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和你妈,选一个吧(季遥陆沉)完本小说推荐_最新章节列表10亿和你妈,选一个吧(季遥陆沉)
验第一章 精神病院的 “最后崩溃”:上一世的屈辱与绝望消毒水的味道像条黏糊糊的蛇,缠了陆明整整三年。他坐在精神病院活动室的塑料椅上,指尖抠着椅面的裂纹 —— 那裂纹是上回隔壁床的大叔发病时砸出来的,现在倒成了陆明唯一能摩挲的 “纹理”。窗外的梧桐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可他眼里的世界始终是灰蒙蒙的,就像他上一世画过的所有画 —— 没人看得懂,也没人愿意看。“陆明,该吃药了。” 护工张姐的声音隔着老远飘过来,手里的药盘叮当作响,像催命的铃铛。陆明没动。
他脑子里正回放着三年前的画面:大学油画社的活动室里,阳光明明很好,却照不进他心里的死角。社长林婉捏着他那幅《夕阳下的垃圾桶》,嘴角撇得能挂个油壶,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全社二十多号人都听见:“陆明,你这画要是能入围校园艺术节,我当场把这管钛白颜料吃下去 —— 前提是你别毒死我。”周围的笑声像针一样扎过来。
副社长王浩还凑过来,用胳膊肘顶了顶他的腰:“明儿啊,不是我说,你要是实在没天赋,不如去学素描?至少画个立方体还能看明白是个方块。”那时候的陆明,脸涨得像被泼了红颜料,攥着画笔的手抖得厉害,颜料滴在画布上,像个没忍住的眼泪。
他想反驳,想说自己眼里的垃圾桶不是脏的,是夕阳照在上面,有金色的反光,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蚊子似的 “我再改改”。后来的事,就像被人按了快进键。
改来改去的画还是没人认可,辅导员找他谈话,说 “艺术这条路不适合你,不如转专业”,爸妈打电话,说 “实在不行就回家,爸妈养你”。他敏感得像个一碰就破的气球,别人的一句话,就能在他心里掀起一场暴风雨。直到那次,他因为连续三天没睡觉改画,在画室里晕倒,被同学送到医院 —— 然后,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诊断书上写了 “重度焦虑伴精神异常倾向”。再醒来时,就到了这所精神病院。“陆明?
发什么呆呢?吃药了!” 张姐走过来,把白色的药片和温水递到他面前,语气里带着点不耐烦,“你说你这孩子,好好的大学生,怎么就想不开呢?吃了药,早点好,早点出院不好吗?”陆明看着那片白色的药片,突然觉得特别可笑。他没病,他只是想画好一幅画,只是想让别人看见他眼里的世界,怎么就成了 “精神异常”?
他猛地把药挥开,药片掉在地上,滚进了椅子底下。“我没病!我不吃!” 他的声音嘶哑,像被砂纸磨过,“我要出去!我要画画!”活动室里的其他人都看了过来,有人好奇,有人麻木。张姐皱起眉头,伸手想拉他:“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赶紧捡起来吃了,不然我叫医生了。”“我不!” 陆明猛地站起来,椅子被他带得往后倒,“哐当” 一声响,在安静的活动室里格外刺耳。他盯着张姐,眼睛里全是红血丝:“你们都不懂!我的画不是垃圾!你们凭什么说我有病?
凭什么把我关在这里?
”他想起上一世最后一次见王阿姨 —— 那个从小看着他长大的邻居,王阿姨偷偷来看他,塞给他一个画本,说 “明明,阿姨知道你喜欢画画,别放弃,啊?
” 他在画本上画了精神病院的窗户,画了窗外的梧桐,可画到一半,就被护士收走了,说 “病人不适合接触刺激性物品”。刺激性物品?画画是他的命,怎么就成了刺激性物品?
陆明越想越崩溃,他冲到活动室的窗边,看着外面的天空,蓝天白云,明明是他画过无数次的景色,可现在看起来,却那么遥远。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像一幅没人看懂的画,被扔在角落里,蒙满了灰尘。
“我要是能重来一次……” 他喃喃自语,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我一定…… 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看见我的画……”这句话说完,他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像被人用黑布蒙住了眼睛,身体软软地倒了下去。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秒,他好像听见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又好像,听见了一个奇怪的声音 —— 不是张姐的,不是其他病人的,是一种冰冷的、没有感情的机械音,在他的脑海里响起来:“检测到宿主强烈执念,符合重生条件…… 正在启动重生程序……”第二章 睁眼回到三年前,脑袋里多了个 “差评机”陆明是被阳光晃醒的。
不是精神病院那种透过铁窗照进来的、冷冰冰的阳光,是带着暖意的,能晒得人皮肤发痒的阳光。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上铺的床板,贴着一张泛黄的海报 —— 那是他上大一的时候贴的,是梵高的《星空》,海报边角都卷起来了,是他当年不小心用水洒到的。他猛地坐起来,环顾四周。狭窄的宿舍,三张上下铺,靠窗的桌子上放着一台老旧的笔记本电脑,桌角堆着几管颜料,还有一幅没画完的画 —— 正是他当年被林婉嘲笑的那幅《夕阳下的垃圾桶》!
画布上的夕阳还是灰蒙蒙的,垃圾桶的轮廓歪歪扭扭,颜料还没干,散发着淡淡的松节油味道。这不是精神病院!这是他大学时的宿舍!陆明不敢相信地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 光滑的,没有精神病院里长期吃药留下的浮肿;他又摸了摸桌上的颜料管,是他当年最喜欢的牌子,挤过一点,管口还留着红色的颜料痕迹。他甚至能听见宿舍门外传来的脚步声,还有同学说笑的声音 —— 是他熟悉的,大学时的声音!“我…… 我回来了?
” 陆明的声音都在发抖,他掀开被子,跑到宿舍门口的镜子前。镜子里的男生,二十出头的年纪,头发有点乱,眼睛里带着点刚睡醒的迷茫,但皮肤白皙,眼神里还有着没被生活磨掉的光 —— 这是三年前的他!是还没被误诊,还没进精神病院,还在油画社当小透明,但还没彻底绝望的陆明!“重生了…… 我真的重生了!
” 陆明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脸,疼!是真的!不是梦!
就在他高兴得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个冰冷的机械音,又在他的脑海里响起来了:叮!
检测到宿主已成功重生,“鉴画之眼” 系统正式激活。
能:1. 鉴定任意画作的艺术价值、技术缺陷、市场前景;2. 评估宿主自身艺术水平,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3. 解锁艺术相关技能需满足特定条件。
当前宿主艺术水平评估:入门级0/100,技能:无,可用积分:0。
检测到宿主当前存在未完成作品,是否进行鉴定?陆明吓了一跳,差点把手里的颜料管扔出去。他左右看了看,宿舍里只有他一个人,没人说话。“谁?
谁在说话?”系统存在于宿主意识海中,仅宿主可感知。机械音依旧没感情,是否对当前未完成作品《夕阳下的垃圾桶》进行鉴定?陆明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 这就是他晕倒前听到的那个声音?是重生自带的系统?鉴画之眼?
他半信半疑,心里想着 “是”。下一秒,一连串的文字就像弹幕一样,的脑海里:画作名称:《夕阳下的垃圾桶》未完成 艺术风格:尝试模仿印象派,但技法生疏,风格定位混乱 技术缺陷:1. 色彩搭配:夕阳主色调橙、红比例失衡,红色占比过高60%,导致画面压抑,缺乏层次感;2. 笔触:笔触杂乱无章,无明确方向,垃圾桶轮廓模糊,无法突出主体;3. 光影处理:未体现夕阳下的光影变化,垃圾桶阴影部分与背景融合,体感 艺术价值评分:1 分满分 100 分—— 建议:1. 调整色彩比例,将橙红比例改为 3:1,加入少量黄色提亮画面;2. 用短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垃圾桶轮廓,增强主体识别度;3. 在垃圾桶底部添加浅灰色阴影,与背景区分开;4. 若宿主坚持当前技法,建议放弃印象派,转攻抽象派当前画风更接近 “无意识抽象”,非印象派 市场前景评估:0 星无人愿意购买陆明看着脑海里的 “差评”,嘴角抽了抽。虽然知道自己的画不好,但被系统这么直白地批得一无是处,还是有点扎心。
尤其是那句 “建议放弃印象派,转攻抽象派”,他上一世怎么就没想到?
那时候一门心思要画印象派,结果画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难怪被人嘲笑。“你这系统,也太毒舌了吧?” 陆明在心里吐槽。系统基于客观数据评估,无主观情绪倾向。
机械音冷冰冰地回应,宿主当前艺术水平较低,建议接受系统建议,逐步提升技能。
陆明撇撇嘴,不过还是拿起了画笔。反正重生了,死马当活马医,试试系统的建议也没什么损失。他按照系统说的,挤了点黄色颜料,加进原来的红色里,调和了一下 —— 原本压抑的红色,果然变得明亮了些,像真的夕阳了。然后,他用短笔触勾勒垃圾桶的轮廓,虽然有点不习惯,但画出来的垃圾桶,果然比之前清晰多了。
最后,在底部加了点浅灰色阴影 —— 奇迹发生了!原本扁平的垃圾桶,竟然有了点立体感,好像真的放在夕阳下一样!他再次在心里让系统评估。
圾桶》未完成 艺术价值评分:5 分满分 100 分—— 色彩调整有效,主体轮廓清晰化,光影处理有进步。建议:继续完善背景细节,加入少量蓝色作为天空的过渡色,增强画面纵深感。
当前宿主艺术水平:入门级5/100,获得积分:5。陆明眼睛一亮!
真的有用!虽然评分还是低,但至少进步了!他正想继续修改,宿舍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走了进来,看到他在画画,笑着说:“明儿,你可真够拼的,周末都不出去浪,在宿舍画画呢?对了,下午油画社有活动,林婉社长说让你务必参加,说是要评下一轮的参展作品。”是他的室友,李阳。上一世,李阳对他还算客气,没怎么嘲笑过他,但也没帮过他。陆明心里一紧。参展作品?
不就是上一世他被林婉当众嘲笑的那次吗?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又响了:检测到宿主即将面临艺术相关挑战油画社参展作品评选,建议:基于当前画风,完成《夕阳下的垃圾桶》,尝试以 “生活化抽象” 风格参赛,或可获得差异化关注。陆明咬了咬牙。上一世,他就是因为怕被嘲笑,没敢提交这幅画,提交了另一幅更差的,结果被嘲笑得更惨。这一世,有系统在,他为什么不试试?“行,我知道了,下午我会去的。” 陆明对李阳说,语气里多了点上一世没有的坚定。
经纪人上门 “绑架式签约”:社恐画家被迫当 “灵魂画手” 主播下午的油画社活动,陆明还是去了。活动室里挤满了人,林婉坐在最前面的桌子旁,手里拿着一叠画稿,眉头微微皱着,看起来心情不太好。陆明一进去,就感觉到好几道目光落在他身上,有好奇,有鄙夷,还有幸灾乐祸 —— 显然,大家都等着看他这次又会拿出什么 “垃圾” 作品。
“陆明,你来了?” 林婉抬眼看了他一下,语气平淡,却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嫌弃,“你的参展作品呢?赶紧交上来,马上要开始评了。”陆明深吸一口气,把那幅修改后的《夕阳下的垃圾桶》递了过去。林婉接过画,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然后瞳孔微微一缩。她抬起头,又看了陆明一眼,然后仔细地看着画:“你这画…… 改了?
”周围的同学也凑了过来,原本准备好的嘲笑卡在了喉咙里。“哎?
这夕阳好像比之前好看多了?” “那个垃圾桶…… 好像有点意思?” “不是吧,陆明这是开窍了?”陆明心里有点小得意,正想说话,系统的声音又响了:检测到他人对宿主作品的正面反馈,艺术感知力 + 1,当前积分:6。注意:林婉对作品仍存疑虑,需进一步证明作品价值。果然,林婉看了半天,还是皱着眉头:“虽然比之前好点,但还是太普通了。夕阳下的垃圾桶,主题太小众,色彩虽然亮了,但笔触还是有点乱,不符合参展的标准。
”陆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上一世的阴影还在,但这一世,他不想再忍了:“林社长,艺术的标准是什么?是必须画高雅的东西,还是必须画得像照片一样?我觉得,生活里的东西也可以是艺术,我的笔触虽然乱,但这是我想表达的夕阳下的光影感觉,为什么就不符合标准?”这话一出,活动室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没想到,平时唯唯诺诺的陆明,竟然敢跟林婉顶嘴。林婉愣了一下,然后脸色沉了下来:“陆明,你这是在质疑我?我当了两年油画社社长,看过的画比你画过的还多,我说不符合标准,就是不符合标准!”“那是因为你看不懂!” 陆明脱口而出,说完自己也愣了 —— 他竟然真的敢这么说。林婉气得脸都红了:“你!好,既然你觉得我看不懂,那你就自己找地方展示你的‘艺术’去!这次参展,你不用参加了!
”陆明咬了咬牙,转身就走。他知道,跟林婉争论下去也没用,不如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 就像系统说的,找个差异化的平台展示作品。
可去哪里展示呢?他一个没名气的大学生,没画廊愿意收他的画,参赛又被拒绝。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喂,请问是陆明吗?
” 电话里传来一个活泼的女生声音,“我叫徐菲,是做直播经纪的,昨天刷到你在‘艺直播’平台发的半成品画稿,就是那幅《夕阳下的垃圾桶》,觉得特别有潜力!你现在有空吗?我想跟你聊聊合作的事!”陆明懵了。直播?
他什么时候在直播平台发过画稿?哦,对了,重生那天,他激动之下,把修改后的画稿拍了张照片,随手发在了一个没人关注的小号上,还写了句 “试试新画风”,没想到竟然被经纪人看到了。“我…… 我没想过直播。
” 陆明有点犹豫,他性格内向,平时跟人说话都紧张,更别说对着镜头直播画画了。
“哎呀,你别着急拒绝嘛!” 徐菲的声音像裹了糖,“我跟你说,现在艺术直播可火了!
你看那个‘画渣逆袭’的主播,之前跟你一样没名气,直播半年,现在粉丝都百万了,画卖得贼好!你这画风多有特点啊,抽象又不失生活感,肯定能火!
”陆明还是没动心:“我只是想好好画画,不想当网红。”“谁说直播就是当网红了?
” 徐菲赶紧说,“直播是让更多人看到你的画啊!你想啊,要是有几万人看你画画,有人喜欢你的作品,甚至愿意买你的画,这不比你在油画社当小透明强?到时候,别说林婉了,就是艺术圈的大佬,也得注意到你!”徐菲的话,正好说到了陆明的心坎里。
他重生回来,不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他的画吗?直播,好像真的是个机会。这时候,系统也给出了提示:直播平台可快速获取作品反馈,积累艺术声望,有助于解锁 “公众艺术认知” 技能,建议接受合作。“那…… 你想怎么合作?
” 陆明问。“我给你做独家经纪,帮你运营账号,找推广资源,你负责直播画画就行!
” 徐菲说,“前期我不抽成,等你粉丝过万了,我们再谈分成,怎么样?
我现在就在你们学校门口的咖啡店,你要是有空,咱们当面聊?”陆明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他想看看,这个徐菲到底是真有能力,还是只是想骗他。到了咖啡店,陆明一眼就看到了徐菲 —— 穿着荧光绿的外套,扎着高马尾,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赫然是他发的那幅《夕阳下的垃圾桶》的照片。“陆明!这里!
” 徐菲挥了挥手,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来,你看,这是我做的方案,针对你的画风,我打算给你打造‘灵魂画手・陆明’的人设,主打‘生活抽象派’,直播内容就是你画画的过程,偶尔跟粉丝聊聊你的创作理念……”徐菲滔滔不绝地讲着,从账号定位到推广计划,说得头头是道。陆明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的疑虑少了很多。
“可是,我不太会跟粉丝互动,万一直播的时候没人看,或者被人嘲笑怎么办?
” 陆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怕什么!” 徐菲拍了拍桌子,“嘲笑说明有人关注啊!
咱们就把‘被嘲笑’变成话题点,你想啊,一个被油画社拒绝的画家,在直播间逆袭,多有故事性!再说了,你的画有料,只要有人愿意停下来看,肯定能被吸引!”陆明想了想,觉得徐菲说得有道理。他深吸一口气:“好,我跟你合作!”“太好了!
” 徐菲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咱们明天就开播!今天先把账号完善一下,头像就用你那张画,昵称叫‘陆明的抽象世界’,怎么样?”陆明点了点头。
他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突然充满了期待 —— 这一世,有系统,有徐菲,他的艺术人生,应该不会再像上一世那样灰暗了吧?第二天晚上七点,陆明的第一次直播准时开始。
他坐在宿舍的桌子前,镜头对着画布,自己则躲在镜头旁边,只露出一只握笔的手。
直播间里一开始只有几个人,都是徐菲用小号拉来的 “水军”。主播怎么不露脸啊?
是不是长得不好看? 这画是什么啊?垃圾桶?也太接地气了吧? 主播加油!
我是来看画画的!陆明紧张得手心冒汗,按照徐菲教的,先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陆明,今天给大家画一幅《街角的路灯》。”说完,他就开始调颜料。可越紧张越出错,他不小心把蓝色颜料打翻了,洒在了画布的左上角。哈哈哈!主播手滑了!
这颜料洒得,比画还抽象! 完了,这画废了吧?陆明脸都红了,手忙脚乱地想擦。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响了:蓝色颜料洒落位置左上角可作为夜空底色,建议保留,加入白色颜料调和,绘制星星,可增强画面意境。当前调整可使作品评分 + 10。
陆明眼睛一亮,赶紧按照系统说的,在蓝色颜料里加了点白色,调和后,用画笔在左上角涂抹起来。原本混乱的蓝色,渐渐变成了深邃的夜空,再点上几颗白色的星星 —— 一下子,画面的意境就出来了!
直播间里的弹幕瞬间变了:哎?这蓝色加得还挺好看!像夜空! 主播这是故意的吧?
也太会救场了! 有点东西啊!我再看看!陆明松了口气,越画越顺手。
他按照系统的建议,调整色彩,勾勒轮廓,直播间的人数也慢慢多了起来,从几十人涨到了几百人。主播,你这画风叫什么啊?我挺喜欢的!
下次直播什么时候啊?我还来看! 能不能画一幅猫啊?我想定制!
看到这些弹幕,陆明心里暖暖的。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画,真的有人喜欢,真的有人愿意看。直播结束的时候,直播间里已经有一千多个粉丝了,还有人问他能不能买他的画。徐菲在微信上给他发了个大大的赞:“明儿,你太厉害了!
第一次直播就这么成功,下次咱们露脸直播,肯定更火!”陆明看着手机屏幕,又看了看桌上那幅完成的《街角的路灯》,嘴角忍不住上扬。从精神病院的绝望,到重生后的系统觉醒,再到第一次直播的小成功 —— 他的艺术人生,好像真的要 “开挂” 了。只是他没想到,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他。
骂名 —— 油画社的围剿与画风坚守第一章 直播画风引群嘲:“这是把颜料往画布上扔?
”陆明的第二次直播,比第一次热闹了十倍 —— 但热闹的一半,是来吵架的。晚上七点,“陆明的抽象世界” 直播间准时亮起,镜头里摆着一张新画布,旁边的颜料盘里挤得五颜六色,像被猫爪子扒过的彩虹糖。陆明还是躲在镜头侧后方,只露出一截胳膊,握着画笔的手比上次稳了点,但指节依旧泛白 —— 毕竟徐菲说 “这次不搞水军,全靠真实流量”,他心里没底。
开播不到五分钟,在线人数就冲到了三千,弹幕像瀑布似的往下滚: 来了来了!
上次救场的灵魂画手!今天画什么? 我是来看主播怎么把颜料洒出花的,上次那夜空绝了! 前排占座!听说主播被油画社拒了?就这水平,拒得没毛病啊 楼上 + 1,我刚看了他上次的画,那笔触乱得跟我家狗踩了颜料盒似的陆明握着画笔的手顿了顿,笔尖的钛白颜料滴在画布上,砸出个小白点。
他刚想按照系统建议的 “先铺背景色” 动手,弹幕里的嘲讽就更直接了: 哎哟!
又手抖了?这白点是画星星还是画霉斑啊? 建议主播改名叫 “颜料浪费大师”,别糟蹋艺术了 我赌五毛,今天这画最后还是靠洒颜料救场徐菲在微信上疯狂发消息:别理那些黑粉!
按咱们说的来,先展示你的笔触细节!把镜头拉近点! 陆明深吸一口气,伸手调了调镜头,让画面聚焦在画布左下角。他挤了点钴蓝,又加了勺柠檬黄,用画笔搅了搅 —— 两种颜色慢慢融在一起,变成了像初夏晴空刚被风吹过的淡青色,还带着点细碎的黄点子,像没化完的阳光。哎?这颜色调得还挺好看啊?
有点东西啊,我还以为他只会乱涂 好看有什么用?
等会儿还不是要乱抹陆明没看弹幕,按照系统的提示开始画:建议先以淡青色铺底,用扇形笔轻扫,模拟微风流动感,为后续 “雨中便利店” 主题铺垫氛围。
他握着扇形笔,手腕轻轻动了动,淡青色在画布上晕开,不是平涂的死色,而是有轻有重,边缘还带着点半透明的白,真像风刮过的痕迹。可刚画了没几笔,弹幕里又炸了: 这是在画什么?一块掉色的桌布? 便利店呢?
主播你是把便利店画丢了还是忘买了? 我懂了,这就是抽象派 —— 你看不懂,就是你没文化 楼上真相了!抽象派的精髓:我画得烂,但你不能说,说了就是你不懂艺术陆明的脸慢慢红了,握着笔的手又开始抖。他想解释 “这是背景,便利店还没画”,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他嘴笨,怕越解释越乱。就在这时,系统的机械音突然在脑海里响起来: 检测到宿主情绪波动,当前艺术创作专注度下降 30%。
提示:黑粉言论本质是 “艺术认知盲区导致的情绪宣泄”,建议将其视为 “背景噪音”。
当前画面淡青色基底完成度 70%,需加入少量赭石色勾勒地面轮廓,增强空间感 额外提示:宿主可尝试展示调色过程,用 “色彩逻辑” 反驳 “乱涂” 质疑 —— 观众看不懂笔触,但看得懂 “颜色为什么这么配”陆明眼睛一亮,赶紧拿起赭石色颜料,挤了一点在调色盘边缘,然后用小画笔蘸了点,在淡青色的底部轻轻画了条歪歪扭扭的线 —— 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起伏,像便利店门口被踩软的路。他还故意把镜头拉近,让大家看到赭石色和淡青色融在一起的样子:“这个…… 这个赭石色加进去,是为了突出地面的质感,下雨天地面会有点暗,所以不能用纯白……”他说话声音很小,还带着点结巴,但弹幕里的节奏明显慢了: 哦?原来不是乱加的?
我还以为他随便挑的颜色 主播解释一下啊!刚才那淡青色为什么加黄点子?
感觉主播有点害羞啊,说话声音好小,的徐菲趁机在后台推了个 “实时问答” 的弹窗:大家有关于色彩的问题可以问主播,主播会一一解答~ 这下,弹幕里的提问多了起来,嘲讽声少了很多。陆明虽然还是紧张,但慢慢找到了节奏,一边回答问题,一边继续画画: “加黄点子是因为…… 下雨天偶尔会有阳光透下来,我想表现那种感觉……” “这个深蓝色是画便利店的招牌,有点暗是因为下雨,招牌会反光……”就在直播快结束的时候,在线人数已经涨到了五千,还有人刷了个 “小火箭”:主播加油!下次直播能不能露脸啊?
想看看灵魂画手长什么样! 陆明看着那条弹幕,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刚想回答 “下次试试”,就看到一条刺眼的弹幕飘了过去: 露不露脸都一样,反正画的还是垃圾。油画社不收你,是对艺术的尊重那条弹幕像一盆冷水,浇得他心里一凉。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直播时间差不多到了,只好匆匆说了句 “下次再见”,就关掉了直播。关掉镜头的瞬间,他瘫坐在椅子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徐菲的电话很快打了过来,语气里满是兴奋:“明儿!太棒了!
五千人在线,还有两百多个关注!那个说你垃圾的,不用理他,肯定是油画社的人故意来捣乱的!”陆明 “嗯” 了一声,没多说什么。
他看着桌上那幅没画完的《雨中的便利店》,淡青色的背景,赭石色的地面,还有个模糊的深蓝色招牌,心里突然有点委屈 —— 他明明很认真地在画,为什么还是有人觉得他在乱涂?系统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冷冰冰地冒了一句:艺术的争议性是其价值的一部分。当前宿主作品已引发 “讨论度”,符合 “现代艺术传播逻辑”。建议:明天继续完善《雨中的便利店》,加入 “雨丝” 细节,可提升作品独特性陆明叹了口气,拿起画笔,又蘸了点白色颜料 —— 不管别人怎么说,他想画下去,想把心里的画面,都画出来。
第二章 油画社社长林婉的公开 Diss:“哗众取宠的艺术骗子”陆明的直播热度,像泼了水的野草,蹭蹭往上涨。第三次直播露了脸 —— 虽然只露了半张,头发还遮着额头,但还是吸了一波 “颜值粉”;第四次直播画了《深夜的路灯》,被一个粉丝用五百块买走了,这是他第一次靠画画赚钱。可热度越高,麻烦也越多 —— 尤其是来自油画社的麻烦。那天早上,陆明刚醒,就看到宿舍群里炸了锅。李阳发了个截图,是油画社的官方群聊,群主林婉发了一条长文,还特意 @了全体成员:“近期发现有社员在直播平台以‘艺术’为名,进行所谓的‘抽象派创作’。其作品笔触混乱,色彩无逻辑,构图无章法,完全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基本准则。更甚者,利用‘被油画社拒绝’的话题博眼球,制造争议,误导公众对艺术的认知。作为油画社社长,我必须明确表态:这种靠‘怪’而非‘优’来吸引关注的行为,是对艺术的亵渎,也是对所有认真创作的社员的不尊重。油画社拒绝的,从来不是‘风格’,而是‘无天赋却哗众取宠’。希望某些人能认清自己的水平,停止消耗‘艺术’的名声,踏踏实实提升自己,而不是靠炒作走红。”下面跟着一串附和的消息: 社长说得对!
有些人就是想走捷径,以为画得看不懂就是艺术了 我知道社长说的是谁,不就是那个陆明吗?上次他跟社长顶嘴,现在又搞直播博眼球,真够恶心的 上次我看了他的直播,把红色和绿色混在一起,还说是什么 “生命的碰撞”,笑死人了! 王浩:抽象派鼻祖?
我看是抽象派 “鼻毛”,又丑又碍眼!陆明看着手机屏幕,手指攥得发白。
他知道林婉是在说他,那些附和的人,都是上一世嘲笑他的油画社成员。他想不通,自己只是在直播画画,没偷没抢,没说过油画社一句坏话,为什么林婉要这么公开诋毁他?
李阳在宿舍群里私聊他:“明儿,你别往心里去,林婉就是嫉妒你直播火了,咱们社最近搞的参展宣传,都没几个人看,她肯定心里不平衡。”陆明没回李阳,他点开油画社的群聊,手指在屏幕上悬了半天,想打字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怕自己说不过他们,怕自己的话又被当成 “狡辩”。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响了:检测到宿主面临 “名誉质疑”,建议:基于事实进行反驳,避免情绪化表达。可引用自身作品的 “色彩逻辑”“主题表达” 作为论据,例如《雨中的便利店》中 “淡青色 + 赭石色” 的光影搭配,《深夜的路灯》中 “暖黄 + 深灰” 的氛围营造,证明 “非无逻辑乱涂” 额外数据:林婉近期参展作品《静物花瓶》,存在 “色彩饱和度失衡”“光影处理单一” 等缺陷,艺术价值评分 35 分宿主当前作品平均评分 42 分,可作为 “对方无资格评判宿主艺术水平” 的间接证据 —— 但不建议主动攻击,避免落入 “互撕” 陷阱陆明看着系统给出的建议,心里有了底。他深吸一口气,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没有 @任何人,但所有人都能看到:“首先,我没有利用‘被油画社拒绝’博眼球,直播的初衷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我的画。其次,我的画不是‘无逻辑乱涂’:《雨中的便利店》用淡青色表现雨天的清新,赭石色突出地面的真实感;《深夜的路灯》用暖黄色表现灯光的温度,深灰色衬托夜晚的安静 —— 这些都是我对生活的观察,不是随便画的。最后,我尊重每个人的艺术审美,也希望大家能尊重我的风格。你可以不喜欢我的画,但请不要用‘亵渎艺术’‘哗众取宠’这样的词来否定我的努力。艺术没有唯一的标准,你看不懂,不代表它没有价值。”消息发出去后,群里安静了几分钟。然后,王浩又跳了出来:“哟!还学会顶嘴了?观察生活?我看你是观察怎么炒作吧!
五百块卖一幅画,也好意思说自己是艺术家?”陆明刚想回怼,就看到一条陌生的消息冒了出来 —— 是油画社的一个女生,叫陈佳佳,平时很少说话,上一世也没嘲笑过他: “我看了陆明的直播,他画的《深夜的路灯》真的挺有感觉的,暖黄色的灯光照在地上,像真的晚上走在路灯下一样。而且他解释色彩的时候,说得很认真,不像是随便乱涂的。”陈佳佳的话像一颗石子,在群里激起了涟漪。
有人跟着说:“我也看了一点,好像是挺认真的……” “之前我以为他是乱涂,听他解释后,好像有点懂了……”林婉大概是没想到会有人帮陆明说话,立刻发了条消息压下去:“艺术不是靠‘解释’出来的,是靠作品本身的质量。陈佳佳,你要是觉得他的画好,可以跟他一起搞直播,不用在油画社浪费时间。”陈佳佳没再说话,群里也没人敢再帮陆明说话。陆明看着林婉的消息,心里有点凉 —— 他原本以为,只要自己认真解释,就能得到一点尊重,可现在看来,林婉根本不想听他说话,只想把他钉在 “骗子” 的标签上。徐菲也看到了群聊的截图,给陆明发了条微信:“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咱们用作品说话!
我已经帮你联系了一个小型艺术展,下个月开展,你准备几幅画,到时候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没水平’!”陆明看着徐菲的消息,心里暖暖的。他回复:“好,我会好好准备的。”放下手机,他走到书桌前,看着那幅快画完的《雨中的便利店》,拿起画笔,蘸了点白色颜料,开始画雨丝 —— 细细的,斜斜的,落在便利店的招牌上,落在地面上,像真的在下雨一样。他知道,林婉的诋毁不会停,油画社的嘲笑也不会少,但他不会放弃。他要把这些质疑,都变成画画的动力,让自己的画,说话。
第三章 陆明的第一次硬刚:“我的画,轮不到不懂的人评价”陆明准备艺术展的那半个月,过得像打仗。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画到中午十二点,吃个午饭,下午继续画到晚上十点,直播都停了 —— 徐菲说 “要憋个大招,艺术展上惊艳所有人”。
他画了《雨中的便利店》《深夜的路灯》《街角的修鞋匠》,还新画了一幅《老巷子里的猫》,用了系统建议的 “色块拼接” 手法,橘色的猫,灰色的墙,蓝色的门,看起来既鲜艳又和谐。系统对这几幅画的评分都在 50 分以上,还解锁了一个新技能:色彩感知强化—— 能更精准地捕捉生活中的色彩细节,比如夕阳下的天空,从橙红到淡紫的过渡,能分出八种颜色。可就在艺术展开展前三天,陆明收到了油画社的通知:“本周六下午两点,油画社举办‘参展作品交流会’,请全体社员务必参加,携带近期作品,互相点评,共同进步。
”通知下面还加了一句:“林婉社长特别强调,希望某些近期‘热度很高’的社员,能带上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学习学习’。”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林婉是故意的 —— 她就是想在交流会上,当众嘲讽陆明的画,让他下不来台。
李阳劝陆明:“别去了,她就是设了个套等着你跳呢!你去了,她肯定会联合其他人一起骂你,划不来。”徐菲也说:“对啊明儿,咱们马上要办艺术展了,别跟他们瞎掺和,万一被他们搞坏了心情,影响画画怎么办?”陆明想了想,却摇了摇头:“我要去。”他不是想吵架,而是想让油画社的人看看,他的画不是 “垃圾”;他想告诉林婉,他的艺术,不是她能随便否定的。周六下午两点,陆明抱着四幅画,准时出现在油画社的活动室。活动室里挤满了人,林婉坐在最前面的桌子旁,面前摆着她的《静物花瓶》,周围围了一圈人,都在夸 “社长画得真好,色彩真鲜艳”“这花瓶的质感,跟真的一样”。陆明一进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嘲讽,还有点幸灾乐祸。林婉抬起头,看到他怀里的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陆明,你来了?还真带了作品啊?正好,大家都想‘学习学习’你的‘抽象派艺术’。”说完,她指了指旁边的一个空架子:“把你的画摆上去吧,让大家好好看看。”陆明没说话,抱着画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把四幅画摆好。《雨中的便利店》里,淡青色的雨丝,深蓝色的招牌,还有便利店门口挂着的小灯笼,是用红色颜料点的,像一颗小小的火种;《深夜的路灯》里,暖黄色的灯光在地面上晕开,旁边还有个模糊的人影,是用深灰色勾的,像下班回家的人;《老巷子里的猫》最显眼,橘色的猫蜷缩在墙角,眼睛是用黑色颜料点的,亮晶晶的,像在看你。活动室里安静了下来,之前夸林婉的人,都凑过来看陆明的画,小声议论着: “这画…… 好像挺好看的?
” “你看这只猫,眼睛画得真有神,好像活的一样!” “那个雨丝,细细的,真的有下雨的感觉……”林婉的脸色有点难看,她走过来,盯着《雨中的便利店》,看了半天,然后指着画说:“好看有什么用?这根本不是油画!油画讲究的是笔触的细腻,色彩的层次,你这画,笔触这么粗,色彩这么简单,跟儿童画有什么区别?”“这不是简单,是简洁。” 陆明终于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很坚定,“我想表达的是雨天的氛围,不是便利店的细节。如果把每个地方都画得很细,反而会失去那种朦胧的感觉。
”“朦胧的感觉?” 林婉冷笑一声,“我看你是画不细吧?没那个本事,就别找借口!
你看看我的《静物花瓶》,花瓶的纹路,花瓣的层次,哪一个不是细细画出来的?
这才是油画!”陆明看了一眼林婉的《静物花瓶》,花瓶是红色的,花瓣是粉色的,颜色很鲜艳,但红色太浓,有点刺眼,花瓣的阴影也画得很生硬,像贴上去的。
他想起系统对这幅画的评分,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社长,你的画是很细腻,但红色的花瓶太亮了,有点抢了花瓣的风头;而且花瓣的阴影,应该再淡一点,现在看起来有点假。”这话一出,活动室里瞬间安静了。所有人都没想到,陆明竟然敢点评林婉的画!林婉的脸一下子红了,又白了,她指着陆明,气得手都在抖:“你!你竟然敢批评我的画?你有什么资格?你那些破画,连参展的资格都没有,还敢在这里说我?”“我没有资格批评你,但我有资格说出我的看法。
” 陆明看着林婉,眼神很坚定,“就像你可以不喜欢我的画,但你不能说我的画没有价值。
艺术不是只有一种样子,你喜欢细腻的,我喜欢简洁的,这没有对错。
但你不能因为我跟你不一样,就说我是‘哗众取宠’‘亵渎艺术’—— 你不懂我的画,就没资格评价它。”“我不懂?” 林婉气得笑了,“我当了两年油画社社长,看过的画比你吃的饭还多,我会不懂?你就是个没天赋的骗子,靠炒作走红,你以为你真的是艺术家吗?”“我是不是艺术家,不是你说了算的。” 陆明拿起自己的画,“我的画,会有人懂的。以后,我不会再参加油画社的活动了,祝你和你的油画社,越来越好。”说完,他抱着画,转身就走。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听到身后有人小声说:“我觉得陆明说得对,艺术不是只有一种样子……” “他的画真的挺好看的,我要是有钱,真想买一幅……”陆明嘴角忍不住上扬了一下。他知道,这一次硬刚,他没有输。他抱着画,走在校园的小路上,阳光照在他身上,暖暖的。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老巷子里的猫》,橘色的猫好像在对着他笑。他知道,后面还有艺术展,还有更多的质疑和嘲笑,但他不怕了。
因为他终于明白,真正的艺术,不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是活在自己的心里。
他要继续画下去,画出自己眼里的世界,画出那些被忽略的美好,直到所有人都知道 —— 陆明的画,有价值。
板的真香与名流的找茬第一章 画廊老板赵伯阳的初判断:“这小子怕不是想靠疯癫博眼球?
”陆明的小型艺术展,开在老城区一间快要倒闭的文创空间里 —— 徐菲说 “这叫接地气,符合你生活抽象派的定位”,其实是因为预算有限,租不起市中心的展厅。开展前一天,徐菲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跑遍了半个城,给当地有点名气的画廊老板、艺术评论家递邀请函。到赵伯阳的 “伯阳画廊” 时,她被前台拦在门外,说 “赵总正在接待重要客户,没空见你”。徐菲没放弃,抱着一叠陆明的画稿,在画廊门口等了三个小时,直到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才看见一个穿着定制西装、梳着油亮背头的中年男人走出来 —— 正是赵伯阳。“赵总!
我是陆明的经纪人徐菲,想请您去看看他的艺术展!” 徐菲赶紧迎上去,把画稿递过去。
赵伯阳瞥了一眼画稿,脚步没停。第一张是《雨中的便利店》,淡青色的背景上,歪歪扭扭的深蓝色招牌,还有几个红色的小点点。他皱了皱眉,像看到了什么脏东西:“这是…… 小孩涂鸦?”“不是的赵总!
这是陆明的生活抽象派作品,他想表达雨天的朦胧感……” 徐菲赶紧解释。
赵伯阳终于停下脚步,接过画稿,翻了两页。《老巷子里的猫》里,橘色的猫团成一团,眼睛是两个黑点点;《深夜的路灯》里,暖黄色的光圈歪歪扭扭,旁边还画了个模糊的人影。
他 “嗤” 了一声,把画稿还给徐菲,语气里满是不屑:“现在的年轻人,没点真本事,就想靠‘抽象’两个字蒙混过关?这画要是能叫艺术,我家三岁的小孙子,都能当艺术家了。
”“赵总,您别这么说,陆明的画很有特点的,很多网友都喜欢……”“网友喜欢?
” 赵伯阳冷笑一声,“网友还喜欢看网红吃播呢,那能叫美食艺术吗?小姑娘,别浪费时间在这种‘伪艺术’上了,找个正经画家合作吧。” 说完,他钻进停在门口的黑色奔驰,车窗关上的瞬间,徐菲好像还看到他跟司机说了句什么,司机忍不住笑了出来。徐菲拿着画稿,站在原地,气得差点把高跟鞋踩断。她给陆明发微信,吐槽 “赵伯阳就是个老顽固,根本不懂艺术”,陆明回复她 “没事,咱们尽力就好,总会有人懂的”。其实陆明心里也有点失落。他听说过赵伯阳,在当地艺术圈很有分量,要是能得到他的认可,自己的画就能被更多人看到。但他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画展的细节再检查了一遍 —— 把画挂得更整齐点,在每幅画下面加了个小卡片,写着创作理念,比如《雨中的便利店》下面写着 “下雨天,便利店的灯是暖的,能照亮回家的路”。开展当天,来的人比预想中多。有陆明的粉丝,有附近的居民,还有几个学校的学生。大家围着画看,有的小声议论,有的拿着手机拍照,还有个老奶奶指着《老巷子里的猫》说 “这猫画得真像我家楼下那只,天天蜷在墙角晒太阳”。陆明站在角落,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
徐菲在旁边跟人介绍陆明的画,声音洪亮,比他自己还激动。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是赵伯阳!赵伯阳没穿西装,换了件休闲的夹克,但那梳得一丝不苟的背头,还是很显眼。他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慢悠悠地走进展厅,眼神扫过墙上的画,没说话。徐菲赶紧迎上去:“赵总!您怎么来了?”赵伯阳没理徐菲,径直走到《雨中的便利店》前,停下脚步。他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副金丝眼镜戴上,凑得更近了。之前在画廊门口,他只看了画稿,现在看原作,淡青色的笔触里,还混了点极细的白色,像雨丝在飘;深蓝色的招牌上,陆明用细笔点了几个小白点,像灯泡的光;便利店门口的红色小灯笼,是用棉签蘸着颜料点上去的,圆圆的,很可爱。“这笔触……” 赵伯阳小声嘀咕了一句,又走到《老巷子里的猫》前。橘色的猫身上,陆明用了不同深浅的橘色,深一点的地方像猫毛的阴影,浅一点的地方像被阳光照到;猫的眼睛虽然是两个黑点点,但点在稍微偏上的位置,显得特别有神,好像真的在盯着你看。陆明在旁边看着,心里有点紧张。他不知道赵伯阳会怎么评价,是继续嘲讽,还是会改变主意。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响了:检测到目标人物赵伯阳,艺术鉴赏能力评分 75 分优秀。
当前其对《雨中的便利店》艺术价值评估正在提升,从初始 10 分升至 35 分,对《老巷子里的猫》评估从 12 分升至 40 分。建议:主动上前,解释创作思路,进一步提升其对作品的认知。陆明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赵总,您好,我是陆明。
”赵伯阳转过头,看了他一眼,没像之前那样傲慢,反而点了点头:“你就是陆明?
这两幅画,是你画的?”“是的。” 陆明指着《雨中的便利店》,“我之前在便利店打工,下雨天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门口躲雨,便利店的灯亮着,感觉特别温暖,就想把这种感觉画下来。所以用了淡青色的背景,表现雨天的冷清,再用暖黄色的灯光、红色的灯笼,突出便利店的温暖。”赵伯阳点点头,又问:“那这只猫呢?为什么画得这么简洁?”“因为我觉得,猫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它蜷在那里的样子,还有它的眼睛。如果把每根毛都画出来,反而会失去那种慵懒的感觉。” 陆明说。赵伯阳没说话,又看了几幅画,然后对徐菲说:“小姑娘,留个联系方式,明天我让助理跟你对接,把这几幅画拿到我画廊去,我想给它们办个小展。”徐菲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赵总…… 您说真的?”“当然是真的。” 赵伯阳看着陆明,眼神里多了点欣赏,“之前是我看走眼了,你的画,不是涂鸦,是真的有东西。
现在的艺术圈,太缺这种接地气、有生活感的作品了。”陆明看着赵伯阳,心里突然有点激动。他没想到,这个一开始把他的画当成涂鸦的画廊老板,竟然会认可他的作品。离开文创空间的时候,赵伯阳又回头看了一眼墙上的《老巷子里的猫》,对陆明说:“小伙子,好好画,以后肯定有出息。”陆明点点头,看着赵伯阳的车消失在街角,嘴角忍不住上扬。
徐菲在旁边跳起来,抱着他的胳膊喊:“明儿!我们成了!赵伯阳都认可你了!
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怕油画社的人嘲笑了!”陆明笑着说:“是啊,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他抬头看了看天,星星已经出来了,像他画里的那些小白点。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能一直走下去。
里的隐藏张力被发现:从 “垃圾” 到 “现代艺术代表作” 的反转赵伯阳的效率很高。
第二天一早,他的助理就联系了徐菲,把陆明的四幅画都搬到了 “伯阳画廊”,还在画廊门口挂了个大大的海报,写着 “陆明生活抽象派作品展”。一开始,来画廊看展的人,大多是冲着赵伯阳的名气来的。看到墙上挂着的陆明的画,很多人都皱起了眉头,跟赵伯阳当初的反应一样。“这就是赵总推荐的艺术家?
画得也太简单了吧?” “我还以为有多厉害,原来就是画点便利店、猫、路灯,跟我拍的照片有什么区别?” “你看这《雨中的便利店》,招牌都画歪了,这也能叫艺术?
”赵伯阳听到这些议论,没生气,反而笑着说:“你们再仔细看看,别只看表面。
比如这幅《雨中的便利店》,他用淡青色表现雨天的冷,用暖黄色表现灯光的暖,一冷一暖,这就是张力。还有,招牌为什么歪?因为下雨天,人看东西会有点模糊,他画的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写实的便利店 —— 这才是现代艺术的精髓,表达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复制现实。”有人听了,凑过去再看,慢慢点了点头:“好像有点道理,这么一看,确实能感觉到那种雨天的朦胧感。” “我之前觉得这猫画得太简单,现在看,这眼睛画得真有神,好像能跟人交流似的。”赵伯阳还特意请了几个当地的艺术评论家来。
有个评论家叫周涛,平时以毒舌闻名,看了陆明的画,一开始说 “这画要是能火,我就把我的评论集吃了”。可看了半天,又听赵伯阳分析了陆明的创作思路后,他改了口:“没想到啊,现在还有年轻人能静下心来,观察生活里的小事。
这画里的生活气息,比那些画高楼大厦、名山大川的作品,更有温度。”消息传得很快,越来越多的人来画廊看陆明的展。有个做设计的,看到《老巷子里的猫》,当场就跟徐菲说 “我想把这幅画印在我的设计作品上,给您版权费”;还有个书店老板,买了一幅《深夜的路灯》,挂在书店的角落里,说 “晚上看书的时候,看到这幅画,就觉得特别安静”。陆明有时候会去画廊帮忙,跟来看展的人聊自己的创作思路。有一次,一个老奶奶问他:“小伙子,你怎么想到画便利店的呀?
” 陆明笑着说:“我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在便利店打工,有时候加班到很晚,便利店的灯一直亮着,感觉特别温暖。我想把这种温暖画下来,让大家看到生活里的小美好。
” 老奶奶点点头:“是啊,生活里的小美好,才最让人感动。
”赵伯阳看陆明的画很受欢迎,又跟他签了合作协议,说 “以后你的画,我包了!
你只管画,我来帮你推广、卖画”。签约那天,赵伯阳还特意请陆明和徐菲吃了饭,席间,他跟陆明说:“我做画廊这么多年,见过很多有天赋的画家,但大多都太浮躁,想画大题材、赚快钱。你不一样,你能沉下心来,观察生活,这才是最难得的。”陆明听了,心里很感动。他想起上一世,自己的画没人看,被当成垃圾;这一世,有赵伯阳的认可,有这么多人喜欢他的画,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有一天,林婉也来画廊了。
她是跟油画社的几个成员一起来的,看到墙上挂着的陆明的画,还有很多人围着看,她的脸色很难看。“这画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画点生活里的小事吗?
” 她小声跟旁边的人说。 旁边的人没接话,因为他们看到有个收藏家,正在跟赵伯阳谈,想以五万块的价格,买陆明的《雨中的便利店》—— 这可是陆明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价格。
林婉听到了,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她想起自己的画,最高也就卖了几千块,心里又嫉妒又不服气。她走到《老巷子里的猫》前,看了半天,然后对赵伯阳说:“赵总,您觉得这画真的有这么好吗?我觉得他就是运气好,赶上了‘生活抽象’的风口。
”赵伯阳看了她一眼,认出她是油画社的社长,之前在艺术圈的聚会上见过。他笑了笑,说:“林小姐,艺术不是靠运气,是靠观察力和感受力。陆明能看到生活里的小美好,还能把它画出来,让大家产生共鸣,这就是他的本事。你要是觉得他运气好,你也可以试试,画一幅能让大家产生共鸣的画。”林婉被怼得说不出话,脸青一阵白一阵,只好带着油画社的人,灰溜溜地走了。陆明在旁边看着,没说话。他知道,林婉还是不服气,但他不在乎了。他现在只想好好画画,把生活里的那些小美好,都画进画里。那天晚上,陆明回到宿舍,画了一幅新画 ——《画廊里的灯光》。画里,伯阳画廊的灯光暖暖的,照在他的画上,很多人围着看,脸上带着微笑。系统对这幅画的评分是 65 分,还解锁了一个新技能:生活观察强化—— 能更敏锐地捕捉生活里的细节,比如人们脸上的表情,灯光的变化。陆明看着这幅画,心里满是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在油画社被嘲笑的小透明了,他成了一个被认可的艺术家。但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 比如那个据说很喜欢传统艺术、对抽象派很不屑的都市名流程浩。
第三章 都市名流程浩的挑衅:“你这画,给我家狗当垫脚布都嫌丑”程浩第一次注意到陆明,是在一场艺术慈善拍卖会上。那天,赵伯阳把陆明的《雨中的便利店》拿出来拍卖,起拍价一万块。一开始,没人竞价,程浩坐在贵宾席上,端着红酒杯,看着台上的画,嘴角挂着嘲讽的笑 —— 他觉得这画最多值五百块,赵伯阳是想钱想疯了,才把这种 “垃圾” 拿出来拍卖。可没想到,没过几分钟,就有人开始竞价。“一万二!
”“一万五!”“两万!” 价格一路飙升,最后被一个做餐饮的老板以八万块的价格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