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人亡后她加入了主角团》方衡白祁完本小说_方衡白祁(家破人亡后她加入了主角团)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1 雨幕中的铜铃雨丝像被揉碎的棉絮,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细碎的“噗嗒”声。
老城区的巷子本就窄,此刻更像条被泡发的旧麻绳,两侧斑驳的砖墙渗出潮气,墙根的青苔吸饱了水,绿得发黑。屋檐下垂着的铜铃生了厚锈,风过时发出沙哑的“叮——”,尾音被另一声闷响截断。陈默的伞尖顿在离墙根半尺的地方。
他听见了,那声音不像重物坠地,更像某种软东西砸在湿泥里,带着点闷闷的韧性,像块浸了水的棉絮砸在地上。“小周,打灯。”他按下伞柄上的开关,暖黄光晕扫过墙根,照亮了一团蜷缩的影子。泥水里躺着个东西,裹着藏青布。布面被雨水泡得发皱,隐约露出半截手腕,皮肤青灰,指甲盖泛着不自然的紫——像是缺氧导致的淤血。“陈法医?
”小周的声音带着点发颤的尾音。他是局里新调来的实习法医,跟陈默才半个月,还是个见不得血的毛头小子,白大褂袖口沾着泥点,身体微微发抖着,手指攥得发白。
陈默没应声。他蹲下身,伞面倾向尸体,避免雨水冲刷痕迹。藏青布下露出的脚腕有道旧疤,呈倒三角,像是被某种尖锐物划的——他记得上个月解剖的吸毒者里,有个小腿有类似伤疤,那人最后死在戒毒所的卫生间,割腕时用的就是碎瓷片。“叫技术队。”陈默摸出手机,屏幕在雨里泛着冷光,“报位置,西横街‘福来记’包子铺后巷。”雨越下越大,伞骨被风压得往下弯。陈默摘下手套,指尖轻轻碰了碰那截手腕。皮肤还有弹性,尸僵未形成,死亡时间应该在两小时内。他掀开布角,看见死者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前襟有个圆形的深色污渍,凑近闻了闻——不是血,是茶渍,混着点陈皮的苦香。“陈法医,技术队说堵在路上了。”小周举着伞,雨水顺着帽檐滴在他后颈,“要不……先搭个棚子?
”“等。”陈默抬头看向巷口。二十米外的路灯下,有个穿红雨衣的身影正往这边走,雨靴踩在水洼里,发出“吧嗒吧嗒”的响。那身影停在五米外,伞沿压得低低的,看不清脸,只看得见伞面上印着的褪色牡丹——是王阿婆常穿的那件。“谁?”小周警觉地往前半步,腰间的勘查灯晃了晃。红雨衣没说话,只是抬手,指尖夹着个东西。
陈默眯起眼——是把铜钥匙,钥匙齿磨得发亮,尾端挂着个褪色的红绸穗子,在雨里晃成一点红。“福来记的仓库钥匙。”红雨衣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像砂纸擦过铁器,“死者是王阿婆的侄子,叫周木生。”陈默的瞳孔缩了缩。王阿婆是“福来记”的老板娘,做虾饺的,巷子里没人不认识她。周木生是她唯一的亲人,半年前刚从外地回来,说是开了家物流公司,可总见不着人影,只在每月初一去福来记吃碗虾饺,说是“尝尝老味道”。“你怎么知道他是周木生?”陈默问,目光扫过死者腕间的旧疤。
红雨衣没答,转身要走。小周要拦,被陈默抬手止住。“等等。”他从口袋里摸出证物袋,“钥匙给我。”红雨衣顿住,缓缓转身。这次陈默看清了她的脸——是王阿婆本人。
她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雨水,眼眶通红,却硬撑着没掉眼泪,鬓角的白发黏成一绺绺的:“陈法医,木生这孩子……可怜啊。”“您怎么确定是他?
”陈默举起证物袋,里面的钥匙在雨里泛着冷光。
王阿婆的目光扫过尸体手腕的旧疤:“这疤是他十岁那年,偷爬后巷的墙摘杏子,摔的。
我骂了他三天,后来给他买了副护腕,蓝布的,他戴了整整三年。”她伸手要去碰尸体的脸,被陈默拦住:“王阿婆,需要您做个辨认笔录。”“好好好。”王阿婆抹了把脸,指腹蹭过袖口的油渍——是虾饺皮的干粉,“木生最近总说有人盯着他,前天半夜敲我家门,说……说‘那东西该还了’。我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说‘您忘了当年那箱银圆?’”“银圆?
”陈默心里一动。他记得上个月整理旧案卷时,见过一桩民国三十年的悬案:西横街福来记的账房先生失踪,随身带着半箱民国银圆,后来警方怀疑是被当时的军阀抢了,但始终没找到赃物。“木生说那是祖上传的。
”王阿婆的声音突然哽咽,“可我嫁过来时,福来记连块铜板都没剩下。
木生最近疯魔了似的,到处翻老账本,说……说他梦见账房先生了,在巷口的老槐树下,说要见他。”老槐树。陈默抬头看向巷子尽头。那里确实有棵两人合抱的老槐树,枝桠间挂着个褪色的红布结,被雨水冲得只剩个模糊的轮廓,像一滴凝固的血。
技术队的车鸣着笛冲进巷子时,陈默正蹲在尸体旁拍照。闪光灯亮起的瞬间,他掀开死者的蓝布衫,后背有个碗口大的伤口,边缘整齐,像是被某种特制的利器划开的——更奇怪的是,伤口里塞着东西。“小周,拿镊子。
”陈默戴上手套,“小心点,别碰着边缘。”他用镊子夹出那团东西。是团暗褐色的布料,浸透了血,展开后是块婴儿肚兜大小的红布,上面用金线绣着一对并蒂莲,针脚细密,像是老手艺。莲花的瓣尖微微卷起,像是被反复摩挲过。“这是……”小周凑近看,“福来记的喜帕?我奶奶结婚时用过类似的,说是老辈传下来的,金线绣的并蒂莲,图个吉利。”陈默的呼吸顿了顿。他想起王阿婆说过,福来记的老东家娶亲那天,后巷的铜铃响了一整夜——说是迎亲队伍路过,铜铃被挤掉了,后来怎么找都找不到。
2 老账本里的秘密解剖室的白炽灯把不锈钢台面照得发亮,金属的冷意透过橡胶手套渗进皮肤。陈默捏着那块红肚兜,指腹蹭过金线,发现有几处被刮过的痕迹,像是被人用利器挑开过,线头藏在褶皱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死者胃内容物检验结果出来了。”小周举着报告单走进来,白大褂下摆沾着福尔马林的气味,“最后进食是六小时前,一碗虾饺,加了辣油和陈皮。
虾饺皮是福来记的,和店里今天的批次一致。”“王阿婆说的没错。”陈默点头,目光扫过解剖台上的尸体——死者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后背的伤口已经被处理过,露出皮下组织的苍白,“福来记的虾饺是招牌,周木生昨晚确实去过她店里。”“还有这个。
”小周递过另一份报告,纸张边缘被血渍染黄,“死者血液里检出过量安眠药成分,剂量足以让人昏迷四到六小时。后背伤口是死后造成的,凶器……初步判断是手术刀,或者类似的薄刃刀具,刃宽约三毫米,刃口有细微的锯齿状磨损。”陈默皱起眉。死后剖尸,塞进红肚兜——这更像某种仪式,而不是单纯的杀人。他想起局里去年办过的一起邪教案,凶手在死者体内塞入符咒,说是“镇魂”。但这次的“仪式”更隐秘,红肚兜上的并蒂莲,金线的刮痕,还有那把带锯齿的手术刀……他翻开死者的随身物品: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屏幕碎成蛛网,按键上沾着暗黄的污渍;钱包里只有张泛黄的照片,是年轻时的王阿婆和一个穿长衫的男人,男人怀里抱着个襁褓,襁褓上绣着和红肚兜一样的并蒂莲;还有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戌时三刻,老槐树下”,字迹是钢笔写的,笔画力透纸背。“戌时三刻是几点?”小周问。
“晚上七点四十五分。”陈默看了眼手表,现在是下午三点,距离周木生死亡时间大概六小时,“王阿婆说周木生前晚敲她门,是十点多,那时候他应该已经吃过安眠药了。”“陈法医,”小周犹豫了一下,“技术队在死者鞋底提取到些泥,和巷子口的土质吻合。但……后巷的墙根有块砖松动了,下面有块铁皮,像是暗格。”陈默的手指一顿。“暗格?”“对,大概半米深,里面有几本旧账本,还有……”小周的声音突然提高,“半箱银圆!”解剖室的门被推开。
陈默抬头,看见王阿婆站在门口,手里举着个红布包,袖口的虾饺粉落在地上,像撒了把碎雪。“陈法医,木生说的‘那东西’,可能在这儿。”她抖开红布,里面是枚铜钥匙,和巷口捡到的那把一模一样,钥匙齿上还沾着新鲜的泥。
3 铜铃的回响福来记的后仓库堆着成箱的虾饺皮,霉味混着虾腥味,呛得人睁不开眼。
木箱上贴着褪色的红纸,写着“福来记·独家虾饺”,字迹被虫蛀得缺了口。
王阿婆用钥匙打开最里面的木柜,锁芯转动时发出“咔嗒”一声,像是某种旧时光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