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碧玉守瑜不了情(守瑜碧玉)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碧玉守瑜不了情(守瑜碧玉)

时间: 2025-09-18 20:37:19 

第一章 暮春闲思暮春江南,别院浸在三分湿意与七分怅惘里。

正在沈府后花园捡花的丫鬟“明月”见月洞门转出人影,忙招呼:“姑娘怎这会子出来?

夜里露水凉。”沈碧玉停下脚步,素白裙角扫过阶前青苔。十七岁的年纪,眉眼却笼着淡淡愁绪,像水墨画里晕开的烟霞。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心头那缕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随飘落的花瓣悄然浮起。“在屋里闷得慌,出来透透气。

”碧玉声音轻缓,目光却不由自主飘向西院的方向,“前儿听母亲说,舅家的表哥要来了?

”话一出口,耳尖已悄悄泛起薄红。明月手脚麻利地将花瓣收进锦囊,笑着回话:“可不是嘛,太太正让人收拾西院呢。听说表少爷中了举人,这次是来江南游学的,太太盼了好些日子了。”她眼尖地瞥见姑娘微红的耳根,打趣道,“姑娘这几日练字都心不在焉的,莫不是也盼着表少爷来?”碧玉嗔了她一眼,转身往正房走,脚步却不自觉慢了些。穿过抄手游廊时,瞥见墙角的芭蕉又绿了几分,想起十岁那年,也是这样的暮春,穿着宝蓝色长衫的少年站在海棠树下,将掉落的花瓣一片片捡起来,塞进她的锦囊。那时他说:“妹妹喜欢花,往后我年年都给你捡最新鲜的。”如今八年过去,那句童言竟还清晰如昨。正房里,沈夫人正对着一叠料子出神。她穿着石青色绣暗纹的褙子,鬓边插着支赤金点翠的簪子,虽已年过四十,风韵犹存,只是眼角的细纹里藏着挥不去的忧虑。见女儿进来,她忙招手:“碧玉快来,你瞧这匹烟霞锦怎么样?做件褙子配你去年的月白裙子正好。

碧玉守瑜不了情(守瑜碧玉)在线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小说碧玉守瑜不了情(守瑜碧玉)

”碧玉挨着母亲坐下,指尖拂过光滑的锦缎:“料子是好,只是太艳了些。”“你这孩子,总爱穿素净衣裳。”沈夫人嗔怪着,却还是把料子推到一边,“那就选这匹雨过天青的杭绸吧,衬得你肤色白。”她顿了顿,握住女儿的手,目光带着深意,“你表哥虽是马上来咱们家,却是自小看着长大的,性子温厚,学问又好。

你父亲不在身边,你们兄妹俩正好做个伴,也能解解闷。”碧玉低眉顺眼地应着,心里却像揣了只乱撞的小鹿。她对着镜子理了理鬓边的茉莉,那淡淡的花香里,仿佛也掺进了少年身上的墨香,让她心慌意乱,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第二章 初逢心动三日后的清晨,沈府门前挂起了红灯笼。碧玉刚梳洗完,明月就兴冲冲地跑进来:“姑娘,表少爷到了!”她跟着母亲到前厅时,正见一个年轻公子站在堂中。他穿着件月白色的直裰,腰间系着块羊脂玉佩,身姿挺拔如松。

听见脚步声,他转过身来,眉如墨画,目若朗星,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正是长身玉立的年纪,比记忆中更添了几分俊朗。只是那双眼看向她时,带着恰到好处的熟稔与疏离,让碧玉心头莫名一紧。“甥儿守瑜,拜见姑母。

”守瑜规规矩矩地行礼,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沈夫人忙扶起他,上下打量着:“快起来快起来,几年不见,守瑜都长这么高了!快让姑母瞧瞧,真是一表人才。”她拉着守瑜的手,眼圈微微发红,“你母亲要是见了,不定多欢喜呢。

”守瑜目光温和,落在碧玉身上时微微颔首:“碧玉妹妹,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碧玉脸颊微红,屈膝行礼:“表哥安好。”这一声“表哥”出口,心头竟莫名一跳,像有只小鹿在撞。她记得小时候总爱追在他身后喊“守瑜哥哥”,可如今隔着八年光阴,那亲昵的称呼再也说不出口。接风宴设在水榭里,席间沈夫人问起京中旧事,守瑜一一作答,言语得体,举止从容。他说起在京中书院读书的趣事,又讲起沿途所见的风土人情,听得碧玉频频抬眼,目光里带着好奇。每当她望向他时,总能对上他含笑的目光,那目光温润如水,却又像带着钩子,让她慌忙低下头,指尖悄悄绞起了帕子。

“江南的景致果然名不虚传,”守瑜望着窗外的荷塘,“方才进来时见园里的蔷薇开得正好,比京中御花园的还要热闹。”沈夫人笑道:“你要是喜欢,往后让碧玉陪你多逛逛。

她从小在这园子里长大,哪里有好景致最清楚。”碧玉闻言,耳尖悄悄红了。守瑜看在眼里,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转口说起别的:“甥儿带了些京中的点心,是姑母爱吃的茯苓饼,还有给妹妹的两支胎毛笔,据说用的是江南的紫毫,写起字来很顺手。”晚膳后,碧玉回到汀兰水榭,看着桌上那两支精致的胎毛笔,指尖轻轻拂过笔杆。明月端着茶进来,笑着说:“姑娘,表少爷待你多上心,知道你爱练字,特意寻了这么好的笔来。

”碧玉没说话,只是拿起笔在宣纸上轻轻一点,落下个小小的墨痕。

她想起小时候守瑜教她写字,总爱握着她的手说:“妹妹的手这么巧,将来定能写出最好看的字。”那时他的掌心温热,带着淡淡的墨香,如今那温度仿佛还留在她的指尖。这一夜,碧玉睡得格外浅,梦里全是蔷薇花下的少年,和他眼中捉摸不透的星光。第三章 荷风送香暗生情表哥住下的日子,沈府仿佛也添了几分生气。守瑜每日清晨会去书房读书,午后便陪着沈夫人说话,或是和碧玉在园子里散步。他学问好,性子又温和,无论是讲诗论画,还是谈论花草,总能说得头头是道,连府里的老嬷嬷都赞他是个难得的好后生。这日午后,天气闷热,蝉鸣聒噪。碧玉正在窗前临摹《兰亭序》,明月端着碗冰镇的酸梅汤进来:“姑娘,表少爷在荷风亭里看书呢,让小厨房做了些莲子羹,遣小厮送过来了。”碧玉放下笔,看着白瓷碗里软糯的莲子,上面还撒着些冰糖,心里甜丝丝的。她舀了一勺放进嘴里,莲子的清香混着冰糖的甜,在舌尖化开:“表哥怎么自己不送来?”她轻声问,连自己都没察觉语气里的期待。明月捂着嘴笑:“表少爷说怕打扰姑娘练字呢。不过他说了,等姑娘写完字,要是不热了,就去荷风亭那边,他带了本新得的《江南画谱》,说姑娘一定喜欢。”碧玉脸颊微红,低头继续练字,笔尖却有些不稳,一个“之”字写得歪歪扭扭。她索性放下笔,对明月说:“去换件衣裳,咱们去荷风亭。

”荷风亭建在荷塘中央,四面环水,凉风习习。守瑜正坐在亭中看书,见碧玉过来,忙起身相迎。他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的纱衫,更显得身姿挺拔,风吹起他的衣袂,竟有种仙人之姿。“妹妹来了,快坐。”守瑜指着石凳上的软垫,“刚让小厮冰镇了些西瓜,你尝尝。”碧玉坐下,看着他递过来的画谱,指尖轻轻拂过封面:“这画谱是哪里来的?

我寻了好久都没找到。”“是京中一位老先生送的,他说这是前朝画师的真迹,”守瑜翻开画谱,指着一幅《烟雨江南图》,“你看这笔法,灵动又细腻,把江南的水汽都画出来了。”碧玉凑近细看,鼻尖几乎要碰到书页。

守瑜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茉莉香,心里微微一动,目光落在她纤长的睫毛上,像两把小扇子,轻轻颤动着。他想起小时候总爱摘院子里的茉莉给她簪发,那时她的头发软软的,带着奶香,如今却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连气息都变得清雅动人。“这里的荷叶画得最好,”碧玉指着画中的荷叶,“用的是泼墨法,却又不失层次感。”她说话时,气息轻轻拂过守瑜的手背,他只觉得心头一麻,忙移开目光。两人并肩看画,偶尔说几句话,荷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水面上的荷花亭亭玉立,像极了眼前的少女。

守瑜看着碧玉认真的侧脸,忍不住说:“妹妹不仅字写得好,对画也这么有见解,真是难得。

”碧玉被夸得不好意思,低下头:“表哥过奖了,我只是随便看看。”她顿了顿,轻声问,“表哥打算在这里住多久?”“原本计划住三个月,”守瑜望着远处的柳树,“不过来了这些日子,觉得江南实在好,竟有些不想走了。”他转过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