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看不见的你,触得到的我陈光明赵楠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看不见的你,触得到的我(陈光明赵楠)

时间: 2025-09-20 00:45:38 

01清晨六点半,梧桐里老街区在薄雾中缓缓苏醒。陈光明站在租住的老式公寓门口,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隔壁张阿姨家煮小米粥的香气和巷口那棵老槐树的花香。

他小心地将手杖点在身前,凭着记忆和听觉慢慢向巷口走去。这是他失明后的第七个月,搬到梧桐里的第三周。虽然依旧不习惯永恒的黑暗,但至少已经能够独自去买早餐了。

“王大爷早,您的画眉今天叫声特别亮。”陈光明停在巷子中间一户门前,微笑着朝右侧打招呼。“哎呦,小陈耳朵真灵!吃过没?我这儿刚买的油条。

”老人洪亮的声音从院内传来。“谢谢您,我正要去买呢。”陈光明礼貌地回应,手中的手杖继续轻点地面。这条百年老巷宽度不足三米,两侧是斑驳的墙和木门,几辆电动车零星停靠在墙边。陈光明的手杖熟练地避开这些障碍,像昆虫的触角般敏锐地感知前方。快到巷口时,一阵急促的摩托车轰鸣声由远及近,戛然停在不远处。陈光明微微皱眉,这辆车最近经常违规停放在巷子里,占去大半通道。

他小心地绕开声源位置,手杖忽然碰到一个坚硬的物体。他正要后退,手杖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卡住了,整个人向后倒去。“哐当——”手杖脱手飞了出去,陈光明重重摔在地上,右手肘一阵刺痛。“搞什么啊!长没长眼睛?

看不见的你,触得到的我陈光明赵楠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看不见的你,触得到的我(陈光明赵楠)

”一个略带沙哑的女声从上方传来。陈光明撑起身子,面朝声音的方向:“对不起,我没注意到您的车停在这里。能麻烦您帮我找一下手杖吗?它应该掉在附近。

”短暂的沉默后,脚步声靠近,一只手粗鲁地抓住他的胳膊将他拉起来。

“巷口这么宽非往我车上撞?”女孩语气不善,但还是捡起了手杖塞到他手里,“喏,你的棍子。”“谢谢。”陈光明拍拍身上的灰尘,站稳后微微转向对方,“不过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二十二条,消防通道和无障碍通道禁止停放车辆。

您停在这里已经违规了。”赵楠愣住了,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整洁白衬衫、外表温文尔雅的盲人青年,没想到他会突然搬出法规来。

“你...”她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反驳。“我只是提醒一下,没有恶意。

”陈光明微微点头,“再次为碰到您的车道歉。”他转身用手杖探路,慢慢向巷口的早餐店走去。赵楠站在原地,看着那个挺拔却谨慎的背影,烦躁地抓了抓自己剃短的鬓角。她注意到对方白衬衫肘部已经渗出血迹,显然是刚才摔倒擦伤的。“啧。”她不爽地踢了一脚地上的石子,跨上摩托车发动离开。

陈光明听到摩托车远去的声音,轻轻叹了口气。手肘隐隐作痛,但他更在意的是刚刚那种无助感。失明以来,这种微不足道的挫折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每次都在提醒他这个世界不再为他而设计。“小陈来啦!今天还是豆浆油条?

”早餐店老板熟络地打招呼。“嗯,麻烦您了。”陈光明露出微笑,从口袋掏出早已备好的零钱。“手怎么了?”老板注意到他肘部的血迹。“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事的。”拿着早餐往回走时,陈光明比来时更加小心。

他的耳朵捕捉着每一个声音——自行车铃铛、商铺卷帘门拉起、老太太们的闲聊声。

这些声音在脑海中慢慢构建出一幅地图,指引他回家的路。回到公寓,他熟练地将早餐放在小餐桌上,先到卫生间清洗伤口。指尖触摸到肘部破皮的地方,他不由得想起刚才那个女孩——声音年轻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疲惫和戒备,手上的老茧触碰到他胳膊时略显粗糙。“应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自言自语道。另一边,赵楠骑着摩托车在老街区内穿梭,最终停在一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店铺前。

褪色的招牌上写着“赵氏传统理容”,玻璃门上挂着“营业中”的牌子。她推开店门,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店内面积不大,但整洁异常,椅、大理石台面上整齐排列的剃刀工具、古龙水的香气——一切都保留着上世纪中叶的风格。

“来了?”里间传来低沉的中年男声。“嗯。”赵楠简短回应,脱下皮衣露出双臂的刺青——左臂是传统的青龙图案,右臂则是现代风格的音乐符号。

她父亲赵建国从里间走出,看了眼女儿:“今天要去给李老爷子修面,他腿脚不便,上门服务。”“知道,约的十点。”赵楠已经开始准备工具包,将各种剃刀、刷子、敷料整齐地放入专用箱中。父女俩沉默地做着开工前的准备。

赵建国瞥了眼女儿的手臂,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下午我出去一趟,店你看着。

”他说。赵楠点头,没多问。02十点整,赵楠准时出现在李老爷子家中。

老人已经九十高龄,卧床多年,但仍保持着每周修面的习惯。“小楠来啦?”老人眼睛一亮,“今天给我讲点什么新鲜事?”赵楠难得露出微笑:“巷口新搬来个盲人小伙,今早差点被我的车绊倒。”她一边说一边熟练地为老人热敷面部,软化胡须。动作轻柔专业,与她那叛逆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盲人?是不是姓陈那位?听说原来是画画的,可惜了...”老人闭眼享受着热毛巾的舒适感。赵楠手上的动作稍停:“画画的?”“嗯,说是美院的高材生,意外失明了。搬来梧桐里是因为这儿平坦好走,街坊也热心。

”赵楠没再接话,专注地完成修面的每个步骤——涂刷皂沫、用剃刀小心修面、敷上舒缓的护肤品。

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仿佛这双手生来就是为了做这个。离开时,李老爷子坚持多付了些钱:“手艺比你爸还好了,这店以后得你接手啊!”赵楠只是笑笑,没有回答。回到店里时,父亲已经外出,留了张字条说晚点回来。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门照进来,在老旧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楠坐在椅子上发呆,想起早上那个盲人青年——明明摔倒了,还一本正经地跟她讲法规;明明需要帮助,却保持着莫名的尊严。“画画的...”她轻声自语,难以想象永远黑暗是什么感受。

对她而言,视觉是理容艺术的基础,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角度都需要精准的目测。

门外传来熟悉手杖点地的声音,由远及近。赵楠不由自主地走到门边,透过玻璃看到陈光明正慢慢走过店门前。他换了件浅蓝色衬衫,右手肘处贴着明显的纱布。

就在他即将走过时,豆大的雨点毫无预兆地砸落下来。陈光明显然没带雨具,慌乱中手杖敲击地面的节奏被打乱,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赵楠推开门喊道:“喂!

进来避避雨!”陈光明迟疑地转向声音的方向。“这里就你一个人!快点的!

”赵楠语气不耐烦地补充。陈光明这才慢慢走向声音来源,手杖在前方小心探路。

赵楠看着他艰难地迈上台阶,忍不住伸手拉了他一把。“谢谢。”陈光明轻声说,站在门口不知该进该退。“里面有椅子,坐下吧。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赵楠指了指店内的老式理发椅。陈光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被赵楠拉着走了过去。

当他坐下时,手指不经意间触摸到椅子的扶手:“这是...老式的理发椅?

真皮垫子保养得很好。”赵楠挑眉:“你怎么知道?”“失明后触觉和听觉变得敏锐了。

”陈光明微笑,“我失明前是学美术的,对设计有些研究。”雨越下越大,敲击着玻璃门形成天然的帷幕,将这个小空间与外界暂时隔开。两人一时无话,气氛有些尴尬。“你的手肘...”赵楠终于开口,“没事吧?”“只是擦伤,已经处理过了。”陈光明轻轻碰了碰纱布,“还没自我介绍,我叫陈光明,搬来不久,住在二十七号院。”“赵楠。”她简短回应,然后又是一阵沉默。忽然,陈光明侧耳倾听:“那是传统剃刀在皮革上打磨的声音吗?这年头很少见了。

”赵楠惊讶地看向工作台,她确实刚刚下意识地拿起剃刀在磨刀皮上打磨,几乎是无意识的习惯动作。“我家做这个三代了。”她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真厉害。

”陈光明真诚地说,“现在能掌握传统手艺的年轻人不多了。”也许是雨天让人变得感性,赵楠突然有了倾诉的欲望。“我爷爷当年是上海有名的理容师,专门为外国领事馆的人服务。

”她一边说一边继续打磨剃刀,“这把剃刀就是他当年用过的。”陈光明专注地听着,脸上露出欣赏的表情:“可以让我摸摸看吗?我想感受一下历史的味道。”赵楠犹豫片刻,还是将剃刀递到他手中,小心地引导他的手指触摸刀柄和刀背:“刀刃很锋利,别碰。

”陈光明的手指轻柔地抚过冰冷的钢刃和温润的象牙刀柄,仿佛在触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瑞士钢,象牙柄,手工锻造...这不仅是工具,简直是艺术品。”他惊叹道,“你爷爷一定很了不起。”赵楠看着这个盲人青年如此珍视她视为平常的家传之物,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大多数人看到这些老工具只会觉得过时,甚至连她父亲都认为这些该被现代化的电推剪取代。“现在没多少人欣赏这个了。

”她语气中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失落。“那为什么还坚持?”陈光明将剃刀小心地递回。

赵楠接过剃刀,沉默了一会儿:“习惯了。而且,总得有人记住老东西的好。”雨声渐小,阳光重新从云层中透出。陈光明站起身:“雨好像停了,谢谢您让我避雨。”赵楠点点头,随即意识到对方看不见,才出声回应:“嗯,路滑,小心点。”陈光明用手杖探路走向门口,忽然回头:“赵小姐,虽然看不见,但我能听出您对手艺的热爱。这很难得。”门铃轻响,他消失在渐渐放晴的巷子里。赵楠站在原地,手中还握着那把祖传的剃刀,心中泛起久违的波澜。03那次雨中的短暂相遇后,陈光明和赵楠的生活轨迹开始有了更多交集。

陈光明常去的中药店正好和赵楠的理容店在同一条街。每次经过,他都会放慢脚步,倾听店内剃刀的声音和顾客的闲聊。有时赵楠正巧在门口,会简单打个招呼;有时她忙着手头工作,只能透过玻璃门看他小心而坚定地走过。

一个周五的下午,陈光明从药店出来,听到赵氏理容店内传来争执声。“我说了不烫!

就这么剪短就行!”一个老太太的声音带着不满。“阿姨,您这发质烫一下会更好打理...”赵楠试图解释。“你们年轻人就想着多赚钱!

我就要简单剪短!”陈光明在店门外犹豫片刻,还是推门进去了:“您好,我需要修一下头发。”店内的争执戛然而止。赵楠看向门口,略显尴尬:“稍等,我这边马上好。”老太太通过镜子打量陈光明,忽然认出他来:“你不是二十七号院新搬来的小陈吗?

多俊的小伙子...”陈光明微笑回应:“刘阿姨好,听说您女儿又得奖了?真厉害。

”话题被成功转移,老太太立刻眉开眼笑地聊起女儿的成就,不再纠缠烫发的问题。

赵楠趁机快速为她修剪完毕,送她出门。“谢谢你解围。”赵楠转向陈光明,语气比往常柔和些,“真的要理发吗?”“嗯,头发有点长了。

”陈光明在指引下坐上那张老式理发椅,“听说您这里手艺很好。”赵楠为他系上围布,手指不经意间触到他的后颈。陈光明轻微颤了一下,但很快放松下来。“抱歉,手有点凉。

”赵楠说着,开始梳理他的头发。她注意到陈光明的发质柔软,颜色偏浅,与他的温和气质很相配。“没关系,只是不太习惯被别人碰触。”陈光明安静地坐着,“失明后,触觉变得特别敏感。”赵楠拿起剪刀开始工作:“为什么会...失明?

”问出口后立刻后悔,“不想说可以不说。”“车祸。”陈光明平静地说,“七个月前的事。

视网膜脱落,手术失败了。”简短的回答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痛苦挣扎,赵楠能想象却无法真正体会。她沉默地继续修剪,动作比平时更加轻柔。

“听说你之前是画家?”她换了个话题。“学画的,算不上画家。”陈光明微笑,“主要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有时候会觉得,失明反而让我更理解了一些古人的创作理念——他们不强求形似,而追求神韵和气韵,那是一种超越视觉的感受。”赵楠若有所思:“就像我爷爷常说,好的理容师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手感受。”“正是如此!”陈光明显得很兴奋,“所有艺术形式到达一定境界都是相通的。”理发过程中,两人从艺术聊到老街历史,从传统手艺谈到现代社会的变迁。

赵楠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和一个几乎算陌生人的人聊了这么多,而且句句投机。修剪完毕,她让陈光明触摸发梢:“感觉如何?”陈光明的手指仔细地感受着头发的长度和层次,满意地点头:“很精准,谢谢您。”付钱时,他忽然问:“赵小姐,能请您帮个忙吗?

我需要买些新衣服,但自己对搭配没什么概念...”赵楠愣住,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请求。“街坊都说您审美很好,”陈光明补充道,“当然,不方便就算了。”“什么时候?”赵楠听到自己问出口,都有些惊讶会答应。第二天下午,赵楠如约来到陈光明的公寓。房间整洁得不像一个独居盲人的家,每样东西都有固定位置。

最令人惊讶的是墙上挂着的几幅水墨画,笔法精湛,气韵生动。“这些都是你画的?

”赵楠站在一幅竹林图前,被那淋漓的墨色和虚实相间的构图震撼。“失明前的习作,见笑了。”陈光明正在摸索着准备茶水。赵楠看向左侧,那是一幅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创新山水,在山峦叠嶂间隐约可见城市轮廓,既有古意又不失现代感。“你真的很厉害...”她由衷赞叹,“不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