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诊所覃莎王婧热门小说完结_热门的小说婚姻诊所覃莎王婧
时间: 2025-09-18 21:32:05
第一节、爱情陷阱第一章·第一节诊室编号:404日期:周三下午来访者:张大姐,49岁,失婚女性1覃莎把一杯温水推到张大姐面前,杯壁没有印花,她刻意选的——避免任何浪漫暗示。
“覃医生,您说我这是不是傻?”
张大姐的第一句话永远自带答案,覃莎在心里打钩:自我贬低型开场,需要先给“笨”一个外归因。
“先不急着下结论,我们按时间轴走一遍,好吗?”
时间轴很快拉到关键节点:微信添加时间:去年“双十一”凌晨 1:12,对方昵称“Leo·跨境并购”。
第一笔转账:认识第 28 天,理由“港股打新缺保证金”,金额 5 万。
最大一笔:今年春节前,80 万整,张大姐卖掉了老公留下的学区老破小。
最后一次通话:3月 21 日,Leo 说要去迪拜“签保密协议”,此后失联。
公安通知:上周,南市经侦支队,告知“Leo”真名牛某,1994 年生,初中文化,涉案 37 起。
“我拍了照,他发给我的护照、西装照、甚至户口本……全部 PS。”
张大姐把一摞打印纸摊在茶几,A4 边缘卷成海浪。
覃莎用指腹压平,像抚平实验数据——她注意到户口本上派出所章盖反了,当年她帮导师做司法鉴定时,见过同样低级错误。
2“您当时是什么感觉?”
覃莎问。
“就觉得……终于有人把我放在心尖上了。”
张大姐把“心尖”两个字咬得极重,像把一颗樱桃放在刀锋上。
覃莎在记录表里画了一个圆,中间写“心尖”,然后拉出一条箭头,标注:被看见=被需要=存在价值。
这是她博士论文里的模型,没想到第一次实地用,是在一个49岁失婚女性身上。
3咨询节奏进入“认知拆分”。
覃莎递给她一张“爱情骗子话术分类卡”,共54条,科研团队从 900 份卷宗里编码得来。
张大姐越读,肩膀越低,最后卡在一条红框话术:“我从小到大缺少安全感,只有你能给我。”
她抬头,目光像被针钉住:“他确实说了这句,一字不差。”
覃莎轻轻回了一句:“这句话不是说你,是说他自己——骗子也缺安全感,钱才是他的毯子。”
张大姐突然笑出声,笑完又哭:“那我是不是蠢到连毯子都不如?”
覃莎没急着安慰,而是把计时器翻过来,让沉默走了47秒——她做过实验, 47秒是“自我贬低”到“自我反思”的转折平均时长。
4沉默过后,覃莎抛出“作业”:把80万拆成214份,对应214天,每天写一句“如果今天只损失3742元,我学到了什么”。
给女儿发一条微信,坦白被骗,并邀请女儿下周一起到场咨询。
注册一个线下兴趣班(必须线下),把晚间 8-10 点从手机里挖出来。
张大姐擦掉眼泪,小心翼翼问:“您说我还能再相信男人吗?”
覃莎没给她鸡汤,只伸出三根手指:“下一次,让对方在第三个月末,先为你的一个小需求付300块成本——时间、金钱、精力都算。
做不到,拉黑。”
5送走人,覃莎关上门,没有立刻写案例记录。
她走到窗前,看张大姐背影混进烈日,像一条被晒软的柏油路——她自己也在融化。
30岁,女,博士,无恋爱经历,无性经历,无异性追求史。
她打开空白文档,敲下一行:“看得太透的人,连被骗的资格都没有,这是幸运还是另一种不幸?”
6晚上 22:11,覃莎在公寓卫生间刷牙,手机震动。
是中心前台发来的下周排班:“新增来访者:L,女,29 岁,怀疑伴侣出轨,指定咨询师覃莎。”
她吐掉泡沫,抬头看镜子——镜子里的人穿着灰色睡衣,头发随意挽起,像一枚被世界遗忘的便利贴。
她忽然想到张大姐那句“把我放在心尖上”。
水龙头哗哗响,她对着镜子无声地动了动唇:“有人敢把我放在心尖上吗?
我连刀尖都算不上,我是刀背,钝得只能自保。”
案例记录·保密级别 A编号:23-09-01-ZQ关键词:黄昏恋、杀猪盘、存在价值、女性羞耻、代际传递咨询师反移情提示:触发自体孤独感,需督导。
“覃医生,您说我这是不是傻?”
张大姐的第一句话永远自带答案,覃莎在心里打钩:自我贬低型开场,需要先给“笨”一个外归因。
“先不急着下结论,我们按时间轴走一遍,好吗?”
时间轴很快拉到关键节点:微信添加时间:去年“双十一”凌晨 1:12,对方昵称“Leo·跨境并购”。
第一笔转账:认识第 28 天,理由“港股打新缺保证金”,金额 5 万。
最大一笔:今年春节前,80 万整,张大姐卖掉了老公留下的学区老破小。
最后一次通话:3月 21 日,Leo 说要去迪拜“签保密协议”,此后失联。
公安通知:上周,南市经侦支队,告知“Leo”真名牛某,1994 年生,初中文化,涉案 37 起。
“我拍了照,他发给我的护照、西装照、甚至户口本……全部 PS。”
张大姐把一摞打印纸摊在茶几,A4 边缘卷成海浪。
覃莎用指腹压平,像抚平实验数据——她注意到户口本上派出所章盖反了,当年她帮导师做司法鉴定时,见过同样低级错误。
2“您当时是什么感觉?”
覃莎问。
“就觉得……终于有人把我放在心尖上了。”
张大姐把“心尖”两个字咬得极重,像把一颗樱桃放在刀锋上。
覃莎在记录表里画了一个圆,中间写“心尖”,然后拉出一条箭头,标注:被看见=被需要=存在价值。
这是她博士论文里的模型,没想到第一次实地用,是在一个49岁失婚女性身上。
3咨询节奏进入“认知拆分”。
覃莎递给她一张“爱情骗子话术分类卡”,共54条,科研团队从 900 份卷宗里编码得来。
张大姐越读,肩膀越低,最后卡在一条红框话术:“我从小到大缺少安全感,只有你能给我。”
她抬头,目光像被针钉住:“他确实说了这句,一字不差。”
覃莎轻轻回了一句:“这句话不是说你,是说他自己——骗子也缺安全感,钱才是他的毯子。”
张大姐突然笑出声,笑完又哭:“那我是不是蠢到连毯子都不如?”
覃莎没急着安慰,而是把计时器翻过来,让沉默走了47秒——她做过实验, 47秒是“自我贬低”到“自我反思”的转折平均时长。
4沉默过后,覃莎抛出“作业”:把80万拆成214份,对应214天,每天写一句“如果今天只损失3742元,我学到了什么”。
给女儿发一条微信,坦白被骗,并邀请女儿下周一起到场咨询。
注册一个线下兴趣班(必须线下),把晚间 8-10 点从手机里挖出来。
张大姐擦掉眼泪,小心翼翼问:“您说我还能再相信男人吗?”
覃莎没给她鸡汤,只伸出三根手指:“下一次,让对方在第三个月末,先为你的一个小需求付300块成本——时间、金钱、精力都算。
做不到,拉黑。”
5送走人,覃莎关上门,没有立刻写案例记录。
她走到窗前,看张大姐背影混进烈日,像一条被晒软的柏油路——她自己也在融化。
30岁,女,博士,无恋爱经历,无性经历,无异性追求史。
她打开空白文档,敲下一行:“看得太透的人,连被骗的资格都没有,这是幸运还是另一种不幸?”
6晚上 22:11,覃莎在公寓卫生间刷牙,手机震动。
是中心前台发来的下周排班:“新增来访者:L,女,29 岁,怀疑伴侣出轨,指定咨询师覃莎。”
她吐掉泡沫,抬头看镜子——镜子里的人穿着灰色睡衣,头发随意挽起,像一枚被世界遗忘的便利贴。
她忽然想到张大姐那句“把我放在心尖上”。
水龙头哗哗响,她对着镜子无声地动了动唇:“有人敢把我放在心尖上吗?
我连刀尖都算不上,我是刀背,钝得只能自保。”
案例记录·保密级别 A编号:23-09-01-ZQ关键词:黄昏恋、杀猪盘、存在价值、女性羞耻、代际传递咨询师反移情提示:触发自体孤独感,需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