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扶弟魔妻子偷卖房产后我辞职了(苏晴林逸)免费小说完结版_免费小说免费阅读扶弟魔妻子偷卖房产后我辞职了苏晴林逸

时间: 2025-09-18 20:44:08 

1 雨巷染坊藏旧档天宝十二载,长安西市的雨连下了四十天。青石板被泡得发涨,“苏家染坊”的黑木招牌垂着水珠,把“苏”字的三点水晕成了一片墨痕。

苏绾绾蹲在染缸前,竹棍搅动靛蓝染料的声响,混着檐角滴落的雨声,在潮湿的空气里织成细密的网。“绾绾!东市胡商订的五十匹‘雨过天青’,明日就得交货!

”母亲柳氏掀着账房的竹帘喊,鬓边银钗随着动作晃出细碎光泽,“你这染料要是再调不好,咱们染坊三代人的招牌,就要砸在波斯王子的礼袍上了。”苏绾绾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腰,指尖沾着的靛蓝蹭在布裙上,像落了片化不开的云:“娘,‘雨过天青’要等雨停时取晨露调染料,今日雨没歇,晨露不够。要是用井水,染出的颜色会发灰,配不上胡商说的‘献给波斯王子’的规格。

”柳氏盯着染缸里浅淡的蓝色叹气,苏绾绾却转身拖出墙角的旧木箱——那是父亲苏老染匠生前最宝贝的物件,锁早就锈了,她轻轻一掰就开,里面堆着一叠泛黄的麻纸。最上面一张画着复杂的染方,旁侧小字墨迹已淡,却仍能看清:“取蓝草汁三升,加硝石一钱,经三沸三冷,可得雨过天青。隋织染署秘传。”“这是爹藏的隋代织染术秘方,”苏绾绾眼神亮得像雨后初晴的星,“他临终前说,这方子能避开晨露的限制,染出最正的青色。”柳氏却皱起眉:“硝石是管控之物,炼丹方士都得凭官府文书才能买,咱们一个染坊,哪儿弄去?”苏绾绾想起去年父亲生病时,城西王记药铺的掌柜曾偷偷收过硝石。当天傍晚,她揣着攒下的碎银,冒着小雨往城西跑。

药铺门半掩着,掌柜的蹲在柜台后算账,听到“要硝石”三个字,猛地抬头,眼神警惕:“小姑娘,硝石是禁物,私藏私卖都要蹲大狱,我这儿可没有。

扶弟魔妻子偷卖房产后我辞职了(苏晴林逸)免费小说完结版_免费小说免费阅读扶弟魔妻子偷卖房产后我辞职了苏晴林逸

”苏绾绾急得掏出染方:“掌柜的,我是苏家染坊的,要调隋代织染署的方子,真的急需。

我爹生前常来照顾您生意,您还记得吗?”掌柜的盯着染方看了半晌,终是从柜台下摸出个油纸包:“这是前朝遗留的硝石,比现在的纯,你用的时候少放些。

记住,这事千万别对外人说。”回到染坊,苏绾绾立刻按照秘方操作。蓝草汁倒入铁锅,加硝石后柴火噼啪作响,液体第一次沸腾时呈浅蓝,冷却后变灰;第二次沸腾转深,冷却后泛紫;第三次沸腾时,竟突然变成深邃的青,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干净得能映出云影。柳氏看着染缸里的染料,终于松了口气,却没注意到木箱最底层,一张画着洛阳含嘉仓轮廓的麻纸,正被檐角漏下的雨水浸开了边角。次日胡商来取货,掀开布料的瞬间,眼睛都直了:“这就是‘雨过天青’?比我在波斯听说的还要美!

”当场付了双倍银两,临走时突然指着苏绾绾腰间的玉佩:“小姑娘,你这玉佩上的花纹,是隋代织染署的印记!我在波斯王宫见过同款,是当年隋廷赏赐给西域使节的信物。

”苏绾绾摸了摸玉佩——这是父亲临终前塞给她的,绳结都磨得发亮,她一直以为只是普通的护身之物。“胡商先生,您知道织染署的事?

”胡商摇头:“隋亡后织染署就散了,听说工匠们带着秘档和技艺藏到了民间,再没了踪迹。

”当晚,苏绾绾翻出木箱底层的麻纸,含嘉仓的轮廓在烛火下愈发清晰。

她想起父亲生前总说的话:“洛阳含嘉仓附近,有座藏着织染秘密的院子,那是咱们苏家的根。”那一刻,她下定决心,等忙完这阵子,就去洛阳寻父亲口中的“根”。

2 崤函古道遇秦策半个月后,苏绾绾谎称去洛阳采买优质蓝草,背着简单的行囊告别母亲。

从长安到洛阳的崤函古道,多是陡峭山崖,她雇了辆马车,车夫赵老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常年往返两地,路上总絮絮叨叨讲些道上的传闻:“姑娘,最近古道不太平,有伙盗匪专抢商队,听说前几天还抢了个西域商队的香料,你一个女子独自出行,可得小心。

”苏绾绾攥紧袖中的剪刀——那是父亲教她防身用的,刀刃磨得锋利,嘴上却笑着应:“我就带了些采买染料的碎银,盗匪应该看不上。”可话音刚落三天,马车行至古道中段时,几个蒙面人突然从山崖后跳出,举着刀拦住去路:“把钱和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赵老车夫吓得缩在车辕上发抖,声音都变了调:“大、大王,我们就是普通行路人,没带多少钱。”苏绾绾却强迫自己冷静,她知道越是慌乱,越容易出事。

就在蒙面人要伸手掀车帘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为首的年轻将领勒住马,铠甲上的铜片在雨雾里闪着冷光,身后跟着十几个骑兵,气势逼人:“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眼里还有大唐的王法吗?”蒙面人见状不妙,骂了句脏话,转身就往山崖后跑。

将领翻身下马,走到马车旁,声音带着几分关切:“姑娘,你没事吧?

我是陇右节度使麾下将领秦策,奉命押送粮草去洛阳。这崤函古道近来不太平,你一个女子独自出行太危险,不如跟我们队伍同行,也好有个照应。

”苏绾绾看着秦策——他穿着银色铠甲,脸上沾着些尘土,眼神却锐利又温和,不像那些只会舞刀弄枪的粗莽将领。她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多谢秦公子好意,那就麻烦您了。”一路上,秦策说起边境的事:“吐蕃最近频频来犯,边境的士兵们过冬的粮草不够,我这次押送的,就是给他们的救命粮。

”苏绾绾也聊起苏家染坊的生意,秦策眼睛一亮:“我去年去长安公干,特意去西市看你们的‘雨过天青’,可惜当时刚好卖完,没能亲眼见见。

”苏绾绾笑了:“等秦公子下次去长安,我送您一块‘雨过天青’的布料,就当谢您今日的救命之恩。”秦策也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瞬间少了几分将领的威严,多了些少年气:“那我可就等着了。”几天后,队伍抵达洛阳城外。秦策要先去军营交差,临走前塞给苏绾绾一块令牌,上面刻着“陇右军秦”四个字:“要是在洛阳遇到麻烦,拿着这块令牌去洛阳军营找我,不管什么事,我都能帮你想想办法。”苏绾绾接过令牌,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剑留下的痕迹,心里莫名暖了一下。安顿好客栈后,苏绾绾立刻去含嘉仓寻找父亲口中的院子。含嘉仓是隋代最大的粮仓,规模宏大,周围散落着许多废弃的房屋,有的屋顶都塌了,长满了杂草。她找了整整一天,脚都磨起了泡,终于在含嘉仓的西北角,发现一座被藤蔓覆盖的院子。推开腐朽的木门,里面的景象让她心头一震:院子里堆着十几口废弃的染缸,缸壁上还残留着各色染料的痕迹;墙角放着几台老旧的织机,木质虽已腐朽,却还能看出当年精心打磨的纹路;地上散落着一些染过色的布料碎片,颜色虽已褪色,却仍能分辨出是隋代特有的纹样。这一切,都和父亲生前描述的一模一样。

院子深处有间保存相对完好的屋子,苏绾绾推开门,里面积着厚厚的灰尘,墙角的旧木柜没锁,她拉开柜门,里面堆满了泛黄的麻纸。她拿起一张,上面写着“隋织染署管理制度”,详细记载着织染署的工匠分工、染料采购、技艺传承等内容;再拿起一张,是“靛蓝染料进阶配方”,比她之前用的方子复杂得多,能染出七种不同深浅的蓝色。突然,一张画着地图的麻纸吸引了她的注意——地图上标注着“织染署秘库”的位置,竟在含嘉仓的地下,入口就在一座废弃的粮仓里。苏绾绾正看得入神,外面传来脚步声,她赶紧把麻纸藏进怀里,躲到木柜后面,屏住呼吸。两个黑衣人推门进来,四处翻找,声音压得很低:“听说隋代织染署的秘档就藏在这院子里,怎么什么都没有?

”另一个人冷哼一声:“肯定被人捷足先登了!不过没关系,咱们知道秘库的位置,只要拿到秘库里的东西,卖给西域商人,照样能赚一大笔钱。

”黑衣人注意到木柜上的灰尘被碰过,伸手就要打开柜门。苏绾绾急中生智,将袖中的剪刀朝离得近的黑衣人扔去,剪刀擦着对方的胳膊飞过,划开一道口子。

两人吓得转身就跑,嘴里还喊着:“谁在里面?有种别躲着!”苏绾绾趁机冲出屋子,一路跑回客栈,怀里的麻纸被汗水浸得发皱,可地图上“织染署秘库”的字样,却愈发清晰。

她靠在门上,心跳得飞快,既兴奋又紧张——父亲口中的“秘密”,似乎就在眼前了。

3 含嘉仓下的秘库次日一早,苏绾绾换上一身男装,戴上斗笠,把火把、匕首和玉佩都揣进怀里,悄悄来到含嘉仓。按照地图的指示,她在含嘉仓的东北角,找到了那座废弃的粮仓。粮仓的门紧闭着,上面挂着一把生锈的铁锁,她从袖中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锤子,轻轻一敲,铁锁就断了。推开门,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里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苏绾绾点燃火把,火光摇曳中,她看到粮仓里堆满了废弃的麻袋,有的麻袋已经破了,露出里面发霉的谷物。

她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在粮仓的西北角,发现了一个通往地下的梯子——梯子是木质的,上面的木纹虽已腐朽,却还能承受她的重量。顺着梯子往下走,下面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的墙壁上刻着许多花纹,仔细一看,正是她腰间玉佩上的织染署印记。

这些印记排列整齐,像是某种暗号。走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一扇刻着“织染署秘库”五个大字的石门出现在眼前。苏绾绾试着推了推石门,石门纹丝不动,像是焊死了一样。她绕着石门转了一圈,发现门上有一个凹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