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代码林野苏棠全文在线阅读_冗余代码全集免费阅读
时间: 2025-09-18 21:39:47
晚上七点零三分,惠民超市的监控系统第三次捕捉到异常。
镜头里,穿灰色卫衣的年轻男人正站在零食货架前,指尖悬在一包薯片上方两厘米处。
按照系统预设的人体热能轨迹分析,他的手指应该在零点五秒后触碰到包装袋,但现实是——那包薯片突然凭空翻转了半圈,背面的营养成分表正对着他。
监控室里,值班保安揉了揉眼睛,把画面倒放三遍。
他嘟囔着“摄像头坏了”,在值班日志上画了个叉,浑然不知这己是本月第二十七起被归为“设备故障”的同类事件。
货架前的林野收回手,喉结动了动。
“第11个。”
他在心里默数。
十七岁觉醒能力那天起,这些莫名其妙的“小把戏”就没断过。
最初是能让自动门提前零点三秒感应到他,后来发展到能让路灯在他经过时闪烁两下,再到现在——能让十克以内的物体在视线范围内做九十度以内的翻转。
毫无用处。
就像他的另外十个能力:能精准记住所有见过的电话号码却记不住人脸,能在雨天让三米内的雨滴落点偏移一毫米,能分辨出可乐瓶盖被拧开时的十七种不同声响……林野把这些写在手机备忘录里,标题是“冗余技能清单”,像列一份永远用不上的购物清单。
“林野?”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他转身时,看见同班的苏棠抱着两盒牛奶站在过道尽头。
女孩扎着高马尾,额前碎发被超市的冷气吹得轻轻晃动,“又在研究薯片?
你上周不是说要减肥吗?”
林野的耳尖有点发烫。
他和苏棠同桌两年,却没说过超过五十句话。
此刻看着她手里的牛奶,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第7个能力——能通过包装触感判断液体温度,误差不超过0.5摄氏度。
“这盒凉一点。”
他没头没脑地说,指尖点了点苏棠左手的牛奶盒。
苏棠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两盒包装一模一样的牛奶,突然笑了:“你怎么知道?”
“猜的。”
林野错开视线,假装研究货架上的巧克力。
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被什么东西放大了,震得耳膜发疼——这是他的第3个能力,紧张时能让自身心跳声在听觉里放大十倍。
苏棠却当真了,把左手的牛奶放回冷柜,只留下右手那盒。
“谢啦,我胃不太好,喝不了太冰的。”
她走到林野身边,目光落在他刚才盯着的薯片上,“这个海苔味的其实一般,不如试试青柠味?”
林野顺着她的话拿起青柠味薯片,手指碰到包装袋时,突然想起昨天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城西化工厂昨晚发生爆炸,现场监控拍到奇怪的蓝光,官方通报说是“设备老化引发的化学反应”。
他的第12个能力突然被触发——看到“爆炸”相关信息时,鼻腔会闻到淡淡的臭氧味。
此刻那股味道又冒了出来,比昨天在手机上看到新闻时浓烈十倍。
“你怎么了?”
苏棠注意到他皱起的眉。
“没什么。”
林野摇摇头,把薯片丢进购物篮,“快关店了,去结账吧。”
两人并肩走向收银台时,林野的视线扫过超市入口的电子屏。
本地新闻正在重播化工厂爆炸的后续,画面里穿白大褂的研究员说“现场检测到微量未知辐射,对人体无害”。
臭氧味更浓了。
他的第5个能力在此刻启动:能通过辐射浓度判断距离辐射源的首线距离。
此刻鼻腔里的刺痛感告诉他,辐射源就在附近,首线距离不超过五百米。
收银台的扫码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
收银员拍了拍机器:“怪事,今天怎么老是失灵。”
林野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
刚才扫码时,他的指尖离扫码器只有三厘米——这是他的第2个能力,能让电子设备在近距离接触时产生0.3秒的信号紊乱。
以前只会让公交卡刷不上,没想到对扫码器也有效。
“我来付吧。”
苏棠拿出手机,点开付款码。
她的手指纤细,在屏幕上滑动时,林野突然注意到她手腕内侧有个淡红色的印记,像被什么东西烫过的疤痕。
他的第9个能力是“疤痕记忆”——能通过皮肤疤痕的形状,模糊感知到造成疤痕的瞬间场景。
此刻他的脑海里闪过一片刺眼的蓝光,伴随着尖锐的呼啸声,像有什么东西正从高空坠落。
“你的手……”林野忍不住开口。
苏棠下意识地把手腕往袖子里缩了缩,笑容有点不自然:“小时候烫伤的,没事。”
付款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打断了林野的追问。
两人走出超市时,晚风带着凉意吹过来,苏棠裹紧了外套:“我家就在前面那个小区,先走啦。”
“嗯。”
林野点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
他低头看了看购物篮里的青柠味薯片,突然想起自己的第10个能力——能记住任何人走过的步数,精确到个位。
刚才从货架到收银台,苏棠一共走了28步,步幅比常人小一些,像是……腿受过伤?
臭氧味还在鼻腔里盘旋。
林野抬头望向城西的方向,夜色里能看到化工厂的轮廓,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他拿出手机,点开备忘录里的“冗余技能清单”,指尖在屏幕上滑动。
11个能力,像11段乱码,零散地堆在他的意识里。
但刚才在超市里,当苏棠的牛奶盒碰到他的指尖时,他的第7个(温度感知)和第11个(物体翻转)突然产生了奇怪的共鸣——他清晰“看”到牛奶盒里的液体正在以每秒0.1摄氏度的速度升温,而这种升温并非来自环境,更像是……被某种外力加速了分子运动。
林野握紧了手机,突然有个荒谬的念头:如果这些“无用”的能力,其实不是单独存在的呢?
就像一串冗余代码,单独看毫无意义,可当它们按照某种顺序组合起来,会不会编译出全新的程序?
他转身走向公交站,夜风掀起他的卫衣下摆。
远处的化工厂方向,一道极淡的蓝光闪过,快得像错觉。
林野的第4个能力被触发——能看见波长在45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此刻那道蓝光在他眼里清晰无比,像一根引线,正朝着市区的方向延伸。
公交来了,林野抬脚上车。
投币时,他的指尖碰到投币箱,第2个能力再次生效,投币箱发出“哐当”一声,显示投币成功的绿灯却迟迟不亮。
司机不耐烦地按了按喇叭:“小伙子,投币了吗?”
“投了。”
林野说。
他看着投币箱里的硬币,突然想起苏棠手腕上的疤痕,想起那片刺眼的蓝光,想起自己那11个像乱码一样的能力。
也许,所谓的“无用”,只是还没找到正确的组合方式。
车窗外的路灯在他经过时依次闪烁了两下——这是他的第1个能力,以前觉得无聊,此刻却像是某种信号。
林野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掠过的夜景,手机备忘录里的“冗余技能清单”,似乎开始在黑暗中,隐隐浮现出某种规律的轮廓。
三天后的晚自习,林野的第8个能力救了他一命。
这个能力很简单:能提前两秒感知到“快速移动的硬质物体”。
当他猛地侧身躲开飞来的黑板擦时,全班同学都惊呆了——那黑板擦是班主任从讲台扔过来的,目标是正在睡觉的后排男生,谁也没想到林野会突然像泥鳅一样滑出座位。
“林野!”
班主任气得发抖,“上课睡觉还敢躲?
给我出去罚站!”
林野没解释。
他站在走廊里,背靠着冰冷的墙壁,脑子里却在回放刚才的瞬间。
当黑板擦飞向他的刹那,他的第8个能力(物体移动预警)和第11个能力(小物体翻转)同时启动,不仅感知到了黑板擦的轨迹,甚至在躲开的瞬间,让那玩意儿在空中转了个圈,正好砸在后排男生的桌子上。
两种能力的组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第3个能力(心跳放大)随之启动,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他拿出手机,点开备忘录,在“冗余技能清单”下面新增了一行:组合1:8+11=精准规避+物体轨迹干扰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林野赶紧收起手机。
苏棠抱着作业本走过来,看到他罚站,眼里闪过一丝担忧:“又被王老师抓了?”
“嗯。”
林野点点头,目光落在她怀里的作业本上。
最上面那本是数学作业,封面上的名字被墨水晕染了一小块。
他的第6个能力突然生效:能通过墨迹晕染程度判断书写时间,误差不超过两小时。
此刻那团墨迹在他眼里,清晰地显示出是三小时前晕染的——也就是下午第三节课时。
“你的作业被水洒了?”
林野问。
苏棠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作业本:“你怎么知道?
下午喝奶茶的时候不小心洒了点。”
“猜的。”
林野重复了那天在超市的答案。
他看着苏棠,突然鼓起勇气问:“你去过城西化工厂吗?”
苏棠的脸色瞬间白了,抱着作业本的手指收紧:“没、没有啊,问这个干嘛?”
她在撒谎。
林野的第13个能力在这时悄然启动——这个能力是上周刚觉醒的,能通过对方说话时的喉结振动频率(男生)或声带振动频率(女生)判断是否在说谎。
此刻苏棠的声带振动频率比平时快了1.2倍,明显是紧张的表现。
“没什么。”
林野错开视线,“就是看了新闻,有点好奇。”
上课铃响了,苏棠匆匆走进教室。
林野看着她的背影,注意到她走路时左脚落地比右脚轻——和他之前观察到的“步幅异常”吻合。
结合她手腕上的疤痕和对化工厂的反应,一个模糊的猜想在他心里成形。
晚自习结束后,林野没首接回家。
他绕到学校后街的小巷,这里是混混们经常聚集的地方。
他需要验证一个新的组合猜想,而这些人,恰好能提供“实验素材”。
果然,三个染着黄毛的混混拦住了他。
“小子,借点钱花花。”
领头的混混叼着烟,伸手就要推林野的肩膀。
林野站在原地没动。
在对方的手碰到他衣服的瞬间,他同时启动了三个能力:第8个(物体移动预警):提前感知到对方手臂的发力方向。
第11个(小物体翻转):在对方手指触碰到他的刹那,让其手腕处的关节产生细微的翻转——幅度很小,只有两毫米,但足够改变发力轨迹。
第2个(电子设备干扰):对方口袋里的手机正好靠近林野的身体,信号干扰让手机突然发出刺耳的铃声,分散了对方的注意力。
三个能力像齿轮一样咬合转动。
混混的手不仅没推到林野,反而因为手腕的突然翻转,加上被手机铃声一惊,整个人失去平衡,踉跄着摔进垃圾堆里。
另外两个混混愣住了。
林野趁机启动第1个能力(路灯闪烁),巷子口的路灯突然疯狂闪烁起来,光线忽明忽暗,干扰了两人的视线。
紧接着,他用第11个能力(小物体翻转),让两人脚边的碎石子突然滚动,两人躲闪不及,撞在了一起。
整个过程不到十秒。
林野看着在地上哼哼唧唧的三个混混,心脏还在狂跳,但这次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兴奋。
他在备忘录里飞快记录:组合2:8+11+2=肢体轨迹干扰+注意力分散组合3:1+11=环境光干扰+障碍物移动这些曾经被他视为“冗余”的能力,在特定的组合下,竟然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就像那些看似杂乱的代码,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编译公式。
离开小巷时,林野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一张照片:城西化工厂的围墙外,有个模糊的人影正在翻墙,那人的手腕处,有一块和苏棠相似的疤痕。
发信人还附了一句话:“冗余代码不是错误,是未激活的子程序。
明晚八点,化工厂后门见。”
林野盯着照片看了很久。
他的第5个能力(辐射距离感知)突然启动,鼻腔里的臭氧味再次出现,比上次在超市时更浓,显示辐射源就在照片拍摄的位置。
他抬起头,望向城西的方向。
夜色浓稠,化工厂的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林野握紧手机,备忘录里的13个能力,此刻仿佛不再是零散的乱码,而是一串等待被激活的密码,正引导着他,走向那个隐藏在辐射与蓝光背后的真相。
也许,他不是唯一一个拥有“冗余能力”的人。
也许,所谓的“异常”,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就像那些看似无用的代码,当它们找到彼此,组合成完整的程序时,足以改变整个系统的运行规则。
林野转身走向公交站,夜风里带着臭氧的味道。
他知道,明天晚上的化工厂之行,将会是一场危险的实验,但他别无选择——那些冗余的能力在他的意识里蠢蠢欲动,像在催促他,去找到属于它们的,真正的意义。
化工厂的铁门锈迹斑斑,林野推开时,合页发出刺耳的“嘎吱”声。
他的第4个能力(紫外线视觉)让他能在黑暗中看清周围的环境,地面上散落着废弃的钢管,墙壁上布满了青苔,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臭氧味。
“比我预计的早到了十三分钟。”
一个低沉的男声从阴影里传来。
林野的第8个能力(物体移动预警)立刻启动,感知到对方正从右侧的废弃储料罐后走出来。
来人穿着黑色连帽衫,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走到林野面前,举起右手,掌心向上——他的指尖在黑暗中微微发光,不是蓝光,而是柔和的白光。
“你的能力是什么?”
对方问。
林野没回答,反问:“是你发的短信?”
“是。”
男人点头,“我叫陈默,觉醒了12个能力,都和‘光’有关。
比如能让指尖发光,能改变五米内的光线亮度,甚至能……”他抬手对着旁边的钢管,那根锈迹斑斑的管子突然像被强光照射过一样,表面的锈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落,“让金属在光线下加速氧化。”
林野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这能力单独看也很鸡肋,但如果和自己的能力组合呢?
“单独的光氧化没什么用,”陈默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但如果有人能提前感知到金属的应力分布(你的第8个能力?
),再配合小物体移动(第11个?
),我们可以让这些钢管在特定位置断裂,形成屏障。”
林野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我的能力?”
“因为我能看见。”
陈默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的第7个能力,能看到别人能力启动时释放的‘能量场’。
你的能量场是灰色的,像一团乱码,但刚才进门时,你同时启动了至少三种能力,乱码在重组。”
这时,储料罐后又走出两个人影,是一男一女。
林野认出其中一个是苏棠,她没穿校服,换了身便于活动的冲锋衣,手腕上的疤痕露在外面,在陈默指尖的白光下格外清晰。
“苏棠,觉醒10个能力,都和‘分子运动’有关。”
陈默介绍道,“能加速液体分子运动(比如让牛奶升温),能感知固体分子的排列密度(判断物体强度),还有……能在特定频率下,让金属分子暂时失去粘性。”
苏棠接过话头,声音有点抖,“就像……让它们暂时变成粉末。”
林野突然明白她手腕上的疤痕是怎么来的了——能力失控时造成的烫伤。
另一个男生个子很高,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个学霸。
“我叫赵宇,13个能力,全是关于‘数据’的。”
他推了推眼镜,“能记住24小时内见过的所有数字,能通过电子设备的电流声判断运行状态,还能……”他掏出手机,屏幕上瞬间跳出一串代码,“破解简易密码,速度比普通黑客快三倍。”
林野看着眼前的三个人,突然想起自己的备忘录。
如果把他们的能力也列进去,会是什么样?
陈默(光系):12个能力苏棠(分子系):10个能力赵宇(数据系):13个能力林野(综合系):13个能力“看到了吗?”
陈默的声音低沉下来,“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单独看都是垃圾,就像系统里的冗余代码。
但当不同系的能力组合,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他走到一面斑驳的墙壁前,抬手启动能力,指尖的白光变成刺眼的光束,照射在墙壁上。
“苏棠,加速这里的分子运动。”
镜头里,穿灰色卫衣的年轻男人正站在零食货架前,指尖悬在一包薯片上方两厘米处。
按照系统预设的人体热能轨迹分析,他的手指应该在零点五秒后触碰到包装袋,但现实是——那包薯片突然凭空翻转了半圈,背面的营养成分表正对着他。
监控室里,值班保安揉了揉眼睛,把画面倒放三遍。
他嘟囔着“摄像头坏了”,在值班日志上画了个叉,浑然不知这己是本月第二十七起被归为“设备故障”的同类事件。
货架前的林野收回手,喉结动了动。
“第11个。”
他在心里默数。
十七岁觉醒能力那天起,这些莫名其妙的“小把戏”就没断过。
最初是能让自动门提前零点三秒感应到他,后来发展到能让路灯在他经过时闪烁两下,再到现在——能让十克以内的物体在视线范围内做九十度以内的翻转。
毫无用处。
就像他的另外十个能力:能精准记住所有见过的电话号码却记不住人脸,能在雨天让三米内的雨滴落点偏移一毫米,能分辨出可乐瓶盖被拧开时的十七种不同声响……林野把这些写在手机备忘录里,标题是“冗余技能清单”,像列一份永远用不上的购物清单。
“林野?”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他转身时,看见同班的苏棠抱着两盒牛奶站在过道尽头。
女孩扎着高马尾,额前碎发被超市的冷气吹得轻轻晃动,“又在研究薯片?
你上周不是说要减肥吗?”
林野的耳尖有点发烫。
他和苏棠同桌两年,却没说过超过五十句话。
此刻看着她手里的牛奶,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第7个能力——能通过包装触感判断液体温度,误差不超过0.5摄氏度。
“这盒凉一点。”
他没头没脑地说,指尖点了点苏棠左手的牛奶盒。
苏棠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两盒包装一模一样的牛奶,突然笑了:“你怎么知道?”
“猜的。”
林野错开视线,假装研究货架上的巧克力。
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被什么东西放大了,震得耳膜发疼——这是他的第3个能力,紧张时能让自身心跳声在听觉里放大十倍。
苏棠却当真了,把左手的牛奶放回冷柜,只留下右手那盒。
“谢啦,我胃不太好,喝不了太冰的。”
她走到林野身边,目光落在他刚才盯着的薯片上,“这个海苔味的其实一般,不如试试青柠味?”
林野顺着她的话拿起青柠味薯片,手指碰到包装袋时,突然想起昨天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城西化工厂昨晚发生爆炸,现场监控拍到奇怪的蓝光,官方通报说是“设备老化引发的化学反应”。
他的第12个能力突然被触发——看到“爆炸”相关信息时,鼻腔会闻到淡淡的臭氧味。
此刻那股味道又冒了出来,比昨天在手机上看到新闻时浓烈十倍。
“你怎么了?”
苏棠注意到他皱起的眉。
“没什么。”
林野摇摇头,把薯片丢进购物篮,“快关店了,去结账吧。”
两人并肩走向收银台时,林野的视线扫过超市入口的电子屏。
本地新闻正在重播化工厂爆炸的后续,画面里穿白大褂的研究员说“现场检测到微量未知辐射,对人体无害”。
臭氧味更浓了。
他的第5个能力在此刻启动:能通过辐射浓度判断距离辐射源的首线距离。
此刻鼻腔里的刺痛感告诉他,辐射源就在附近,首线距离不超过五百米。
收银台的扫码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
收银员拍了拍机器:“怪事,今天怎么老是失灵。”
林野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
刚才扫码时,他的指尖离扫码器只有三厘米——这是他的第2个能力,能让电子设备在近距离接触时产生0.3秒的信号紊乱。
以前只会让公交卡刷不上,没想到对扫码器也有效。
“我来付吧。”
苏棠拿出手机,点开付款码。
她的手指纤细,在屏幕上滑动时,林野突然注意到她手腕内侧有个淡红色的印记,像被什么东西烫过的疤痕。
他的第9个能力是“疤痕记忆”——能通过皮肤疤痕的形状,模糊感知到造成疤痕的瞬间场景。
此刻他的脑海里闪过一片刺眼的蓝光,伴随着尖锐的呼啸声,像有什么东西正从高空坠落。
“你的手……”林野忍不住开口。
苏棠下意识地把手腕往袖子里缩了缩,笑容有点不自然:“小时候烫伤的,没事。”
付款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打断了林野的追问。
两人走出超市时,晚风带着凉意吹过来,苏棠裹紧了外套:“我家就在前面那个小区,先走啦。”
“嗯。”
林野点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
他低头看了看购物篮里的青柠味薯片,突然想起自己的第10个能力——能记住任何人走过的步数,精确到个位。
刚才从货架到收银台,苏棠一共走了28步,步幅比常人小一些,像是……腿受过伤?
臭氧味还在鼻腔里盘旋。
林野抬头望向城西的方向,夜色里能看到化工厂的轮廓,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他拿出手机,点开备忘录里的“冗余技能清单”,指尖在屏幕上滑动。
11个能力,像11段乱码,零散地堆在他的意识里。
但刚才在超市里,当苏棠的牛奶盒碰到他的指尖时,他的第7个(温度感知)和第11个(物体翻转)突然产生了奇怪的共鸣——他清晰“看”到牛奶盒里的液体正在以每秒0.1摄氏度的速度升温,而这种升温并非来自环境,更像是……被某种外力加速了分子运动。
林野握紧了手机,突然有个荒谬的念头:如果这些“无用”的能力,其实不是单独存在的呢?
就像一串冗余代码,单独看毫无意义,可当它们按照某种顺序组合起来,会不会编译出全新的程序?
他转身走向公交站,夜风掀起他的卫衣下摆。
远处的化工厂方向,一道极淡的蓝光闪过,快得像错觉。
林野的第4个能力被触发——能看见波长在45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此刻那道蓝光在他眼里清晰无比,像一根引线,正朝着市区的方向延伸。
公交来了,林野抬脚上车。
投币时,他的指尖碰到投币箱,第2个能力再次生效,投币箱发出“哐当”一声,显示投币成功的绿灯却迟迟不亮。
司机不耐烦地按了按喇叭:“小伙子,投币了吗?”
“投了。”
林野说。
他看着投币箱里的硬币,突然想起苏棠手腕上的疤痕,想起那片刺眼的蓝光,想起自己那11个像乱码一样的能力。
也许,所谓的“无用”,只是还没找到正确的组合方式。
车窗外的路灯在他经过时依次闪烁了两下——这是他的第1个能力,以前觉得无聊,此刻却像是某种信号。
林野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掠过的夜景,手机备忘录里的“冗余技能清单”,似乎开始在黑暗中,隐隐浮现出某种规律的轮廓。
三天后的晚自习,林野的第8个能力救了他一命。
这个能力很简单:能提前两秒感知到“快速移动的硬质物体”。
当他猛地侧身躲开飞来的黑板擦时,全班同学都惊呆了——那黑板擦是班主任从讲台扔过来的,目标是正在睡觉的后排男生,谁也没想到林野会突然像泥鳅一样滑出座位。
“林野!”
班主任气得发抖,“上课睡觉还敢躲?
给我出去罚站!”
林野没解释。
他站在走廊里,背靠着冰冷的墙壁,脑子里却在回放刚才的瞬间。
当黑板擦飞向他的刹那,他的第8个能力(物体移动预警)和第11个能力(小物体翻转)同时启动,不仅感知到了黑板擦的轨迹,甚至在躲开的瞬间,让那玩意儿在空中转了个圈,正好砸在后排男生的桌子上。
两种能力的组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第3个能力(心跳放大)随之启动,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他拿出手机,点开备忘录,在“冗余技能清单”下面新增了一行:组合1:8+11=精准规避+物体轨迹干扰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林野赶紧收起手机。
苏棠抱着作业本走过来,看到他罚站,眼里闪过一丝担忧:“又被王老师抓了?”
“嗯。”
林野点点头,目光落在她怀里的作业本上。
最上面那本是数学作业,封面上的名字被墨水晕染了一小块。
他的第6个能力突然生效:能通过墨迹晕染程度判断书写时间,误差不超过两小时。
此刻那团墨迹在他眼里,清晰地显示出是三小时前晕染的——也就是下午第三节课时。
“你的作业被水洒了?”
林野问。
苏棠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作业本:“你怎么知道?
下午喝奶茶的时候不小心洒了点。”
“猜的。”
林野重复了那天在超市的答案。
他看着苏棠,突然鼓起勇气问:“你去过城西化工厂吗?”
苏棠的脸色瞬间白了,抱着作业本的手指收紧:“没、没有啊,问这个干嘛?”
她在撒谎。
林野的第13个能力在这时悄然启动——这个能力是上周刚觉醒的,能通过对方说话时的喉结振动频率(男生)或声带振动频率(女生)判断是否在说谎。
此刻苏棠的声带振动频率比平时快了1.2倍,明显是紧张的表现。
“没什么。”
林野错开视线,“就是看了新闻,有点好奇。”
上课铃响了,苏棠匆匆走进教室。
林野看着她的背影,注意到她走路时左脚落地比右脚轻——和他之前观察到的“步幅异常”吻合。
结合她手腕上的疤痕和对化工厂的反应,一个模糊的猜想在他心里成形。
晚自习结束后,林野没首接回家。
他绕到学校后街的小巷,这里是混混们经常聚集的地方。
他需要验证一个新的组合猜想,而这些人,恰好能提供“实验素材”。
果然,三个染着黄毛的混混拦住了他。
“小子,借点钱花花。”
领头的混混叼着烟,伸手就要推林野的肩膀。
林野站在原地没动。
在对方的手碰到他衣服的瞬间,他同时启动了三个能力:第8个(物体移动预警):提前感知到对方手臂的发力方向。
第11个(小物体翻转):在对方手指触碰到他的刹那,让其手腕处的关节产生细微的翻转——幅度很小,只有两毫米,但足够改变发力轨迹。
第2个(电子设备干扰):对方口袋里的手机正好靠近林野的身体,信号干扰让手机突然发出刺耳的铃声,分散了对方的注意力。
三个能力像齿轮一样咬合转动。
混混的手不仅没推到林野,反而因为手腕的突然翻转,加上被手机铃声一惊,整个人失去平衡,踉跄着摔进垃圾堆里。
另外两个混混愣住了。
林野趁机启动第1个能力(路灯闪烁),巷子口的路灯突然疯狂闪烁起来,光线忽明忽暗,干扰了两人的视线。
紧接着,他用第11个能力(小物体翻转),让两人脚边的碎石子突然滚动,两人躲闪不及,撞在了一起。
整个过程不到十秒。
林野看着在地上哼哼唧唧的三个混混,心脏还在狂跳,但这次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兴奋。
他在备忘录里飞快记录:组合2:8+11+2=肢体轨迹干扰+注意力分散组合3:1+11=环境光干扰+障碍物移动这些曾经被他视为“冗余”的能力,在特定的组合下,竟然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就像那些看似杂乱的代码,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编译公式。
离开小巷时,林野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一张照片:城西化工厂的围墙外,有个模糊的人影正在翻墙,那人的手腕处,有一块和苏棠相似的疤痕。
发信人还附了一句话:“冗余代码不是错误,是未激活的子程序。
明晚八点,化工厂后门见。”
林野盯着照片看了很久。
他的第5个能力(辐射距离感知)突然启动,鼻腔里的臭氧味再次出现,比上次在超市时更浓,显示辐射源就在照片拍摄的位置。
他抬起头,望向城西的方向。
夜色浓稠,化工厂的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林野握紧手机,备忘录里的13个能力,此刻仿佛不再是零散的乱码,而是一串等待被激活的密码,正引导着他,走向那个隐藏在辐射与蓝光背后的真相。
也许,他不是唯一一个拥有“冗余能力”的人。
也许,所谓的“异常”,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就像那些看似无用的代码,当它们找到彼此,组合成完整的程序时,足以改变整个系统的运行规则。
林野转身走向公交站,夜风里带着臭氧的味道。
他知道,明天晚上的化工厂之行,将会是一场危险的实验,但他别无选择——那些冗余的能力在他的意识里蠢蠢欲动,像在催促他,去找到属于它们的,真正的意义。
化工厂的铁门锈迹斑斑,林野推开时,合页发出刺耳的“嘎吱”声。
他的第4个能力(紫外线视觉)让他能在黑暗中看清周围的环境,地面上散落着废弃的钢管,墙壁上布满了青苔,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臭氧味。
“比我预计的早到了十三分钟。”
一个低沉的男声从阴影里传来。
林野的第8个能力(物体移动预警)立刻启动,感知到对方正从右侧的废弃储料罐后走出来。
来人穿着黑色连帽衫,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走到林野面前,举起右手,掌心向上——他的指尖在黑暗中微微发光,不是蓝光,而是柔和的白光。
“你的能力是什么?”
对方问。
林野没回答,反问:“是你发的短信?”
“是。”
男人点头,“我叫陈默,觉醒了12个能力,都和‘光’有关。
比如能让指尖发光,能改变五米内的光线亮度,甚至能……”他抬手对着旁边的钢管,那根锈迹斑斑的管子突然像被强光照射过一样,表面的锈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落,“让金属在光线下加速氧化。”
林野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这能力单独看也很鸡肋,但如果和自己的能力组合呢?
“单独的光氧化没什么用,”陈默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但如果有人能提前感知到金属的应力分布(你的第8个能力?
),再配合小物体移动(第11个?
),我们可以让这些钢管在特定位置断裂,形成屏障。”
林野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我的能力?”
“因为我能看见。”
陈默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的第7个能力,能看到别人能力启动时释放的‘能量场’。
你的能量场是灰色的,像一团乱码,但刚才进门时,你同时启动了至少三种能力,乱码在重组。”
这时,储料罐后又走出两个人影,是一男一女。
林野认出其中一个是苏棠,她没穿校服,换了身便于活动的冲锋衣,手腕上的疤痕露在外面,在陈默指尖的白光下格外清晰。
“苏棠,觉醒10个能力,都和‘分子运动’有关。”
陈默介绍道,“能加速液体分子运动(比如让牛奶升温),能感知固体分子的排列密度(判断物体强度),还有……能在特定频率下,让金属分子暂时失去粘性。”
苏棠接过话头,声音有点抖,“就像……让它们暂时变成粉末。”
林野突然明白她手腕上的疤痕是怎么来的了——能力失控时造成的烫伤。
另一个男生个子很高,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个学霸。
“我叫赵宇,13个能力,全是关于‘数据’的。”
他推了推眼镜,“能记住24小时内见过的所有数字,能通过电子设备的电流声判断运行状态,还能……”他掏出手机,屏幕上瞬间跳出一串代码,“破解简易密码,速度比普通黑客快三倍。”
林野看着眼前的三个人,突然想起自己的备忘录。
如果把他们的能力也列进去,会是什么样?
陈默(光系):12个能力苏棠(分子系):10个能力赵宇(数据系):13个能力林野(综合系):13个能力“看到了吗?”
陈默的声音低沉下来,“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单独看都是垃圾,就像系统里的冗余代码。
但当不同系的能力组合,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他走到一面斑驳的墙壁前,抬手启动能力,指尖的白光变成刺眼的光束,照射在墙壁上。
“苏棠,加速这里的分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