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糕阿悦《狐泪》完结版免费阅读_桂花糕阿悦热门小说
有人说,世间的雨有两种:一种落在天上,一种落在心里。前者滋润万物,后者名为眼泪。
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天生无泪。所以,在很长一段岁月里,我以为自己不会悲伤。
我曾经在雨中追逐过蝴蝶,泥土湿透了我的衣角,头顶的毛发被雨水打湿,我蹲在溪边,望着水面泛起的涟漪,却从未感到悲伤,也从未落下一滴泪。那时的我,以为快乐就是全部。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雨并不是不曾降临,而是迟了太久。1 狐妖阿悦我叫阿悦,是一只狐妖。自我有记忆以来,便与师父沈瓷在这后山竹屋中相依为命。这里云雾缭绕,翠竹成海,四季都浸润在一种湿润的清香里。竹叶总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语着山间的秘密。我与别的妖不同,更与凡人不同。别人会哭会笑,会因离别而落泪,因重逢而欣喜。而我,自诞生以来,从未流过一滴眼泪。师父说,这是我的福分。于是他为我取名“阿悦”,取“欢喜无忧”之意。师父总是说,我的快乐,就是他最大的安心。师父总是穿着一袭白衣,坐在廊下抚琴或写字。
我常常趴在一旁的竹榻上,看着他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或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书写。
那些时刻,时间仿佛都静止了,只剩下山风穿过竹林的声响,和师父平稳的呼吸。
“今日的心经,抄三遍。”某天清晨,师父头也不抬地说道。我立刻瘫软在竹桌上,拖长了音调:“师父,字太多了,手会酸的。”“抄完才有晚饭。”他的声音依旧平静。
我瘪着嘴:“那阿悦岂不是要饿成一张狐皮?”师父终于抬头,唇角泛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笑意:“那倒省了做袍子的料。”“师父才舍不得!
”我嘟囔着顶嘴。我知道他从来都舍不得饿着我。就像我知道,无论我如何调皮捣蛋,他总会包容我。我非常笃定这一点,就像认定太阳每天都会从东边升起那样。
2 竹屋岁月山中的日子悠长而宁静。春天,我会蹲在溪边看破冰的溪水携着落花奔流;夏天,我窝在竹荫下打盹,听着蝉鸣如雨;秋天,我将师父扫成堆的落叶踢得漫天飞舞;冬天,我团雪球砸向窗棂,而师父总是在屋内安静地写字。每个清晨,师父都会轻叩我的竹门:“阿悦,粥要凉了。
”可我知道粥从来不会凉。他总会算准时间,等我赖够床才盛粥。有时候我还会故意赖床,等他多叫我几回。我生病时,他彻夜不眠。推门总见一只药碗压着字条:“乖,喝完再睡。
”字迹挺拔如竹,一如他这个人。我最爱偷吃他晾在窗台的桂花糕。每次被抓包,他总板着脸说:“贪嘴,该罚。”可第二天,糕饼总会准时出现,而且似乎比前日的更香甜。
有一回,我打翻了他刚整理好的经卷。纸页散落一地,像被惊扰的白蝶。我吓得缩起脖子,等待责罚。他却一言不发,弯腰一页页拾起,用袖口轻轻拭去污迹。我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心里暖融融的,那种感觉与我熟悉的快乐不太一样,更沉静,更绵长。
但我还不知道那是什么。3 心雨之谜有一年春雨特别缠绵,淅淅沥沥下了整整一个月。
雨停后,我发现我和师父一起种的那株兰草死了。它躺在湿漉漉的泥土里,曾经翠绿的叶片如今枯黄卷曲,像是失去了所有生机。我愣了很久,最终用手指挖了一个小坑,小心翼翼地将那株兰草埋葬。然后学着人类的样子,在周围摆上一圈白色的石子。我望着那个小小的“坟冢”,心里忽然空了一块。山风吹过,凉意直往心里钻。可我依旧没有眼泪。“师父,”我仰头问正在整理药篓的他,“什么是悲伤?什么又是眼泪?”他的动作微微一顿。转过身来时,眼神温润得像一块古玉。
他蹲下身与我平视,声音轻得像叹息:“眼泪啊...就像心里的雨。”“心里的雨?
”我不解地歪着头。“嗯。天上的雨滋润万物,而心里的雨...只落在一个人最深的秘密里。”他的目光飘向远山,像是看见了什么我看不见的东西。我似懂非懂,耳尖不自觉地抖了抖:“那...会冷吗?
”“会冷,但也会让人变得柔软。”他轻轻揉我的头发,眼中有一种我那时读不懂的情绪。
心里的雨?我努力想象着心里长出一朵乌云的感受,但还是想象不出心里下雨的感觉,索性咧嘴笑了:“师父,我还是不懂。”他唇角弯起温柔的弧度:“嗯,不懂也好。
阿悦只要永远快乐,便好。”于是我信了。没有眼泪的人生,或许才是圆满的。
4 初下山门十五岁那年,师父终于答应带我下山。市集如潮,人声喧嚷。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山外的世界。糖葫芦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泥人栩栩如生,花灯笼在风中轻轻旋转。我兴奋得险些冲进马车轮下。师父一把将我拉回。他的手心温热,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紧张:“小心些。”之后他便一直牵着我的手。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指腹有常年执笔练剑留下的薄茧。我偷偷瞄他,发现他今日格外警惕,目光不时扫过人群,像是在防备什么。“师父,你在看什么?”我小声问。“没什么。”他微微一笑,握紧了我的手,“跟紧我。”他买桂花糕给我,纸包温热,甜香四溢。我塞了满嘴,含糊不清地问:“师父也喜欢吃桂花糕吗?”他注视着我的吃相,眼含笑意:“你喜欢,我便喜欢。”他带我认药草,教我识人间善恶。我每一样都学得认真,只因那是他教的。
在我心里,师父的话就和那些经书一样,是真理一般的存在。在熙攘的人群中,他俯身指点草药特性时,声音依然沉稳清晰,仿佛周遭喧嚣都与他无关。夕阳西下时,我们登上回山的石阶。我回头望去,人间灯火次第亮起,像散落的星子。师父白衣如雪,站在高阶上向我伸手:“回家了,阿悦。”那一刻,我忽然希望时间就停驻于此。
我们一起看花灯,我第一次学会挑选花布绣品。他耐心教我辨草木,解释每种草药的用途和毒性。我伸手触摸叶片,指尖冰凉,他总会提醒我:“小心,别伤到手。”在竹林中练剑,我笨拙地挥舞着木剑,他蹲下身,一遍遍示范动作。
他手把手教我站姿、手法,每一次纠正都细致入微,从不不耐烦。
我好奇地打量每一株草木、每一块石头,他总耐心讲解来源与功效;我调皮地追逐蝴蝶,他只是静静看着,轻轻笑出声。5 泪之启示下山归来后的几天,我总想起市集上看见的一幕。一个姑娘跪在街边哭泣。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砸在地上,像是断了线的珍珠。周围人来来往往,却无人驻足。唯有我,怔怔地看了许久。“师父,为什么那个姑娘会哭得那么伤心?”某天练字时,我忍不住问。师父笔尖一顿,墨点滴落纸面,晕开一小片灰云。“因为她失去了重要的人。”他轻声说。“重要的人?
”“就是...宁愿用自己的眼泪去换,也不愿失去的人。”他的目光掠过窗外的竹海,像是想起了什么。我似懂非懂地摸着心口:“可是师父,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流过眼泪?
”他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有些雨,来得迟一些。但我不愿你等来那一场。
”我抬头望他。他眼中藏着很多我看不懂的情绪,也倒映着茫然的我。那夜我做了个梦。
梦见自己站在旷野中,天上地下都在下雨。雨水打湿我的衣衫,却都是从我心里涌出来的。
醒来时,枕畔干爽如常,唯有心口隐隐作痛。6 记忆碎片又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我窝在石阶上晒太阳。师父在廊下抚琴,琴声如山涧流水,清澈见底。
我忽然想起一个盘桓心头已久的问题。“师父,你当年...是怎么捡到我的?
”琴声戛然而止。他修长的手指悬在琴弦上,久久没有落下。他转过身来时,脸上带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神情。像是忧伤,又像是怀念。他走过来蹲下身,与我平视。
手落在我发顶,很暖。“那天风很大,”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你在草丛里发抖,浑身是伤。我察觉灵气有异,便找到了你。”“然后呢?”“然后我想,这么傻的一只小狐狸,若我不捡回来,怕是活不过那个冬天。”他唇角弯起温柔的弧度,可眼底却盛满我看不懂的哀伤。我嘻嘻一笑,以为他在说笑。
却忽略了他颤抖的目光和欲言又止的唇。那之后,我常常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我满身是血,一个人紧抱着我,泪水落在我脸上。冰凉,又灼人。有个声音在耳边反复说着什么,可我总是听不真切。我一次次惊醒,又一次次被师父安抚:“只是梦。”可梦太真实。
真实得像被遗忘的记忆,夜夜归来叩门。7 风雪之战平静的日子在某年冬天被打破。
山下邪灵作乱,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师门传来急讯,命师父即刻下山除妖。“我也要去。
”我拽着师父的衣袖,语气坚定。“不可。”他少见地严厉,“此行凶险,你留在山中。
”“我要保护师父!”我急得耳朵都冒了出来,“我已经不是当年那只小狐狸了!
”他注视我良久,似有万语千言最终只化作轻叹一声:“跟紧我,不许擅自行动。
”下山那日,风雪很大。师父白衣胜雪,走在前面为我挡风。我踩着他的脚印前行,忽然想起这些年来,似乎一直都是他在前面为我遮风挡雨。邪灵比想象中更加凶残。
它们隐匿在风雪中,伺机而动。师父将我护在身后,剑光如练,每一次挥出都带着凛冽的寒意。“师父小心!”我惊呼出声,一道黑影正从他背后袭来。
师父旋身格挡,剑锋相击迸出火花。那一刻,我看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我从未见过的杀意。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黎明时分,最后一只邪灵终于消散在晨光中。师父白衣染血,拄剑而立,呼吸略显急促。“结束了。”他向我伸出手,笑容疲惫却温暖。我正要上前,忽然瞥见一抹黑影从他身后悄然浮现。“小心——!”我扑过去想推开他,却已经太迟。
剑锋刺入血肉的声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师父倒下来,血染红雪地,像泼洒的朱砂。
我接住他下滑的身体,手止不住地颤。“不要睡...求你,别睡...”这一幕...我见过的。在梦里,在更久远的从前。
8 前世缘起记忆如决堤洪水,汹涌而来。原来我早遇见他。不是在深山竹屋,而是在溪边,在月下,在灯市人潮中。那日我贪玩溜出族地,险些滑入溪中。是他伸手拉我起来,指尖相触的瞬间,我的心跳快得不像话。“姑娘,水深危险,还请小心。”他音色温润,眉眼如画。后来我知道他叫沈瓷,是个修士。出于私心,我没有告诉他我是狐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