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雾都迷灯沈世钧陈默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沈世钧陈默(雾都迷灯)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时间: 2025-09-18 21:28:01 

第一章:雾锁山城,密电惊魂山城重庆,一九四八年的深秋,永远裹在一层湿冷粘稠的雾气里。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汽笛声呜咽,穿透迷雾,听起来遥远而模糊,像是在为这座岌岌可危的陪都奏响哀乐。街道上,报童尖着嗓子吆喝著“徐蚌会战最新消息”,行人步履匆匆,面色惶然,偶尔有吉普车拉着凄厉的警笛呼啸而过,溅起一地泥水。国民党重庆警备司令部电讯科内,气氛并不比窗外轻松多少。电台滴答作响,指示灯明灭不定,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烟丝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虑。陈默坐在靠窗的位置,军装熨帖,领口紧扣,一副标准的青年军官模样。他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眼神专注地落在不断吐出的电文纸上,手指偶尔在译电本上快速划过,动作流畅而精准。

在同事眼中,陈长官业务精湛,为人低调,甚至有些过分沉默,是这混乱时局里难得的踏实人。只有陈默自己知道,这平静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的真实身份,是代号“青石”的中共地下情报员,一颗深深打入敌人心脏的钉子。忽然,一份刚送来的加密电文被放到他桌上,标注着“军统重庆站急转,疑共匪密电,速破译”。

陈默的心跳漏了一拍,但面上毫无波澜。他拿起电文,习惯性地先快速扫视电码结构。

几组看似无序的数字,却在他脑中自动排列组合。突然,规律被他捕捉到了——那是只有极高级别预警才会使用的、属于他这条线上的紧急暗码模式!

雾都迷灯沈世钧陈默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沈世钧陈默(雾都迷灯)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有重要情报!必须尽快传递!”这个信号像电流一样击穿他的镇定。

内容他暂时无法完全破译,但这模式本身已是警报。他不动声色地将电文归入待处理文件堆,指尖却微微发凉。约定的常规联络时间在明天,这突如其来的预警,意味着外面的同志可能正处在极度危险之中,或者有十万火急的情报需要立刻交接。

他端起茶杯,借喝水掩饰目光的扫视。科室里一切如常,嘈杂而忙碌。

但就在他视线转向门口时,一个原本该在档案室的身影,却看似无意地靠在走廊窗边,目光似乎总若有若无地扫过电讯科大办公室。那人陈默认识,是行动处的一个小特务,平时很少上楼。一种被监视的寒意,悄然爬上陈默的脊背。他低下头,继续处理其他电文,大脑飞速运转。预警信号的内容是什么?联络点是否安全?林薇代号“夜莺”,他的联络人,她是否也察觉到了危险?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们陆续离开。

陈默故意磨蹭到最后,仔细检查了所有办公桌,确认没有留下任何可能引起怀疑的痕迹,才穿上外套,步入山城浓得化不开的暮色与迷雾之中。他需要立刻判断形势,但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如履薄冰。陈默走出司令部大门,融入街上的人流,他敏锐地感觉到,身后似乎多了一个不近不远、若即若离的影子。第二章:夜莺无声,危机暗伏次日,雾气未散。陈默的心却比天气更沉。按照计划,今天上午十点,他应该能在路过市中心那家“西泠书店”时,看到橱窗里特定位置摆放的一本《唐诗三百首》——那是林薇发出的安全信号。

他特意绕了点路,心跳在胸腔里沉重地敲击。

距离书店还有二十米、十米、五米……他的目光投向那个熟悉的角落。没有!

那里摆放的是一本《经济学概论》。安全信号消失了!陈默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自然地走过书店门口,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路过者。但内心已掀起巨浪。

“夜莺”没有发出安全信号,这意味着要么是林薇本人出了意外,要么是她判断联络点已被监视,极度危险。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证实了昨天那份密电预警的真实性——危机已然降临。回到警备司令部,气氛愈发紧张。

沈世钧显然对迟迟无法破译的密电和可能存在的内鬼耿耿于怀。

电讯科被要求对所有人员进行再次背景审核,近期经手过的所有电文都要重新核查登记。

一股无声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午休时,同科室的报务员小马,一个脸上还带着几分学生气的年轻人,凑过来低声说:“陈长官,您听说了吗?

好像站里在查内部线路监听记录,神神秘秘的。”陈默心中一动,面上却只是皱了皱眉:“做好分内事,别瞎打听。”小马讪讪地缩回头,但陈默知道,沈世钧的网正在收紧。下午,一阵香风飘进电讯科。乔曼丽,那个在舞厅唱歌颇有名气的交际花,竟然找上了门,说是找表哥电讯科另一个军官取东西。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旗袍,眼波流转,笑语盈盈,几乎吸引了所有男性的目光。在经过陈默桌边时,她“不小心”掉落了一条丝帕。

陈默弯腰拾起,递还给她。“谢谢陈长官,”乔曼丽嫣然一笑,手指似无意地碰了下陈默的手背,“早就听表哥说您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下次来‘百乐门’玩,我请您喝酒。”陈默礼貌而疏离地点头:“乔小姐客气了,公务在身,不便前往。”他清楚这是沈世钧的试探,甚至可能是“美人计”的开端。乔曼丽的出现,意味着自己可能已经进入了沈世钧的怀疑名单。常规联络已断,危机四伏,必须冒险启用紧急备用的联络渠道了。陈默下定决心,今晚必须去一趟“听雨轩”茶馆,找那位沉默寡言的“老潘”。第三章:清单迷雾,绝命指令“听雨轩”茶馆坐落在一条偏僻的临江小巷里,店面不大,生意清淡。

老板老潘五十岁上下,总是系着一条围裙,沉默地擦着桌子、招呼着寥寥无几的客人,像个再普通不过的小生意人。陈默是这里的常客,偶尔下班后会来坐坐,喝一杯最便宜的沱茶,看看江景,像是许多疲惫的公务员一样。今晚,他照旧坐在靠窗的老位置。老潘过来给他续水,动作不紧不慢。“潘老板,”陈默声音不高,像是随口闲聊,“今儿的茶好像淡了点。”老潘眼皮都没抬,用抹布擦了擦桌角:“雾大,水汽重,茶叶有点受潮了。您多包涵。”这是暗号的第一句。陈默接道:“是啊,这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散。”老潘:“急不得,等风来。”暗号对上。老潘转身离开,片刻后,拿了一小包用旧报纸裹着的茶叶过来,放在桌上:“新到的货色,您拿回去尝尝,驱驱湿气。”陈默点头谢过,将茶叶包揣进口袋。他知道,真正的信息就在这包茶叶里。

回到狭小的宿舍,陈默反锁房门,拉严窗帘。他小心地拆开茶叶包,将里面的茶叶仔细倒在纸上,然后在包茶叶的旧报纸内层,用蘸了特制药水的棉签轻轻涂抹。

几行纤细的字迹逐渐显现出来。

瞬间屏住了呼吸:“‘鱼鹰’暴露牺牲前传出最后情报:一份名为‘迷雾清单’的微缩胶卷,藏于明代青花瓷瓶‘岁寒三友’仿品内,该物在‘永丰’商行货仓,批号C-107,预计明晚抵朝天门三号码头。清单载有敌潜伏我内部及准备破坏之重要人员名单、计划。

不惜代价,务必取得并即刻转送‘老家’。‘夜莺’安全,暂避风头,等待新指令。

‘掌柜’。”字迹很快淡去直至消失。陈默将报纸烧掉,灰烬冲入下水道。

“鱼鹰”是他知道的一位潜伏在军统高层的同志,他的牺牲是巨大损失。

而这份用生命换来的“迷雾清单”,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无数同志的生死和解放事业的进程。“不惜代价”四个字,重如千钧。但同时,巨大的风险也摆在面前:码头现在必然是检查重点,沈世钧肯定也嗅到了味道。

如何从敌人严密的看守下取得胶卷?又如何安全送出去?陈默目光落在窗外无尽的夜雾中,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第四章:码头惊变,黄雀在后第二天,重庆的雾更浓了。朝天门码头更是被水汽笼罩,灯火昏黄,人影幢幢,如同鬼域。陈默利用职务之便,以“核查一批重要军用通讯器材”为名,巧妙地调开了三号码头部分常规检查人员,为行动创造了一丝缝隙。

他本人则坐镇在码头附近的调度办公室,密切关注着局势。林薇行动了。

她化妆成一个穿着朴素、提着旧行李箱的年轻女学生,像是要赶夜船回家的模样。

她利用浓雾和陈默制造的短暂真空,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敏捷,迅速找到了C-107批次的货物堆存区。

那个仿制的“岁寒三友”青花瓷瓶就混在一堆工艺品中间。她心跳如鼓,迅速而无声地靠近。

就在她的手即将触碰到瓷瓶的瞬间——“不许动!举起手来!

”几声低沉的呵斥从侧后方响起!不是码头的巡警,而是几个穿着黑色劲装、动作矫健的陌生男子,手中握着枪!林薇瞳孔一缩,反应极快,几乎在同一时间,一把抱起瓷瓶,身体就势向旁边的货物堆后滚去!“砰!

”枪声打破了码头的沉寂,引发了骚乱。“抓住她!别让她跑了!”黑衣人大吼着追上来。

更多的码头警察和驻军被惊动,哨声、叫喊声、奔跑声响成一片。

躲在调度室的陈默暗叫不好!这些人不是军统的,也不是警察局的!他们是另一股势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立刻做出反应,拉响了码头一处闲置仓库的火警警报!

凄厉的警报声瞬间覆盖了码头,人群更加混乱,为林薇的逃脱创造了机会。林薇抱着瓷瓶,在迷宫般的货堆和浓雾中穿梭,凭借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和接应点老潘安排的另一个人力车夫,几次险之又险地避开追捕和流弹。最终,她成功地消失在重庆错综复杂的小巷深处。

陈默看着混乱的码头和悻悻而归的黑衣人,面色阴沉。沈世钧很快会赶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