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云姑娘星光织云最新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织云姑娘(星光织云)
云仙子因织云时偷看人间被罚下界。她落户村庄,织出的布匹宛如云霞。地主强抢云布进贡,皇帝索要更多。云姑娘夜登山顶,采星光织入布中,制成后献于皇帝:“此布需仁君方能穿着。”皇帝急不可待披上,顿时浑身刺痛——原来布中星光见恶政则如芒刺。皇帝幡然悔悟,云姑娘却已化作彩云归天。
至今雨后云霞,犹见她未织完的锦缎。---1 天边那抹未尽的霞又是一场新雨过后。
我坐在小院的竹椅上,抬眼看着天边。漫天的云霞正在缓缓铺展,橙红、金粉、淡紫、月白……交织晕染,如同一匹巨大而华美无比的锦缎,正在被一双看不见的巧手细细编织。只是,那锦缎的尽头,总有一缕色彩显得格外不同,丝丝缕缕,宛若流苏,又像是匆匆断掉的线头,永远停留在了将成未成的模样。
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习惯了这景象,他们称之为“织云姑娘的尾巴”,说那是很久以前一位仙女留下的念想。孩子们会指着那抹云霞编唱童谣,老人们则会眯起眼,啜一口粗茶,陷入沉默。只有我,每次看到它,心口总会泛起一阵细密而熟悉的刺痛,不剧烈,却绵长,就像……就像无数细小的星光,同时映照进了心底最深的角落。
他们只知道那是个传说。而我,是这传说里,唯一被留下的人。
我的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膝上放着的一小块布料。这布料的颜色与天际的云霞如出一辙,只是更黯淡了些,边缘也有些磨损了。它是如此柔软,轻若无物,却又似乎蕴藏着难以言喻的力量。这是她唯一遗落人间、未被带走的云锦碎片。闭上眼,那场几乎打败了整个王朝的纷扰,以及她离去时回望的最后一瞥,便如潮水般涌来。
一切的起始,并非人间的炊烟,而是那九重天外,冰冷而规则的云巅……2 云巅之上的惊鸿一瞥我曾是看守天庭织坊的小仙侍,名唤尘音。
我的工作枯燥,无非是清扫整理,看护那些永不熄灭的璇玑玉炉,确保云丝不受凡尘侵扰。
织云仙子——那时我们都恭敬地称她为“云君”——是织坊的主人。她总是宁静而专注,周身流淌着淡淡的辉光。她的手指纤长灵巧,引动星河的光芒和晨曦的色泽,在巨大的云梭来回间,织出铺陈天际的朝霞与晚锦。
那是维持天地间光影轮转、灵气循环的重要职司。天庭法则森严,尤忌仙凡私通。
人间于我们,是模糊而遥远的禁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被认为是浊气,会污染仙元。
可我常发现,云君在长时间织云后,会偶尔停下云梭,悄然望向下方云雾缝隙间偶尔漏出的人世一角。她的眼神与其他仙人不同,没有鄙夷,没有冷漠,反而带着一种极淡的、我那时无法理解的好奇与…怜悯。有一次,她织的是一幅极其绚烂的落日熔金图,云霞炽烈如燃烧。就在即将收尾时,她再次向下望去。
那次,云隙的下方格外清晰,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庄,正逢集市,人头攒动,喧闹声甚至隐隐约约传来。一个孩童手中的风车掉了,正哇哇大哭,一位妇人急忙弯腰捡起,塞回他手里,孩童破涕为笑。极细微地,我听到云君轻轻叹息了一声。那声叹息里,没有仙家的超然,倒像是…感同身受的疲憊。就在这时,她手下的云梭因她的分神,极其轻微地顿了一下。一缕本应融入金霞的、带着微弱星芒的亮白色云丝,悄然飘落,竟直直地坠下了云端,向着那人间村落的方向而去!云君脸色微微一变,指尖轻抬,却已收回不及。那本是一次极小的事故,那缕云丝仙气微弱,落入凡间大抵也无声无息。
我们都未曾想到,这缕云丝,竟成了后来一切故事的引线。
3 遗落的星芒与入凡的仙天规无情。云君那一下凝望与叹息,以及遗落云丝之过,很快被巡天镜记录,上达天听。判决迅速而冰冷:玩忽职守,私窥凡尘,仙力暂封,打入凡间,历一世轮回,体味众生之苦。没有仙僚为她求情。仙人们视此为理所当然的惩戒,甚至私下议论,认为她平日就“心思不纯”,早有此劫。我忘不了她被剥夺仙裳、摘下簪环,一步步走向轮回台时的样子。她依旧挺直着背,脸上并无恐惧或愤懑,反而有一种…近乎解脱的平静。在经过我身边时,她极快地、几不可察地对我笑了一下,用只有我能听到的声音说:“那孩子…笑起来了呢。”她牵挂的,竟是那个凡人孩童的笑容。
我被留在了织坊,接替她工作的是一位严肃古板的老仙官。织出的云霞依旧华美,却再无生机,规整得像一幅冰冷的图谱。我日日擦拭着冰冷的玉炉,心里却总是回想着云君最后那个笑容和那句话。
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在我心底滋生:我想知道,她看到的那个人间,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值得她受此惩罚吗?终于,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我窃取了一面可短暂瞒过巡天镜的“晦光符”,偷偷潜下凡间。我想找到她,哪怕只是远远看一眼,看她如何在那所谓的“浊世”中生活。
凭借对那缕遗落星芒云丝的微弱感应,我找到了这个偏僻的村庄。
我化形成一个普通的游学书生,谎称家乡遭灾,来此投奔远亲不成,暂时流落在此。
村庄平静而贫困。而我,很快就在村尾那间简陋的茅屋前,看到了她。
4 溪边织女与人间烟火她已不再是云巅之上清辉缭绕的仙子,但那份独特的宁静气质却未改变。村民们叫她“织云”,她似乎也接受了这个名字。
她过得清苦,茅屋简陋,饮食粗淡,但她那双曾编织霞锦的手,如今操持起凡间的织机,依旧灵巧非凡。她种桑养蚕,采麻纺线,日夜劳作。我曾假装路过她的院门,看见她织出的布匹。那绝非寻常的织物。
她似乎无意识地将残存的仙家意念融入了凡俗材料之中,那些布匹色泽柔和如晨曦初露,质地轻软似云朵触手,在阳光下流淌着极淡雅的光泽,不像绸缎那般刺眼,却自有一股动人心魄的韵致。村里人都说,织云姑娘手巧,织出的布好看得让人心静。
她并不富裕,却常常用这些美丽的布匹换取很少的银钱,或者干脆帮助更穷苦的人家。
她安静地融入这里,学着生火做饭,与邻家妇人交谈,听她们唠叨家长里短。
我躲在暗处观察,发现她脸上渐渐有了真正的笑意,那不同于在天庭时礼貌疏离的微笑,而是带着温度的真实情绪。她似乎…真的很适应这里。甚至,很快乐。这让我困惑。
这里没有纯净的仙气,只有尘土和劳作;没有永恒的生命,只有肉眼可见的衰老与疾病。
她为何能安之若素?一天傍晚,她在村边小溪浣洗新织的布。
夕阳余晖洒在水面和她手中的云布上,波光与布匹上的流光仿佛融为一体。她微微侧着头,出神地看着水中倒映的天空和自己被晚霞染红的容颜。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
她爱的或许并非具体某个人,而是这整个人间。爱它的鲜活,它的变化,它的烟火气,甚至它的苦难所带来的深刻。这些,都是冰冷永恒的天庭所没有的。我正看得出神,她却忽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我藏身的树丛。“那边的书生,”她声音清朗,带着一丝笑意,“你看了好些天了,是喜欢这布,还是…有什么别的指教?
”我的心猛地一跳。5 地主贪念与贡布之祸我只得硬着头皮走出来,胡乱编了些借口,称赞她的布艺超凡,自己流连忘此,是被这技艺吸引。她静静听着,目光清澈,似乎看穿了我的窘迫,却没有戳破,只是温和地请我坐下,递给我一碗清水。
我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我小心地隐藏着身份,只以一个落魄书生的视角与她交谈。她则向我询问外面的世界,眼神里依旧充满了那种我熟悉的好奇光采。日子仿佛又能平静下去。
我甚至开始帮她做些粗活,砍柴挑水,以此换取一顿简单的饭食和与她交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