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月沈清禾(全家都能听见继妹心声,爸爸打了她一巴掌)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全家都能听见继妹心声,爸爸打了她一巴掌)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
app上刷到吐槽自己婆婆的话题;也总是能在老人聚集的CBD中心听见吐槽儿媳的话题。
吐槽什么的都有……其实有时候想想……大部分婆婆和儿媳可能也没什么坏心思,人嘛,有的时候只是不会换位思考……1 我亲戚家的事情结婚第一年的春天,我和老尤刚把新家的窗帘挂上,婆婆就拎着一兜草莓上门了。"这礼拜天去你姑奶家坐坐,"她一边帮我整理沙发垫,一边说,"老太太前阵子念叨你呢,说新媳妇过门,还没好好跟她唠唠。"我知道姑奶,是婆婆的亲姑姑,住得不远,走路也就十分钟。
结婚那天她来了,穿件绛红色的缎面棉袄,拉着我的手说"姑娘看着就面善",塞了个沉甸甸的红包。"姑奶脾气好吗?"我有点忐忑,怕自己嘴笨,不会跟老人打交道。
"好着呢,"婆婆笑,"就是爱唠嗑,尤其爱说她家那点事。你顺着她话说就行,老太太心软。"周日上午,老尤骑着电动车带我去姑奶家。胡同里的墙头上爬满了蔷薇,粉白的花一串一串垂下来。姑奶家的门虚掩着,我们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哐当"一声,接着是姑奶的大嗓门:"你看你!碗都不会拿,掉地上了吧?
我说让你别干,偏逞能!"推门进去,见姑奶正蹲在地上捡瓷片,叔叔站在旁边搓着手,一脸无奈。"哟,小尤和媳妇来了,"姑奶赶紧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快坐快坐,我刚跟你叔置气呢。"叔叔讪讪地笑:"妈,我就是想帮你刷个碗。""你那手是拿画笔的,不是刷碗的,"姑奶瞪他一眼,转身进了厨房,"我给你们切西瓜,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我这才注意到,叔叔穿着件沾满油彩的T恤,袖口磨得发毛。他是开画室的,平时忙得脚不沾地,今天难得有空来看看姑奶。西瓜切得方方正正,红瓤黑籽,甜得齁人。
姑奶挨着我坐下,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从工作问到爱好,最后话题自然而然落到了我婶婶身上——她的儿媳妇。"说起来就气人,"姑奶往茶几上放了块瓜皮,"你婶婶那人,天天在店里忙,忙到半夜才回来,家里啥也不管。孩子放学回来没人管,作业堆着没人看,我这把老骨头,还得给她俩孙子做饭。"我知道婶婶开了家女装店,在步行街那边,听说生意火得很。
"婶婶店里是不是特忙啊?"我试着接话,"我前阵子路过,看见门口排着队呢。""忙?
再忙能有家里事重要?"姑奶提高了嗓门,"女人家,把家里照顾好才是本分。你看她,早上一睁眼就往店里钻,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回来就往沙发上一躺,手机不离手,碗都懒得递一下。我跟你叔俩人,累死累活带孩子,她倒好,当甩手掌柜!
"叔叔在旁边叹口气:"妈,晓梅那是真忙,进货、理货、招呼客人,都是她一个人,我想帮她都插不上手。""你就是护着她!"姑奶瞪他,"上次你发烧到39度,从画室回来都站不稳了,她还打电话让你去店里帮忙搬货,你不去她就跟你急。
你说这叫啥事儿?"我看着姑奶气得发红的眼眶,突然想起婆婆说的"顺着她话说",可话到嘴边又变了样:"姑奶,我前阵子听我妈说,开服装店可累了,尤其是旺季,一天站十几个小时,吃饭都得捧着碗在试衣间门口蹲会儿。"姑奶愣了一下,没接话。
"我有个同事,她姐也是开女装店的,"我继续说,"去年冬天赶新款,三天没回家,就在店里搭个行军床躺会儿,最后累得心肌炎住院了。婶婶能从早忙到晚,估计也是店里离不了人。"叔叔赶紧点头:"就是就是,前阵子她进了批新款,怕卖不出去,愁得好几晚没睡好,头发都白了几根。"姑奶沉默了,拿起块西瓜慢慢啃着,没刚才那么激动了。"我也不是怪她忙,"过了会儿,她低声说,"我就是觉得,她眼里只有店,没这个家。"那天中午在姑奶家吃的饺子,韭菜鸡蛋馅的,是姑奶一早起来调的馅。婶婶没回来,说是店里走不开。吃饭时,姑奶给叔叔碗里夹了好几个饺子:"多吃点,下午还得去画室,别累着。"离开时,姑奶送我们到门口,拉着我说:"姑娘,以后常来啊,跟你唠唠,心里敞亮。"从那以后,我没事就往姑奶家跑。有时是下班顺路,买两斤橘子拎过去;有时是周末下午,陪她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晒太阳。每次去,她总能绕到婶婶身上。"昨天她又没回来吃饭,"姑奶摘着豆角,"俩孩子吵着要吃她做的番茄炒蛋,我学着做了,孩子说不是那个味儿。
""婶婶做的番茄炒蛋有啥不一样啊?"我帮她把豆角捆成一把把的。"她总往里面放糖,说这样提鲜,"姑奶笑了笑,"孩子们就爱那口甜兮兮的。""那下次我跟婶婶说说,让她抽空给孩子做一次,"我说,"或者您告诉我做法,我来试试?
"姑奶摆摆手:"算了算了,她哪有空。再说,我做的也能吃,就是孩子们嘴刁。
"说着说着,又回到老话题:"你说她图啥?店里挣的钱够花了,非得那么拼。
上次我跟她算,说家里的房贷车贷都清了,俩孩子上学也花不了多少,她不听,说想给孩子攒点出国留学的钱。""婶婶是想让孩子以后有出路,"我剥了个橘子递给她,"我爸妈也总说,现在多干点,以后孩子能轻松点。""可也不能不顾自己啊,"姑奶叹了口气,"前阵子她感冒,咳得直不起腰,还硬撑着去店里,结果传染给好几个客人,人家找上门来抱怨,她又给人赔笑脸又打折,何苦呢。
"我想起上周去婶婶店里买裙子,确实见她不停地咳嗽,说话都带鼻音,却还是笑着给客人介绍款式,帮着试穿、改大小。"她是不是怕把店关一天,老顾客就跑了?
""谁说不是呢,"姑奶点头,"那店就跟她命根子似的。刚开那会儿,她天天守到后半夜,我去给她送过一次晚饭,看见她趴在柜台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计算器。"说到这儿,她突然停住了,手里的豆角掉在篮子里。"其实我知道,她不容易,"姑奶的声音有点哽咽,"刚结婚那会儿,她跟你叔挤在画室的小隔间里,冬天没暖气,冻得抱着热水袋画图。
现在日子好过了,她想拼拼,也正常。"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姑奶说理解婶婶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像有朵小花开了。那天晚上,我给婶婶发微信,说姑奶念叨她做的番茄炒蛋了。没过半小时,婶婶回复:"明天我早点关店,回去给孩子做。
"第二天我又去姑奶家,刚进门就闻见番茄炒蛋的香味。婶婶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额头上渗着汗珠,姑奶站在旁边,手里拿着锅铲,时不时指点一句:"火大了火大了,鸡蛋该老了。"俩孩子围着厨房跑,嘴里喊着"妈妈做的菜最香"。叔叔坐在客厅里,看着厨房的方向笑,手里还拿着本画册,却一页没翻。吃饭时,姑奶给婶婶夹了块排骨:"多吃点,看你瘦的。"婶婶愣了一下,眼圈红了,赶紧低下头扒饭。我知道,姑奶这是想通了,吃饭时开心的……这种开心,不是因为谁多干了活谁少干了活,而是因为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眼里能看见别人的难处,也能接住别人的好。2 我老同学和她婆婆王兰王兰是个好热闹热心肠的人,但总是爱唠叨。她总是想撮合我同学和他儿子好,说她家周凯跟我同学同龄,在供电局上班,稳定得很。人老实,就是性子软了点,啥都听她的。我同学总是没接话。她见过周凯几次,高高瘦瘦的,每次来都是等在画室门口,见了她就红着脸点头,递瓶矿泉水就赶紧走。
王兰和我同学说知道我同学嫌他儿子闷,但过日子图啥?不就图个安稳?
说她一个人拼得多累,周凯家就他和他妹,他爸也有退休金,房子也给她们备好,啥心都不用操。她不是没动摇过,画室的资金链像根绷紧的弦,说不定哪天就断了。
王兰说的"安稳",是她从记事起就没敢想过的日子。结婚那天,她穿着租来的婚纱,站在新房的阳台上往下看。小区里栽着玉兰树,花瓣落了一地白。王兰从身后递来杯红糖水,"傻站着干啥?累坏了吧。"新房是王兰全款买的,一百二十平,南北通透。
她第一次来的时候,王兰正指挥工人装窗帘,"这屋给你们当主卧,那间小的以后给孩子住,我跟你爸住老房子,离得近,也好照应。"她摸着墙上的乳胶漆,心里像揣了块热乎的饼。
她爹来送亲时,拉着王兰的手说不出话,最后就红着眼圈重复一句"托付给你了"。
婚后头一个月,她和周凯住在新房。周凯单位管饭,她在画室对付一口,家里的锅碗瓢盆连包装都没拆。她晓冉觉得她可以去婆婆家吃饭,还能省点,和她老公商量了一下。第一次回王兰家吃饭,桌上摆着四菜一汤,王兰把炖鸡汤往她跟前推,"多喝点,补补。你天天在画室待着,别累着。"周凯他爸周建国闷头扒饭,偶尔抬头看看晓冉,嘴角动了动,没说话。晓冉知道,周建国退休后没闲着,在小区门口的传达室找了份活儿,一个月挣两千多,加上六千退休金,手里不算紧巴。
"小冉啊,你这衣服得换换了。"王兰突然开口,筷子指着晓冉身上的牛仔外套,"天天穿得跟个小伙子似的,哪像个成家的人?明天我带你逛街,咱买两身像样的。
"晓冉低头看了看衣服,是前年买的,洗得有点发白,但穿着舒服。"妈,我天天在画室蹭颜料,穿好的也糟蹋。""那咋行?"王兰放下筷子,"女人家就得拾掇自己,你看周凯单位那些女的,哪个不是光鲜亮丽的?你长得又不丑,就是不爱打扮。"周凯在旁边打圆场,"我觉得小冉这样挺好,利索。""你懂啥?
"王兰瞪他一眼,"等以后有了孩子,更得注意形象,别让孩子觉得妈不洋气。
"晓冉没接话,扒拉着碗里的饭。她知道王兰是好意,就像村里那些大婶,总爱操心晚辈的穿衣吃饭,只是话糙了点。从那以后,晓冉和周凯几乎天天往王兰家跑。
有时晓冉加班晚了,王兰就把饭菜温在锅里;周凯衣服脏了,王兰顺手就拿去洗了。
晓冉看着阳台上晾着的两人的衣服,心里慢慢有了家的感觉。"要不咱搬过来住吧?
"一天晚饭后,我同学突然说,"省得天天跑,还能陪咱妈多说说话。"王兰眼睛一亮,"对啊!这房子大!"她老公有点犹豫,怕住久了有矛盾。但看着她们期待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行啊。”那段日子,晓冉总在画室跟我念叨,说自己运气好,遇着个好婆婆。"我妈天天变着花样做饭,知道我爱吃辣,特意买了四川辣椒。
"她一边给学生改画,一边笑,"周凯都说,他妈现在对你比对他好。
"画室资金链断裂那天,晓冉在办公室坐了一下午。房东催着交下季度房租,十五万,她手里的钱连零头都不够。学生家长的学费大多是按月交的,一时半会儿凑不齐。
她给周凯打电话时,声音都在抖。"你别着急,我下班就回去跟我妈说。
"周凯在那头急得团团转。晚上回到家,王兰见她脸色不对,赶紧问咋了。晓冉把情况一说,王兰没吭声,转身进了卧室。过了会儿,她拿着张银行卡出来,往晓冉手里一塞。
"这里面有十万,"王兰说得轻描淡写,"是我跟你爸准备明年买……你先拿去用。
不够再说,咱家人还能让钱难住?"晓冉捏着那张卡,手指都在颤。"妈,这钱我不能要....."王兰打断她,"你把画室干好,比啥都强。我跟你爸还能动,钱不够再挣呗。你爸那活儿虽然累点,一个月也能攒下不少。"周建国在旁边抽着烟,猛吸了一口说:"我明天跟工头说说,再多接两个班。"晓冉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
她想起自己爹为了给她凑画室启动资金,把家里唯一的耕牛都卖了。"爸,妈......"她哽咽着说不出话。"哭啥?"王兰给她递了张纸巾,"这点坎儿算啥?
想当年我跟你爸刚结婚,住的还是土坯房,不也过来了?你有这本事,咱就得支持。
"那笔钱解了晓冉的燃眉之急。她把画室重新装修了一遍,扩招了学生,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每次说起这事,她都跟我说:"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遇着这样的公婆。"一年后,晓冉生了个儿子,取名周睿。王兰抱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当天就把工作辞了,在家专心带孩子。周建国依旧在外面干活,只是每天下班都早早回来,抱着孙子在屋里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