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五个土匪爹爹怀表小满小说免费完结_最新章节列表我和我的五个土匪爹爹(怀表小满)
我叫小满,从小不知道娘是谁,只知道我有五个爹,五个土匪爹爹。
他们把我从狼嘴里抢回来那天,雪下得跟棉絮似的。大爹把我往怀里一揣,胡茬扎得我直哭,他手忙脚乱地拿温水化蜂蜜,一口一口喂我:“别哭别哭,爹给你甜。
---------------------------------三七年腊月初七,青莽山下了十年不遇的大雪。雪片子像有人拿簸箕往下倒似的,砸在脸上生疼。后半夜,风忽然停了,四野静得吓人,只有树枝被积雪压断的“咔嚓”声,一声接一声。
我就是在那会儿被捡到的。后来四爹告诉我,他们原本是要下山“借粮”——可刚到山口,就听见狼嚎夹着婴儿哭。大爹走在最前头,手里提着马灯,灯光一晃,雪地里一团破布在动。
布团里露出张紫青色的小脸,哭声像刚出生的小猫,又细又弱。“操,谁家把孩子扔这儿喂狼?”大爹骂了一句,蹲下去把我拎起来。他手粗,动作却轻,先用指腹蹭了蹭我脸上的冰碴子,又把我往怀里一塞。我冻得像块石头,一贴到他胸口,猛地打了个哆嗦,哇地哭出声。“别哭别哭,爹在这儿。”大爹一边说,一边解自己的棉袄扣子。铜扣子冰得吓人,他却把我往里裹,让胡茬贴着我的额头,“叫爹,叫一声就暖和。”我抖着嘴唇,发出两个含糊的音:“爹……”身后另外四个人全围上来。
二爹林羡撑着油纸伞,伞面落满雪,他把我接过去,用算盘珠子拨了拨我脚腕:“看这小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回家得先烫脚。
”三爹赵擒虎把大刀往雪地里一插,蹲下来冲我呲牙笑:“丫头,叫三爹,三爹给你唱大戏!
”他脸宽嗓门大,一开口,震得树上的雪簌簌落。我吓得哭声更大,他赶紧收了声,用袖口给我擦鼻涕,袖口绣着戏班的金线,硬硬的,磨得我脸疼。四爹沈慈最瘦,却最细心。
他把随身带的药箱打开,拿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点温热的药酒,在手心搓热后,轻轻揉我的脚趾。药酒辣得我直抽,他一边吹气一边哄:“吹吹就不疼了啊——”五爹薛执站在最外圈。他那时刚上山不久,身上还穿着教书先生的长衫,长衫下摆被雪打湿,他却没顾上抖。他看着我,眼圈发红,突然转身往林子里跑。大爹喊他:“老五,你干啥去?”“找蜂蜜!
”五爹的声音远远飘回来,“孩子得先喝点甜的!
”等五爹气喘吁吁地捧着小半罐野蜂蜜回来时,我已经被裹在四爹的棉袄里睡着了。那夜,我睡在五爹的臂弯,他一手抱着我,一手拿小勺蘸蜂蜜,往我嘴里一点点滴。
甜得发腻的味道把我从梦里拉回,我咂咂嘴,听见他小声说:“以后啊你就叫小满,,这就是你的家。”第二天,雪停了,太阳照得满山银光。
五个男人围着我团团转——大爹劈柴,要给我烧热水洗澡;二爹在灶台前熬米汤,算盘珠子当勺子搅;三爹翻箱倒柜找红布,说要给我缝个小斗篷;四爹把草药捣碎,调了膏药,要给我抹冻疮;五爹拿树枝在地上写名字,“萧、林、赵、沈、薛”,写完抬头冲我笑:“以后这就是你的五个姓。”银脚链是二爹的主意。
他把他那串随身十几年的乌木算盘拆了,珠子用银丝重新串,做成细细一圈,挂在我脚腕上。
珠子一共三十三颗,他数着给我听:“这个链子啊是代表小满,只要听见声响,爹爹们就知道你在哪啦。”链子一响,五个大男人同时抬头,像听见什么军令,眼神却十分温柔。那年冬天,青莽山的风很硬,可火塘里永远有烧不完的柴火。夜里我尿炕,大爹一边皱眉一边把自己干爽的褥子抽出来给我换;三爹把铜锣反过来当盆,给我烤湿裤子;五爹坐在门槛上,就着月光折纸飞机,每折一架,就念一句“小满飞呀飞”,然后轻轻从窗棂里扔出去。腊月二十三,小年。他们第一次给我过生日。没有像样的面粉,二爹把玉米面蒸成黄黄的小窝头,顶端按一颗红枣;三爹用红纸剪了窗花,贴得满墙都是“倒福”;四爹用草药汁给我染了一条红头绳;五爹把怀表擦得锃亮,表盖里塞进一张小纸条——“小满生辰,五爹贺”。大爹没礼物,他把胡子刮得精光,把我举得老高:“以后每年今天,爹都给你当大马!”那天夜里,我枕着五爹的胳膊睡觉,怀表滴答滴答,脚链哗啦哗啦。火光把五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摇啊摇,像五棵永不倒的老槐树。我一年一年长高,青莽山的四季也跟着我换衣裳。大爹说,山里的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一次是春天,一次是春天在等我长大。春天刚到,山桃花开得炸眼。大爹扛着我去后山摘花,他让我骑在他脖子上,两只手护着我小腿,生怕松枝刮了我的鞋。“小满,你看,那是咱家的桃花。”“咱家不是在山里吗?
”“山也是咱的,花也是咱的。”他把我举过头顶,我伸手一抓,花瓣簌簌落在胡茬上,痒得他直打喷嚏。我笑得东倒西歪,他就原地转圈,像匹老马。下山时他舍不得把我放下来,一路扛回寨子,肩膀被我的鞋跟磨出两道红印。我趴在他背上数胡子,数到三十七根时,听见他呼噜声,原来边走边睡着了。夏天最热,蝉叫得人心慌。二爹在堂屋摆张矮桌,算盘珠子被他拨得噼啪乱响,像下暴雨。我光着脚丫跑过去,他把算盘倒扣,珠子全散在桌上,让我当玻璃球滚。“一颗珠子一个小愿望,咱小满要啥?”“要糖!
”他笑着从抽屉摸出麦芽糖,掰一小块放我手心。糖粘了灰,我吹了吹,塞进嘴里,甜得眯眼。晚上我赖在他床上不肯走,他把算盘珠子穿成两串,挂在我脚腕上,和原先的银链子叠在一起,一走叮当乱响。“以后听见这声,就是二爹在叫你回家吃饭。
”秋天第一场霜下来,三爹的戏瘾发作。他换上大红靠衣,在院子里翻跟头,铜锣当当响。
“丫头,来给三爹敲锣!”我抱着小锣追着他跑,他一个旋子落地,把我举到刀杆上。
刀背宽,我坐得稳稳当当。“怕不怕?”“有三爹就不怕!”他哈哈大笑,刀花一挽,风把我的刘海全吹立起来。三爹最爱教我唱《穆桂英挂帅》,他总说:"小满,女子也可保家卫国,征战沙场。”夜里我赖在他屋里睡,他把大刀横在门口,说:“刀守着,狼来也不怕。”我蜷在他怀里,听见他心跳咚咚,比锣鼓还踏实。冬天一下雪,四爹的小药房就成了我的窝。炭炉上咕嘟咕嘟煎着草药,满屋白汽。我趴在桌边,看他把当归切得跟纸一样薄。“苦不苦?”“苦!”他笑着塞给我一粒冰糖,甜得直眯眼。
我贪玩把手割破,他一边上药一边吹:“吹吹就不疼。”药味混着糖味,成了我记忆里冬天的味道。夜里我发烧,他整夜不睡,用酒给我擦手心脚心,擦一下念一句:“小满快好。”五爹薛执,原来是北平大学化学系最年轻的先生。
他上山时只带一箱书、一盒试管、一张全家福。别人练刀,他拿试管;别人擦枪,他擦烧杯。
我第一次见他,他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实验台,用酒蒸馏、用硝石做冰。“小满,看——”他把无色液体倒进另一只试管,噗地冒出一股蓝火,我吓得直往后缩,他却笑得跟孩子似的,“别怕,这是焰色反应,漂亮吧?”我点点头,他便把试管递给我,让我也试试。我手抖,液体洒了他一手,他非但不恼,还夸我胆子大。后来,他把书一页页撕下来,折成纸飞机,写上我的名字,从山顶往下放飞。
“风会带着小满飞得很远。”我追着飞机跑,银链子在脚腕上哗啦响,他在后面喊:“慢点跑,别摔了!”飞机落进雪里,我趴下去捡,他也跟着趴下,两个人在雪地里滚成一团。夜里,他把我抱在膝上,用铅笔在书页空白处画小燕子,画完就教我念:“燕子来时,新社日。”我跟着念,口水把字晕开,他也不恼,干脆把那片纸撕下来,折成飞机,从窗口放飞:“小满,飞吧。”直至我七岁那年,第一次知道五个爹的来路——大爹萧峋,讲武堂第一名,军阀屠村,他一把马刀杀出来,刀口卷刃,上山落草。二爹林羡,镇上账房先生,东家勾结日本人抢粮,他一算盘砸过去,连夜卷铺盖上山。三爹赵擒虎,戏班武生,花旦被日本人当欺负,他抢了把刀砍了个鬼子,翻山而来。四爹沈慈,药铺少掌柜,日本人逼他写毒方,他一把火烧了药柜,背着药箱上山。
五爹薛执,北平大学化学先生,实验室被炸,妻女死在瓦砾下,他抱着一箱书、一盒试管上山,说:“要让炸药开花,也要让小满开花。
”他们原本是五条不相交的河,在青莽山汇成海,而我,是他们捡来的小鱼。吃鱼,他们挑刺;学走路,他们排成一排当扶手;生病,五个人轮流守夜。
有一次我发烧说胡话要星星,大爹背着我爬到后山最高的树,一颗一颗指给我看:“那颗最亮的是大爹,旁边闪的是二爹,再远的是三爹……”我迷迷糊糊数到第五颗就睡着了。醒来时,五个人横七竖八躺树下,露水打湿了胡子,可谁都没松手——他们怕我一翻身就掉下去。春日又来,桃花一开,我就八岁。银脚链短了一截,二爹又添了三颗新珠子,说是补上我新长的年岁。
我蹦蹦跳跳跑在前面,链子哗啦哗啦,像在和五个人的笑声打拍子。那一刻,风是软的,阳光是甜的,我还不知道,命运已经把刀磨得雪亮,就藏在下一页日历里。四零年,六月头上,山里的日头毒得能烙饼。我满八岁,正是狗都嫌的年纪,一天到晚跟在五爹屁股后头问东问西。那天晌午,五爹在灶台前蒸槐花糕。
石灶是去年新垒的,灶膛里松木劈啪作响,锅盖上扑出来的白汽带着槐花的清甜。
我踮着脚尖往锅里瞅,黄澄澄的玉米面里嵌着白生生的槐花,像撒了一把碎星子。
“再焖半刻就能出锅。”五爹拿筷子敲我手背,“小馋猫,烫。”我吐吐舌头,跑到院子里扯三爹的衣角:“三爹,一会儿我要吃三块!
”三爹正拿磨刀石噌噌蹭地磨他的大刀,闻言笑出一口白牙:“行,只要你不嫌撑得慌。
”话音还没落,头顶忽然传来嗡嗡的怪声,像有人把大锯条横在天上拉。我抬头,只见一只灰不溜秋的“大鸟”从山顶掠过,翅膀底下还画着红膏药。那声音越来越大,震得耳膜发疼。五爹脸色唰地变了,手里的锅盖“咣当”掉在地上。“趴下!
”大爹从屋里冲出来,像拎小鸡一样把我夹在腋下,几步蹿到灶台后面。几乎同一瞬间,“大鸟”肚子里掉下几个黑疙瘩,落地轰隆巨响,后山腾起一团火球,碎石混着泥土噼里啪啦砸在屋顶。我吓得大哭,五爹扑过来把我按在他怀里,我能听见他胸口咚咚咚地跳,比过年敲的鼓还急。灶台上的槐花糕被震翻了一锅,白糕滚进灰堆,五爹心疼得直抽气,那可是攒了好久的白面啊,却还是先捂住我的耳朵:“别怕,是打雷。”天黑透了,寨子里点起火塘。五个爹围成一圈,谁都没说话,只听见柴火炸开的哔剥声。我缩在五爹怀里,手里攥着一块被炸飞的槐花糕,糕上沾了灰,我舍不得扔,小口小口地啃。大爹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地图,摊在膝盖上,用松枝做的铅笔在上面画来画去。二爹的算盘今晚没响,他把珠子一颗颗攥在手心,攥得咯吱咯吱。三爹的大刀横在脚边,刀背映着火光,一跳一跳。四爹在捣药,药杵砸在臼里,声音又闷又重。五爹的手一下一下抚着我的头发,指尖有淡淡的槐花味。
“老五,你先说。”大爹开口,声音哑得吓人。
五爹吸了口气:“今天扔炸弹的是日本人的侦察机,下一回就是轰炸机。咱们这山头,保不住。”二爹松开掌心,算盘珠子哗地落了一地:“我下午下山打听,南边几个庄子被烧了,粮食全被拉走。日本人修炮楼,抓壮丁,连十三四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三爹一拳砸在地上:“跟他们干!老子的大刀好久没喝血了!
”四爹停下药杵:“可寨子里还有二十多户百姓,老的小的,跑不动。
”火塘里的火忽然爆了个灯花,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是一道亮一道暗。我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小声问:“爹,你们是不是要出远门?”没人回答我。五爹把我抱得更紧,下巴抵着我的头顶,我能感觉到他喉结滚动了一下。过了好久,大爹把地图折起来,塞进怀里,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咱们是土匪,可土匪也是中国人。这山,咱们守;这命,咱们拼。但——”他目光落到我脸上,“得先把小满送走。”三爹急了:“送走?送哪儿去?
山下全是鬼子!”二爹捡起算盘珠子,一颗一颗往回放:“延安。老郑在那儿,能教小满认字,也能护她周全。”四爹点头:“孩子留下,咱们放不开手脚。
”五爹拍拍我的背:“小满,想不想吃山下的麦芽糖?”我眨巴着眼,想起去年赶集时吃过的麦芽糖,甜得粘牙,下意识点头。五爹笑了,可那笑比哭还难看:“那就下山,好好念书,学会了本事,回来帮爹爹们打鬼子。
”三爹别过脸,悄悄抹了一把眼睛。我那时候小,没看懂,只觉得气氛怪,往五爹怀里又缩了缩。第二天一早,五爹蒸了一锅新的槐花糕,黄澄澄的糕面上点了几颗红枣,说是“压惊”。我吃得满嘴流蜜,他们五个围着我转,像往常那样给我梳辫子、换新衣,可谁都不说话。大爹把他的旧怀表挂在我脖子上,表盖里贴着一张小照片,是他们五个在山顶的合影,背后写着“给小满留念”。
二爹把算盘最大的一颗珠子穿成坠子,挂在我手腕上:“数数用,别丢了。
”三爹把他的铜锣擦得锃亮,敲一下,声音清脆:“想三爹了就敲它。
”四爹塞给我一个小布袋,里头是各色药丸:“甜的补身子,苦的治病,别混了。
”五爹最后拿出他的钢笔,在我手心写下“薛执”两个字,又画了个笑脸:“见字如见人。
”我背着小包袱上马时,天刚蒙蒙亮。寨子口的槐花树开得正盛,风一吹,花瓣落在头发上,像给我戴了满头白花,像在送别。我回头,看见五个爹站成一排,大爹的胡子被风吹得乱飞,二爹的算盘抱在怀里,三爹的大刀杵在地上,四爹的药箱背在身后,五爹的手举得高高的,像平时跟我告别那样挥啊挥。“爹爹们,我很快就回来!”我喊。五爹笑着答:“等你放假,五爹给你蒸一大锅槐花糕。”马跑出老远,我回头,他们还站在原地,像五棵不会倒的树。
可我没看见,五爹的袖子湿了一大片,大爹的拳头攥得青筋暴起,二爹的算盘珠子掉了一颗,滚到草丛里再也找不到。我抵达延安那天,黄土漫天,风卷着沙粒抽在脸上,生疼。
来接我的是大爹的老战友郑叔,一个缺了半只耳朵的粗壮汉子。他把我从马上抱下来,像抱一袋面粉,掂了掂,皱眉:“咋这么轻?山上那五个糙老爷们不给你饭吃?
”我抿着嘴不敢哭。脚腕上的银链子哗哗响,像是替五个爹回答:他们恨不得把星星摘下来给我吃,可星星摘不到,只能给我槐花糕、野蜂蜜和铜锣声里的《长坂坡》。识字班设在城外的窑洞里,一排土炕,二十来个孩子,大的十三四,小的才五岁。炕上铺着麦草席,翻身时沙沙响,像山风掠过松针。我分到最里边的位置,挨着窗,窗外是一棵瘦巴巴的枣树,枣子青得发苦,和我心里的滋味一模一样。第一晚,我把包袱枕在头下,包袱里装着五爹的怀表、大爹的合影、二爹的算盘珠、三爹的铜锣、四爹的药袋。我侧着身,一样一样摸过去,像在摸五个人的脸。怀表滴答,算盘珠冰凉,铜锣带着微微的腥甜——那是三爹的血锈。摸到药袋时,指尖触到一粒硬糖,四爹说过:“苦就咬糖。”我把糖含在嘴里,甜味化开,眼泪也化开了。第二天正式上课,老师是个剪齐耳短发的女同志,姓李,说话带着南方口音。她让我们自我介绍。轮到我时,我站起来,脚腕的链子哗啦一声,像山涧里炸了冰。“我叫小满,从青莽山来。”话音未落,底下哄地笑开了。一个瘦得像麻杆的男孩咧着嘴:“青莽山?土匪窝!
我娘说土匪专抢小孩炖汤!”我的脸烧得发烫,手指下意识去摸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