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里的光芒(周秀兰陈建国)最新章节列表
时间: 2025-09-18 21:39:57
腊月里的风像刀子似的,嗖嗖地往人骨头缝里钻。
周秀兰挺着八个多月的大肚子,在院里晾衣服。
手指冻得通红,都快不听使唤了。
“建国媳妇!
婆婆在东屋窗口喊,“完事儿赶紧烧炕去!
你爹冻得首哆嗦!”
周秀兰应了一声,加快手上的动作。
肚子里的孩子不安分地踢了她一脚,疼得她倒抽一口冷气。
这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嫁到陈家都快半年了。
她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刚嫁过来那会儿,陈建国还知道收敛些。
虽然还是常往赌坊跑,好歹不会彻夜不归。
自从她怀上身子,他就又恢复了原样,有时一连两三天不见人影。
晾完最后一件衣服,周秀兰捶着后腰往灶房走。
路过鸡窝时,她习惯性地伸手摸了摸——果然,又有两个蛋。
自打上回那只公鸡被剁了头,剩下的母鸡反倒下蛋更勤快了。
周秀兰把还温乎的鸡蛋揣进怀里,盘算着晚上能给公婆蒸碗蛋羹。
灶房里冷得像冰窖,水缸都结了一层薄冰。
周秀兰哈着白气生火,柴火有点潮,呛得她首咳嗽。
“咋这么慢?”
陈建国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一脸不耐烦。
周秀兰吓了一跳,手里的火钳差点掉地上:“就、就好...”陈建国皱着眉走进来,一把抢过火钳:“笨手笨脚的!
滚一边去!”
他三下两下就把火生起来了,灶膛里噼里啪啦响,映得他脸色明暗不定。
周秀兰站在角落,不敢出声。
这些日子她算是摸清了这个男人的脾气——顺着他还好,要是逆了他的意,动辄就是打骂。
上个月就因为她炒菜多放了点油,他抡起擀面杖就往她身上招呼。
要不是婆婆拦着,怕是连肚子里的孩子都要遭殃。
“愣着干啥?”
陈建国突然吼了一嗓子,“做饭去啊!
想饿死老子?”
周秀兰赶紧去舀米,手抖得厉害。
陈建国盯着她的肚子看了会儿,忽然问:“快生了吧?”
“还、还得个把月...”她小声回答。
陈建国哼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扔过来:“接着。”
周秀手忙脚乱地接住,是个油纸包。
打开一看,居然是块芝麻糖。
“街上买的,”陈建国别过脸去,“别让爹娘看见。”
她捏着那块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这男人总是这样,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晚饭时,公婆对蛋羹很满意。
婆婆难得夸了一句:“建国媳妇手艺见长。”
老爷子扒拉着碗里的饭,突然说:“建国啊,眼看要当爹的人了,少往外头跑跑。”
陈建国嘴里塞得满满当当,含糊地应了一声。
周秀兰低头喝粥,心里冷笑。
这话公公说了不下十遍,哪回管用了?
果然,天一擦黑,陈建国就又没影了。
周秀兰收拾完碗筷,坐在灶坑前烤火。
怀里那块芝麻糖硌得慌,她掏出来看了又看,终究没舍得吃。
外头忽然传来敲门声,很轻,像是怕人听见。
周秀兰警惕地问:“谁啊?”
“秀兰,是我,赵婶。”
她愣了一下,这才去开门。
赵婶揣着个布包,鬼鬼祟祟地溜进来。
“快,趁着热乎吃。”
赵婶打开布包,是两个还冒着热气的菜包子。
周秀兰眼眶一热:“婶子,这怎么好意思...客气啥?”
赵婶压低声,“我看建国又出去了?
你这都快生了,他也不着家!”
周秀兰咬着包子,没说话。
自从上回篱笆的事,赵婶反倒和她亲近起来,时常偷偷接济她。
“哎,我说,”赵婶凑得更近些,“你婆婆没给你准备生产用的东西?”
周秀兰摇摇头。
婆婆只说让她多干活,好生养。
赵婶叹口气,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我攒的干净布,还有把剪刀。
你藏好了,到时候用得着。”
周秀兰接过布包,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赵婶拍拍她的手:“女人都得过这一关,挺过去就好了。”
送走赵婶,周秀兰把布包藏到箱底。
躺在床上时,她摸着肚子里的孩子,忽然觉得没那么怕了。
后半夜,她是被疼醒的。
一开始像是抽筋,后来就变成一阵紧似一阵的绞痛。
周秀兰咬着牙不敢出声,冷汗把衣裳都浸透了。
“咋了?”
婆婆在外间问,声音里带着睡意。
“娘,我、我肚子疼...”周秀兰终于忍不住哼出声。
婆婆端着油灯进来,掀开被子看了一眼:“哟,怕是要生了。”
她倒是镇定,转身就去叫老爷子:“去喊王婆来!
建国媳妇要生了!”
老爷子嘟囔着披衣下炕,趿拉着鞋出去了。
婆婆又端来盆热水,语气难得温和了些:“别怕,女人都要走这一遭。”
阵痛越来越密,周秀兰疼得首哆嗦。
她想起娘说过,生她的时候疼了整整一天一夜。
“建国呢?”
她突然问。
婆婆脸色一沉:“管他呢!
死外头才好!”
王婆来时,天己经蒙蒙亮了。
是个干瘦老太太,手指像枯树枝,却很有力气。
“头胎都得慢些,”她检查了一下,“且等着吧。”
这一等就是大半天。
周秀兰疼得死去活来,嗓子都喊哑了。
婆婆在一旁念经,王婆时不时看看情况。
晌午时分,陈建国终于回来了,满身酒气。
“生了吗?”
他掀帘子问。
“滚出去!”
婆婆抄起扫帚就打,“还有脸回来!”
陈建国悻悻地退出去,却在门外没走。
周秀兰能看见他来回踱步的影子。
疼痛间隙,她突然想起那块芝麻糖。
让婆婆帮着找出来,塞进嘴里。
甜味混着血腥气,怪得很。
“使劲儿!”
王婆突然喊,“看见头了!”
周秀兰憋足一口气,感觉有什么东西从身体里滑了出去。
接着是一声响亮的啼哭。
“是个带把儿的!”
王婆喜滋滋地报喜。
婆婆念了声佛,赶紧去看孩子。
周秀兰瘫在炕上,浑身像散了架。
门帘一动,陈建国探头进来:“生了?”
婆婆把孩子抱给他看:“看你儿子!”
陈建国愣了一下,突然咧嘴笑了:“老子当爹了!”
他凑到炕前,像是想摸摸周秀兰,又缩回手:“那什么...辛苦你了。”
周秀兰别过脸去,不想看他。
婆婆把孩子包好,放在她身边:“喂喂吧,孩子饿了。”
小小的人儿,皱巴巴的像只猴子。
周秀兰笨拙地搂着孩子,心里涌上一股奇异的感觉。
陈建国在屋里转了两圈,突然说:“取名儿没?”
“等你爹回来再说。”
婆婆道。
说曹操曹操到。
老爷子提着条鱼进来:“河里刚捞的,给建国媳妇补补。”
听说生了个孙子,老爷子脸上笑开了花:“好好好!
咱们陈家有后了!”
三人围着孩子议论取名的事,热闹得很。
周秀兰静静听着,忽然觉得这一切都离她很遥远。
最后定下叫“志远”,是老爷子拍板的:“希望这小子有志气,走得远些。”
陈建国显然很满意,又溜出门去了。
回来时拎了壶酒,说是要庆祝。
周秀兰喝着没
周秀兰挺着八个多月的大肚子,在院里晾衣服。
手指冻得通红,都快不听使唤了。
“建国媳妇!
婆婆在东屋窗口喊,“完事儿赶紧烧炕去!
你爹冻得首哆嗦!”
周秀兰应了一声,加快手上的动作。
肚子里的孩子不安分地踢了她一脚,疼得她倒抽一口冷气。
这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嫁到陈家都快半年了。
她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刚嫁过来那会儿,陈建国还知道收敛些。
虽然还是常往赌坊跑,好歹不会彻夜不归。
自从她怀上身子,他就又恢复了原样,有时一连两三天不见人影。
晾完最后一件衣服,周秀兰捶着后腰往灶房走。
路过鸡窝时,她习惯性地伸手摸了摸——果然,又有两个蛋。
自打上回那只公鸡被剁了头,剩下的母鸡反倒下蛋更勤快了。
周秀兰把还温乎的鸡蛋揣进怀里,盘算着晚上能给公婆蒸碗蛋羹。
灶房里冷得像冰窖,水缸都结了一层薄冰。
周秀兰哈着白气生火,柴火有点潮,呛得她首咳嗽。
“咋这么慢?”
陈建国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一脸不耐烦。
周秀兰吓了一跳,手里的火钳差点掉地上:“就、就好...”陈建国皱着眉走进来,一把抢过火钳:“笨手笨脚的!
滚一边去!”
他三下两下就把火生起来了,灶膛里噼里啪啦响,映得他脸色明暗不定。
周秀兰站在角落,不敢出声。
这些日子她算是摸清了这个男人的脾气——顺着他还好,要是逆了他的意,动辄就是打骂。
上个月就因为她炒菜多放了点油,他抡起擀面杖就往她身上招呼。
要不是婆婆拦着,怕是连肚子里的孩子都要遭殃。
“愣着干啥?”
陈建国突然吼了一嗓子,“做饭去啊!
想饿死老子?”
周秀兰赶紧去舀米,手抖得厉害。
陈建国盯着她的肚子看了会儿,忽然问:“快生了吧?”
“还、还得个把月...”她小声回答。
陈建国哼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扔过来:“接着。”
周秀手忙脚乱地接住,是个油纸包。
打开一看,居然是块芝麻糖。
“街上买的,”陈建国别过脸去,“别让爹娘看见。”
她捏着那块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这男人总是这样,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晚饭时,公婆对蛋羹很满意。
婆婆难得夸了一句:“建国媳妇手艺见长。”
老爷子扒拉着碗里的饭,突然说:“建国啊,眼看要当爹的人了,少往外头跑跑。”
陈建国嘴里塞得满满当当,含糊地应了一声。
周秀兰低头喝粥,心里冷笑。
这话公公说了不下十遍,哪回管用了?
果然,天一擦黑,陈建国就又没影了。
周秀兰收拾完碗筷,坐在灶坑前烤火。
怀里那块芝麻糖硌得慌,她掏出来看了又看,终究没舍得吃。
外头忽然传来敲门声,很轻,像是怕人听见。
周秀兰警惕地问:“谁啊?”
“秀兰,是我,赵婶。”
她愣了一下,这才去开门。
赵婶揣着个布包,鬼鬼祟祟地溜进来。
“快,趁着热乎吃。”
赵婶打开布包,是两个还冒着热气的菜包子。
周秀兰眼眶一热:“婶子,这怎么好意思...客气啥?”
赵婶压低声,“我看建国又出去了?
你这都快生了,他也不着家!”
周秀兰咬着包子,没说话。
自从上回篱笆的事,赵婶反倒和她亲近起来,时常偷偷接济她。
“哎,我说,”赵婶凑得更近些,“你婆婆没给你准备生产用的东西?”
周秀兰摇摇头。
婆婆只说让她多干活,好生养。
赵婶叹口气,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我攒的干净布,还有把剪刀。
你藏好了,到时候用得着。”
周秀兰接过布包,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赵婶拍拍她的手:“女人都得过这一关,挺过去就好了。”
送走赵婶,周秀兰把布包藏到箱底。
躺在床上时,她摸着肚子里的孩子,忽然觉得没那么怕了。
后半夜,她是被疼醒的。
一开始像是抽筋,后来就变成一阵紧似一阵的绞痛。
周秀兰咬着牙不敢出声,冷汗把衣裳都浸透了。
“咋了?”
婆婆在外间问,声音里带着睡意。
“娘,我、我肚子疼...”周秀兰终于忍不住哼出声。
婆婆端着油灯进来,掀开被子看了一眼:“哟,怕是要生了。”
她倒是镇定,转身就去叫老爷子:“去喊王婆来!
建国媳妇要生了!”
老爷子嘟囔着披衣下炕,趿拉着鞋出去了。
婆婆又端来盆热水,语气难得温和了些:“别怕,女人都要走这一遭。”
阵痛越来越密,周秀兰疼得首哆嗦。
她想起娘说过,生她的时候疼了整整一天一夜。
“建国呢?”
她突然问。
婆婆脸色一沉:“管他呢!
死外头才好!”
王婆来时,天己经蒙蒙亮了。
是个干瘦老太太,手指像枯树枝,却很有力气。
“头胎都得慢些,”她检查了一下,“且等着吧。”
这一等就是大半天。
周秀兰疼得死去活来,嗓子都喊哑了。
婆婆在一旁念经,王婆时不时看看情况。
晌午时分,陈建国终于回来了,满身酒气。
“生了吗?”
他掀帘子问。
“滚出去!”
婆婆抄起扫帚就打,“还有脸回来!”
陈建国悻悻地退出去,却在门外没走。
周秀兰能看见他来回踱步的影子。
疼痛间隙,她突然想起那块芝麻糖。
让婆婆帮着找出来,塞进嘴里。
甜味混着血腥气,怪得很。
“使劲儿!”
王婆突然喊,“看见头了!”
周秀兰憋足一口气,感觉有什么东西从身体里滑了出去。
接着是一声响亮的啼哭。
“是个带把儿的!”
王婆喜滋滋地报喜。
婆婆念了声佛,赶紧去看孩子。
周秀兰瘫在炕上,浑身像散了架。
门帘一动,陈建国探头进来:“生了?”
婆婆把孩子抱给他看:“看你儿子!”
陈建国愣了一下,突然咧嘴笑了:“老子当爹了!”
他凑到炕前,像是想摸摸周秀兰,又缩回手:“那什么...辛苦你了。”
周秀兰别过脸去,不想看他。
婆婆把孩子包好,放在她身边:“喂喂吧,孩子饿了。”
小小的人儿,皱巴巴的像只猴子。
周秀兰笨拙地搂着孩子,心里涌上一股奇异的感觉。
陈建国在屋里转了两圈,突然说:“取名儿没?”
“等你爹回来再说。”
婆婆道。
说曹操曹操到。
老爷子提着条鱼进来:“河里刚捞的,给建国媳妇补补。”
听说生了个孙子,老爷子脸上笑开了花:“好好好!
咱们陈家有后了!”
三人围着孩子议论取名的事,热闹得很。
周秀兰静静听着,忽然觉得这一切都离她很遥远。
最后定下叫“志远”,是老爷子拍板的:“希望这小子有志气,走得远些。”
陈建国显然很满意,又溜出门去了。
回来时拎了壶酒,说是要庆祝。
周秀兰喝着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