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穿成九品小官后我整顿了吏部玄玙之溟林薇最新免费小说_免费完本小说穿成九品小官后我整顿了吏部玄玙之溟林薇

时间: 2025-09-20 01:27:55 

1林薇是被案几上堆积如山的竹简砸醒的——准确说,是被竹简散发的霉味呛得猛吸一口气,睁眼就看见古色古香的雕花房梁,还有个穿着青布长衫、留着山羊胡的老头,正用嫌弃的眼神瞪着她。“林主事,都巳时了还赖着不动?这堆官员考核册再不核完,李郎中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林薇脑子嗡嗡的,昨晚她还是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总监,为了赶项目报告加班到三点,怎么一睁眼就换了场景?

零碎的记忆涌进来:她穿成了大靖朝吏部文选清吏司的九品主事林微,原主性子懦弱,总被同事排挤,这次更是被扔了个“烂摊子”——积压了三个月的官员考核公文,据说前几任接手的人都被这堆东西逼得主动调岗。“王主簿放心,今日日落前,我必交差。

”林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强压下穿越的震惊。她在现代卷过996、斗过办公室政治,这点“烂摊子”,还真没放在眼里。王显挑了挑眉,显然不信。他是司里的八品主簿,资格老,一直看原主不顺眼,这次故意把最难缠的活推过来,就是想逼她主动辞职。“哼,别到时候交不出差,又哭哭啼啼找郎中求情。”说罢,甩着袖子走了,路过时还故意撞了下案几,几卷竹简滚落在地。林薇没理会他的挑衅,蹲下身捡竹简时,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这堆考核册之所以积压,根本不是量多,而是原主没章法——京官、外官的混在一起,合格的、待复核的没分类,连最基本的登记册都没有,找一份文件得翻半个时辰。她立刻行动起来,先把案几清空,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分类表”:左边列“紧急-京官考核”,中间是“常规-外官履历”,右边是“待复核-疑点案卷”,又找了三个空木箱当收纳盒,贴上标签。路过的小吏见了,都偷偷议论:“林主事这是在干嘛?画些鬼画符就能核完册子?

”“怕不是破罐子破摔了吧,这活我看神仙都难救。”林薇充耳不闻,只顾着快速翻阅竹简。

她把每一份考核册按标签归类,遇到有疑点的比如任职年限不符、推荐信模糊,就用红笔圈出来,单独放在一旁。遇到重复提交的,直接标注“已核”,避免重复劳动——这些都是她在现代做项目管理时的基础操作,没想到在古代也能用。

穿成九品小官后我整顿了吏部玄玙之溟林薇最新免费小说_免费完本小说穿成九品小官后我整顿了吏部玄玙之溟林薇

到了午时,王显端着饭盒路过,见林薇还在埋首干活,案几上的竹简居然少了一半,心里咯噔一下,却嘴硬道:“别光顾着快,要是核错了,麻烦更大。

”林薇头也没抬:“王主簿要是有空,不如帮我看看这份——通州县令的考核册,去年说他任期满三年,今年又写两年,这算不算错?”王显凑过去一看,脸色瞬间变了。

这份册子是他上个月核过的,当时图快没细看,竟漏了这么大的疏漏!

他支支吾吾道:“许……许是下面报上来的时候写错了,跟你没关系。”说着,赶紧端着饭盒溜了。林薇勾了勾唇角,继续干活。

下午她又多了个动作:把每个木箱里的册子数清楚,写在纸条上贴在箱外,还找小吏借了个小算盘,统计已核、待核的数量——这样一来,进度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两眼一抹黑”。夕阳西下时,李嵩郎中特意过来查看。

他本以为会看到堆积如山的竹简和愁眉苦脸的林薇,没想到案几上干干净净,只有三个贴了标签的木箱,还有一张写着“已核327册,待复核18册,未核0册”的纸条。“这……都核完了?”李嵩又惊又喜,拿起待复核的18册翻看,发现每处疑点都用红笔圈出,还附了简单的标注,比之前任何人核的都细致。“回郎中,都核完了。待复核的18册,我已标注疑点,后续可联系地方官府核实。”林薇站得笔直,语气从容。这时王显也凑了过来,看到这场景,脸都白了。他赶紧上前:“郎中,这恐怕有问题!林主事才用了一天,怎么可能核完?

说不定是敷衍了事……”“王主簿要是不信,可随便抽一册核对。”林薇淡淡开口,“比如这册苏州通判的考核册,我标注了‘举荐人印章模糊’,您可以看看是不是如此。

”王显拿过册子一看,果然如林薇所说。他还想再找毛病,李嵩却先开口了:“好了!

林主事做事又快又细,比你我都强!这18册待复核的,就交给王主簿去跟进,务必三日之内核实清楚。”王显僵在原地,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周围的小吏也不敢再议论,看向林薇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谁也没想到,这个一直被欺负的九品小官,居然这么厉害。李嵩越看林薇越满意,拍了拍她的肩膀:“林主事,下月吏部要推行‘官员履历电子化’大靖朝改良的纸质档案系统,正缺个懂章法的人牵头,我看你就很合适!好好干,日后定有重用。”林薇心中一喜,这可是升职的好机会!她立刻应下:“谢郎中信任,属下定不辱命!”看着李嵩离开的背影,再看看王显铁青的脸,林薇深吸一口气。穿越成九品小官又如何?有现代职场的经验傍身,她迟早能在这大靖朝的吏部,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当晚,林薇在自己的小院里,借着月光写下了“吏部整顿计划”的第一条:优化考核册分类流程,制定标准化核对清单——她的职场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

2林薇接下“官员履历电子化”大靖朝改良纸质档案系统的牵头任务后,第二天一早就抱着写好的方案去找李嵩。方案里,她借鉴现代档案管理的思路,把官员履历拆成“基本信息”“任职记录”“考核结果”“奖惩情况”四大类,每类都设计了统一的表格模板,还提出用“分类编码”——比如京官标“京-部门-品级”,外官标“省-府-职位”,再配上索引卡,找档案时按编码检索,比之前翻堆找快十倍。

李嵩拿着方案翻了三遍,越看越点头:“这分类法清晰,索引卡更是妙!

之前找个偏远州县的官员档案,得翻大半天,按你这法子,半个时辰就能找到。

”可他顿了顿,又皱起眉,“就是司里的老吏们,大多守旧,怕是不愿改老习惯。”果然,当天林薇在司里宣布方案时,几个干了十几年的老吏就炸了锅。最年长的赵吏员把算盘一放,沉脸道:“林主事,咱们吏部核档案的法子,传了三代人了,哪能说改就改?

这表格又要填品级又要填任职年限,多费笔墨!索引卡更是没用,我闭着眼都能摸出哪册在哪堆!”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连之前没吭声的小吏,都低着头小声议论。林薇早料到会这样,没急着反驳,只笑着说:“赵吏员经验足,自然厉害。不过咱们不如打个赌——就找去年调任的青州通判的档案,您用老法子,我用新方案,看谁先找到,如何?”赵吏员梗着脖子应了:“赌就赌!

输了可得把这劳什子方案收回去!”众人围到档案房,赵吏员蹲在堆满竹简的架子前,翻得满头大汗,嘴里还念叨:“去年青州的……好像跟兖州的放一起了……”反观林薇,先查了索引卡——“外-青州-通判”对应的编码是“青-03-02”,再按编码找到标注“青”字的档案架,第三层第二格,一抽就拿出了那册履历。

前后不过一炷香时间,赵吏员还在翻找。他看着林薇手里的档案,脸涨得通红,却还是嘴硬:“一次不算!说不定是你运气好!”“那再找三个?”林薇挑眉,接连报了三个冷门官员的名字,每次都按编码快速找出。这下连围观的小吏都服了,有个年轻的小吏凑过来:“林主事,这索引卡怎么写?您教教我们呗!”赵吏员没再说话,闷头走了——算是默认了方案可行。林薇趁机把表格模板分下去,还特意开了个小会,教大家怎么填、怎么编码,怕老吏们记不住,又画了简单的流程图贴在档案房门口。

可麻烦很快又找上门——王显趁林薇去户部对接数据,故意把二十多册旧档案扣在自己案头,还跟老吏们说:“林主事这方案看着好,实则费人费力,你们多拖拖,她撑不住自然会放弃。

”等林薇回来要档案,王显却装模作样地翻案几:“哎呀,林主事,我记得昨天还在的,莫不是被人借走了?你再等等,我帮你找找。”林薇看他眼神闪烁,心里就有了数。

她没跟王显纠缠,反而去了李嵩的书房,递上一份清单:“郎中,我核对旧档案时发现,王主簿去年核的十册外官考核册,有三册漏了任职年限,两册举荐人印章没登记——这些都是按新方案核对时发现的,若不是整理档案,日后查起来怕是要出纰漏。”李嵩一看清单,气得拍了桌子:“这个王显!整天不干事,还尽添乱!”他立刻叫人把王显找来,把清单扔在他面前,“你自己看!

这些疏漏要是被上面查出来,你我都担待不起!林主事要的档案,立刻交出来,再敢刁难,我就奏请尚书,把你调去地方!”王显吓得腿都软了,赶紧跑回自己房里,把扣下的档案全抱了过来,连声道:“是我糊涂!是我记错了,档案都在这儿,林主事您拿!

”林薇接过档案,没多说什么,只淡淡道:“王主簿以后还是多花心思在正事上,免得再出疏漏。”接下来半个月,林薇带着小吏们按新方案整理档案,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

之前要三天才能核完的外官履历,现在一天就能搞定;户部来查官员资历,再也不用全司出动翻档案,林薇按编码找好,半个时辰就交了差。这天,吏部尚书张大人突然来文选司视察,正好碰到户部侍郎来要江南官员的考核汇总。

张大人本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林薇拿出新做的“汇总表”——按省份分类,每省官员的考核结果、任职情况一目了然,连侍郎都忍不住赞:“张尚书,你们文选司这新法子,真是绝了!比我们户部的账册还清楚!”张大人看向林薇,眼神里满是赞许:“你就是林微?李嵩跟我提过你好几次,果然是个有本事的!

”他当场拍板,“这档案优化的法子,在吏部各司推广,林主事,你牵头负责培训,月底升你为八品司务!”周围一片恭喜声,王显站在人群后,脸色惨白——他不仅没整倒林薇,反而让她升了职,以后在司里,更是没人敢再轻视她。

林薇躬身谢过张大人,心里却没停——她已经在想,下一步要把“绩效考核”的思路引进来,让吏部的效率再提一个档次。穿越到古代职场又如何?只要有现代的经验和不服输的劲,她就能一步一步,从九品小官,走到更高的位置。3林薇升为八品司务的第二天,就被张尚书叫到了尚书府——吏部要推行“官吏考绩新制”,可几个司的郎中议了半个月,都没拿出个靠谱的方案,张尚书想起林薇之前的档案优化法,干脆把这活儿也交给了她。

“之前你搞的档案编码,让各司都省了不少力。这考绩的事,你也试试,别拘着老规矩,只要能让考核公平、能激励官吏,怎么来都行。”张尚书的话给了林薇极大的自主权,却也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考绩关乎所有官员的升迁奖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少人都在盯着,就等着看她出错。果然,消息传回文选司,王显第一时间就去了考功司搬救兵。考功司的刘郎中是个老古板,最看不惯年轻人“标新立异”,听说林薇要管考绩,当即拍了桌子:“一个刚升上来的八品官,懂什么考绩?咱们大靖考绩看资历、看举荐,哪用得着她瞎折腾!”两人一合计,决定等林薇拿出方案,就联合其他司的老臣反对,让她下不来台。林薇却没理会这些暗流。她先花了三天,绩档案翻了个遍——发现旧制最大的问题是“模糊”:评价多是“勤勉”“尚可”这类空话,没有具体依据;升迁全看上司举荐,难免有偏袒。“考绩得看‘实’的。

”林薇在纸上写下现代绩效考核的核心逻辑,再结合大靖官员的职责,拟出了“三维考绩法”:- 第一维“职事完成度”:京官按处理公文数量、差事办结率算,外官按赋税收缴、案件审结数算,都要填具体数字,有据可查;- 第二维“百姓评价”:外官加了“属地百姓口碑”,由巡按御史暗访记录;- 第三维“过失记录”:迟到、漏办差事、被弹劾等,都要扣分,直接影响考绩等级。方案拟好,林薇先在文选司试点。她把司里小吏的职事都列成清单,每天记录完成情况,月底汇总时,谁勤谁懒、谁办得多谁办得少,一目了然。

之前总偷懒的李吏员,月底看到自己“职事完成度”排最后,脸都红了;而一直认真做事的年轻小吏陈生,第一次因为“完成度第一”被李嵩当众表扬,干劲更足了。试点效果显著,林薇才把方案报给张尚书,还附上了文选司的试点数据。

张尚书看后,当即拍板:“就按这个来!下月起,吏部各司先推行,再逐步推广到地方!

”刘郎中听说后,立刻联合王显等人找张尚书抗议:“尚书大人!这方案太苛责了!

外官要是为了凑‘审结数’乱判案怎么办?百姓评价更是没谱,万一有人故意抹黑呢?

”林薇早有准备,当场反问:“刘郎中,考绩新制里写了‘审结数’要附‘案卷抽查’,巡按御史会随机核查案件是否公正;百姓评价也不是只听一人之言,是取属地十户百姓、三位乡绅的综合意见,怎么会没谱?”她又拿出文选司的试点记录,“您看,这是我们司上月的考绩表,李吏员之前每月只办15份公文,试点后办了28份,还没出错——这就是‘实’的好处,谁也没法藏着掖着。”刘郎中被问得哑口无言,王显想帮腔,却被张尚书打断:“林司务的方案有数据、有细则,比你们空说‘老规矩’靠谱多了!就这么定了,谁再反对,就来跟我说说,你那司的考绩,到底藏了多少‘糊涂账’!”反对的人瞬间闭了嘴。接下来的一个月,林薇忙着给吏部各司培训“三维考绩法”,还特意做了“考绩登记册”模板,把要填的数字、要附的凭证都标得清清楚楚。有司的吏员不会填,她就亲自去教;有人故意填错数据想蒙混,她一眼就能看出漏洞——毕竟在现代做运营时,她盯数据报表的本事,可不是白练的。月底考绩汇总时,效果立竿见影。

考功司之前总压着几十份考绩表核不完,这次按新制来,三天就核完了;更重要的是,之前总有人抱怨考绩不公,这个月却没一个人提——谁好谁差,表格上的数字明明白白,没人能耍赖。张尚书拿着汇总表,在吏部全体官员面前夸道:“林司务这‘三维考绩法’,不仅理清了考绩的乱账,还让各司效率都提了!从今日起,升林微为七品主事,专管吏部考绩与档案优化,再拨两名小吏归你调遣!”台下一片哗然,王显脸色灰败——他费尽心思想打压林薇,却看着她从九品一路升到七品,还成了吏部的“实权派”;刘郎中也低下了头,再不敢小瞧这个年轻的女官。散会后,陈生凑到林薇身边,兴奋地说:“林主事,您这法子太厉害了!我这次考绩是‘优’,郎中说下个月要给我升阶呢!”林薇笑着点头,心里却在规划下一步——她想把“跨司协作流程”也优化了,现在吏部各司各管一摊,遇事总互相推诿,要是能像现代公司的“项目对接制”那样,定好责任人和时限,效率还能再提一大截。夕阳透过吏部的窗棂,落在林薇案头的“流程优化草稿”上。

她摸了摸腰间的七品官印,忽然觉得,穿越到这个陌生的大靖朝,或许不是偶然——这里没有996的压榨,却有让她施展才华的舞台,有靠实力就能赢得的尊重。她的古代职场逆袭路,还远没到终点。

4他费尽心机折腾了这么久,不仅没把林薇拉下来,反倒让她从九品一路爬到七品,还攥着了考绩和档案的实权,以后在吏部,他再想给林薇使绊子,怕是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了。可王显还没从失落里缓过神,更糟的事就来了——林薇在整理旧档案时,发现了他去年核错的三册外官考核册里,有一册是他故意隐瞒了某官员的贪腐举报记录,只因为那官员是他远房亲戚。林薇没声张,只把证据整理好,一并交给了张尚书。张尚书看完证据,气得拍了案:“王显这是拿吏部的规矩当儿戏!贪腐之事可大可小,他竟敢隐瞒!

”当即下令把王显叫来,当着各司郎中的面,把证据摔在他面前。王显脸色瞬间惨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尚书大人饶命!我只是一时糊涂,念在我在吏部干了这么多年的份上……”“糊涂?”张尚书冷笑,“你这是渎职!

若那官员的贪腐之事闹大,牵连出吏部,你担得起吗?”最终,王显被削去八品主簿之职,贬去了偏远州县做吏员,临走前连头都不敢抬,彻底从吏部的权力圈里消失了。

解决了王显这个隐患,林薇推进工作更顺了。她兑现之前的想法,开始优化“跨司协作流程”。之前吏部和户部对接官员俸禄档案时,总因为“公文传递慢”“责任不清”拖上半个月——吏部说户部没及时要,户部说吏部没及时给,互相推诿。

直接设计了“跨司对接清单”:明确吏部哪天把俸禄档案送到户部、户部哪天反馈核对结果,每一步都要经办人签字,还留了“逾期追责”的条款。她先找户部的主事商量,对方一开始还不情愿:“都是同僚,哪用这么死板?”可试行了一个月后,户部主事主动找林薇:“林主事,你这清单太好用了!之前对接要半个月,现在五天就搞定,再也不用跟吏部扯来扯去了!”后来,兵部、礼部也主动来要“对接清单”模板,连张尚书都笑着说:“现在六部都在学咱们吏部的流程,你可是给吏部长脸了!”这天,林薇正在给新调过来的小吏培训档案编码,陈生突然兴冲冲地跑进来:“林主事!好消息!

地方上反馈,推行‘三维考绩法’后,不少州县的官员都比以前勤勉了!

青州知府还特意上书,说当地赋税收缴率比去年高了两成呢!

”林薇心里一暖——她做这些改革,不只是为了自己在古代职场立足,更是想让这个时代的吏治更清明些。现在看到实际效果,比自己升职还开心。没过多久,宫里传来消息——皇帝听说了吏部的“考绩新制”和“流程优化”,觉得很有成效,特意召张尚书和林薇进宫回话。进宫那天,林薇穿着七品官服,从容地跪在殿上,把考绩新制的成效、跨司流程的优化成果一一禀报,还拿出了地方官员的反馈奏折和吏部的效率对比表。皇帝听着,频频点头:“你一个年轻女官,能想出这么多实用的法子,不容易!吏部有你,是大靖之幸!

”最后,皇帝不仅赏了林薇黄金百两、锦缎十匹,还下旨让吏部把“三维考绩法”和“跨司对接流程”推行到全国各府县,甚至让翰林院把这些方法写进《吏治要则》里,供后世官员参考。从宫里出来,张尚书拍着林薇的肩膀,感慨道:“林主事,你这可是青史留名的事啊!当初谁能想到,一个九品小官,能搅动吏部的风气,还得到陛下的赏识?

”林薇笑着摇头:“都是靠尚书大人信任,还有各司同僚的配合。”话虽谦虚,心里却很清楚——这一切,都是靠她从现代带来的职场经验,靠她不服输的劲,一步一步挣来的。回到吏部,夕阳正好落在案头的《吏治要则》草稿上。

林薇看着自己写的“流程优化”条款,忽然想起穿越前加班赶报告的夜晚——那时她从未想过,自己在现代卷出来的能力,竟能在古代的朝堂上发光发热。她拿起笔,在草稿上添了一句:“吏治之要,在‘实’在‘清’,在顺民心,在提效率。”窗外的蝉鸣阵阵,吏部的吏员们还在忙着核档案、填考绩表,却没了以前的拖沓抱怨,多了几分干劲。

林薇知道,她的古代职场逆袭路,还会继续走下去——或许未来,她能爬到更高的位置,做更多改变这个时代的事。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5全国推行新制的第三个月,林薇收到了巡按御史的密报——江南苏州府的知府赵德昌,表面上按“三维考绩法”填报表,实则私下篡改数据:把未办结的案件算成“已结”,还让下属威逼百姓在“口碑评价”里说假话,只为了争“考绩优”的名额,好求升迁。

这消息让林薇皱紧了眉。苏州是大靖的富庶之地,赵德昌又是户部尚书的门生,背景不浅,若是处理不好,不仅新制会沦为笑柄,还可能得罪朝中重臣。张尚书得知后,也有些犹豫:“赵德昌后台硬,贸然动他,怕是会引火烧身。要不……先私下警告?

”“尚书大人,新制刚推行,若是纵容他弄虚作假,其他地方官员定会效仿,到时候全国的考绩都会乱套。”林薇语气坚定,“我请求亲自去苏州督查,拿实据说话,就算他有后台,也不能坏了规矩。”张尚书看着她眼里的韧劲,最终点了头:“好!

我给你调两名吏部校尉随行,再给你盖吏部的印信,遇事可直接联系当地巡按御史。

”林薇带着陈生和校尉刚到苏州,赵德昌就带着府衙官员出城迎接,脸上堆着笑:“林主事远道而来,辛苦辛苦!苏州的考绩报表都按新制整理好了,您只需在府衙歇着,我让人送过去便是。”林薇笑着应下,却没接他递来的报表,只说:“赵知府客气了,我既来督查,总得亲眼看看才放心。

明日劳烦知府带我去看看案卷房,再走访几家百姓。”赵德昌脸上的笑僵了一瞬,又赶紧应道:“应该的,应该的!”当晚,林薇就让陈生去联系巡按御史安排的线人——一个在府衙当差的小吏,之前因不愿帮赵德昌改数据,差点被辞退。小吏偷偷送来一本“真案卷登记册”,上面清楚记着:赵德昌报的“已结案件30起”,实际只结了18起,剩下的12起要么压着没办,要么草草结案。第二天去案卷房,赵德昌早让人把假案卷摆出来,每页都盖着“已结”的印。林薇翻了两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