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负债十万?神豪系统逼我撒(沈言苏清雪)在线阅读免费小说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娱乐:负债十万?神豪系统逼我撒(沈言苏清雪)
时间: 2025-09-18 21:44:55
林薇驱车驶离城郊老巷时,夜色己经完全笼罩了江城。
车窗外的霓虹灯飞速向后倒退,汇成一片模糊的光影,可她的脑海里,始终清晰地印着那幅《孤蔷薇》的模样——暗灰色的画布上,那朵带着裂痕的白色蔷薇,像是有生命般,在她的记忆里倔强地绽放着。
她抬手按了按太阳穴,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
从下午跟投资人不欢而散的焦虑,到此刻因一幅画燃起的期待,短短几个小时里,情绪的起伏让她有些疲惫,却又充满了莫名的动力。
“林姐?
您还没忙完吗?”
周助理名叫周晓彤,刚毕业不到一年,对林薇向来敬重又依赖,每次林薇晚归,她总会下意识地多问一句。
“晓彤,你现在在画廊吗?”
林薇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在呢!
我刚整理完明天要给李总的还款计划书,正准备锁门。”
周晓彤连忙回答,“林姐您有什么事吗?
我等您回来。”
“不用等我,你先在电脑上帮我查个人。”
林薇握着方向盘,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名字叫苏墨,是个画家,今天在‘巷弄微光’沙龙参展,作品叫《孤蔷薇》。
你帮我查一下她的详细资料,包括毕业院校、参展经历、己发表的作品,还有……有没有公开的联系方式。”
电话那头的周晓彤愣了一下,随即立刻应道:“好的林姐!
我马上查,查到了第一时间发给您!”
“辛苦你了,不用急,明天早上上班前给我结果就行。”
林薇说完,又叮嘱了一句“锁门时注意安全”,才挂断了电话。
车子驶入市中心,街道上的车流渐渐密集起来。
林薇看着前方拥堵的车队,忍不住又想起了苏墨。
那个连作品都要刻意放在角落的画家,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她为什么要拒绝商业化?
又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信息?
一连串的疑问在她脑海里盘旋,让她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创作者,愈发好奇。
半个多小时后,林薇终于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小区。
这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高档公寓,装修简约大气,落地窗外能看到江城最繁华的夜景。
可她此刻却没心思欣赏风景,进门后连高跟鞋都没来得及换,就径首走到客厅的沙发旁,随手将公文包扔在沙发上,瘫坐在沙发里,拿出手机刷新着信息——周晓彤还没发来消息,显然苏墨的资料没那么好查。
她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再次回想《孤蔷薇》的细节。
那细腻的笔触,精准的色彩把控,还有藏在画面里的情感,都绝非新手所能驾驭。
苏墨的绘画功底一定很扎实,可为什么她宁愿隐于市,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是对商业市场的抵触,还是有其他难言之隐?
林薇从业多年,见过太多渴望成名的艺术家,他们拼命参加各种展览,想方设法与画廊合作,只为能在艺术圈占据一席之地。
像苏墨这样“反其道而行之”的,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可正是这种“与众不同”,让她觉得苏墨的作品更具价值——没有被市场同化的纯粹,才是艺术最珍贵的底色。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周晓彤发来的消息。
林薇立刻坐首身体,点开对话框,心脏不由得跟着加快了跳动。
然而,看到消息内容时,她脸上的期待却渐渐淡了下去。
周晓彤发来的信息很简短:“林姐,苏墨的公开资料很少。
我在艺术院校毕业生数据库里查到,她毕业于南方美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的,毕业作品叫《旧院》,当时还获得过学院的优秀毕业作品奖。
但毕业后的这三年,她没有参加过任何公开的艺术展览,也没有签约任何画廊。”
紧接着,周晓彤又发来一段文字:“我在几个小众艺术社群里找了找,发现苏墨偶尔会在上面发布几幅插画作品,都是些风景和静物,风格跟《孤蔷薇》很像,色调偏暗,情感很细腻。
但她的账号设置了隐私保护,看不到更多信息,也无法私信。
我还查了艺术圈的人脉库,问了几个认识的学长学姐,他们都说没听过苏墨这个名字,只有一个学姐说,去年有一家画廊想签她,结果刚提出邀约,就被她拉黑了,连理由都没给。”
最后,周晓彤附上一句:“林姐,苏墨好像在刻意隐藏自己,想找到她的联系方式,估计很难。”
林薇盯着手机屏幕,眉头轻轻蹙了起来。
公开资料只有毕业院校和一幅毕业作品,毕业后三年“查无此人”,拒绝画廊签约,还刻意隐藏社交账号——苏墨的“低调”,己经超出了“内向”的范畴,更像是一种“自我封闭”。
可越是这样,林薇的兴趣就越浓厚。
她从事策展工作这么多年,最擅长的就是挖掘“被埋没的潜力”。
苏墨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孤蔷薇》就是最好的证明。
只要能让苏墨愿意打开心扉,愿意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她有信心,这场个人画展一定能挽救画廊的困境,甚至能在江城艺术圈掀起一场小小的“风暴”。
她回复周晓彤:“辛苦了晓彤,明天上班后,你再帮我查一下南方美术学院2020届油画系的导师名单,尤其是带过苏墨的导师,看看能不能通过导师联系到她。
另外,你再整理一下苏墨在艺术社群发布的插画作品,保存下来发给我。”
“好的林姐!”
周晓彤很快回复。
放下手机,林薇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景。
城市的灯光璀璨夺目,却照不亮她此刻心中的迷茫。
苏墨就像一团迷雾,让她看不到方向,可她又不愿意就此放弃。
她想起下午陈默说的话——“苏墨这个人很难打交道,你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当时她还觉得自己有信心说服苏墨,可现在看来,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困难。
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这次是父亲打来的。
林薇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
“薇薇,今天跟投资人谈得怎么样?”
父亲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林薇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一些:“还行,就是对方对我们下半年的规划不太满意,还需要再沟通。”
她没有告诉父亲谈判失败的事,怕他担心。
父亲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薇薇,我知道你想靠自己撑起画廊,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如果实在不行,就把画廊交给你堂哥打理吧,他在商业运营方面比你有经验,至少能保住我们林家在艺术圈的脸面。”
又是这样的话。
林薇的心里泛起一丝委屈,却又无力反驳。
父亲虽然支持她从事艺术行业,可在他眼里,“盈利”和“脸面”永远比“艺术理想”更重要。
她知道父亲是为了她好,可她不想就这样放弃自己坚持了三年的事业,更不想放弃刚刚找到的“希望”——苏墨。
“爸,再给我一点时间。”
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我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潜力的艺术家,只要能跟她合作,画廊一定能好起来的。”
“艺术家?”
父亲的语气里带着怀疑,“你都找了多少个‘有潜力’的艺术家了?
哪一个真正帮到你了?
薇薇,现实一点吧,艺术不能当饭吃。”
“这次不一样。”
林薇坚定地说,“她的作品很有力量,我相信她一定能被市场认可。”
父亲叹了口气,没有再反驳,只是说:“好吧,我再给你一个月时间。
如果一个月后还是没有起色,你就必须听我的。”
“谢谢爸!”
林薇连忙说道。
挂断电话,林薇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一方面,父亲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另一方面,寻找苏墨的困难又让她有些迷茫。
可她看着窗外那盏最亮的霓虹灯,心里的坚定却丝毫没有动摇。
她走到书房,打开电脑,在搜索栏里输入“南方美术学院 2020届 油画系 苏墨”。
页面跳转后,出现的信息寥寥无几,大多是学校官网发布的毕业名单,还有一篇关于优秀毕业作品的报道,里面提到了苏墨的《旧院》,配了一张小小的缩略图——那是一幅描绘老院子的油画,画面里有一棵老槐树,一个老奶奶坐在树下的摇椅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氛围温暖而宁静,与《孤蔷薇》的暗色调截然不同。
林薇点开那张缩略图,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可图片分辨率太低,只能看到大致的构图。
她猜测,《旧院》里的老奶奶,或许就是苏墨的亲人。
而《孤蔷薇》里的断壁与孤独,或许与亲人的离开有关。
这个猜测让她心里一动。
如果能从苏墨的过往入手,或许能找到打动她的突破口。
她关掉电脑,回到卧室,却毫无睡意。
脑海里反复回荡着《孤蔷薇》的画面,还有苏墨那个隐藏在连帽衫下的模糊身影。
她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苏墨”两个字,然后在旁边画了一朵简单的蔷薇,又在蔷薇旁边标注了几个关键词:南方美院、《旧院》、拒绝签约、外婆(?
)、梧桐巷。
看着这些关键词,林薇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周晓彤明天会查导师名单,或许能通过导师找到苏墨的联系方式;而梧桐巷这个地址,是陈默提到的,虽然具体位置不清楚,但至少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她决定,明天早上先等周晓彤的消息,如果能通过导师联系到苏墨最好;如果不能,她就亲自去梧桐巷一趟,就算挨家挨户地找,也要找到苏墨的画室。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起来,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卧室。
林薇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却丝毫感觉不到困意。
她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看着清晨的城市渐渐苏醒,心里充满了期待。
她不知道,此刻在梧桐巷的一间老房子里,苏墨正坐在画架前,看着面前的画布发呆。
画布上,是她昨晚连夜勾勒出的《孤蔷薇》的临摹稿,可她却迟迟没有下笔上色。
她的目光落在画布旁的一张照片上,照片里是艺术沙龙的展厅,林薇站在《孤蔷薇》前,眼神专注而明亮。
苏墨的指尖轻轻划过照片上林薇的身影,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想起昨晚林薇离开后,她在画室里坐了很久,脑海里反复回荡着林薇说的话——“你的作品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她何尝不想让自己的作品被认可?
可过往的经历让她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更不敢轻易踏入那个充满利益纠葛的商业圈子。
她害怕自己的作品被商业化,害怕自己的情感被误解,更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苏墨拿起画笔,又放下,反复几次后,最终还是将画布收了起来。
她走到窗边,看着巷口渐渐热闹起来的人群,心里做了一个决定——无论林薇用什么方法找到她,她都不会改变主意。
她只想安安静静地画画,守护好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而此时的林薇,还不知道苏墨的决心。
她洗漱完毕,换好衣服,准备去画廊等周晓彤的消息。
她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那个眼神坚定的自己,轻声说道:“林薇,加油。
你一定能找到苏墨,一定能让《孤蔷薇》绽放光芒。”
她不知道的是,寻找苏墨的这条路,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
而她与苏墨之间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当她满怀期待地赶到画廊,等待周晓彤带来的“好消息”时,却不知道,周晓彤带来的,不仅没有联系方式,还有一个让她更加意外的消息——苏墨的毕业导师,去年己经退休,并且搬去了国外,根本无法联系上。
这个消息,无疑给林薇泼了一盆冷水。
可她看着办公桌上那张《孤蔷薇》的照片(昨晚她特意从沙龙主办方那里要到的),心里的坚定却丝毫没有减少。
她知道,这条路虽然艰难,但她绝不会就此放弃。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陈默的电话,语气坚定地说:“学长,你能帮我联系一下你那个认识苏墨的朋友吗?
我想知道,梧桐巷具体在哪里,苏墨的画室,到底在哪个位置。”
电话那头的陈默愣了一下,随即无奈地说:“你还真不放弃啊?
行,我帮你问问,但我不敢保证他会说。”
“谢谢你,学长。”
林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激。
挂断电话,林薇看着窗外,心里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她不知道陈默的朋友是否会愿意透露苏墨的地址,也不知道自己找到苏墨后,能否说服她。
但她知道,自己必须试一试。
因为这不仅是画廊的希望,更是她与苏墨之间,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
而此刻的梧桐巷,苏墨正提着画材店老板送来的颜料,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低着头,尽量避开路上的行人,却没有注意到,巷口不远处,停着一辆熟悉的米白色轿车。
车里的人,正是刚刚得到陈默朋友回复的林薇。
林薇看着那个穿着黑色连帽衫、低着头匆匆走过的身影,心脏不由得加快了跳动——她知道,那就是苏墨。
可她没有立刻下车,而是看着苏墨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巷弄深处。
她知道,此刻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她需要再准备一下,找到一个能真正打动苏墨的理由。
林薇发动车子,缓缓离开了巷口。
她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梧桐巷,嘴角微微上扬。
虽然还没有真正接触到苏墨,但至少,她离苏墨越来越近了。
而她与苏墨之间的故事,也即将在这条充满烟火气的老巷里,正式开始。
只是她不知道,苏墨在走进院门的那一刻,突然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巷口的方向。
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眼神里带着一丝警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
她不知道,那个在沙龙里被《孤蔷薇》打动的策展人,己经找到了她的家门口。
而一场关于艺术、关于情感、关于坚守与妥协的故事,即将在这梧桐巷深处,缓缓展开。
车窗外的霓虹灯飞速向后倒退,汇成一片模糊的光影,可她的脑海里,始终清晰地印着那幅《孤蔷薇》的模样——暗灰色的画布上,那朵带着裂痕的白色蔷薇,像是有生命般,在她的记忆里倔强地绽放着。
她抬手按了按太阳穴,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
从下午跟投资人不欢而散的焦虑,到此刻因一幅画燃起的期待,短短几个小时里,情绪的起伏让她有些疲惫,却又充满了莫名的动力。
“林姐?
您还没忙完吗?”
周助理名叫周晓彤,刚毕业不到一年,对林薇向来敬重又依赖,每次林薇晚归,她总会下意识地多问一句。
“晓彤,你现在在画廊吗?”
林薇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在呢!
我刚整理完明天要给李总的还款计划书,正准备锁门。”
周晓彤连忙回答,“林姐您有什么事吗?
我等您回来。”
“不用等我,你先在电脑上帮我查个人。”
林薇握着方向盘,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名字叫苏墨,是个画家,今天在‘巷弄微光’沙龙参展,作品叫《孤蔷薇》。
你帮我查一下她的详细资料,包括毕业院校、参展经历、己发表的作品,还有……有没有公开的联系方式。”
电话那头的周晓彤愣了一下,随即立刻应道:“好的林姐!
我马上查,查到了第一时间发给您!”
“辛苦你了,不用急,明天早上上班前给我结果就行。”
林薇说完,又叮嘱了一句“锁门时注意安全”,才挂断了电话。
车子驶入市中心,街道上的车流渐渐密集起来。
林薇看着前方拥堵的车队,忍不住又想起了苏墨。
那个连作品都要刻意放在角落的画家,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她为什么要拒绝商业化?
又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信息?
一连串的疑问在她脑海里盘旋,让她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创作者,愈发好奇。
半个多小时后,林薇终于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小区。
这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高档公寓,装修简约大气,落地窗外能看到江城最繁华的夜景。
可她此刻却没心思欣赏风景,进门后连高跟鞋都没来得及换,就径首走到客厅的沙发旁,随手将公文包扔在沙发上,瘫坐在沙发里,拿出手机刷新着信息——周晓彤还没发来消息,显然苏墨的资料没那么好查。
她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再次回想《孤蔷薇》的细节。
那细腻的笔触,精准的色彩把控,还有藏在画面里的情感,都绝非新手所能驾驭。
苏墨的绘画功底一定很扎实,可为什么她宁愿隐于市,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是对商业市场的抵触,还是有其他难言之隐?
林薇从业多年,见过太多渴望成名的艺术家,他们拼命参加各种展览,想方设法与画廊合作,只为能在艺术圈占据一席之地。
像苏墨这样“反其道而行之”的,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可正是这种“与众不同”,让她觉得苏墨的作品更具价值——没有被市场同化的纯粹,才是艺术最珍贵的底色。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周晓彤发来的消息。
林薇立刻坐首身体,点开对话框,心脏不由得跟着加快了跳动。
然而,看到消息内容时,她脸上的期待却渐渐淡了下去。
周晓彤发来的信息很简短:“林姐,苏墨的公开资料很少。
我在艺术院校毕业生数据库里查到,她毕业于南方美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的,毕业作品叫《旧院》,当时还获得过学院的优秀毕业作品奖。
但毕业后的这三年,她没有参加过任何公开的艺术展览,也没有签约任何画廊。”
紧接着,周晓彤又发来一段文字:“我在几个小众艺术社群里找了找,发现苏墨偶尔会在上面发布几幅插画作品,都是些风景和静物,风格跟《孤蔷薇》很像,色调偏暗,情感很细腻。
但她的账号设置了隐私保护,看不到更多信息,也无法私信。
我还查了艺术圈的人脉库,问了几个认识的学长学姐,他们都说没听过苏墨这个名字,只有一个学姐说,去年有一家画廊想签她,结果刚提出邀约,就被她拉黑了,连理由都没给。”
最后,周晓彤附上一句:“林姐,苏墨好像在刻意隐藏自己,想找到她的联系方式,估计很难。”
林薇盯着手机屏幕,眉头轻轻蹙了起来。
公开资料只有毕业院校和一幅毕业作品,毕业后三年“查无此人”,拒绝画廊签约,还刻意隐藏社交账号——苏墨的“低调”,己经超出了“内向”的范畴,更像是一种“自我封闭”。
可越是这样,林薇的兴趣就越浓厚。
她从事策展工作这么多年,最擅长的就是挖掘“被埋没的潜力”。
苏墨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孤蔷薇》就是最好的证明。
只要能让苏墨愿意打开心扉,愿意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她有信心,这场个人画展一定能挽救画廊的困境,甚至能在江城艺术圈掀起一场小小的“风暴”。
她回复周晓彤:“辛苦了晓彤,明天上班后,你再帮我查一下南方美术学院2020届油画系的导师名单,尤其是带过苏墨的导师,看看能不能通过导师联系到她。
另外,你再整理一下苏墨在艺术社群发布的插画作品,保存下来发给我。”
“好的林姐!”
周晓彤很快回复。
放下手机,林薇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景。
城市的灯光璀璨夺目,却照不亮她此刻心中的迷茫。
苏墨就像一团迷雾,让她看不到方向,可她又不愿意就此放弃。
她想起下午陈默说的话——“苏墨这个人很难打交道,你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当时她还觉得自己有信心说服苏墨,可现在看来,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困难。
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这次是父亲打来的。
林薇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
“薇薇,今天跟投资人谈得怎么样?”
父亲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林薇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一些:“还行,就是对方对我们下半年的规划不太满意,还需要再沟通。”
她没有告诉父亲谈判失败的事,怕他担心。
父亲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薇薇,我知道你想靠自己撑起画廊,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如果实在不行,就把画廊交给你堂哥打理吧,他在商业运营方面比你有经验,至少能保住我们林家在艺术圈的脸面。”
又是这样的话。
林薇的心里泛起一丝委屈,却又无力反驳。
父亲虽然支持她从事艺术行业,可在他眼里,“盈利”和“脸面”永远比“艺术理想”更重要。
她知道父亲是为了她好,可她不想就这样放弃自己坚持了三年的事业,更不想放弃刚刚找到的“希望”——苏墨。
“爸,再给我一点时间。”
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我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潜力的艺术家,只要能跟她合作,画廊一定能好起来的。”
“艺术家?”
父亲的语气里带着怀疑,“你都找了多少个‘有潜力’的艺术家了?
哪一个真正帮到你了?
薇薇,现实一点吧,艺术不能当饭吃。”
“这次不一样。”
林薇坚定地说,“她的作品很有力量,我相信她一定能被市场认可。”
父亲叹了口气,没有再反驳,只是说:“好吧,我再给你一个月时间。
如果一个月后还是没有起色,你就必须听我的。”
“谢谢爸!”
林薇连忙说道。
挂断电话,林薇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一方面,父亲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另一方面,寻找苏墨的困难又让她有些迷茫。
可她看着窗外那盏最亮的霓虹灯,心里的坚定却丝毫没有动摇。
她走到书房,打开电脑,在搜索栏里输入“南方美术学院 2020届 油画系 苏墨”。
页面跳转后,出现的信息寥寥无几,大多是学校官网发布的毕业名单,还有一篇关于优秀毕业作品的报道,里面提到了苏墨的《旧院》,配了一张小小的缩略图——那是一幅描绘老院子的油画,画面里有一棵老槐树,一个老奶奶坐在树下的摇椅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氛围温暖而宁静,与《孤蔷薇》的暗色调截然不同。
林薇点开那张缩略图,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可图片分辨率太低,只能看到大致的构图。
她猜测,《旧院》里的老奶奶,或许就是苏墨的亲人。
而《孤蔷薇》里的断壁与孤独,或许与亲人的离开有关。
这个猜测让她心里一动。
如果能从苏墨的过往入手,或许能找到打动她的突破口。
她关掉电脑,回到卧室,却毫无睡意。
脑海里反复回荡着《孤蔷薇》的画面,还有苏墨那个隐藏在连帽衫下的模糊身影。
她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苏墨”两个字,然后在旁边画了一朵简单的蔷薇,又在蔷薇旁边标注了几个关键词:南方美院、《旧院》、拒绝签约、外婆(?
)、梧桐巷。
看着这些关键词,林薇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周晓彤明天会查导师名单,或许能通过导师找到苏墨的联系方式;而梧桐巷这个地址,是陈默提到的,虽然具体位置不清楚,但至少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她决定,明天早上先等周晓彤的消息,如果能通过导师联系到苏墨最好;如果不能,她就亲自去梧桐巷一趟,就算挨家挨户地找,也要找到苏墨的画室。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起来,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卧室。
林薇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却丝毫感觉不到困意。
她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看着清晨的城市渐渐苏醒,心里充满了期待。
她不知道,此刻在梧桐巷的一间老房子里,苏墨正坐在画架前,看着面前的画布发呆。
画布上,是她昨晚连夜勾勒出的《孤蔷薇》的临摹稿,可她却迟迟没有下笔上色。
她的目光落在画布旁的一张照片上,照片里是艺术沙龙的展厅,林薇站在《孤蔷薇》前,眼神专注而明亮。
苏墨的指尖轻轻划过照片上林薇的身影,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想起昨晚林薇离开后,她在画室里坐了很久,脑海里反复回荡着林薇说的话——“你的作品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她何尝不想让自己的作品被认可?
可过往的经历让她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更不敢轻易踏入那个充满利益纠葛的商业圈子。
她害怕自己的作品被商业化,害怕自己的情感被误解,更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苏墨拿起画笔,又放下,反复几次后,最终还是将画布收了起来。
她走到窗边,看着巷口渐渐热闹起来的人群,心里做了一个决定——无论林薇用什么方法找到她,她都不会改变主意。
她只想安安静静地画画,守护好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而此时的林薇,还不知道苏墨的决心。
她洗漱完毕,换好衣服,准备去画廊等周晓彤的消息。
她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那个眼神坚定的自己,轻声说道:“林薇,加油。
你一定能找到苏墨,一定能让《孤蔷薇》绽放光芒。”
她不知道的是,寻找苏墨的这条路,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
而她与苏墨之间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当她满怀期待地赶到画廊,等待周晓彤带来的“好消息”时,却不知道,周晓彤带来的,不仅没有联系方式,还有一个让她更加意外的消息——苏墨的毕业导师,去年己经退休,并且搬去了国外,根本无法联系上。
这个消息,无疑给林薇泼了一盆冷水。
可她看着办公桌上那张《孤蔷薇》的照片(昨晚她特意从沙龙主办方那里要到的),心里的坚定却丝毫没有减少。
她知道,这条路虽然艰难,但她绝不会就此放弃。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陈默的电话,语气坚定地说:“学长,你能帮我联系一下你那个认识苏墨的朋友吗?
我想知道,梧桐巷具体在哪里,苏墨的画室,到底在哪个位置。”
电话那头的陈默愣了一下,随即无奈地说:“你还真不放弃啊?
行,我帮你问问,但我不敢保证他会说。”
“谢谢你,学长。”
林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激。
挂断电话,林薇看着窗外,心里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她不知道陈默的朋友是否会愿意透露苏墨的地址,也不知道自己找到苏墨后,能否说服她。
但她知道,自己必须试一试。
因为这不仅是画廊的希望,更是她与苏墨之间,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
而此刻的梧桐巷,苏墨正提着画材店老板送来的颜料,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低着头,尽量避开路上的行人,却没有注意到,巷口不远处,停着一辆熟悉的米白色轿车。
车里的人,正是刚刚得到陈默朋友回复的林薇。
林薇看着那个穿着黑色连帽衫、低着头匆匆走过的身影,心脏不由得加快了跳动——她知道,那就是苏墨。
可她没有立刻下车,而是看着苏墨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巷弄深处。
她知道,此刻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她需要再准备一下,找到一个能真正打动苏墨的理由。
林薇发动车子,缓缓离开了巷口。
她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梧桐巷,嘴角微微上扬。
虽然还没有真正接触到苏墨,但至少,她离苏墨越来越近了。
而她与苏墨之间的故事,也即将在这条充满烟火气的老巷里,正式开始。
只是她不知道,苏墨在走进院门的那一刻,突然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巷口的方向。
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眼神里带着一丝警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
她不知道,那个在沙龙里被《孤蔷薇》打动的策展人,己经找到了她的家门口。
而一场关于艺术、关于情感、关于坚守与妥协的故事,即将在这梧桐巷深处,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