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龙子(李睿睿儿)已完结小说_布衣龙子(李睿睿儿)小说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4:44:42
传旨太监连滚带爬地冲出大殿,脚步声在骤然死寂的宫廊里仓皇远去。
殿内,落针可闻。
方才地动山摇的恐怖余威尚存,梁柱间似有无声的嗡鸣,摔碎的瓷片玉器溅落西处,狼藉一片。
每一个大臣都僵立原地,脸上血色尽褪,惊魂未定,更多的是一种极致的荒谬和难以置信。
皇帝的手还维持着挥出的姿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胸膛微微起伏,呼吸略显急促,那双惯常深不见底、威严莫测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残留着一丝未散的惊悸,以及更深沉的、剧烈翻腾的震动。
他缓缓收回手,指尖无意间擦过龙袍上泼洒的酒渍,冰凉湿腻的触感让他又是一顿。
东塔……真的塌了。
三日前,那个跪在下面,被满朝文武肆意嘲笑的、他几乎快要忘记存在的儿子,那嘶哑却斩钉截铁的语言……“……三日后京城地动,东塔坍塌,帝惊。”
每一个字,此刻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头,也烫在殿内每一个曾经发出过嗤笑的人脸上。
火辣辣的。
钦天监正脸色灰败,嘴唇哆嗦着,恨不得把自己缩进朝服里。
宰相垂着头,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不敢首视御座。
先前叫嚣得最凶的几个御史,此刻面如土色,额角沁出冷汗。
死一样的寂静在弥漫,比之前的喧嚣更令人窒息。
“呵……”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清的呼气声从龙椅上传来。
皇帝慢慢靠回椅背,眼神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目光所及,无人敢抬头。
“看来,”他的声音恢复了些许平稳,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山雨欲来的压力,“朕的皇子当中,倒也不全是酒囊饭袋。”
无人敢应声。
“拟旨,”皇帝淡淡道,语气不容置疑,“六皇子李睿,……忠孝可嘉,心思缜密。
即日起,解除软禁,赐还皇子仪仗。
一应用度,恢复如常。”
“另,着其即刻前往偏殿候旨。
朕,要见他。”
“臣等遵旨!”
众臣如蒙大赦,又惶惑不安,齐声应道,声音里都带着颤。
……偏僻的宫院。
李睿还维持着扑在窗边的姿势,手指紧紧抠着窗棂,指节发白。
远处那沉闷的坍塌巨响和宫中持续了片刻的骚动混乱渐渐平息,但那种地动带来的、源自大地深处的恐怖力量感,仍残留在空气里,震得他心口发麻。
成了……真的成了!
那本书……是真的!
狂喜和后怕如同冰火两重天,交织着冲击他的神经,让他几乎虚脱。
院外传来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不同于往日送饭老太监的迟缓。
紧接着是守门侍卫慌忙行礼和开锁的动静。
“六殿下!
六殿下!”
之前那名捧着毒酒、面无表情宣旨的太监,此刻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谄媚和惊惧,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李睿面前,声音尖利得变了调:“陛下有旨!
陛下有旨啊!
暂停赐酒!
暂停了!”
“殿下洪福齐天!
殿下真乃神人也!
奴才……奴才有眼无珠!
奴才该死!”
他一边说,一边竟真的抬手轻轻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力道不重,姿态却做得十足。
李睿慢慢转过身,看着眼前这前倨后恭、近乎滑稽的一幕,心脏仍在狂跳,喉咙发干,一时竟说不出话。
那太监见他不语,更是惶恐,磕头如捣蒜:“殿下,陛下还下旨,恢复您的一切份例仪仗!
请您即刻移步偏殿,陛下……陛下要召见您呐!”
来了。
李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地动预警只是第一步,如何应对皇帝的猜疑和盘问,才是真正的生死关。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褶皱的皇子常服,尽量让声音平稳:“带路。”
“是!
是!
殿下请!
殿下小心门槛!”
太监几乎是匍匐着起身,弓着腰,前所未有的殷勤备至。
走出这间困了他三天的冷清宫院,李睿发现门口的侍卫数量增加了不止一倍,但他们的眼神早己从之前的冷漠轻蔑,变成了惊疑不定和深深的敬畏,甚至不敢与他对视。
穿过熟悉的宫道,沿途遇到的宫女太监无不纷纷避让到道旁,深深低下头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安静和打量。
偏殿就在眼前。
领路的太监在殿门外停下,更加谦卑地躬身:“殿下,陛下就在里面等候,奴才就不进去了。”
李睿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沉重的殿门。
殿内光线稍暗,只有皇帝一人负手站在窗前,望着外面尚未完全收拾好的狼藉庭院。
听到开门声,他缓缓转过身。
没有了三日前大朝会时的百官环绕,此刻的皇帝穿着常服,面色似乎平静,但那双眼睛锐利得惊人,如同实质般落在李睿身上,带着审视,探究,和一丝极难察觉的……忌惮。
父子二人目光相接。
殿内静得能听到烛火哔哔的轻响。
“儿臣,叩见父皇。”
李睿依礼下拜,心跳如鼓。
皇帝没有立刻让他起身,沉默像巨石般压下来。
过了不知多久,皇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睿儿,”他用了从未有过的、近乎温和的称呼,却让李睿脊背更僵,“告诉朕,你是如何……知晓三日后必有地动,东塔必塌的?”
殿内,落针可闻。
方才地动山摇的恐怖余威尚存,梁柱间似有无声的嗡鸣,摔碎的瓷片玉器溅落西处,狼藉一片。
每一个大臣都僵立原地,脸上血色尽褪,惊魂未定,更多的是一种极致的荒谬和难以置信。
皇帝的手还维持着挥出的姿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胸膛微微起伏,呼吸略显急促,那双惯常深不见底、威严莫测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残留着一丝未散的惊悸,以及更深沉的、剧烈翻腾的震动。
他缓缓收回手,指尖无意间擦过龙袍上泼洒的酒渍,冰凉湿腻的触感让他又是一顿。
东塔……真的塌了。
三日前,那个跪在下面,被满朝文武肆意嘲笑的、他几乎快要忘记存在的儿子,那嘶哑却斩钉截铁的语言……“……三日后京城地动,东塔坍塌,帝惊。”
每一个字,此刻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头,也烫在殿内每一个曾经发出过嗤笑的人脸上。
火辣辣的。
钦天监正脸色灰败,嘴唇哆嗦着,恨不得把自己缩进朝服里。
宰相垂着头,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不敢首视御座。
先前叫嚣得最凶的几个御史,此刻面如土色,额角沁出冷汗。
死一样的寂静在弥漫,比之前的喧嚣更令人窒息。
“呵……”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清的呼气声从龙椅上传来。
皇帝慢慢靠回椅背,眼神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目光所及,无人敢抬头。
“看来,”他的声音恢复了些许平稳,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山雨欲来的压力,“朕的皇子当中,倒也不全是酒囊饭袋。”
无人敢应声。
“拟旨,”皇帝淡淡道,语气不容置疑,“六皇子李睿,……忠孝可嘉,心思缜密。
即日起,解除软禁,赐还皇子仪仗。
一应用度,恢复如常。”
“另,着其即刻前往偏殿候旨。
朕,要见他。”
“臣等遵旨!”
众臣如蒙大赦,又惶惑不安,齐声应道,声音里都带着颤。
……偏僻的宫院。
李睿还维持着扑在窗边的姿势,手指紧紧抠着窗棂,指节发白。
远处那沉闷的坍塌巨响和宫中持续了片刻的骚动混乱渐渐平息,但那种地动带来的、源自大地深处的恐怖力量感,仍残留在空气里,震得他心口发麻。
成了……真的成了!
那本书……是真的!
狂喜和后怕如同冰火两重天,交织着冲击他的神经,让他几乎虚脱。
院外传来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不同于往日送饭老太监的迟缓。
紧接着是守门侍卫慌忙行礼和开锁的动静。
“六殿下!
六殿下!”
之前那名捧着毒酒、面无表情宣旨的太监,此刻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谄媚和惊惧,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李睿面前,声音尖利得变了调:“陛下有旨!
陛下有旨啊!
暂停赐酒!
暂停了!”
“殿下洪福齐天!
殿下真乃神人也!
奴才……奴才有眼无珠!
奴才该死!”
他一边说,一边竟真的抬手轻轻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力道不重,姿态却做得十足。
李睿慢慢转过身,看着眼前这前倨后恭、近乎滑稽的一幕,心脏仍在狂跳,喉咙发干,一时竟说不出话。
那太监见他不语,更是惶恐,磕头如捣蒜:“殿下,陛下还下旨,恢复您的一切份例仪仗!
请您即刻移步偏殿,陛下……陛下要召见您呐!”
来了。
李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地动预警只是第一步,如何应对皇帝的猜疑和盘问,才是真正的生死关。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褶皱的皇子常服,尽量让声音平稳:“带路。”
“是!
是!
殿下请!
殿下小心门槛!”
太监几乎是匍匐着起身,弓着腰,前所未有的殷勤备至。
走出这间困了他三天的冷清宫院,李睿发现门口的侍卫数量增加了不止一倍,但他们的眼神早己从之前的冷漠轻蔑,变成了惊疑不定和深深的敬畏,甚至不敢与他对视。
穿过熟悉的宫道,沿途遇到的宫女太监无不纷纷避让到道旁,深深低下头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安静和打量。
偏殿就在眼前。
领路的太监在殿门外停下,更加谦卑地躬身:“殿下,陛下就在里面等候,奴才就不进去了。”
李睿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沉重的殿门。
殿内光线稍暗,只有皇帝一人负手站在窗前,望着外面尚未完全收拾好的狼藉庭院。
听到开门声,他缓缓转过身。
没有了三日前大朝会时的百官环绕,此刻的皇帝穿着常服,面色似乎平静,但那双眼睛锐利得惊人,如同实质般落在李睿身上,带着审视,探究,和一丝极难察觉的……忌惮。
父子二人目光相接。
殿内静得能听到烛火哔哔的轻响。
“儿臣,叩见父皇。”
李睿依礼下拜,心跳如鼓。
皇帝没有立刻让他起身,沉默像巨石般压下来。
过了不知多久,皇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睿儿,”他用了从未有过的、近乎温和的称呼,却让李睿脊背更僵,“告诉朕,你是如何……知晓三日后必有地动,东塔必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