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老“事”(阿花阿强)免费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推荐山村老“事”阿花阿强
第一章:山村的"孝子贤媳"青山村坐落在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之中,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与外界相连。每当雨季来临,这条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几乎与世隔绝。村民们大多靠山吃山,种植些玉米、红薯,养上几头猪、几只鸡,过着自给自足却又贫困的生活。在这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小山村里,阿强和阿花夫妇却是远近闻名的"孝子贤媳"。每天黄昏时分,当夕阳的余晖将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村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阿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年迈的父亲老李头,阿花则贴心地在婆婆李大娘身边伺候,时不时还为二老擦拭额头的汗水,整理被风吹乱的银发。"阿强真是个好儿子啊,天天陪着爹妈散步,雷打不动。
"村头的王大爷坐在那块被磨得光滑的石凳上,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边由衷地赞叹道。"可不是嘛,"正在纳鞋底的李婶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向那一家四口的背影,"阿花也是个难得的好媳妇,经常给公婆送好吃的。
我前天还看见她特意从县城买了什么高级补品,听说花了不少钱呢!
"这些称赞声随风飘进阿强和阿花的耳中,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算计。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一切关怀备至的表现,都是精心设计的表演。事实上,阿强的父亲老李头确实有一笔不小的积蓄,那是他年轻时在外打拼,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来的血汗钱。关于这笔钱的存在,村里没人知道具体数额,只有自家人清楚个大概。老李头曾经在城里做过小生意,凭着勤劳和精明攒下了一些钱,后来因为年纪大了,才叶落归根,回到这个小山村养老。一个闷热的傍晚,阿花在厨房里边洗碗边对阿强嘀咕:"你说爹那笔钱到底有多少?我猜至少得有这个数。
"她神秘兮兮地伸出五根手指,眼睛闪着贪婪的光。阿强眼睛一亮,压低声音问:"五万?
那也不少了,在咱们这能盖栋像样的新房子了。""瞧你这点出息!"阿花嗤笑一声,凑近丈夫耳边更低声道,"至少五十万!爹年轻时可是在城里做过生意的,我偷偷看过他的存折,虽然没看清具体数字,但后面的零可不少!"这笔钱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夫妻俩的心里。他们表面上对老两口无微不至,背地里却每天都在盘算着如何早日将这笔钱弄到手。
每当看到老李头从那个上了锁的旧木箱里取出存折仔细查看时,阿花的眼睛就像被磁铁吸住一样,再也移不开。"老不死的,活得还挺硬朗。"夜深人静时,阿花常常这样抱怨,"照这样下去,等咱们拿到钱,也都老得走不动了。
到时候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还不如现在给我们,也好改善改善生活。"阿强沉默不语,但眼神中的贪婪却暴露了他的心思。他想起上次向父亲要钱给儿子小宝买新书包时,老李头那犹豫不决的表情,心里就涌起一股怨气。"爹就是舍不得,"阿强阴沉着脸,"好像咱们会贪他的钱似的。咱们这么孝顺,他却总是防着咱们。
"这样的对话在他们之间越来越频繁,贪念如同野草般在心底疯长。
第二章:恶念滋生一个异常闷热的夏夜,空气中没有一丝风,连树上的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
阿花又一次提起了那笔钱,这次她的语气更加急切,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你仔细想想,"她压低声音,生怕被隔壁的老人听见,"要是有了那笔钱,咱们就能在县城买套漂亮的房子,彻底离开这个穷山沟。小宝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用像咱们一样一辈子困在这山沟里......"他们的小宝才五岁,是夫妻俩的掌上明珠。为了孩子,他们什么都愿意做——甚至包括犯罪。
阿花总是用"为了小宝的未来"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和丈夫,将罪恶的念头合理化。
"可是......"阿强还有些犹豫,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那毕竟是咱爹妈啊。
他们养大我不容易,妈还帮你带过小宝,洗衣做饭从无怨言......""咱爹妈?
"阿花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们为我们做过什么?
就连那点钱都舍不得早点给我们。你看看村里其他老人,哪个不是早早把家产分给子女?
就你爹妈抠门!"她继续煽风点火,语气越发尖锐:"再说,他们年纪这么大了,留着钱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我们的?早点给我们,还能改善生活,让他们晚年过得更舒服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这番话像毒液一样渗入阿强心中。
想起父母确实从未主动提出过要把钱给他们,甚至连具体数目都不肯透露,他的那点犹豫渐渐被怨恨取代。特别是上次,他想买辆摩托车方便出行,向父亲借点钱都被拒绝了,这让他觉得很没面子。"那你说怎么办?"阿强的声音变得冰冷,眼神中最后一丝良知也被贪婪吞噬。阿花凑近他耳边,说出了那个在她心中酝酿已久的恶毒计划。她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像冰锥一样刺入阿强的心中。起初阿强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摇头。
但在阿花不断的劝说和诱惑下,他内心的防线逐渐崩溃。那一夜,夫妻俩几乎没合眼,罪恶的种子已经在心中生根发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开始暗中准备。阿强借口失眠,从镇上买来了安眠药;阿花则偷偷观察公婆的生活习惯,寻找最佳的下手时机。
每当面对两位老人慈祥的面容时,他们的内心都会有一丝动摇,但很快又被贪婪所淹没。
"就这一次,"阿花自我安慰道,"等拿到钱,咱们好好给二老办后事,多烧些纸钱,他们在天之灵也会原谅我们的。"就这样,他们一步步走向了无法回头的深渊。
第三章:深夜毒手计划最终定在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那几天正好是老李头的老伴,阿强的母亲李大娘的风湿病又犯了,整夜翻来覆去睡不安稳,这为他们的计划提供了完美的掩护。阿强特意从镇上买来了强效安眠药,仔细磨成粉末后,混在了老两口的晚饭里。李大娘喝着粥时,还笑着说:"今天的粥好像有点苦味。
"阿强紧张得手心冒汗,支吾着说是加了新药材,对风湿病有好处。老李头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喝完了粥。看着父母毫不知情的样子,阿强的心中掠过一丝愧疚,但很快被对财富的渴望所淹没。夜深人静,万籁俱寂。阿强和阿花像两个幽灵般悄悄起床,确认父母已经熟睡后,他们偷偷潜入老人的房间。
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棂照在老太太安详的脸上,她睡得正熟,完全不知道危险临近。
阿花恶狠狠地捂住老太太的嘴,阿强则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勒住了她的脖子。
李大娘猛然惊醒,双眼圆睁,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她挣扎着,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眼中满是惊恐、绝望和不解。"妈,别怪我们,"阿强咬着牙说,手上的力道却不减反增,"要怪就怪你们把钱看得比儿子还重要。
你们要是早点把钱给我们,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啊!
"李大娘的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她停止了挣扎,眼中的光芒渐渐消散。至死,她都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对自己下此毒手。她的眼睛始终圆睁着,仿佛在质问这残酷的现实。确认母亲断气后,阿强和阿花开始冷静地处理现场。
他们拆掉绳子,将尸体摆成自然睡眠的姿势,然后悄悄退回自己的房间,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那一夜,他们谁也没能入睡,耳边回荡着母亲临终前的哽咽声。
第二天清晨,阿强准时发出惊恐的呼喊:"妈!妈你怎么了?快醒醒!"他表演得如此逼真,连自己都快要相信这是一场意外了。阿花也配合着哭喊:"快去找村医!
妈一定是旧病复发了!快啊!"然而,当村医赶来时,只是摇了摇头:"准备后事吧,大娘已经走了多时了。"老李头呆坐在角落,一言不发,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悲痛和......一丝怀疑?阿强心里一紧,但很快安慰自己:父亲年纪大了,应该不会发现什么。再说,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
第四章:虚伪的葬礼葬礼办得风风光光,阿强和阿花坚持要用最好的棺木,最体面的仪式。
他们知道,这是表演的关键时刻,必须让所有人都相信他们的"孝心"。"妈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阿强跪在灵前,捶胸顿足,哭得撕心裂肺,"儿子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您啊!您怎么忍心就这么走了啊!您让我以后怎么活啊!
"阿花更是哭得几乎晕厥过去,需要两个妇人搀扶才能站稳。"妈,您走了我可怎么活啊!
您待我比亲妈还好,我还没来得及报答您啊!您怎么就不给我这个机会啊!
您睁开眼看看我啊!"这场表演感动了所有前来吊唁的村民。妇女们跟着抹眼泪,男人们则拍着阿强的肩膀安慰他。没有人怀疑这场突如其来的死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阴谋。
"真是孝子孝媳啊!"王大爷感叹着,用袖子擦擦眼角,"老太太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是啊,老李头有福气,虽然老伴走了,但儿子媳妇这么孝顺,晚年也不用愁了。
"李婶附和道,同时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给自己儿子说说这门亲事。
只有老李头沉默地坐在角落里,浑浊的双眼望着妻子的遗像,不知在想些什么。
自从老太太去世后,他就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发呆,对着空气喃喃自语,仿佛在和老伴对话。阿强和阿花表面上悲痛欲绝,心里却暗自窃喜。他们盘算着,只要再忍一段时间,等老爷子"自然"去世,那笔钱就到手了。
阿花甚至已经开始计划着拿到钱后要去县城哪里买房子,要买什么样的家具。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报应来得如此之快。就在头七那晚,奇怪的事情开始发生了。
第五章:夜半哭声按照当地习俗,头七那晚家人要守夜。
阿强和阿花表面上虔诚地跪在灵位前,心里却盼着时间快点过去。烛光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