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礼物(蒋世航蒋世航)全文在线阅读_(二十四礼物)精彩小说
1“陈阿福,祝你生日快乐”三十二岁生日这天,我收到了两份“大礼”——一份是公司的离职通知书,另一份是房东贴在门上的催租单。
当时我正攥着刚买的生日蛋糕,奶油还没来得及拆,就看见HR发来的微信:“阿福,不用来上班了,补偿金会打你卡上。”五年客服生涯,我每天接一百二十个电话,帮客户查订单、改地址、赔道歉,连过年都守在工位上,最后连句“再见”都没有,只有冷冰冰的一行字。我盯着手机,手指抖得厉害,蛋糕“啪”地掉在地上,奶油溅了一裤腿。楼道里的声控灯灭了,黑黢黢的角落里,我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又粗又重——三千二百六十五块四毛二的银行卡余额,要付一千八的房租,还要吃饭、交水电费,我连哭的资格都没有。回到出租屋,我蹲在地上捡蛋糕渣,突然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是我爸留下的铁皮盒,里面装着他的卤味配方。我爸活着的时候,在老家镇上摆卤味摊,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卤汁,我总趴在摊边等他撕块卤猪蹄,那香味能飘三条街。后来他走了,摊也关了,这盒子就被我塞在柜子底下,忘了好几年。2打开盒子,泛黄的配方纸上写着“八角三钱、桂皮两钱”,还夹着张老照片:我爸穿着洗得发白的白褂子,推着“陈记卤味”的小推车,我骑在车把手上,嘴角沾着卤汁,笑得露两颗大门牙。看着照片,我突然就哭了——我爸没文化,没本事,却靠一口卤味把我养大,我怎么就活成了这副样子?
“不如做卤味。”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没本钱,没经验,连厨房都很少进,可除了这个,我还能做什么?总不能真的睡桥洞吧?3第二天一早,我揣着银行卡去了旧货市场。看中一辆不锈钢小推车,老板要价一千二,我跟他磨了四十分钟,从“大哥”喊到“叔”,最后八百块成交。推着车往回走,轮子“吱呀吱呀”响,像在骂我穷酸,可我心里却烧得慌——这是我翻身的唯一指望了。
4接下来三天,我把厨房变成了战场。第一次试卤,我把猪蹄、鸭翅全扔进锅,火开太大,锅底烧得发黑,卤味又苦又咸,我嚼了一口就吐了,差点把锅砸了。第二次盯着火候,可忘了看时间,卤汁熬干了,鸭翅硬得能硌掉牙。我坐在地上,看着满锅黑乎乎的东西,突然就泄了气——我是不是真的太没用了?连我爸的手艺都学不会?
就在我要把卤料扔垃圾桶时,我妈打来电话。“阿福,生日过得咋样?吃蛋糕了没?
”她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怕戳我痛处。我赶紧抹掉眼泪,笑着说:“妈,吃了!
公司给我放了假,我还学做卤味呢,等学好了寄点给你尝尝。”挂了电话,我重新拿起配方,一字一句地看——“小火慢炖三小时,中途不可揭盖”,原来我之前总急着看熟没熟,揭了好几次盖,香味全跑了。这次我把火调到最小,守在灶台前,连厕所都不敢去。
三个小时后,掀开锅盖的瞬间,卤香味炸了满屋子——猪蹄炖得软烂,一抿就化,鸭翅吸满了卤汁,连骨头都透着香。我赶紧装了一盒,跑到楼下小卖部,老板嚼着猪蹄,眼睛都亮了:“阿福,这味跟你爸当年一模一样!肯定能卖钱!”5我像打了鸡血似的,开始琢磨摆摊的地方。网红美食街人最多,我提前去踩点,看见卖烤串的老板一晚上能卖两千多,心里更有底了。
我花五十块做了个“陈记卤味”的木牌子,把卤味分装在干净的一次性盒里,还准备了塑料袋,盼着第二天能大卖。可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凌晨五点,我推着车到美食街,刚把牌子摆好,两个城管就走了过来。“健康证呢?摊位证呢?
”城管的声音像冰锥,我攥着衣角,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我根本不知道摆摊还要这些证。
最后他们扣了我半锅卤味,警告我:“再没证摆摊,车都给你扣了!”6我蹲在路边,看着剩下的卤味,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是我熬了三个小时的心血,就这么没了一半。
我不甘心,推着车往街尾躲,找了个垃圾桶旁边的角落继续等。可直到中午,只卖出三份——有个小姑娘咬了口豆干,皱着眉说:“叔叔,这也太咸了吧,像我爷爷吃的。
”旁边卖煎饼的王姐凑过来,嘴快心直:“小伙子,你这老方子得改改!
现在年轻人爱吃清淡的,你这卤味齁得慌,谁买啊?还有你这盒子,白花花的没个图案,看着就没食欲。”我心里不服气,想反驳“我爸当年就这么卖的”,可看着没卖出去的卤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人都快饿死了,还守着什么老规矩?就在我蹲在地上发愁的时候,手机响了,是前同事张超。“阿福,听说你辞职了?最近干啥呢?”我跟他说了做卤味的事,语气里满是丧劲。张超突然提高声音:“巧了!我认识美食街管理处的人,能帮你租正规摊位!咱们合伙干,我负责找关系、搞宣传,你出点本钱,赚了钱五五分!
”我心里“咯噔”一下——正规摊位不用躲城管,还能光明正大地卖,这不是我做梦都想的事吗?可我手里只剩两千多块,张超说要先交两万块“打点费+房租”,我根本拿不出来。“超哥,我……我没那么多钱。”我声音越来越小,怕他笑话我。
张超沉默了几秒,说:“阿福,咱们都是老同事了,我还能让你难住?你先出两千,剩下的我帮你垫着,等赚了钱再还我。”挂了电话,我盯着手机,手心全是汗——这是个机会,可万一张超骗我怎么办?我只有这两千块了,要是没了,我真的只能睡桥洞了。7我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匆匆走过的人,又想起我爸的照片。
他当年摆摊,不也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吗?我咬了咬牙,给张超回了微信:“超哥,我干!
”那天晚上,我把两千块转了过去,看着银行卡余额变成“1265.42”,心里又紧张又期待。我以为这是我咸鱼翻身的开始,却没料到,这不过是我“粘锅”的第一步——我连张超现在在哪上班都不知道,怎么就敢把仅有的积蓄给他?后来想想,不是我傻,是我太急了,急着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哪怕那稻草是根毒刺。8转完两千块给张超的当晚,我失眠了。一会儿盯着手机等他消息,一会儿又想起被城管扣走的半锅卤味,翻来覆去直到天快亮,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梦里全是我推着“陈记卤味”的小推车,摊前围满了人,可伸手去接钱的时候,手里的钱突然变成了张超的脸,笑着说“阿福,你被骗了”——我猛地惊醒,后背全是汗。
拿起手机一看,张超凌晨三点发了条微信:“阿福,放心,摊位的事我跟管理处的李哥约好了,明天带你去签合同。”我盯着这条消息看了三分钟,悬着的心才算落了点。也是,张超在公司时虽然油嘴滑舌,但没听说过骗人,说不定是我想多了。9第二天一早,我特意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还把小推车上的掉漆处用马克笔涂了涂,盼着签合同的时候能显得“正式”点。
张超约我在美食街门口的早餐摊见面,他穿得光鲜,手里拎着个公文包,见了我就拍肩膀:“阿福,精神点!一会儿李哥来了,你少说话,我来跟他谈。
”等了快一个小时,也没见什么“李哥”来。我忍不住问:“超哥,李哥咋还没来?
”张超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挂了后皱着眉说:“李哥临时有急事,说今天签不了了,下周再约。”我心里有点犯嘀咕,但也没多问——人家是“管理处的人”,忙也正常。
张超又说:“不过李哥说了,摊位挺紧张的,得先交五千块定金,不然怕被别人订走。
”我一听要交钱,心里咯噔一下:“超哥,我昨天不是刚给你两千吗?我手里真没那么多了。
”张超叹口气,说:“我知道你难,可这定金不交,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这样,我先帮你垫三千,你再凑两千,凑够五千给李哥送过去。
”10我攥着口袋里仅剩的一千多块,心里纠结得厉害。一方面怕错过摊位,一方面又实在没钱。张超看出我的难处,又说:“要不你跟朋友借借?就两千块,等咱们卤味卖起来,很快就能还上。”我想了想,翻遍通讯录,只有大学同学老杨能借我钱。
打过去电话,老杨听我说要创业,犹豫了半天,还是把钱转了过来:“阿福,我可就这点积蓄,你别坑我。”我拍着胸脯保证:“放心,下个月就还你!
”把两千块转给张超后,我手里只剩两百多块,连买卤料的钱都不够了。
我跟张超说:“超哥,能不能先预支点钱买卤料?不然这几天没法出摊。
”张超却皱了眉:“阿福,现在钱都给李哥拿去打点了,哪还有钱?你再想想办法,等签了合同,咱们就能从管理处申请扶持资金,到时候啥都有了。”10我没办法,只能去调料市场跟老板赊账。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之前买卤料跟他聊过几句,听我说要赊账,犹豫了半天,还是给我装了袋卤料:“小伙子,我看你实在,这卤料先给你,等你赚了钱再还我。”我攥着卤料,心里又酸又暖——还是陌生人愿意帮我。接下来几天,我只能在小区门口摆小摊,每天做五斤卤味,勉强够吃饭。有天傍晚,我正收拾摊子,之前在美食街认识的王姐路过,看见我就问:“小伙子,你不是说要租正规摊位吗?
咋还在这摆?”我把张超的事跟她说了,王姐听完就皱眉:“你怕不是被骗了吧?
美食街管理处哪有什么‘李哥’?我在这摆摊三年,从来没听说过要先交‘打点费’的。
”我心里一慌,赶紧给张超打电话,可他要么不接,要么说“在忙”。
王姐又说:“你赶紧找他要回钱!现在骗子多的是,专骗你这种想创业的老实人!
”我越想越怕,当晚就给张超发微信,说要退钱,不合伙了。可张超只回了句“别瞎想,下周肯定签合同”,之后就再也没理我。11定金交了,却见不到“李哥”,张超还总推脱,我开始怀疑自己被骗了;但机会也藏在里面,王姐的提醒让我有了警惕,要是能及时要回钱,还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到了下周,张超还是没提签合同的事。我急了,跑到他之前说的公司去找他,结果前台说“没有这个人”。我这才彻底慌了,打张超电话,发现已经被拉黑了。我蹲在公司楼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五千块里,有老杨借我的两千,还有我仅剩的积蓄,就这么没了。回到出租屋,我把自己关在屋里,连饭都没吃。房东又发来催租信息,说再不交房租就停水停电。我看着空荡荡的钱包,第一次觉得走投无路。张超失联,钱要不回来,房租还没着落,我连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可在这时冒了头,我想起王姐说的“先做熟人生意”,或许可以从小区里找突破口,至少能先赚点房租钱。12第二天,我强打精神,做了五斤卤味,在小区业主群里发了条消息:“自家做的祖传卤味,猪蹄、鸭翅都有,15块钱一斤,支持上门取货。”发完消息,我心里没底,怕没人理我。没想到没过十分钟,就有人私我:“阿福,给我留两斤猪蹄,我下午去取。”是住在三楼的李叔,之前在我这买过卤味,还夸过味道好。李叔来取卤味的时候,看我脸色不好,就问我咋了。
我把被骗的事跟他说了,李叔叹口气:“小伙子,你太实在了,没摸清底细就敢给钱。
不过别灰心,你这卤味味道好,咱们小区这么多老人,都爱吃你这口重的,先把熟人生意做起来,慢慢来。”李叔还帮我在业主群里宣传,说“阿福的卤味跟小时候吃的一样,干净卫生”。就这么着,我的卤味在小区里慢慢有了回头客。每天能卖个七八斤,虽然赚得不多,但够交房租和买卤料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天,一个阿姨买了卤味后,第二天找我说“我家小孙子吃了你的卤味,说太咸了,嗓子疼”。老人喜欢重口味,但家里有小孩的,就觉得卤味太咸,客户群体受限;机会也在这时候来了,我开始琢磨做“淡口版卤味”,分开装,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我试着把卤味分成两种:一种按老配方做,给喜欢重口的老人;一种减了一半盐,还加了点冰糖提鲜,给家里有小孩的客户。没想到淡口版的卤味卖得特别好,有个宝妈还跟我说“我家孩子之前不爱吃卤味,你这个淡口的,他一次能吃两个鸭翅”。
这下,我的客户群体扩大了,每天能卖十几斤卤味——这算是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可新的冲突又找上门来。13有天下午,我正给客户送卤味,路过小区门口的小卖部,发现老板也在卖卤味,价格比我便宜两块钱。我心里一紧,有了竞争对手,价格还比我低,我的生意肯定会受影响;我想起之前王姐说的“包装要好看”,或许可以在包装上下功夫,比如用彩色的盒子装,还附赠一张手写的小卡片,让客户觉得“值”。14我花了五十块钱,买了一批彩色的一次性餐盒,还准备了马克笔,每次给客户装卤味的时候,都在盒子上画个小笑脸,写句“趁热吃更美味”。有个客户收到卤味后,在业主群里发了张照片,说“阿福的卤味不仅好吃,包装还这么用心,比小卖部的强多了”。
就这么着,虽然小卖部的卤味便宜,但我的客户还是没少——大家觉得我更用心,愿意多花两块钱买我的卤味。生意刚有点起色,调料市场的大叔又找我了,说“最近卤料涨价了,之前赊你的卤料钱,你得先还一部分”。我手里只剩几百块,要是还了卤料钱,就没钱买明天的食材了,卤料涨价,还得还赊账,资金周转不开;就在这时有个经常买我卤味的客户,是做外卖平台的,跟我说“阿福,你可以把卤味挂到外卖上,我帮你弄,抽成比别人低”。14我之前从没想着做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