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区区县令,拥兵百万是想干嘛?(江源王刚)在哪看免费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你区区县令,拥兵百万是想干嘛?江源王刚
“叮!您的金手指已到账——一整盒80年代的农村借条!
”刚重生的姜立看着眼前快要病死的母亲和烂醉的父亲,笑了。
别人重生忙着搞发明、开工厂,我姜立,开局先当债主!“刘三,欠我五十,来砖窑搬砖抵债!”“张猛,欠我一百,施工队缺个打手,就是你了!”“村长,你想赖账?
先问问全村被我‘承包’的劳动力答不答应!”看一个被全村鄙视的少年,如何用一堆烂账,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1 粪坑边的重生头疼。疼得要炸开。
一股浓烈的恶臭钻进鼻子,霸道,不讲理。是氨水和腐烂物混合的味道。姜立猛地睁开眼。
视线里是灰扑扑的土墙,墙角挂着一张破蜘蛛网。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床,硌得他骨头疼。
这不是医院。他记得一辆失控的货车,刺耳的刹车声,然后是天旋地转的黑暗。他应该死了,或者躺在ICU。可这个味道太熟悉了。是老家猪圈旁边那个粪坑的味。他猛地坐起来,低头看自己的手。那是一双少年的手,瘦,但骨节分明,没有一点中年发福的臃肿,更没有常年伏案留下的老茧。屋外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撕心裂肺。那个声音!
姜立的身体僵住了。血液一瞬间冲上大脑。是妈!他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冲出低矮的房间。堂屋里,一个瘦弱的女人正趴在桌边,咳得身体缩成一团。
她的脸色蜡黄,嘴唇没有一丝血色。旁边,一个男人醉醺醺地趴在地上,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开大,开大”。男人是他的爹,姜大宏。女人是他的娘,赵秀兰。
墙上的挂历,用红笔圈着一个数字。1982年,9月。姜立浑身都在抖。不是冷的,是激动,是愤怒,是无穷无尽的悔恨。他回来了。他真的回来了。
回到了母亲赵秀兰病逝前的一个月。上一世,就是这个月,姜大宏把家里最后一点救命钱都输光了。赵秀兰的病再也拖不下去,咳着血,没了。
从那以后,姜立的人生就只剩下灰色。他拼命挣扎,走出农村,在大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公司,身家千万。可那又怎么样?他没有家了。午夜梦回,他全是母亲那张蜡黄的脸,和父亲那张被酒精和堵伯毁掉的脸。“水……水……”床上的赵秀兰虚弱地喊。
姜立一个箭步冲过去,倒了一碗水。水是凉的,碗上还有一个豁口。他小心地喂母亲喝下。
“小立,你……你醒了?”赵秀兰看着儿子,眼里满是心疼,“别跟你爹置气,他……他也是心里苦。”姜立的眼眶发红。苦?他的苦,是拿全家人的命去**里换来的!
他站起身,走到姜大宏面前,一脚踹在他身上。“起来!”姜大宏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一股酒气喷出来:“干……干啥?反了你了……”“钱呢?”姜立的声音没有一点温度。
“什么钱……老子没钱……”“我妈的救命钱!”姜立一字一顿,每个字都从牙缝里挤出来。
姜大宏眼神躲闪,不敢看他。姜立懂了。没了。又和上辈子一样,一个子儿都没了。绝望。
愤怒。上一世的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不。不对。这一世,不一样了。姜立的眼神扫过屋子,最后定格在床底下。他记得,那里有一个铁盒子。是姜大宏的“宝贝”,是他吹牛的本钱,也是这个家最后的、唯一的希望。姜立走过去,弯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落满灰尘的铁皮饼干盒。打开盒子。里面没有钱,没有值钱的东西。
只有一沓厚厚的、发黄的纸。全是借条。村东头王二麻子借的三十块。
村西头刘三赖子借的五十块,还带二分利。村霸张猛借的一百块,说是去镇上“办事”。
甚至还有他亲二婶家借的二十块,说是给孩子买布做新衣裳。一张又一张。
这些是爷爷在世时,家里开小卖部攒下的家底。后来爷爷一走,姜大宏这个败家子就把小卖部给败光了,只剩下这些收不回来的烂账。上一世,母亲死后,姜大宏想去要账,被人打断了腿。姜立也去求过,跪在地上磕头,换来的只有嘲笑和辱骂。
这些借条,在村里人眼里,就是一堆废纸。但在现在的姜立眼里,这是武器。是能救命的药,是能杀人的刀。他捏着那沓借条,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抬起头,看向门外灰蒙蒙的天。
靠山村。欠我姜家的,我会一分一分,连本带利地拿回来。嘲笑我姜家的,我会把你们的脸,一个个踩在脚底。这一世,我姜立,要做所有人的债主。2 第一滴血姜立没急着出门。
他先去厨房,把米缸里最后一点米刮出来,熬了一锅稀粥。他爹姜大宏还在地上躺尸,他没管。他把粥端给母亲,一口一口喂她喝完。“娘,你放心,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姜立的声音很平静。赵秀兰看着儿子,总觉得他一夜之间变了个人,眼神里多了些她看不懂的东西。她点点头,没再多问,喝完粥就疲惫地睡着了。安顿好母亲,姜立才从铁盒里抽出一张借条。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是村西头,刘三的。
刘三是村里有名的赖子,偷鸡摸狗,不干正事。找他要钱,比登天还难。但姜立记得,刘三有个致命的把柄。他没走大路,而是绕到村子后面的林子里。秋天的风已经有些凉了。
林子里很安静,只有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姜立找了个土坡,坐下来,静静地等着。
他有的是耐心。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林子深处传来一阵鬼鬼祟祟的声响。来了。
姜立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只见刘三背着一把斧子,扛着一根木头,贼头贼脑地从林子里钻了出来。那木头,是村集体林场的。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偷集体的财产,这罪名可不小。被抓住了,轻则批斗,重则要送去劳改。刘三哼着小曲,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刚走出林子,一个人影就站在他面前。“三叔,这木头挺沉吧?
”刘三吓得一哆嗦,手里的木头“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看清是姜立,他松了口气,随即换上一副不耐烦的嘴脸:“是你小子啊,吓老子一跳。滚滚滚,别耽误我干活。
”他说着就要去扛木头。姜立没动,只是晃了晃手里的借条:“三叔,五十块钱,带二分利。
一年多了,利息都十几块了。你这是准备扛木头去镇上卖了还我钱?
”刘三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你……你放屁!什么钱?我不知道!”他开始耍赖。
“不知道?”姜立笑了,“也行。那我去找村长说说,就说你偷林场的木头。
村长最恨别人占集体便宜了,你说他会怎么处理?”刘三彻底慌了。“姜立!
你……你别乱来!我……我没钱!”“我没让你给钱。”姜立走上前,拍了拍地上的木头,“我爹那个砖窑,不是荒了很久了吗?”刘三一愣:“你想干啥?”“你,给我干活。
去砖窑里出苦力,一天算你一块钱的工钱。什么时候干满六十天,这账,就一笔勾销。
”一天一块钱,这工钱不低了。但刘三是谁?他可是村里最懒的赖子。让他去出苦-力,比杀了他还难受。“我不干!你这是逼我!”“行啊。”姜立点点头,转身就走,“我现在就去找村长。”“别!”刘三一把拉住他,脸都快哭了,“我干!我干还不行吗!
”“口说无凭。”姜立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和印泥,“按个手印吧。
”纸上写着:“本人刘三,自愿前往姜家砖窑务工,以工抵债,共计六十日。特立此据。
”刘三看着那张纸,感觉那不是纸,是卖身契。可他没得选。
他哆哆嗦嗦地在名字上按下了红手印。姜立收起字据和借条,看都没看他一眼。“明天早上,天亮就去砖窑报道。迟到一分钟,工期加一天。”说完,他转身就走。身后,刘三瘫坐在地上,抱着那根木头,欲哭无泪。姜立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一片冰冷。
没有兴奋,没有喜悦。这只是第一滴血。接下来,他要让整个靠山村,都用他们的汗水和力气,来偿还欠他的一切。
3 一拳打开的局面刘三成了姜立手下第一个“长工”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大部分人都当个笑话听。“那姜家小子疯了吧?让刘三那种懒骨头去干活?”“等着吧,刘三干不了三天就得跑。”没人把这当回事。姜立也没理会这些闲言碎语。第二天一早,他就把刘三揪到了村南废弃的砖窑。砖窑早就荒了,里面长满了杂草。“把这里清干净。
中午我来检查。”姜立丢下一句话就走了。刘三看着比人还高的草,哀嚎一声,只能认命地拿起镰刀。姜立的下一个目标,是村霸张猛。这张猛,人高马大,是村里的一霸,谁都不敢惹。他借了一百块,是所有欠条里数额最大的之一。硬要是要不回来的,姜立很清楚。对付这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得用计。他找到刘三。“三叔,想不想早点干完活回家?”“想啊!做梦都想!”刘三哭丧着脸说。“我给你个机会。
”姜立压低声音,“你去张猛家门口,骂他。怎么难听怎么骂,把他惹火了就行。
”刘三吓得直摆手:“不行不行!张猛会打死我的!”“他打你,我给你算工钱。打一拳,抵你一天工。踹一脚,抵两天。要是打得你躺床上起不来,你那六十天的活,我全给你免了。
”刘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还有这种好事?被揍一顿,就能抵两个月的苦力?干了!
当天下午,刘三就冲到张猛家门口,叉着腰开始骂街。张猛正在家吃饭,听见外面指名道姓地骂他,顿时火冒三丈,抄起一根木棍就冲了出来。“你个刘三,找死!
”张猛对着刘三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刘三抱着头,在地上打滚,嘴里却在兴奋地计数:“一拳,一天没了!一脚,两天没了!哎呦,这脚重,三天!三天!
”张猛打得莫名其妙,这小子怎么还挺高兴?就在他打得起劲的时候,村里的民兵队长带着两个人正好路过。“住手!张猛,你又在打人!”民兵队长一声吼,张猛顿时清醒了。村里正在搞文明建设,严打打架斗殴。他这要是被抓了,少说也得关几天。
“队长,我……是他先骂我的!”张猛急忙解释。“我不管谁先动口,你动手就是不对!
”民兵队长一脸严肃。这时,姜立不紧不慢地从旁边走了出来。“队长,这事是个误会。
”民兵队长认识姜立,皱了皱眉:“小立?这怎么回事?”姜立叹了口气,指着地上的刘三说:“队长,你看,我三叔就是想问张猛哥讨个债,结果话说重了点,就……就挨了打。”他亮出张猛那张一百块的借条。人证物证俱在。这下,张猛彻底傻眼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GEO。他打人,更是理亏。“这事,你们说怎么解决吧!
”民兵队长把问题抛了出来。姜立“愁眉苦脸”地说:“张猛哥估计也没钱,要不这样吧。
他打了我三叔,医药费误工费总得给吧?他欠我家的钱,也得还吧?
我看就罚他去我家的砖窑干活,将功补过。干一天,算他三块钱,什么时候还清了,什么时候算完。”一天三块,工钱给得很高。但张猛这一百块的债,加上刘三的医药费,算下来也得干上一个多月。张猛一百个不愿意。可民兵队长在旁边盯着,他要是不答应,就得被带走。“我……我干!”张下猛憋屈地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姜立的目的达到了。
他又让张猛按了手印。这下,他手底下,一个赖子,一个壮劳力,都有了。
靠山村的人都看傻了。他们这才意识到,那个以前闷不吭声的姜家小子,好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他的牙,硬得很。而且,会咬人。
4 废弃的砖窑有了刘三和张猛两个免费劳动力,姜立的目标直指村南那座废弃的砖窑。
这座砖窑是早年村集体的产业,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加上烧出来的砖质量不行,就荒废了。
上一世,姜立记得,再过一年,镇上会搞大开发,到处修路盖房,红砖的价格会一路飙升,一天一个价。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要把砖窑盘下来。这事绕不开村长,赵满囤。
赵满囤是村里的一把手,说一不二。而且,他小舅子就在镇上的砖厂当副厂长,村里人要用砖,都得从他那儿买,他能拿不少回扣。姜立想重启砖窑,等于断了赵满囤的财路。姜立没直接去找村长,他知道去了也是白去。他带着刘三和张猛,直接就在砖窑干了起来。刘三负责割草,张猛力气大,负责修补窑壁,搬运土坯。
姜立则凭着上辈子零星的记忆,研究砖窑的结构,改良烧制的方法。他知道,关键在于火候和泥土的配比。三个人干得热火朝天。这事很快就传到了村长赵满囤的耳朵里。
当天下午,赵满囤就背着手,慢悠悠地晃了过来。“姜立啊,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这砖窑是集体的财产,可不能乱动啊。”赵满囤皮笑肉不笑地说。姜立停下手里的活,擦了把汗,笑着迎上去:“赵叔,我这不是看砖窑荒着也是浪费嘛。我想把它承包下来,也算是给村里创收了。”“承包?”赵满囤冷笑一声,“你拿什么承包?你有钱吗?
”“钱暂时没有,但我可以给村里分红。烧出来的砖,卖掉的钱,我跟村里三七分,村里七,我三。”这个条件,优厚得不像话。赵满囤都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小子是在画大饼。烧砖的技术早就失传了,他一个毛头小子能烧出什么好砖来?
到时候烧不出来,他一分钱拿不到,还白白占了砖窑。“不行!”赵满囤一口回绝,“村里的资产,不能随随便便就包给个人。这事,得开会研究。”“开会研究”,就是遥遥无期的意思。姜立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他看着赵满囤,忽然笑了:“赵叔,你先别急着拒绝。我听说,镇上建筑队的王队长,最近正为红砖的事发愁呢。
你小舅子那个厂的砖,质量不过关,塌了人家一面墙,王队长正到处找新货源呢。
”赵满囤的脸色微微一变。这事很隐秘,他是怎么知道的?
姜立继续说:“我要是能烧出比镇上还好、价格还便宜的砖,你说王队长会买谁的?
”赵满囤的眼神冷了下来。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姜立,你别太年轻气盛。在靠山村,还轮不到你说了算。”赵满囤丢下一句狠话,背着手走了。姜立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平静。
他知道,梁子算是结下了。硬碰硬,他现在还不是赵满囤的对手。他需要一个盟友。或者说,一个能撬动赵满囤权力的支点。他的目光,投向了村委会的方向。那里,有个人,也欠着他家的钱。村会计,陈有福。5 借条的妙用村会计陈有福,是个戴着眼镜的文化人,在村里地位不低。但他有个毛病,好面子,还贪点小便宜。他家也欠了姜立二十块钱,是当年他儿子考上中专,摆酒席时借的。姜立拿着借条,走进了村委会的办公室。
陈有福正在算盘打得噼啪响,看见姜立,眼皮都没抬一下。“有事?”“陈叔,我来讨个账。
”姜立把借条放在他面前。陈有福的脸拉了下来,扶了扶眼镜:“姜立啊,不是叔不给你。
你看村里现在也困难,我的工资也就那么点,实在没闲钱。要不,再宽限几天?
”又是这套说辞。姜立笑了笑:“陈叔,我今天来,不是非要这二十块钱。
我是想跟你谈笔生意。”他把承包砖窑,三七分红的想法说了一遍。陈有福听完,连连摇头:“这事我做不了主,你得找村长。”“村长那边,我已经谈过了。他不同意。
”姜立直截了当地说。“那不就结了。”陈有福开始赶人。“村长为什么不同意,陈叔你心里应该清楚。”姜立不紧不慢地坐了下来,“他小舅子砖厂的回扣,一年下来,不是个小数目吧?”陈有福的脸色变了:“你……你胡说什么!”“我没胡说。
”姜立的目光落在他面前的账本上,“我只是奇怪,为什么去年村里修水渠,明明只用了五千块的砖,账本上却记了一万块的开销。那多出来的五千块,是变成回扣,进了个人的口袋吗?”这些事,是姜立上一世听说的。陈有福作为会计,不可能不知道。
他没揭发,说明他自己也不干净。陈有福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他死死地盯着姜立,这个半大的小子,眼神怎么这么可怕?“你想怎么样?”陈有福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不想怎么样。”姜立把借条往前推了推,“我只想承包砖窑,安安分分地赚钱,给我娘治病。只要砖窑能开起来,这二十块钱的账,我立马就撕了。而且,以后砖窑的账,我都交给陈叔你来管。怎么做账,才能让大家都好看,陈叔你比我懂。”这是威逼,也是利诱。把柄在我手里,但我也给你好处。陈有福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姜立这条船,他不上也得上了。他沉默了很久,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手还有点抖。“村长那边,不好办。”“事在人为。”姜立说,“砖窑的承包合同,需要村委会盖章。
只要你和另外几个委员同意了,他赵满囤一个人反对,也没用。”陈有福看着姜立,心里翻江倒海。这个小子,太可怕了。他不是来讨债的。他是来……夺权的。“好。”最终,陈有福点了点头,“这事,我帮你。”姜立站起身,笑了。“合作愉快,陈叔。
”他没拿回二十块钱。但他拿到了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一个在村委会里的内应,和一本看不见的、能扳倒赵满囤的“黑账本”。6 第一桶金有了陈有福在村委会里周旋,承包砖窑的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赵满囤虽然百般阻挠,但在陈有福联合了另外两个委员,以“为集体创收”的大义压下来之后,他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在合同上盖了章。合同签完,姜立立刻带着刘三和张猛,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他凭着上辈子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对泥土的配比和烧窑的火候进行了多次改良。第一窑砖烧出来的时候,整个靠山村的人都跑来看热闹。“砰”的一声,两块砖狠狠地撞在一起,完好无损,声音清脆。“好砖!”一个懂行的老瓦匠忍不住叫出声。姜立烧出来的砖,颜色正,硬度高,比镇上国营砖厂的货色还要好上几分。赵满囤的脸黑得锅底。姜立没理他,他拉着一板车的样品,直接去了镇上的建筑队。王队长正因为劣质砖的事焦头烂额,看到姜立送来的样品,眼睛都直了。当场拍板,第一批就要五万块砖,价格比国营厂还高一分钱。五万块砖,对现在的姜立来说,是个巨大的工程。
他手底下只有刘三和张猛两个人,根本不够用。他需要更多的人手。姜立回到村里,把那些欠他家钱的“债主”们全都召集了起来。“各位叔伯兄弟,我也不逼大家还钱了。
我给大家一条路走,来我砖窑干活,按劳抵债。有力气的出力气,没力气的干点杂活,工钱绝对公道。”村民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犹豫。这时,姜立从口袋里掏出一沓崭新的“大团结”,足足有五百块。这是王队长付的定金。
“这是第一批砖的定金。只要按时交货,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订单。跟着我干,我不但能让你们还清债,还能让你们的腰包都鼓起来。”看到实实在在的钱,所有人都心动了。很快,姜-立的砖窑就招满了人。整个靠山村,除了赵满囤的几个亲信,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跑到了姜立的砖窑。日夜赶工,第一批五万块砖终于按时交付。
王队长当场结清了尾款。姜立拿着厚厚的一沓钱,手都在抖。两千多块!
在人均月收入只有几十块的1982年,这是一笔巨款。他第一时间冲到镇上的药店,买了最好的药,然后租了一辆拖拉机,拉着母亲赵秀兰,直奔县医院。
县医院的医生给赵秀兰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的表情很凝重。“是肺病,已经很严重了。你们送来得太晚了。”姜立的心一沉。“医生,还有救吗?多少钱都行!
”医生叹了口气:“现在只能用药先控制着。想要根治,得去省城的大医院,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