野兔子和野鸡,眼里闪过一丝喜爱:“这野味倒是不错,不过我这药铺不收这个。你要是想卖,可以去前面的供销社问问,他们有时候会收这些东西,或者去菜市场,看看有没有人愿意买。”林卫东谢过周掌柜,背着布袋子去了供销社。

供销社里人来人往,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有布匹、粮食、肥皂、火柴,还有一些罐头和糖果,不过大多都要凭票购买。林卫东找到供销社的负责人,说明了来意。

负责人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姓刘,他看了看野兔子和野鸡,皱了皱眉头:“现在供销社不怎么收野味了,不过你这两只野味看着挺新鲜,我给你算一块二,你看行不行?”林卫东心里一盘算,一块二虽然不算多,但也比自己预想的要高一些,他点了点头:“行,刘主任,就按您说的价。”付了钱,林卫东又在供销社买了十斤玉米面,花了一块二毛钱,还买了一块肥皂和两盒火柴,花了一毛钱。看着手里剩下的一毛五分钱,林卫东心里满是成就感,这一趟下来,不仅换了粮食,还剩了钱,比自己预想的要顺利得多。走出供销社,林卫东打算去菜市场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菜市场里热闹非凡,有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肉类的,还有卖土特产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他正逛着,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卫东?你怎么在这儿?”林卫东转过头,看到一个穿着碎花布褂子的姑娘,梳着两条麻花辫,脸上带着笑容,正是他前世的邻居,也是他曾经喜欢过的姑娘,张小梅。张小梅家在村里条件还算不错,她爹是村里的会计,她自己也长得漂亮,又勤快,前世有不少人追求她。可惜后来她嫁给了邻村的一个男人,日子过得并不幸福,男人好吃懒做,还经常打她,最后她受不了,带着孩子跑了,再也没有音讯。林卫东心里一阵感慨,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他笑了笑:“小梅,我来镇上卖点东西,你呢?”“我来给我娘买点药,她最近身体不太好。” 张小梅说,目光落在林卫东手里的布袋子上,“你卖的啥东西啊?赚了不少钱吧?”“也没啥,就是一些草药和野味,换了点粮食和钱。” 林卫东不想多说,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张小梅点了点头,又聊了几句,就匆匆忙忙地去买药了。看着张小梅的背影,林卫东心里暗暗想,这一世,他一定要帮张小梅摆脱前世的命运,让她过上好日子。

逛完菜市场,林卫东又去了镇上的书店。他想看看有没有关于农业技术和经商方面的书,前世他没读过多少书,这一世他想多学点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书店里的书不多,大多是关于政治和农业技术的书。

林卫东挑了一本《农业种植技术大全》和一本《经商之道》,花了五毛钱。虽然有点贵,但他觉得很值,这些书对他以后的发展肯定会有帮助。不知不觉,天已经快黑了。

林卫东背着粮食和书,手里揣着剩下的钱,高高兴兴地往回走。这一趟镇上之行,不仅让他赚到了钱和粮食,还让他看到了不少商机,也遇到了前世的熟人,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王秀兰正站在门口焦急地张望,看到林卫东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卫东,你可算回来了,急死娘了!”小柱和丫丫也跑了过来,围着林卫东,眼睛里满是期待:“哥,你回来啦!

卖了多少钱?买了啥好吃的?”林卫东笑着把背上的布袋子放下来,打开袋子,把玉米面倒在盆里:“娘,小梅,你们看,我买了十斤玉米面,以后咱家再也不用吃掺糠的窝头了!”王秀兰看着盆里金黄的玉米面,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卫东,你真是长大了,能给家里挣钱了,娘太高兴了!

”小柱和丫丫看到玉米面,兴奋地跳了起来:“太好了!以后能吃白面馒头了!

”林卫东又把剩下的一毛五分钱递给王秀兰:“娘,这是剩下的钱,您拿着,家里要是缺啥,就去村里的小卖部买点。”王秀兰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仿佛揣着什么宝贝:“娘知道了,娘会省着花的。

”林卫东又把买的肥皂和火柴拿了出来:“娘,这是肥皂和火柴,以后咱家洗衣服就用肥皂,点灯也不用再找煤油了。”王秀兰看着手里的肥皂和火柴,脸上满是笑容:“还是卫东想得周到,这些东西在村里可不好买。

”林卫东又把买的两本书拿了出来:“娘,我还买了两本书,以后我想多学点知识,说不定以后能用得上。”王秀兰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她知道读书是好事,她点了点头:“好,卫东,你想读书娘支持你,只要你能有出息,娘再苦再累也愿意。

”一家人正高兴着,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哟,这林家是在办啥喜事呢?

这么热闹!”林卫东抬头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穿着一件打了补丁的蓝布褂子,脸上带着嫉妒的表情,正是村里的泼妇,张翠花。

张翠花家和林卫东家是邻居,平时就喜欢搬弄是非,看到林家日子过得好了,心里就不舒服。

前世林卫东家之所以过得那么惨,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张翠花在背后捣鬼。王秀兰看到张翠花,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她皱了皱眉头:“翠花,你有啥事儿?”张翠花走进屋里,眼睛在屋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盆里的玉米面和林卫东手里的书上,阴阳怪气地说:“没啥事儿,就是听到你们家这么热闹,过来看看。哟,这不是玉米面吗?

还有书呢!卫东,你这是发大财了?在哪儿弄的钱啊?该不会是偷来的吧?

”林卫东脸色一沉,他知道张翠花是故意来找茬的,他冷冷地说:“张婶,说话可得讲良心,我这钱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我卖草药和野味换的钱,买的玉米面和书,有啥问题吗?”张翠花撇了撇嘴:“卖草药和野味能挣这么多钱?

我才不信呢!说不定你是干了啥见不得人的事儿,不然怎么会突然这么有钱?

”王秀兰也忍不住了,她站起来,护在林卫东身前:“翠花,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

我儿子是什么样的人我清楚,他绝不会干见不得人的事儿!你要是再在这里造谣,我就去村里找书记评理去!”张翠花看到王秀兰动了真格,心里也有点发虚,她哼了一声:“评理就评理,谁怕谁!我倒要看看,你们家是怎么突然发大财的!” 说完,她转身就走了。看着张翠花的背影,王秀兰气得浑身发抖:“这个张翠花,真是太过分了!

老是在背后说咱们家的坏话!”林卫东拍了拍王秀兰的肩膀,安慰道:“娘,您别生气,跟这种人不值得。她就是看到咱们家日子过得好了,心里嫉妒,故意来找茬的。咱们不理她,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就行。”王秀兰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可是卫东,她要是真去村里找书记,怎么办啊?”林卫东笑了笑:“娘,您放心,我没干亏心事,不怕她去告。再说了,我卖草药和野味是光明正大的事儿,书记也不会说啥的。

以后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她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咱们不用管她。”听了林卫东的话,王秀兰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她知道,儿子长大了,有主见了,能保护这个家了。晚上,王秀兰用新买的玉米面蒸了一锅馒头,还炖了一锅野鸡汤。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着香喷喷的馒头,喝着鲜美的鸡汤,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林卫东看着家人幸福的样子,心里暗暗发誓,这一世,他一定要让家人永远这么幸福,再也不让他们受一点苦,受一点委屈!第二天一早,林卫东刚吃完早饭,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卫东在家吗?”林卫东打开门,看到门口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一件蓝色的中山装,脸上带着笑容,正是生产队的队长,李大海。李大海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平时对村里的人都很照顾,林卫东家以前日子过得不好,他也经常帮忙。“李队长,您怎么来了?快进屋坐。

” 林卫东连忙把李大海让进屋里。王秀兰看到李大海来了,连忙端上一碗热水:“李队长,您喝水。”李大海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笑着说:“卫东,昨天听说你去镇上卖草药和野味,赚了不少钱,还买了粮食和书,真是不错啊!看来你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林卫东笑了笑:“李队长,您过奖了,我也就是想给家里改善改善伙食,让娘和弟弟妹妹能吃饱饭。”李大海点了点头,又说:“卫东,我今天来,是有件事儿想跟你商量商量。你也知道,咱们生产队现在日子过得不怎么好,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积极性都不高,粮食产量也上不去。我看你挺有想法的,又能吃苦,还能找到挣钱的门路,我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咱们生产队的日子好起来?

”林卫东心里一动,他早就想过要带动村里的人一起致富,毕竟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而且,要是能把生产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粮食产量,对他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他想了想,说:“李队长,我倒是有个想法。

咱们村后面的大山里有很多资源,比如草药、野菜、野味,还有一些野果树。

咱们可以组织村里的人去山里采草药、挖野菜、抓野味,然后拿到镇上去卖,换点钱和粮食。

这样不仅能给大家增加收入,还能让大家动起来,提高积极性。

”李大海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啊!可是卫东,山里那么大,大家去采草药、抓野味,会不会有危险啊?而且,采回来的草药和野味,怎么卖,卖给谁,这些都是问题。

”林卫东说:“李队长,您放心,我对后山的情况很熟悉,我可以带着大家去,教大家怎么识别草药,怎么抓野味,注意安全。至于卖的问题,我认识镇上药铺的周掌柜和供销社的刘主任,我可以跟他们商量商量,让他们长期收购咱们的草药和野味,给咱们一个公道的价格。”李大海高兴地说:“太好了!

卫东,要是真能这样,那咱们生产队的日子就有盼头了!我这就回去跟村里的人商量商量,看看大家的意见怎么样。”林卫东说:“李队长,您别急,咱们可以先找几个人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要是效果好,再组织大家一起去。这样也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李大海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还是你考虑得周到。那我就先找几个人,跟你一起去后山试试。”送走李大海,王秀兰担心地说:“卫东,你带着村里的人去后山,会不会太危险了?要是出了啥事儿,可怎么办啊?”林卫东安慰道:“娘,您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的。我对后山的情况很熟悉,知道哪里有危险,哪里没有危险。而且,我会跟大家说清楚,让大家注意安全,不会出啥事儿的。再说了,要是能带动村里的人一起致富,咱们家在村里的地位也能提高,以后就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王秀兰点了点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但她知道儿子的想法是对的,她也支持儿子这么做。下午,李大海就带了五个人来找林卫东,都是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其中就有林卫东的发小,李建国。“卫东,这几个人都是村里干活最勤快的,你就带着他们去吧,我们都相信你。” 李大海说。林卫东看着眼前的几个人,笑了笑:“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带大家安全地回来,还能让大家赚到钱。咱们现在就出发,争取天黑之前能采到一些草药和野味。”几个人跟着林卫东,兴高采烈地向后山走去。

他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是真能赚到钱,以后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了。

林卫东带着他们,沿着熟悉的小路走进后山。他一边走,一边教他们怎么识别草药,怎么寻找野味的踪迹,怎么设置陷阱。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林卫东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不知不觉,天就快黑了。大家的布袋子里都装满了草药,李建国还抓到了一只野兔子,大家心里都满是成就感。“卫东,没想到采草药这么简单,还能抓到野味,真是太谢谢你了!” 一个叫张强的小伙子高兴地说。“是啊,卫东,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还跟你一起去!” 另一个叫王刚的小伙子也说。

林卫东笑了笑:“大家不用谢我,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经常来,多采点草药,多抓点野味,就能多赚点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带着满满的收获,几个人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村里。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大家都知道林卫东带着几个人去后山采草药、抓野味赚了钱,都纷纷来找李大海,想要跟着一起去。李大海看着大家积极的样子,心里很高兴,他找到林卫东,说:“卫东,你看大家都这么积极,咱们明天就组织大家一起去后山吧!”林卫东点了点头:“行,李队长,明天咱们就组织大家一起去。不过,咱们得先跟大家说清楚,要注意安全,不能乱采乱挖,要保护好后山的资源,这样才能长期发展下去。”李大海说:“你说得对,我这就去跟大家说清楚。”看着李大海忙碌的身影,林卫东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他要带领村里的人一起,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过上好日子!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生产队的晒谷场上就聚集了二十多号人。

男人们背着布袋子、扛着锄头,女人们则提着竹篮,个个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

李大海站在人群前,清了清嗓子:“大家安静点!今天咱们跟着卫东进山采草药、抓野味,都是为了给家里多挣点钱、添点粮。但丑话说在前头,进山后必须听卫东的指挥,不许乱跑,不许私藏东西,更不能破坏山上的草木,都记住了吗?”“记住了!” 众人齐声回答,声音响亮。林卫东往前站了一步,手里拿着几株晒干的草药样本:“大家先认认这些草药,这是柴胡,根须粗、叶子绿的才值钱;这是蒲公英,全株都能入药,要连根挖……” 他一边说,一边把草药样本递给大家传阅,还仔细讲解了辨认要点和采摘技巧,“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千万别乱采,有些草药有毒,误食了会出大事。抓野味主要靠陷阱,我会教大家怎么设陷阱,咱们只抓成年的野味,幼崽和怀孕的都要放了,这样以后才能一直有收获。”众人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记在心里。

张小梅也在人群中,她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把林卫东说的要点都记了下来。林卫东看到她,心里暗暗点头,这姑娘不仅勤快,还心思细腻,是个能干事的人。交代完注意事项,林卫东带着众人向后山出发。队伍分成了三组,一组跟着他学设陷阱、抓野味,一组跟着李建国采草药,还有一组由几个细心的妇女组成,负责挖野菜、捡野果。

大家各司其职,干劲十足。林卫东带着一组人来到之前发现的兔子常出没的区域,教大家怎么找兔子洞,怎么用树枝和藤蔓做简易陷阱,还在陷阱旁撒了点晒干的玉米粒当诱饵。“陷阱要挖两尺深,洞口用细树枝铺好,再盖上落叶,这样兔子才不会发现。” 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设好陷阱后咱们别在这儿守着,去别的地方看看,等中午再回来检查。”众人跟着学,很快就设好了十几个陷阱。接着,林卫东又带着他们去了一片松树林,那里常有野鸡栖息。

他教大家用石头和绳子做弹弓,还演示了怎么瞄准、怎么发力:“打野鸡要打翅膀,别打头和身子,这样既能抓住活的,卖相也好看,能多卖钱。

”一个叫赵二柱的小伙子学得最快,他拿起弹弓试了试,还真打中了一只正在低头啄食的野鸡。野鸡扑腾着翅膀想跑,赵二柱连忙扑上去按住,兴奋地大喊:“我抓到了!我抓到野鸡了!”众人围过来,看着赵二柱手里的野鸡,都露出了羡慕的笑容。林卫东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学得挺快!大家都试试,别紧张,多练几次就熟练了。”另一边,李建国带着采草药的队伍也有了收获。

他们在一片山坡上发现了大片柴胡,大家按照林卫东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挖着,把根须完整的柴胡放进布袋子里。张小梅不仅采草药快,还认出了几种林卫东没提到的草药,比如防风和黄芩,她连忙跑去告诉林卫东。林卫东一看,高兴地说:“小梅,你真厉害!

这两种也是好草药,防风能治感冒,黄芩能清热,都能卖不少钱。

你以后就负责帮大家辨认草药,要是发现新的草药,就记下来告诉大家。

”张小梅红着脸点了点头,心里既高兴又感激。

以前村里的人都觉得女人只能在家做饭、喂猪,没想到今天她也能为大家出一份力。

中午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吃干粮。林卫东带着人去检查陷阱,收获不小,一共抓到了三只野兔子和两只野鸡。采草药的队伍也采了足足二十多斤草药,挖野菜的妇女们更是装满了十几个竹篮。“照这样下去,咱们一天就能赚不少钱!

” 李大海看着满满的收获,笑得合不拢嘴,“卫东,还是你有办法,要是早听你的,咱们队里的日子早就好起来了!”林卫东笑了笑:“李队长,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咱们下午再抓紧点,争取天黑前再多采点草药,多抓几只野味,明天一早就去镇上卖。

”下午,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夕阳西下的时候,众人背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村里。晒谷场上,大家把草药、野味和野菜分开摆放,村里的人都围过来看,眼里满是羡慕。“卫东,你们今天收获这么多,能卖不少钱吧?” 一个老人问道。林卫东点了点头:“是啊,明天去镇上卖了,就能给大家分粮食和钱了。以后咱们天天去,保证让大家都能吃饱饭,还能有点零花钱。”众人听了,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张翠花也在人群中,她看着满满的收获,眼里闪过一丝嫉妒,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转身悄悄走了。第二天一早,林卫东和李大海带着几个人,背着草药和野味去镇上卖。这次的收获比上次多了不少,光是草药就有五十多斤,野味有八只野兔子和五只野鸡。他们先去了药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