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杏香如故(杏树刘云)全本完结小说_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杏香如故(杏树刘云)

时间: 2025-09-18 21:11:08 

第一章:风中的思念深秋的江城,银杏叶洒满人行道,刘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独自走在回公寓的路上。一阵熟悉的甜香忽然掠过鼻尖,她停下脚步,深深呼吸——是杏子的香气,与他记忆中故乡那棵老杏树的味道一模一样。

她恍惚看见故乡山坡上那棵老杏树,枝叶婆娑,金黄的果实如星子般缀满枝头。这一刻,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太奶奶慈祥的面容和那棵陪伴了她一生的杏树,在记忆中愈发清晰起来。那香气固执地萦绕不去,引领他的思绪穿越一千二百公里,回到晋北那个小山村里。刘云的心猛地一紧。已经十年了,自从太奶奶去世后,她就再没有回去过。那个曾经承载他整个童年的地方,被她以工作忙碌为借口,一再地推迟归期。回到公寓,刘云打开电脑,毫不犹豫地提交了年假申请。有些思念,一旦被唤起,便再也无法压抑。第二天清晨,他登上了开往故乡的列车。

第二章:重返故土列车驶出繁华的都市,窗外的景色逐渐由高楼大厦变为连绵的田野。

刘云靠着车窗,记忆如倒带的胶片,一帧帧回溯。太奶奶银白的发髻,粗糙却温暖的手掌,还有那棵百年老杏树——它粗壮的树干,茂密的树冠,夏天结满金黄的果实,秋天落叶如金雨纷飞。"树啊,是有灵性的。"太奶奶总是一边捡拾落地的杏子,一边喃喃自语,"你太爷爷就在树里看着我们呢。"刘云还记得五岁那年,第一次被父母送到乡下太奶奶家。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乡下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而那棵老杏树,成了他最好的玩伴。"这棵树是你太爷爷种的。"太奶奶拉着他的小手,抚摸着粗糙的树干,"他走的那年春天刚种下,说等我过来时,就能吃到甜杏子了。

杏香如故(杏树刘云)全本完结小说_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杏香如故(杏树刘云)

""太爷爷去哪了?"小刘云仰头问。"他去打仗了,再也没有回来。"太奶奶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那时的刘云还不懂"再也没有回来"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太奶奶说这话时,眼睛里有种他看不懂的悲伤。车到站了。刘云拖着简单的行李,走上那条熟悉又陌生的小路。村庄比记忆中安静了许多。许多房屋已经空置,只有几户人家的烟囱还冒着炊烟。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守着老屋和土地。

转过最后一个弯,记忆里的那棵杏树终于映入眼帘。第三章: 百年守望老杏树依然挺拔,但岁月的痕迹无处隐藏。部分枝干已经干枯,最粗的树干上有了一道深深的裂缝,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树下的孤坟几乎被荒草淹没,只有石碑一角隐约可见。

刘云的心猛地揪痛起来。他加快脚步,几乎是小跑着来到坟前。"太奶奶,我回来了。

"声音哽咽在喉咙里。她放下行李,徒手开始拔除坟头的杂草。尖锐的草叶划破了她的手掌,但她仿佛感觉不到疼痛,只是一心想要清理出太奶奶安息的地方。当墓碑完全显露出来,"刘氏玉珍之墓"几个字映入眼帘时,刘云的泪水终于决堤。"太奶奶,对不起,现在才来看您。您怎么不等我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世间最彻骨的遗憾之一。

它不似刀剑伤人于顷刻,而似一滴冰凉的雨,在往后所有岁月里,无声地渗透进生命的缝隙,带来一场永不停歇的、无声的潮湿。这种遗憾,是一种关于时间的、永恒的错位。

当她终于褪去少年的青涩,羽翼渐丰,终于有能力回过头,想要用曾经被呵护的双手去温暖她,却发现她早已不在。她攒足了回报的资本,却失去了回报的对象。这份迟来的成熟与能力,像一份精心准备却永远无法送出的礼物,沉重地压在心头,成为对过往每一个疏忽、每一次推诿的无声谴责。

最终凝固成心里一个无法填补的空洞,一种无声的呐喊。从此,所有的思念都失去了回音,所有的爱都失去了落脚点。她只能对着虚空诉说成功与喜悦,在梦里才能偿还那些亏欠的陪伴。这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从此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是一堂关于爱与时间、关于珍惜与告别的,最沉重也最深刻的课,这份遗憾,如同树感的裂缝,将永远刻在她的生命里。清理完坟墓,刘云疲惫地靠在杏树粗壮的树干上。

树荫如盖,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她闭上眼睛,童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第四章:树下的时光那年暑假,父母忙于生意,将他送到太奶奶家。那是刘云最快乐的时光。

每天清晨,太奶奶都会带着他在杏树下做晨操。

"吸——呼——"太奶奶模仿着树木呼吸的样子,逗得小刘云咯咯直笑。上午,太奶奶在树下做针线活,刘云就在一旁看书或者观察蚂蚁搬家。

杏树的树荫是最好的天然空调,即使盛夏也不觉得炎热。午后是最美好的时光。

太奶奶会从屋里拿出草席铺在树下,一边轻轻拍着刘云的背,一边讲那些古老的故事。

"这棵杏树啊,救过咱们一家人的命。"太奶奶的声音悠远而平静,"那是在1959年,饥荒年代..."刘云仿佛听见太奶奶的声音在风中回荡,讲述着那个艰难岁月里的故事。

1959年,饥荒席卷全国。村子里饿死了许多人,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

太奶奶和爷爷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只能喝凉水充饥。那天夜里,狂风暴雨。

太奶奶把爷爷搂在怀里,听着屋外呼啸的风声,以为自己活不过这个晚上了。突然,一声巨响传来。第二天清晨,太奶奶推开房门,惊讶地发现那棵杏树被雷劈断了一大根枝干,断枝上却奇迹般地挂满了金黄的杏子——虽然还没到成熟的季节。"是你太爷爷送吃的来了。

"太奶奶对年幼的爷爷说,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小心翼翼地收集起那些杏子,又晒干储存起来。靠着这些提前成熟的杏子和雨水浇灌后突然冒出的野菜,母子俩熬过了最艰难的几个月。"这棵树救了我们母子性命。"太奶奶后来常说,"所以你太爷爷一直都在,他就活在这棵树里。"第五章:三代人的根爷爷在杏树下长大。

太奶奶用杏子换来的钱供他读书。他很有出息,后来考上师范学校,成为镇上中学的一名教师。爸爸也是在这棵杏树下长大的。每到暑假,太奶奶就会照顾前来度假的孙子。爸爸后来告诉刘云,他记忆中最美好的夏天,就是和太奶奶一起在树荫下剥杏核,听她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不过爸爸没有继承爷爷的职业,他去了县城做生意,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把一家小杂货店做成了县城最大的超市。

而刘云,是家里第三代在杏树下度过童年的孩子。那些暑假,太奶奶教他认字,用树枝在泥地上一笔一画地写。她没上过学,所有的字都是自学的,为的是能读太爷爷留下的几本书和偶尔寄来的信。晚上,他们躺在炕上,她轻轻拍着刘云的背,唱起那首太爷爷最喜欢的歌谣:"杏花儿开,杏花儿落,思念的人儿何时归..."在她的歌声中,刘云渐渐入睡,梦里是满树繁花和永不分离的恋人。第六章:最后的告别刘云上大学那年,太奶奶已经九十六岁。临走前,他特地回老家看她。她站在杏树下,拄着拐杖,身子佝偻得厉害,但眼睛依然明亮。树上结满了杏子,她踮起脚,颤巍巍地摘下一颗最大的,塞进刘云手里。"带着路上吃。记得常回来看看,不知道太奶奶还能等你几次杏子熟。

"刘云抱住她瘦小的身体,闻到老人特有的慈祥气息混合着杏子的甜香。

"每个假期都会来看您。"他承诺道。大学期间,刘云确实回去过几次,但总是匆匆忙忙。

太奶奶每次都会准备好晒干的杏脯和杏酱,让他带回学校。"同学们纷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