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凤御九宸—本宫把握一切(萧彻赵华筝)在哪看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凤御九宸—本宫把握一切(萧彻赵华筝)

时间: 2025-09-19 00:35:49 

第一章 风雨欲来大靖王朝的暮春总是裹挟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紫宸殿的琉璃瓦在连绵细雨中泛着冷光,如同病榻上那位帝王的眼神,晦暗不明。

长公主赵华筝立于丹陛之下,听着内侍尖细的通传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羊脂玉扣。

“长公主殿下,陛下今日精神不济,太医说需静养。” 李德全佝偻着身子,声音压得极低,眼角的皱纹里藏着难以言说的忧虑。赵华筝微微颔首,鬓边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知道了。

父皇的药熬好了吗?”“回殿下,刚温着呢。”“呈上来吧,本宫亲自送去。

凤御九宸—本宫把握一切(萧彻赵华筝)在哪看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凤御九宸—本宫把握一切(萧彻赵华筝)

” 她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寻常问安,可只有贴身侍女明月知道,公主袖中的手早已攥得发白。穿过层层回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味。寝殿内光线昏暗,龙床上的老者形容枯槁,曾经睥睨天下的眼神如今只剩下浑浊。赵华筝放轻脚步,接过药碗,用银匙轻轻搅动。“父皇。” 她轻声呼唤,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老皇帝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目光落在女儿身上,良久才艰难地开口:“华筝…… 来了。

”“儿臣给父皇喂药。” 她舀起一勺药汁,小心地吹凉。药汁苦涩,老皇帝喝了几口便摆了摆手,喘着气道:“朝政…… 如何了?

”赵华筝垂下眼帘:“一切安好,太傅和六部大臣各司其职,儿臣每日也会将奏折呈送父皇御览。”“他们…… 没再提立储之事?

” 老皇帝的声音里带着警惕。“三皇兄和五皇弟偶有提及,儿臣以父皇龙体为重为由,暂时压下了。” 赵华筝语气平淡,却掩不住其中的暗流涌动。老皇帝沉默片刻,突然抓住女儿的手,那只曾经指点江山的手如今只剩下皮包骨头:“华筝,知道你有才干…… 可你是女子…… 这江山…… 终究要交给皇子……”赵华筝心中一痛,面上却依旧平静:“父皇放心,儿臣明白。只求能为父皇分忧,为大靖尽一份力。

”从寝殿出来,细雨依旧。明月撑着伞紧随其后:“殿下,雨大了,咱们回长乐宫吧。

”赵华筝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轻声道:“去太傅府。”明月一惊:“殿下,此时去太傅府,恐引人非议。”“非议?” 赵华筝冷笑一声,“如今这京城,哪处没有非议?

本宫倒要看看,谢临渊是否真如他所说,愿助本宫一臂之力。”太傅府位于东城,朱门高墙,气势恢宏。门人见是长公主驾到,不敢怠慢,立刻入内通报。片刻后,一位身着月白锦袍的男子迎了出来,正是当朝太傅谢临渊。他面容俊朗,气质温润,嘴角噙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臣不知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太傅不必多礼。

” 赵华筝语气疏离,“本宫今日前来,是想与太傅商议要事。

”谢临渊侧身相让:“殿下里面请。”书房内檀香袅袅,书架上摆满了古籍。

谢临渊亲手为赵华筝斟上茶水:“殿下冒着雨前来,想必是宫里有什么变故?

”赵华筝端起茶杯,指尖感受着瓷器的冰凉:“父皇今日精神更差了。立储之事,恐怕瞒不了多久。”谢临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恢复平静:“殿下放心,臣与几位老臣已经商议过,定会力保殿下周全。”“周全?” 赵华筝抬眸看他,目光锐利,“太傅觉得,本宫的周全是什么?是嫁入世家,从此不问政事?还是被新帝圈禁于深宫,了此残生?”谢临渊微微一怔,随即笑道:“殿下多虑了。以殿下的才干,新帝定会倚重。

”“倚重?” 赵华筝放下茶杯,声音陡然转冷,“太傅是在嘲笑本宫吗?

自古女子不得干政,本宫这个长公主,在那些皇子眼中不过是可以利用的棋子罢了。

”谢临渊起身,走到赵华筝面前,语气诚恳:“殿下息怒。臣并非此意。只是眼下局势微妙,殿下不宜锋芒太露。待陛下龙体康复,或选出合适的储君,臣定会为殿下争取最大的权益。

”赵华筝看着眼前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心中却泛起一丝寒意。谢临渊出身顶级世家谢家,他的支持从来都不是无偿的。他想要的,是谢家在新朝的地位,而自己,不过是他棋盘上的一颗重要棋子。“太傅的心意,本宫明白了。” 她站起身,“时辰不早,本宫先行回宫。”谢临渊送她到门口,看着马车消失在雨幕中,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

旁边的管家低声问道:“老爷,长公主这是……”“她不甘心。” 谢临渊望着雨中的街道,“可惜啊,她是个女子。这江山,终究轮不到她。”马车里,赵华筝闭目沉思。

谢临渊的态度让她更加确定,想要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活下去,甚至掌控自己的命运,必须寻找真正可靠的力量。“明月,” 她突然开口,“边关可有消息传来?

”明月答道:“听说萧将军在北境打了胜仗,击退了蛮族入侵。只是……”“只是什么?

”“只是朝中有人忌惮萧将军战功赫赫,故意克扣军饷,军中颇有怨言。

” 明月忧心忡忡地说。

赵华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萧彻…… 本宫倒是想会会这位寒门出身的少年将军。

”第二章 寒门骁将三日后,京城的雨终于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赵华筝坐在窗前,看着庭院中被雨水洗涤过的海棠花,若有所思。

“殿下,兵部刚传来消息,萧将军班师回朝了,明日将在午门献俘。” 明月走进来,递上一份奏折。赵华筝接过奏折,迅速浏览一遍,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终于回来了。明月,替本宫备车,本宫要去城门口迎接。”明月惊讶道:“殿下,宫规规定公主不得随意出城……”“本宫是去迎接凯旋的将士,谁敢说三道四?

” 赵华筝打断她的话,语气坚定,“再者说,父皇病重,本宫身为长公主,代父皇迎接有功之臣,合情合理。”明月知道公主心意已决,不再多言,转身去安排。

次日清晨,赵华筝换上一身银灰色骑装,更显英姿飒爽。她没有乘坐华丽的公主马车,而是骑了一匹白色的骏马,只带了明月和几名护卫,低调地来到城门附近。

城门口早已挤满了百姓,都想一睹这位少年将军的风采。赵华筝勒住马缰,在人群后方静静等候。不多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和欢呼声。

一队风尘仆仆的士兵出现在视野中,为首的年轻将领身披铠甲,身姿挺拔,即使经过长途跋涉,依旧难掩其锐利的锋芒。他面容冷峻,眼神坚定,正是萧彻。

百姓们纷纷欢呼雀跃,向凯旋的将士们抛洒着花瓣。萧彻却面无表情,只是策马前行,目光扫过人群,带着一种疏离的威严。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冲出几个手持利刃的黑衣人,直扑萧彻而去!“保护将军!” 亲兵大喊着围了上来。现场一片混乱,百姓尖叫着四散奔逃。赵华筝的护卫立刻将她护在中间。萧彻反应极快,侧身躲过第一刀,同时拔出腰间长剑,寒光一闪,已经刺穿了一名黑衣人的咽喉。他动作干净利落,眼神冷冽如冰,转眼间就与几名黑衣人缠斗在一起。赵华筝站在安全地带,静静地观察着。

萧彻的武功高强,招式狠辣,显然是经过生死历练的。更难得的是,他在激战中依旧保持着冷静,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找到敌人的破绽。很快,几名黑衣人都被萧彻和亲兵制服。萧彻擦拭着剑上的血迹,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似乎在寻找幕后主使。就在这时,他的目光与赵华筝的目光相遇了。四目相对,空气中仿佛有火花闪过。萧彻显然认出了赵华筝的身份,微微一怔,随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末将萧彻,参见长公主殿下。不知殿下在此,有失远迎。”赵华筝翻身下马,走到他面前,声音清亮:“萧将军免礼。本宫听闻将军凯旋,特意前来迎接。将军辛苦。

”“为国效力,不敢言苦。” 萧彻起身,目光依旧停留在赵华筝身上,带着一丝探究。

“这些刺客,将军可知是何人派来的?” 赵华筝看向地上被制服的黑衣人。

萧彻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末将在边关屡立战功,想必是得罪了某些人。不过殿下放心,末将定会查个水落石出。”“将军刚回京城,根基未稳,行事需多加小心。

” 赵华筝语气诚恳,“若有需要,可随时来长乐宫找本宫。”萧彻有些意外地看着她,随即拱手道:“多谢殿下关怀,末将记下了。”献俘仪式结束后,萧彻回到了自己简陋的将军府。刚坐下,副将秦风就匆匆进来:“将军,那些黑衣人招了,是三皇子派来的!”萧彻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是他。看来本将军的战功,碍了某些人的眼。

”“将军,三皇子势大,又有太傅支持,我们要不要……” 秦风有些担忧。

萧彻摆摆手:“不必。我们刚回京城,不宜轻举妄动。不过,这笔账,本将军记下了。

” 他顿了顿,想起城门口与赵华筝的相遇,“今日长公主为何会出现在城门口?

”“听说长公主是特意去迎接将军的。” 秦风答道,“属下还听说,长公主与三皇子、五皇子素来不和,与太傅的关系也颇为微妙。

”萧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京城的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与此同时,长乐宫内,赵华筝正在与明月分析局势。“殿下,您真的要拉拢萧将军?” 明月有些担心,“他毕竟是寒门出身,在朝中毫无根基,恐怕帮不了殿下什么。”赵华筝摇摇头:“明月,你不懂。正因为他是寒门出身,没有世家背景,才更值得本宫信任。那些世家子弟,个个都有自己的算计,唯有萧彻,他的一切都要靠自己争取,这样的人才会真正懂得感恩。

”“可是,三皇子已经对他下手了,他现在处境危险……”“这正是本宫的机会。

” 赵华筝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铭记在心。明月,替本宫备一份厚礼,本宫要亲自去将军府探望。”明月大惊:“殿下!您是金枝玉叶,怎能屈尊去一个寒门将军的府邸?这要是传出去,会被人非议的!”“非议?

” 赵华筝冷笑,“本宫连皇位都敢争,还怕什么非议?明月,你记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三章 初次交锋萧彻的将军府位于京城西南角,与那些世家大族的府邸相比,显得简陋了许多。院墙是普通的青砖砌成,门口也没有威武的石狮子,只有两名亲兵守着。

赵华筝的马车停在将军府门口时,萧彻正在书房研究边防图。听到通报,他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起身迎接。“末将不知殿下驾到,有失远迎。” 萧彻再次单膝跪地。

“将军免礼。” 赵华筝扶起他,目光扫过简朴的庭院,“将军府倒是清静。

”“末将粗人一个,不善奢华。” 萧彻有些不自然地说。进入书房,赵华筝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边防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她走到图前,饶有兴致地看起来:“这是北境的布防图?”“正是,殿下好眼光。

” 萧彻有些惊讶于她的识货。“本宫幼时曾随父皇去过北境,对那里的地形略知一二。

” 赵华筝指着图上的一处关隘,“将军觉得,此处若要布防,当如何安排?

”萧彻没想到她会问这个,略一沉吟,便侃侃而谈:“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缺点是水源不足。末将认为,应当在此处修建蓄水池,同时派精锐部队驻守,以逸待劳。

”赵华筝点点头:“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本宫觉得,还可以在此处设置烽火台,一旦敌军来犯,可及时通报周边驻军。”萧彻眼前一亮:“殿下英明!

末将倒是没想到这一点。”两人就边防之事讨论了许久,萧彻惊讶地发现,这位长公主不仅容貌倾城,竟然对军事也颇有见解。

而赵华筝也对萧彻的军事才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知不觉,已近黄昏。

赵华筝起身告辞:“今日与将军畅谈,本宫受益匪浅。这些礼物,还望将军收下。

”萧彻看着那些明显是女子用的锦缎和首饰,有些疑惑:“殿下,这……”“将军刚回京城,想必还未成家吧?” 赵华筝笑意盈盈,“这些东西,就当是本宫提前送给将军夫人的贺礼。

”萧彻恍然大悟,连忙道谢:“多谢殿下厚爱,末将愧不敢当。”送走赵华筝后,秦风走进来,疑惑地问:“将军,长公主这是什么意思?突然送来这么多贵重礼物。

”萧彻看着那些礼物,若有所思:“她是在向我们示好。看来,这位长公主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回应她的好意?

”萧彻摇摇头:“暂时不必。我们刚回京城,不宜过早站队。先看看再说。”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赵华筝拜访将军府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自然也传到了三皇子赵景琰的耳中。“废物!一群废物!” 三皇子府内,赵景琰将茶杯狠狠摔在地上,怒吼道,“连个萧彻都解决不了,还让长公主捷足先登了!

”旁边的谋士连忙劝道:“殿下息怒。萧彻刚立战功,风头正劲,此时动他确实不妥。

至于长公主,她拉拢一个寒门将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成不了气候?” 赵景琰冷笑,“你懂什么?那女人心机深沉,又得到了谢太傅的支持,现在又想拉拢萧彻这员猛将,她的野心不小啊!”“那殿下打算怎么办?”赵景琰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你去安排一下,给萧彻找点麻烦,最好能让他身败名裂。”“殿下英明。

” 谋士躬身退下。几日后,京城突然传出流言,说萧彻在边关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甚至私通蛮族,出卖军情。这些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一时间满城风雨。萧彻得知后,怒不可遏:“简直是一派胡言!本将军在边关出生入死,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秦风也急道:“将军,这明显是有人故意陷害我们!现在朝堂上已经有御史弹劾您了,说您贪污军饷,请陛下彻查!”“查就查!” 萧彻怒拍桌子,“本将军身正不怕影子斜!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三皇子早已买通了几名士兵,让他们在朝堂上作证,声称亲眼看到萧彻克扣军饷。谢临渊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也乐见其成,暗中推波助澜,使得弹劾的奏折越来越多。萧彻被召到朝堂对质,面对那些 “铁证”,百口莫辩。

皇帝病重,无法临朝,朝政由几位皇子和大臣共同主持。三皇子趁机发难,要求将萧彻打入天牢,严刑拷打。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三皇兄此言差矣。”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赵华筝一身朝服,缓步走入大殿。“皇姐?你怎么来了?” 三皇子皱眉,有些不悦。“父皇病重,本宫身为长公主,岂能坐视不理?” 赵华筝目光扫过众臣,“关于萧将军贪污军饷一事,本宫有话要说。”她走到殿中,朗声道:“萧将军在边关屡立战功,深受将士爱戴,这是有目共睹的。说他克扣军饷,本宫第一个不信!至于那些所谓的证人,本宫倒要问问他们,萧将军何时何地克扣了军饷?克扣了多少?用在了何处?

”那几名被买通的士兵被问得哑口无言,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赵华筝冷笑一声:“看来这些人是受人指使,故意陷害忠良!三皇兄,你身为皇子,不仅不辨是非,反而听信谗言,想要构陷有功之臣,你安的是什么心?

”三皇子被问得脸色铁青:“皇姐,你…… 你不要血口喷人!”“本宫是不是血口喷人,一查便知。” 赵华筝转向众臣,“本宫建议,由刑部、户部和兵部共同组成调查组,前往边关调查此事。如果萧将军真有贪污之举,本宫绝不姑息!但如果是有人故意陷害,也必须严惩不贷!”众臣纷纷附和,觉得这个提议公平合理。三皇子虽然不甘心,但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只好悻悻同意。退朝后,萧彻来到长乐宫,向赵华筝道谢:“末将多谢殿下解围,大恩不言谢!”赵华筝看着他感激的眼神,微微一笑:“将军不必客气。本宫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过,这次的事只是个开始,你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末将明白。” 萧彻顿了顿,鼓起勇气问道,“殿下为何要帮末将?我们非亲非故……”赵华筝看着他真诚的眼睛,认真地说:“因为本宫相信将军是忠良之臣。大靖需要将军这样的人才,本宫…… 也需要。

”萧彻心中一震,抬头看向赵华筝。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他突然明白了什么,郑重地拱手道:“末将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赵华筝满意地点点头:“好。将军先回去吧,调查组那边,本宫会打点好的。

”看着萧彻离去的背影,赵华筝嘴角的笑容渐渐淡去。她知道,这只是与三皇子和谢临渊的第一次交锋,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四章 朝堂立足调查组前往边关后,京城暂时恢复了平静。但赵华筝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利用这段时间,开始着手巩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首先,她以长公主的身份,频繁探望病重的父皇。每次探望,她都会详细汇报朝政,提出自己的见解。老皇帝虽然身体虚弱,但神智尚清,对这个女儿的才干越来越欣赏,也越来越依赖。其次,赵华筝开始拉拢朝中的中立派官员。她知道,这些官员虽然没有明确站队,但他们的态度往往能决定局势的走向。

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智慧,为这些官员解决难题,赢得他们的好感和支持。

王御史就是其中之一。他为人正直,但性格固执,一直对皇子们的争斗保持中立。

赵华筝得知他因弹劾一名贪官而受到打压,便主动出面,搜集证据,帮助王御史扳倒了那名贪官。王御史感激涕零,从此成为赵华筝的坚定支持者。与此同时,赵华筝也没有忘记远在边关的萧彻。她通过明月,不断给萧彻传递消息,告诉他京城的局势,提醒他注意安全。萧彻也通过秦风,向赵华筝汇报调查组的动向,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合作关系。一个月后,调查组终于回来了。结果不出所料,所谓的 “贪污军饷” 纯属子虚乌有,反倒是三皇子派去的人,在调查过程中试图贿赂调查组官员,被抓了个正着。真相大白,朝野震动。

三皇子因构陷忠良、贿赂官员被老皇帝严厉斥责,罚闭门思过三个月。而萧彻则洗清了冤屈,官复原职,甚至还因为这次事件得到了老皇帝的格外信任。经此一役,赵华筝在朝中的声望大大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位长公主不仅有美貌,更有智慧和胆识,是一位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谢临渊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赵华筝的崛起。他原本以为,赵华筝只是个需要依靠谢家的女子,没想到她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这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但同时也更加欣赏赵华筝的才干。一日,谢临渊特意来到长乐宫拜访。

“殿下近来风采更胜往昔啊。” 谢临渊笑着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赵华筝请他坐下,淡淡道:“太傅过奖了。本宫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殿下帮萧彻洗清冤屈,拉拢王御史,手段高明,臣佩服。” 谢临渊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太傅是在责怪本宫没有事先与你商量吗?” 赵华筝反问。

谢临渊放下茶杯,认真地说:“臣不敢。只是殿下,如今局势微妙,树大招风。

殿下锋芒太露,恐怕会引来更多的麻烦。”“麻烦?” 赵华筝冷笑,“本宫要是怕麻烦,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太傅,你我都清楚,想要在这朝堂上立足,光靠隐忍是不够的。

”谢临渊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沉默片刻,说:“殿下说的是。只是,殿下有没有想过,单凭你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与三皇子和五皇子抗衡。你需要更强大的支持。

”“太傅的意思是……”“谢家愿意全力支持殿下。” 谢临渊语气诚恳,“只要殿下答应,将来登基之后,立谢家女子为后,谢家定会助殿下扫清一切障碍。”赵华筝心中冷笑,果然来了。谢临渊的支持从来都不是无偿的,他想要的是谢家的长治久安,甚至是对皇权的掌控。“太傅的好意,本宫心领了。” 赵华筝站起身,“但本宫相信,大靖的未来,不应该由某个家族掌控。本宫会用自己的方式,赢得这场争斗。太傅请回吧。

”谢临渊没想到赵华筝会如此干脆地拒绝,脸色有些难看:“殿下可要想清楚,失去了谢家的支持,你将举步维艰。”“本宫心意已决。” 赵华筝语气坚定。

谢临渊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去。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与赵华筝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谢临渊走后,明月担忧地说:“殿下,您就这样拒绝了太傅,会不会太冒险了?谢家在朝中势力庞大,我们得罪不起啊。

”赵华筝摇摇头:“明月,你记住,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人。

谢家想要控制本宫,本宫绝不会答应。至于他们的报复,本宫早有准备。

”“殿下有什么计划?”“萧彻。” 赵华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本宫要让萧彻在军中站稳脚跟,成为本宫最锋利的剑。”不久后,老皇帝下旨,任命萧彻为京畿卫戍副统领,负责京城的防务。这个任命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尤其是三皇子和谢临渊,他们没想到萧彻不仅没被打垮,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权力。

萧彻接到任命后,立刻来到长乐宫谢恩:“末将多谢殿下提拔之恩!

”赵华筝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这是你应得的。不过,你要记住,这个位置不好坐,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你。你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给别人留下把柄。

”“末将明白。” 萧彻郑重地说,“殿下放心,末将定会尽心尽力,守护京城的安全,守护殿下的安全。”“很好。” 赵华筝递给他一份名单,“这上面的人,都是三皇子和谢家安插在京畿卫戍中的眼线。你上任后,要不动声色地把他们换掉,换上我们自己的人。”萧彻接过名单,心中一凛。他没想到赵华筝竟然连这些都调查清楚了,这位长公主的能力,实在超出他的想象。“末将领命。”萧彻上任后,果然不负众望。

他雷厉风行,很快就清理了京畿卫戍中的眼线,提拔了一批有才干、忠于自己的将领。同时,他加强了京城的防务,整顿军纪,京畿卫戍的面貌焕然一新。赵华筝看着萧彻的表现,心中十分欣慰。她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有了萧彻在军中的支持,她在朝堂上的底气更足了。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北境传来急报,蛮族再次入侵,边关告急。这个消息,再次将京城的局势推向了风口浪尖。

第五章 边疆告急北境的急报如同一块巨石,在平静的朝堂上激起了千层浪。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出兵征讨,有的则主张议和。三皇子赵景琰第一个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蛮族蛮不讲理,屡次侵犯我大靖边境,欺人太甚!儿臣主张立刻出兵,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五皇子也附和道:“三哥说得对!

我们不能让蛮族觉得我大靖好欺负!”谢临渊却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陛下龙体欠安,国库也并不充裕,此时不宜大兴战事啊。依老臣看,不如派使者去议和,暂时稳住蛮族,等陛下康复,国库充盈之后再做打算。”“太傅这是畏敌怯战!” 三皇子反驳道,“如果我们一味退让,蛮族只会得寸进尺!”双方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一直沉默的赵华筝身上。赵华筝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臣:“本宫认为,蛮族必须教训,但也不能贸然出兵。”“皇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 三皇子不耐烦地问。“很简单。” 赵华筝语气平静,“蛮族擅长骑兵作战,机动性强,但他们也有弱点,那就是后勤补给困难。我们可以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固守关隘,同时派一支精锐部队突袭他们的后方,切断他们的粮道。这样一来,蛮族不战自溃。

”众臣纷纷点头,觉得这个策略很有道理。“那派谁去领兵呢?” 有人问道。

三皇子立刻推荐自己的心腹将领:“儿臣推荐李将军,他经验丰富,定能胜任。

”谢临渊却反对:“李将军虽然经验丰富,但性格过于谨慎,不适合执行突袭任务。

依老臣看,还是派张将军去比较合适。”两人又开始争执起来,互相指责对方推荐的人不合适。赵华筝看着他们争论不休的样子,心中冷笑。

这些人根本不是在为国家考虑,而是在为自己争夺兵权。她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本宫推荐一个人。”众人安静下来,看向赵华筝。“本宫推荐萧彻。

” 赵华筝一字一句地说。“什么?” 三皇子第一个反对,“皇姐怎么能推荐一个寒门出身的小将?他根本没有指挥大军的经验!

”谢临渊也皱着眉头:“殿下,此事非同小可,关系到国家安危,不能儿戏啊。

”“本宫没有儿戏。” 赵华筝坚定地说,“萧将军虽然年轻,但他在北境与蛮族多次交锋,对蛮族的战术了如指掌。而且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派他去最合适不过。”萧彻也站出来,拱手道:“末将愿往!请陛下和各位大人给末将一个机会,末将定不辱使命!

”看着萧彻坚定的眼神,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大臣也开始动摇。最后,老皇帝拍板决定:“就依长公主所言,任命萧彻为北境兵马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即刻出发,征讨蛮族!”这个决定让三皇子和谢临渊都十分不满,但老皇帝金口玉言,他们也无可奈何。萧彻领命后,立刻开始准备出征事宜。赵华筝亲自来到将军府,为他送行。

“将军此去,路途遥远,一定要多加小心。” 赵华筝递给他一枚玉佩,“这是本宫的私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