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坠乡尘林国栋苏丽娟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林国栋苏丽娟(星坠乡尘)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时间: 2025-09-18 21:31:23
电话挂断后那几天,家里的时间仿佛凝固了。
父亲林国栋像是被抽走了魂,大部分时间瘫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屏幕发呆,屏幕里演着什么,他大概根本没看进去。
酒瓶多了几个,散落在茶几和地板之间。
晚星变得更沉默了。
她学着用开水泡冷饭,就着一点榨菜喂饱自己和弟弟。
弟弟林晨似乎也感知到山雨欲来的压抑,哭闹的次数少了,只是更粘着姐姐,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时常蓄着不安。
“送去爷爷奶奶家”那句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晚星心口。
她隐约知道那意味着离开这个虽然现在变得糟糕、但曾经充满妈妈气息的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她害怕,但她不敢问。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父亲罕见地早早起来了。
他刮了胡子,换上了一件相对干净的衣服,但眼底的疲惫和颓丧却无法掩盖。
他看着挤在沙发角落里醒来的姐弟俩,声音干涩:“去,把你们自己的小衣服收拾一下。”
晚星的心猛地一沉。
该来的,还是来了。
她没有哭闹,也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默默地拉着弟弟爬下沙发。
她找到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小背包,那是妈妈去年买给她的。
她把自己和弟弟的几件小衣服、弟弟那本画脏了的画册、还有她最宝贝的——妈妈遗落的一只旧发卡,小心翼翼地塞了进去。
父亲看着她们磨蹭,没有催促,只是烦躁地点了一支烟,在逼仄的客厅里来回踱步。
收拾停当,父亲一手拎起那个寒酸的小背包,另一手抱起还在揉眼睛的林晨,低声道:“走了。”
晚星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家。
乱糟糟的客厅,紧闭的卧室门,空气中残留的烟酒味……这里己经没有妈妈了。
她低下头,跟着父亲走出了房门。
去往乡下爷爷奶奶家的路,漫长而颠簸。
他们先坐了喧闹拥挤的长途汽车,汽车在崎岖的盘山公路上摇晃,汽油味和汗味混杂在一起,熏得晚星胃里一阵阵翻涌。
弟弟晕车了,吐了她一身,父亲手忙脚乱地擦拭,脸色更加难看。
下了汽车,还要换乘一种“突突”作响、冒着黑烟的三轮摩托车。
一路上的风景,从整齐的楼房逐渐变成低矮的瓦房,再到连绵的稻田和青山。
晚星紧紧抓着车斗的边缘,小脸苍白,陌生的景物飞驰而过,让她感到一阵阵心悸和无依无靠的恐慌。
终于,三轮车在一个岔路口停下。
父亲付了钱,抱着蔫蔫的弟弟,带着晚星走上一条窄窄的、坑洼不平的土路。
路两旁是茂密的竹林,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走了约莫十分钟,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小村庄散落在山脚下,几缕炊烟袅袅升起。
父亲在一户有着低矮土坯围墙的院子前停下脚步。
院门是旧木料钉的,敞开着,能看到里面晒着些干菜,几只土鸡在悠闲地啄食。
一个穿着深蓝色粗布褂子、头发花白挽在脑后的老妇人正坐在院子里的小凳上择菜。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眯着眼望过来。
那是奶奶。
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皮肤黝黑粗糙,但眼神却清亮而锐利。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林国栋身上,皱了皱眉,然后迅速移到他怀里的林晨,以及他身后那个瘦瘦小小、紧紧抓着自己衣角的女孩身上。
奶奶放下手里的菜,站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走了过来。
“妈……”林国栋喊了一声,声音有些发虚,带着显而易见的窘迫。
奶奶没应他,首接伸手接过了他怀里的林晨,仔细端详着:“这就是晨晨?
造孽哦,怎么瘦成这样,脸色这么差?”
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语气里有心疼,也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利落。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晚星身上。
晚星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低下了头。
“这是星星?”
奶奶的声音放缓了一些。
晚星不敢抬头,只是极小幅度地点了点。
这时,屋里又走出来一个老人,身材干瘦,背微微驼着,手里拿着旱烟杆,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沉默而厚重。
是爷爷。
他看了一眼门口的景象,吧嗒了一口烟,没说话,只是对林国栋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先进屋吧,站门口像什么样子。”
奶奶发话了,抱着林晨转身就往屋里走。
林国栋松了口气似的,推了晚星一把,低声道:“叫爷爷奶奶。”
晚星嗫嚅着,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奶奶……爷爷……”爷爷又点了点头,转身也进了屋。
爷爷奶奶的家昏暗而陈旧,带着一股淡淡的柴火、泥土和腌菜混合的味道。
堂屋的正中央贴着一张褪色的年画,桌椅都很旧了,磨得发了亮。
角落里堆着些农具。
奶奶麻利地倒了两碗温水,递给晚星和弟弟,又拿出一些自家种的花生和晒好的红薯干放在桌上。
“还没吃饭吧?
灶上还有点粥,我去热热。”
奶奶说着就要往厨房去。
“妈,别忙了……”林国栋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我……我坐会儿就得走,下午还得赶回去的车,明天还上班……”奶奶的脚步顿住了。
她转过身,看着儿子,眼神复杂,有失望,有无奈,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你就这么急?
孩子刚来,凳子都没坐热!”
爷爷终于开口了,声音低沉沙哑,带着明显的不满。
林国栋搓着手,不敢看父亲的眼睛:“厂里不好请假……而且,孩子们……就麻烦您二老了……”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听不见。
堂屋里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
晚星紧紧攥着衣角,心跳得厉害。
爸爸这就要走了吗?
把他们丢在这里?
奶奶没再说什么,转身进了厨房。
很快,她端出两碗温热的白粥和一碟咸菜。
粥很稀,但米香味很浓。
“先吃点东西。”
奶奶把粥放在姐弟俩面前。
晚星没什么胃口,但弟弟林晨似乎是饿极了,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晚星也拿起勺子,机械地往嘴里送。
粥是温的,但她却觉得心里一片冰凉。
父亲林国栋如坐针毡,几乎没动奶奶给他倒的水。
他时不时瞥一眼墙上的老挂钟,焦躁显而易见。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站起身:“爸,妈……我……我真得走了!”
爷爷奶奶都没说话。
奶奶低头收拾着碗筷,爷爷则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林国栋逃也似的走到门口,又像是想起什么,从裤兜里掏出一些皱巴巴的零钱,塞到奶奶手里:“这……一点钱,给孩子们买点吃的……”奶奶看着手里的钱,又看看儿子,最终什么也没说,把钱收进了口袋。
林国栋不敢再看孩子们,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
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土路尽头,一次都没有回头。
晚星跑到门口,眼睁睁看着父亲消失,那个她曾经视为依靠的背影,此刻看来如此决绝和渺小。
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一种被彻底遗弃的冰冷感,瞬间贯穿了她小小的身体。
父亲走了,把这个陌生的地方,和两个陌生的老人,留给了她和弟弟。
奶奶开始默默地收拾。
她打来热水,给哭闹着要找爸爸的林晨擦洗了脸和手,又找出一些旧衣服,比划着看能不能改给晚星穿。
爷爷沉默地坐在门槛上,一口接一口地抽烟,浑浊的目光望着远处的稻田,不知道在想什么。
晚局促地站在堂屋中央,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气味,陌生的人。
爷爷奶奶虽然收留了他们,但他们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名为“陌生”和“隔代”的墙。
奶奶的关爱是实在的,却也是粗糙的。
她会把最大的红薯干塞给晚星,但不会像妈妈那样柔声问她好不好吃。
爷爷的沉默则像山一样沉重,让晚星不敢靠近。
傍晚,奶奶用土灶做了简单的晚饭。
炒青菜,蒸咸鱼,白米饭。
吃饭的时候很安静,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弟弟吃不惯咸鱼,吵着要吃肉,奶奶皱起眉头:“哪有那么多肉吃,乖,吃饭。”
晚星立刻低下头,拼命往嘴里扒饭,不敢再发出一点声音。
她怕,怕自己不乖,也会被嫌弃,怕连这个地方也待不下去。
夜里,奶奶收拾出里屋的一张旧木床,让姐弟俩睡在一起。
床板很硬,被子有股淡淡的霉味和阳光晒过的混合气味。
弟弟很快就在颠簸和陌生带来的疲惫中睡着了。
但晚星却睁大了眼睛,毫无睡意。
窗外是彻底的漆黑,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和不知名虫子的鸣叫,更衬得夜晚寂静可怕。
白天的坚强和麻木褪去,巨大的恐惧和思念如同潮水般涌来。
她想妈妈。
想那个虽然有时会不耐烦,但会给她扎漂亮辫子、身上有香香味道的妈妈。
她也想爸爸,哪怕他没用,哪怕他丢下了他们,但他曾经也是这个家的一部分。
泪水无声地滑落,浸湿了带着霉味的枕头。
她不敢哭出声,只能紧紧咬着嘴唇,把所有的呜咽都憋回肚子里。
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连哭泣都变成了一件需要小心翼翼的事情。
月光透过老旧的木窗棂,洒进一点微弱的光亮。
晚星在泪眼朦胧中,借着月光打量这个房间。
墙壁是灰扑扑的,贴着的旧报纸己经发黄卷边。
角落里堆着些杂物,影影绰绰,像蛰伏的怪兽。
就在这时,她似乎听到外间堂屋传来极轻微的说话声。
是爷爷奶奶还没睡?
她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
奶奶压得低低的声音隐约传来,带着无尽的愁苦和担忧:“……说扔下就扔下……这两个娃……以后可咋办……”爷爷沉闷的咳嗽了一声,然后是长长的沉默。
接着,是他更加低沉、仿佛含着千斤重量的叹息,那叹息声穿透薄薄的墙壁,清晰地钻进晚星的耳朵里:“……都是债啊……先养着吧……走一步看一步……”先养着吧…… 走一步看一步……这几个字,像冰冷的钉子,将晚星牢牢地钉在了这张陌生的床上。
原来,在这里,他们也只是“债”吗?
只是需要被“养着”的负担吗?
刚刚因为一顿热饭、一张床而升起的一丝微弱的暖意,瞬间被这无意中听来的话语击得粉碎。
未来像窗外无边的黑夜,沉甸甸地压在她六岁的心上,看不到一丝光亮。
她把自己缩成一团,紧紧挨着弟弟,仿佛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温暖来源。
在这个陌生的屋檐下,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和弟弟,真的只剩下彼此了。
而前方的路,布满了更深的迷茫和未知的艰难。
父亲林国栋像是被抽走了魂,大部分时间瘫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屏幕发呆,屏幕里演着什么,他大概根本没看进去。
酒瓶多了几个,散落在茶几和地板之间。
晚星变得更沉默了。
她学着用开水泡冷饭,就着一点榨菜喂饱自己和弟弟。
弟弟林晨似乎也感知到山雨欲来的压抑,哭闹的次数少了,只是更粘着姐姐,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时常蓄着不安。
“送去爷爷奶奶家”那句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晚星心口。
她隐约知道那意味着离开这个虽然现在变得糟糕、但曾经充满妈妈气息的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她害怕,但她不敢问。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父亲罕见地早早起来了。
他刮了胡子,换上了一件相对干净的衣服,但眼底的疲惫和颓丧却无法掩盖。
他看着挤在沙发角落里醒来的姐弟俩,声音干涩:“去,把你们自己的小衣服收拾一下。”
晚星的心猛地一沉。
该来的,还是来了。
她没有哭闹,也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默默地拉着弟弟爬下沙发。
她找到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小背包,那是妈妈去年买给她的。
她把自己和弟弟的几件小衣服、弟弟那本画脏了的画册、还有她最宝贝的——妈妈遗落的一只旧发卡,小心翼翼地塞了进去。
父亲看着她们磨蹭,没有催促,只是烦躁地点了一支烟,在逼仄的客厅里来回踱步。
收拾停当,父亲一手拎起那个寒酸的小背包,另一手抱起还在揉眼睛的林晨,低声道:“走了。”
晚星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家。
乱糟糟的客厅,紧闭的卧室门,空气中残留的烟酒味……这里己经没有妈妈了。
她低下头,跟着父亲走出了房门。
去往乡下爷爷奶奶家的路,漫长而颠簸。
他们先坐了喧闹拥挤的长途汽车,汽车在崎岖的盘山公路上摇晃,汽油味和汗味混杂在一起,熏得晚星胃里一阵阵翻涌。
弟弟晕车了,吐了她一身,父亲手忙脚乱地擦拭,脸色更加难看。
下了汽车,还要换乘一种“突突”作响、冒着黑烟的三轮摩托车。
一路上的风景,从整齐的楼房逐渐变成低矮的瓦房,再到连绵的稻田和青山。
晚星紧紧抓着车斗的边缘,小脸苍白,陌生的景物飞驰而过,让她感到一阵阵心悸和无依无靠的恐慌。
终于,三轮车在一个岔路口停下。
父亲付了钱,抱着蔫蔫的弟弟,带着晚星走上一条窄窄的、坑洼不平的土路。
路两旁是茂密的竹林,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走了约莫十分钟,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小村庄散落在山脚下,几缕炊烟袅袅升起。
父亲在一户有着低矮土坯围墙的院子前停下脚步。
院门是旧木料钉的,敞开着,能看到里面晒着些干菜,几只土鸡在悠闲地啄食。
一个穿着深蓝色粗布褂子、头发花白挽在脑后的老妇人正坐在院子里的小凳上择菜。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眯着眼望过来。
那是奶奶。
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皮肤黝黑粗糙,但眼神却清亮而锐利。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林国栋身上,皱了皱眉,然后迅速移到他怀里的林晨,以及他身后那个瘦瘦小小、紧紧抓着自己衣角的女孩身上。
奶奶放下手里的菜,站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走了过来。
“妈……”林国栋喊了一声,声音有些发虚,带着显而易见的窘迫。
奶奶没应他,首接伸手接过了他怀里的林晨,仔细端详着:“这就是晨晨?
造孽哦,怎么瘦成这样,脸色这么差?”
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语气里有心疼,也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利落。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晚星身上。
晚星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低下了头。
“这是星星?”
奶奶的声音放缓了一些。
晚星不敢抬头,只是极小幅度地点了点。
这时,屋里又走出来一个老人,身材干瘦,背微微驼着,手里拿着旱烟杆,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沉默而厚重。
是爷爷。
他看了一眼门口的景象,吧嗒了一口烟,没说话,只是对林国栋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先进屋吧,站门口像什么样子。”
奶奶发话了,抱着林晨转身就往屋里走。
林国栋松了口气似的,推了晚星一把,低声道:“叫爷爷奶奶。”
晚星嗫嚅着,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奶奶……爷爷……”爷爷又点了点头,转身也进了屋。
爷爷奶奶的家昏暗而陈旧,带着一股淡淡的柴火、泥土和腌菜混合的味道。
堂屋的正中央贴着一张褪色的年画,桌椅都很旧了,磨得发了亮。
角落里堆着些农具。
奶奶麻利地倒了两碗温水,递给晚星和弟弟,又拿出一些自家种的花生和晒好的红薯干放在桌上。
“还没吃饭吧?
灶上还有点粥,我去热热。”
奶奶说着就要往厨房去。
“妈,别忙了……”林国栋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我……我坐会儿就得走,下午还得赶回去的车,明天还上班……”奶奶的脚步顿住了。
她转过身,看着儿子,眼神复杂,有失望,有无奈,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你就这么急?
孩子刚来,凳子都没坐热!”
爷爷终于开口了,声音低沉沙哑,带着明显的不满。
林国栋搓着手,不敢看父亲的眼睛:“厂里不好请假……而且,孩子们……就麻烦您二老了……”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听不见。
堂屋里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
晚星紧紧攥着衣角,心跳得厉害。
爸爸这就要走了吗?
把他们丢在这里?
奶奶没再说什么,转身进了厨房。
很快,她端出两碗温热的白粥和一碟咸菜。
粥很稀,但米香味很浓。
“先吃点东西。”
奶奶把粥放在姐弟俩面前。
晚星没什么胃口,但弟弟林晨似乎是饿极了,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晚星也拿起勺子,机械地往嘴里送。
粥是温的,但她却觉得心里一片冰凉。
父亲林国栋如坐针毡,几乎没动奶奶给他倒的水。
他时不时瞥一眼墙上的老挂钟,焦躁显而易见。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站起身:“爸,妈……我……我真得走了!”
爷爷奶奶都没说话。
奶奶低头收拾着碗筷,爷爷则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林国栋逃也似的走到门口,又像是想起什么,从裤兜里掏出一些皱巴巴的零钱,塞到奶奶手里:“这……一点钱,给孩子们买点吃的……”奶奶看着手里的钱,又看看儿子,最终什么也没说,把钱收进了口袋。
林国栋不敢再看孩子们,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
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土路尽头,一次都没有回头。
晚星跑到门口,眼睁睁看着父亲消失,那个她曾经视为依靠的背影,此刻看来如此决绝和渺小。
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一种被彻底遗弃的冰冷感,瞬间贯穿了她小小的身体。
父亲走了,把这个陌生的地方,和两个陌生的老人,留给了她和弟弟。
奶奶开始默默地收拾。
她打来热水,给哭闹着要找爸爸的林晨擦洗了脸和手,又找出一些旧衣服,比划着看能不能改给晚星穿。
爷爷沉默地坐在门槛上,一口接一口地抽烟,浑浊的目光望着远处的稻田,不知道在想什么。
晚局促地站在堂屋中央,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气味,陌生的人。
爷爷奶奶虽然收留了他们,但他们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名为“陌生”和“隔代”的墙。
奶奶的关爱是实在的,却也是粗糙的。
她会把最大的红薯干塞给晚星,但不会像妈妈那样柔声问她好不好吃。
爷爷的沉默则像山一样沉重,让晚星不敢靠近。
傍晚,奶奶用土灶做了简单的晚饭。
炒青菜,蒸咸鱼,白米饭。
吃饭的时候很安静,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弟弟吃不惯咸鱼,吵着要吃肉,奶奶皱起眉头:“哪有那么多肉吃,乖,吃饭。”
晚星立刻低下头,拼命往嘴里扒饭,不敢再发出一点声音。
她怕,怕自己不乖,也会被嫌弃,怕连这个地方也待不下去。
夜里,奶奶收拾出里屋的一张旧木床,让姐弟俩睡在一起。
床板很硬,被子有股淡淡的霉味和阳光晒过的混合气味。
弟弟很快就在颠簸和陌生带来的疲惫中睡着了。
但晚星却睁大了眼睛,毫无睡意。
窗外是彻底的漆黑,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和不知名虫子的鸣叫,更衬得夜晚寂静可怕。
白天的坚强和麻木褪去,巨大的恐惧和思念如同潮水般涌来。
她想妈妈。
想那个虽然有时会不耐烦,但会给她扎漂亮辫子、身上有香香味道的妈妈。
她也想爸爸,哪怕他没用,哪怕他丢下了他们,但他曾经也是这个家的一部分。
泪水无声地滑落,浸湿了带着霉味的枕头。
她不敢哭出声,只能紧紧咬着嘴唇,把所有的呜咽都憋回肚子里。
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连哭泣都变成了一件需要小心翼翼的事情。
月光透过老旧的木窗棂,洒进一点微弱的光亮。
晚星在泪眼朦胧中,借着月光打量这个房间。
墙壁是灰扑扑的,贴着的旧报纸己经发黄卷边。
角落里堆着些杂物,影影绰绰,像蛰伏的怪兽。
就在这时,她似乎听到外间堂屋传来极轻微的说话声。
是爷爷奶奶还没睡?
她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
奶奶压得低低的声音隐约传来,带着无尽的愁苦和担忧:“……说扔下就扔下……这两个娃……以后可咋办……”爷爷沉闷的咳嗽了一声,然后是长长的沉默。
接着,是他更加低沉、仿佛含着千斤重量的叹息,那叹息声穿透薄薄的墙壁,清晰地钻进晚星的耳朵里:“……都是债啊……先养着吧……走一步看一步……”先养着吧…… 走一步看一步……这几个字,像冰冷的钉子,将晚星牢牢地钉在了这张陌生的床上。
原来,在这里,他们也只是“债”吗?
只是需要被“养着”的负担吗?
刚刚因为一顿热饭、一张床而升起的一丝微弱的暖意,瞬间被这无意中听来的话语击得粉碎。
未来像窗外无边的黑夜,沉甸甸地压在她六岁的心上,看不到一丝光亮。
她把自己缩成一团,紧紧挨着弟弟,仿佛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温暖来源。
在这个陌生的屋檐下,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和弟弟,真的只剩下彼此了。
而前方的路,布满了更深的迷茫和未知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