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屑与尘土周秀兰张磊完本完结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铁屑与尘土(周秀兰张磊)
1 车间风云李建国把最后一颗螺栓拧进机床卡槽时,车间顶的白炽灯突然闪了三下,像是被铁屑迷了眼。机油味混着焊枪烧红钢铁的焦糊味扑进鼻腔,他抹了把额角的汗,指腹蹭上一层黑灰——这是他在“红星机械厂”的第十八个年头,掌心的老茧比机床底座的锈迹还厚,连工具箱里那把扳手的木柄,都被磨得泛出温润的包浆,刻着他名字的地方,漆皮掉了又补,补了又掉,如今只剩一道浅痕。“李哥,歇会儿呗,张头刚去办公室了,偷摸抽根烟。”旁边工位的小王凑过来,手里捏着根皱巴巴的红塔山。
李建国摆摆手,弯腰捡起地上的铁屑,塞进旁边的废料桶:“别了,这批零件下午要送检,差半毫米都得返工。”他说话慢,带着老北方的憨直,声音里总像裹着车间的噪音,闷沉沉的。小王撇撇嘴,缩回工位上捣鼓手机:“您就是太实诚,张头那德性,你再干,他也不会给你评先进。”李建国没接话,只是盯着机床的刻度盘。张磊是车间领班,比他小五岁,当年还是李建国带出来的徒弟,后来靠着脸皮活泛,跟主任搭上了话,倒成了他的顶头上司。打从张磊上任,李建国就没舒坦过——有奖金的活儿轮不到他,脏活累活全往他身上压,就连他去年发现的机床安全隐患,报上去后也成了张磊的“功劳”,月底奖金发下来,张磊揣走了三百,只给了他五十,还拍着他的肩膀说:“李哥,厂里效益不好,你是老骨干,得多担待。”担待,他担待了十八年。中午食堂,李建国端着餐盘找了个角落。白菜豆腐汤飘着几滴油花,米饭硬得硌牙,他扒了两口,手机震了一下,是妻子周秀兰发来的微信:“透析的药快没了,下午你要是不加班,去药店买一盒?”后面跟着个委屈的表情。李建国心里一紧,手指飞快地回:“加不加班不一定,我下班就去,你别担心。”他抬头看了眼食堂门口,张磊正和几个小组长围着一张桌子,桌上摆着红烧肉和可乐,张磊夹了块肉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下个月开始,厂里要搞‘优化考核’,不合格的就得调岗,你们心里有数。
”“优化考核”这词,上周主任开会时提过,说是机械厂接不到大订单,要压缩成本。
李建国心里犯嘀咕,他干了十八年,车床、铣床、刨床样样拿得起来,论技术,车间里没几个比得过他,可张磊要是想找茬,“不合格”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他扒完最后一口饭,刚要起身,张磊走了过来,一脚踢在他的凳子腿上:“李建国,下午把车间后面那堆废料清了,明天有人来拉。”“张头,下午我要赶这批零件,送检不能耽误……”“零件让小王替你,废料必须今天清完。”张磊双手叉腰,唾沫星子溅到李建国的餐盘里,“怎么?老员工就不能干脏活了?还是觉得我故意针对你?
”李建国攥了攥拳头,指节发白。那堆废料堆了小半年,足有半人高,全是生锈的钢管和废铁,清完至少得一下午。可他不敢反驳,周秀兰的透析费一个月要四千,儿子李明的学费下个月也该交了,他要是跟张磊吵起来,丢了工作,这个家就垮了。“行,我清。”他低声说,端起餐盘往泔水桶走,后背传来张磊的嗤笑:“算你识相,别以为老资格就了不起。”下午的太阳斜斜地照进车间,废料堆被晒得发烫,李建国戴着帆布手套,把废铁一根根往推车上搬。铁锈蹭破了手套,扎进掌心,他没在意,只是一个劲地搬。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滚烫的铁板上,“滋”地一声就没了影。
快下班时,废料总算清完了,他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刚要去洗手,小王跑过来,脸色发白:“李哥,坏了,你下午没盯的那批零件,我给车错了尺寸,比要求小了一毫米。
”李建国脑子“嗡”的一声,快步跑到机床前,拿起零件量了量,果然错了。
这批零件是给汽车厂做的,精度要求极高,错一毫米就全废了。“张头知道了吗?”他问。
“刚知道,正往这儿来呢。”小王声音发颤。没一会儿,张磊冲了进来,拿起零件摔在地上,指着李建国的鼻子骂:“李建国!你干什么吃的?让你盯个零件都盯不好!这批货值三万块,你赔得起吗?”“是我让小王替我的,零件是小王车错的,跟李哥没关系!”小王急忙辩解。
“你闭嘴!”张磊瞪了小王一眼,“他是老员工,就该盯着你!现在出了错,他不担责谁担责?”他转向李建国,语气阴恻恻的,“明天你不用上机床了,去仓库搬货,工资降两百,什么时候把这三万块的损失补回来,什么时候再调回来。
”李建国看着地上的零件,又看了看张磊那张嚣张的脸,喉咙发紧。他知道,张磊是故意的,仓库搬货比清废料还累,工资降两百,意味着这个月周秀兰的透析费都凑不齐。
可他能怎么办?跟张磊吵?闹到主任那儿去?张磊跟主任是旧友,主任只会偏袒他。“张头,这损失……”“要么搬货,要么滚蛋!”张磊打断他,“别给脸不要脸,厂里现在优化考核,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2 家庭风波李建国攥紧了拳头,指甲嵌进掌心的老茧里,疼得他直咧嘴。他想起周秀兰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想起李明放学回家时摔门的声音,最终还是松了手:“……我去仓库。”晚上七点多,李建国才到家。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他摸黑往上走,到了三楼,掏出钥匙开门,门刚开一条缝,就听见屋里传来争吵声。
“你凭什么翻我书包?”是李明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叛逆。“我是你妈!
看看你书包怎么了?这是什么?烟!你才十七岁就抽烟?”周秀兰的声音带着哭腔,还夹杂着咳嗽。李建国推开门,屋里一片狼藉,书包扔在地上,课本散了一地,周秀兰坐在沙发上,手里捏着一盒烟,脸色苍白,嘴唇发抖。李明站在旁边,低着头,头发乱糟糟的,校服上还沾着泥点。“怎么了这是?”李建国把手里的药盒放在茶几上,走过去扶周秀兰,“秀兰,你别激动,医生说不能生气。”“建国,你看看你儿子!
”周秀兰把烟递给李建国,手还在抖,“我今天收拾他书包,翻出这个,问他,他还跟我吵,说我多管闲事!”李建国看着手里的烟,是最便宜的哈德门,盒都皱了。他抬头看向李明,声音沉了下来:“李明,跟你妈道歉。”“我不道!”李明猛地抬起头,眼睛通红,“她凭什么翻我书包?我在学校受气,回家还不能有点自己的空间?”“你受什么气?
”李建国往前走了一步,“我和你妈省吃俭用,供你上学,你在学校抽烟,还跟你妈吵?
”“省吃俭用?”李明冷笑一声,“爸,你看看咱们家,妈天天透析,你天天在厂里受气,工资还没人家张叔叔家的狗多!同学都笑我,说我家穷,说我妈是病秧子,我不受气谁受气?
”“啪!”李建国扬手给了李明一巴掌。清脆的响声在屋里回荡,李明捂着脸,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他恶狠狠地瞪着李建国:“你打我?我恨你!”说完,转身冲进卧室,“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周秀兰急了,推了李建国一把:“你打他干什么?他还是个孩子!
”“孩子?他都敢跟你这么说话了,还叫孩子?”李建国的手还在抖,不是气的,是疼的,他看着周秀兰苍白的脸,心里一阵发酸,“秀兰,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孩子……”“跟我说什么对不起。”周秀兰叹了口气,拉着他坐下,“我知道你在厂里不容易,张磊那小子不是东西,你别跟他置气。明儿我去跟儿子说说,他就是青春期,不懂事。”她拿起茶几上的药盒,打开看了看,“这药挺贵的,你别总给我买这么好的,买便宜的就行。”“不行,便宜的药效不好。”李建国把药盒盖好,“你放心,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大不了我晚上去打零工。”周秀兰没说话,只是靠在他肩上,轻轻咳嗽着。窗外的路灯照进来,映着她鬓角的白发,李建国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喘不过气。他想起刚结婚的时候,周秀兰还是纺织厂的女工,辫子乌黑,笑起来有两个酒窝,那时他刚进机械厂,工资不高,但日子过得有盼头。可五年前,周秀兰查出了慢性肾病,从此透析、吃药成了常态,家里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他只能更拼命地干活,可日子还是越来越紧。第二天一早,李建国去仓库报到。仓库在厂子最角落,漏风的窗户糊着塑料布,里面堆着各种零件和原材料,老鼠在货架后面窜来窜去。
仓库管理员是个快退休的老头,姓王,见了他,叹了口气:“建国,张磊太不是东西了,你别往心里去。”“没事,王师傅,干活呗。”李建国拿起扫帚,开始打扫仓库。
搬货比他想象的还累。一箱零件重五十多斤,他一天要搬二十多箱,从仓库搬到车间,再从车间搬回仓库,来来回回,腿都快断了。中午吃饭时,他坐在仓库门口,啃着馒头,就着咸菜,远处传来张磊和几个小组长的说笑声,心里涩得慌。就这样干了半个月,月底发工资,李建国拿到手的只有三千二,比以前少了五百。他攥着工资条,坐在仓库门口,半天没动。王师傅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建国,别熬了,这日子不是人过的。
我听说隔壁的建筑工地在招人,一天两百,管饭,你不如去试试?”“建筑工地?
”李建国愣了愣,他一辈子在机械厂,除了摆弄机床,什么都不会,去工地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