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卖后,成为黑道大佬的心尖宠儿程潇潇潇潇完结版免费阅读_被卖后,成为黑道大佬的心尖宠儿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我到顾家那年,刚满十二。暮春的雨下得绵密,打湿了青石板路,也打湿了我手里攥着的半块粗布帕子。管家领我穿过三进院落,砖缝里的青苔吸饱了水,踩上去滑溜溜的,我几次差点摔倒,管家的呵斥声像鞭子似的抽在雨里:“走路都不会?
仔细伺候不好二公子,有你好果子吃!”转过最后一道月亮门,西厢房的轮廓在雨雾里显出来。墙皮剥脱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黄土,廊下堆着半人高的木箱,缝隙里塞着的碎瓷片泛着青白的光。门槛上坐着个少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裤脚沾着泥,右腿屈起踩在门槛上,左腿支着地面,手里捏着支细毛笔,正往块巴掌大的碎瓷片上填青料。“这是二公子,以后你就跟着他,伺候他描补那些旧瓷器。
”管家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刻薄。少年转过头来,我看见他的眼睛,很淡的灰色,像蒙着层雾,望过来时,没什么情绪,却也不冷。“知道了。”他说完,又转回去描瓷片,笔尖在碎瓷上划过,发出极轻的“沙沙”声,像春蚕在啃桑叶,又像细雨落在窗纸。
西厢房是顾家最偏的院子,除了我们,只有个烧火的刘妈。刘妈是个矮胖的妇人,脸上总堆着笑,见我第一天来,就塞给我块烤红薯,烫得我攥不住,她却拍着大腿笑:“二公子的瓷片金贵,你的手可得护好,不然描错了一笔,老爷能扒了你的皮。”我的活计简单却琐碎:每日天不亮去井边打水,得绕过前院的石榴树,那里的石子路被露水浸得发滑,上个月就有个小丫鬟摔断了腿;把他前一晚描好的瓷片收拢在木箱里,动作要轻,他说瓷片记仇,碰重了会裂得更厉害;午时去厨房领饭,他的碗里从不吃香菜,我得跪在地上,用银簪把碗底的碎末都挑出来,不然他能对着空碗坐一下午;傍晚蹲在廊下搓他换下来的衣裳,他的袖口总沾着青料,得用草木灰浸半个时辰,再用皂角反复搓,直到指尖发疼,水色变清了才算完。他话少,多数时候都在厢房里描瓷。案上摆着个青花笔洗,里面插着十几支粗细不一的毛笔,笔杆上的漆都磨掉了,露出里面的竹纹。我进去添茶时,常看见他趴在案上,对着盏缺了口的青花碗发呆,指腹反复摩挲着缺口,像在数上面的纹路,睫毛在眼下投出片浅影,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了瓷片似的。有次我添茶时手滑,茶盏在案上磕出轻响,他猛地抬头,眼里的雾散了些,竟带着点慌:“没碰着瓷片吧?
”见我摇头,他才松了口气,指尖在那缺口上又蹭了蹭,“这碗是成化年的,你看这青花的晕散,像不像你刚来时,院里那棵老槐树的影子?”我顺着他的指尖看去,碎瓷片上的青料果然洇得像团朦胧的树影,那天我才知道,他不是发呆,是在跟瓷片“说话”。他描补的都是些碎瓷片:有缺了底的碗,碗沿还留着半朵没描完的缠枝莲;有断了柄的壶,壶嘴的弧度却正好,他总说“这是永乐年的气韵,差一分都不对”;甚至还有半片裂了纹的瓷枕,上面的婴戏图缺了个孩子的脑袋,他愣是对着古籍描了三个月,补出来的娃娃眉眼灵动,连刘妈都夸“像从画里跑出来的”。刘妈私下跟我说,二公子自小就爱捡这些破烂。
三岁时把爹的官窑茶杯摔了,抱着碎片哭了半宿,后来就总蹲在墙角扒拉碎瓷片。
老爷嫌他不务正业,先是把他从正院挪到东厢房,后来见他还捡,干脆扔到这西厢房,眼不见为净。“你别学他,”刘妈往灶膛里添着柴,火星子溅出来,映得她脸上的皱纹忽明忽暗,“咱们是下人,就得有下人的本分。”可我总忍不住看他描瓷。
他握笔的姿势很特别,食指微微翘起,像拈着片羽毛,青料在他笔下顺着瓷片的纹路蔓延,明明是新补的痕迹,却像从骨子里长出来的。有次他教我认瓷片,指尖点过块碎碗底:“这是宣德青花,你看这‘铁锈斑’,像不像你染了风寒时,咳出的痰里带的血丝?”我当时脸都红了,他却浑然不觉,还在那自顾自地说,“所以调青料时,得加点点赭石,才够真。”十三岁那年秋天,疟疾在镇上蔓延。
我是第三个倒下的,浑身发冷,蜷在灶台后的草堆里发抖,牙齿咬得咯咯响。迷迷糊糊间,感觉有人把块暖手炉塞进我怀里,带着淡淡的松烟香——是他描瓷用的青料混着松节油的味道。睁眼时,看见顾昀站在草堆旁,头发乱糟糟的,额角还有块淤青,手里捏着包药粉,声音比平时低些:“刘妈说这个能退热,用水冲了喝。”药粉很苦,苦得舌尖发麻,可暖手炉的温度透过粗布衣裳渗进来,倒让人忘了那点苦。他蹲在草堆边,没走,就那么看着我,眼睛里的雾好像化了些,能看见底的温和。“我刚才去前院拿药,被大公子的狗追,摔了一跤。
”他指了指额角的淤青,笑得有点憨,“不过药没洒,你快喝。”那天他没回厢房描瓷,就坐在草堆边守着我,时不时伸手摸摸我的额头,又摸摸暖手炉,像在调试瓷片的温度。
我烧得迷迷糊糊,却记得他指尖的茧子,比我的还厚,那是常年握笔磨出来的。病好后,他开始教我认瓷片。在摊开的旧报纸上,他指着块碎瓷说:“这是宣德青花,你看这晕散的青料,像云在水里游。”他的手指点过我手背时,带着青料的凉意,我缩了缩手,他便停住,改用毛笔在纸上画:“这里的纹路要这样勾,才像真的。
”我跟着画,笔总抖,他就站在旁边看,等我画错了,才伸手把住我的手腕,力道很轻,却能稳住我的手。“慢些,”他的呼吸落在我耳后,带着青料的味道,“瓷片不会跑,你慌什么。”他的指尖总是凉的,沾着青料的痕迹,洗不净,像天生就长在那里。
有次我帮他搓衣裳,看见他袖口磨出个洞,露出里面的皮肉,也沾着点青,像块没补好的瓷片。我找了块同色的布,趁他睡时缝上,他第二天看见,没说话,只是描瓷时,总往我这边瞟,眼里的雾越来越淡了。那年冬天来得早,第一场雪落时,院里的腊梅开了。他搬了张竹椅坐在廊下,手里捏着块碎瓷,是片梅瓶的瓶颈,上面只留着半朵残梅。“你看这弧度,”他把瓷片递过来,“像不像腊梅的枝?
”我触到他的指尖,比雪还凉,却没缩手。他忽然笑了,很浅,却看得清:“我爹说,等雪化了,就让将军家的小姐来看看。”“小姐?”我没忍住问。“嗯,”他低头看着瓷片,声音轻了些,“说我该娶亲了。”雪落在他发间,没化,像层白霜。
他手里的瓷片在雪光里泛着冷光,那半朵残梅,忽然显得孤零零的。将军小姐来的那天,西厢房的廊下摆了盆腊梅。我躲在厨房的门后,看见她穿着石榴红的袄裙,手里捏着支银簪,笑起来时,耳坠上的珍珠晃得人眼晕。顾昀站在她身边,穿着件新做的宝蓝锦袍,身姿比从前挺拔,只是目光扫过廊下的木箱时,快得像风掠过去,像在找什么。
他没找着我藏在木箱最底层的那片梅瓶残片——我前一晚刚补好,添了只停在枝头的小雀。
开春后,他的婚期定了。我被调去了洗衣房,每日蹲在石板上搓衣裳,手泡得发白起皱,指甲缝里总嵌着皂角的碎屑。有次路过西厢房,看见顾昀蹲在门槛上,手里捏着块碎瓷片,正是我摔碎的那只粗瓷碗的缺口,他正往上面填青料,动作比从前慢了些。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手里的毛笔顿了顿,碎瓷片上的青料划出个小疙瘩,像颗没长好的痘。
他补的是我刚来时摔碎的那只粗瓷碗,碗沿缺了块,我总说“反正不值钱,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