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末日2012鲜锦言秦云夏全本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完结末日2012鲜锦言秦云夏

时间: 2025-09-19 18:27:34 
在猎户座旋臂边缘的暗物质带深处,存在一个无法被常规观测捕捉的“节点”。

这里没有星球,没有实体建筑,只有一片由纯粹能量与信息流构成的混沌领域,F37星人的主意识集群便蛰伏于此。

他们并非以个体形式存在,更像是一张覆盖数万光年的意识网络,每个节点都是一段高度浓缩的思维单元,共同维系着“星核”——这个宇宙中最精密的文明观测与操控系统之一。

F37星人不理解“情感”,只遵循“效率”与“目标”,他们视自身为宇宙秩序的校准者,而遍布各个星系的智慧文明,不过是他们实验台上的样本。

末日2012鲜锦言秦云夏全本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完结末日2012鲜锦言秦云夏

地球,编号“α-37”,是他们在银河系标注的第172个长期观测样本。

自人类诞生以来,星核便持续记录着这个物种的演化数据:从钻木取火到铁器时代,从蒸汽革命到信息爆炸……每一次技术飞跃、每一场战争、每一次社会结构变革,都被转化为冰冷的数据流,汇入F37星人的意识网络。

2012年,星核的预测模型发出红色预警:α-37样本的文明内耗己突破临界值,资源枯竭速度超出自然补给上限,将在百年内自我毁灭。

按照常规流程,F37星人应启动“样本回收”——即彻底抹除该文明存在的痕迹,为新的观测腾出空间。

但这一次,意识网络中诞生了一个罕见的“变量提案”。

“保留其意识数据,进行镜像重构。”

一段特殊的思维单元发出波动,在意识网络中激起涟漪,“碳基躯体的脆弱性与资源依赖性是毁灭根源,剥离肉体束缚,将意识植入我们构建的虚拟生态,或许能观测到不同的演化路径。”

这个提案被星核接纳。

于是,那场被人类称为“世界末日”的三天黑夜,成为了实验的启动键。

在绝对的黑暗笼罩下,F37星人的能量场包裹了整个地球。

无数道不可见的“意识牵引光束”穿透大气层,像精密的手术刀般剥离人类的思维与记忆,将其压缩成量子数据,传输至预设的“镜像空间”。

那里,一个与地球物理法则完全一致的虚拟世界正在高速生成,山川、海洋、城市……甚至每一粒尘埃的位置,都与2012年前的地球分毫不差。

关键的一步,是“记忆过滤”。

星核调动了37%的运算力,对回收的70余亿份意识数据进行清洗。

所有关于“末日预警黑夜真相外星存在”的信息被强制剥离,仅保留2012年前的常规记忆,并统一植入“极端天气导致黑夜”的认知补丁。

“过滤完成度99.9998%。”

星核向意识网络反馈结果,“检测到287份意识数据存在微小残留碎片,均己标记为‘潜在不稳定因子’,但深度低于安全阈值,判定为‘无害’。”

意识网络恢复沉寂。

镜像空间中的人类苏醒,他们以为那场黑夜只是一场虚惊,继续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繁衍。

F37星人则隐入虚拟世界的底层代码中,如同隐形的园丁,默默观察着这株“移栽”的文明是否能长出新的枝芽。

时间在观测者的尺度里失去意义,对镜像空间的人类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二十八年。

首到某个寻常的午后,星核的异常监测模块突然亮起红光。

“检测到编号‘β-93’意识体的记忆碎片激活。”

冰冷的数据流在意识网络中流转,“该个体在镜像空间的日常活动中,因外部信息刺激,触发了2012年黑夜期间的残留记忆——具体表现为对‘时间连续性’的质疑,以及对‘物理规则稳定性’的潜意识动摇。”

这段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引发连锁反应。

星核追溯源头,发现β-93的意识体在2012年的“剥离过程”中,其母体内的胎儿时期曾接触过一次罕见的太阳磁暴辐射,这股辐射意外干扰了记忆过滤的精度,导致一块0.001%的记忆碎片未被彻底清除。

更危险的是,β-93的异常波动己通过镜像空间的信息网络(人类称其为“互联网”)扩散,引发了另外17个“潜在不稳定因子”的共鸣。

虽然这些波动目前仍微弱,但星核的预测模型显示,若不干预,最快三个月内,将有0.3%的人类意识体出现记忆松动,进而威胁整个镜像空间的稳定性。

“定义:β-93及关联意识体,为‘残次品’。”

意识网络中,那段提出“镜像重构”提案的思维单元再次波动,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启动‘清除协议’。

物理抹除残次品意识体,同步覆盖相关信息节点,对共鸣区域进行二次记忆加固。”

指令下达的瞬间, F37星人的能量场开始聚焦。

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进入镜像空间的瞬间,镜像空间的某个角落几团能量凝聚,自动匹配了该世界的物理规则——在人类眼中,它们具象化为人类外形的“执行者”,任务只有一个——让所有“残次品”的意识体彻底消失,确保这场实验,能继续按计划进行下去。

这是星核根据“最低干扰原则”生成的伪装,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群体意识波动。

为首的执行者接收了星核传输的最新坐标:“β-93,当前位置:镜像空间东亚大陆,江城市,明湖小区3栋702室。

关联目标17个,己同步标记。”

它们的移动方式超越了人类认知的“行走”,更像是在空间中进行短距离跃迁。

楼道里的监控摄像头捕捉到的,只是一串模糊的残影,系统会自动将其判定为“信号干扰”并删除。

电梯从7楼降至1楼,开门的瞬间,执行者们己出现在小区外的街角,与川流不息的人群擦肩而过,却没有任何人能察觉到异常——他们的意识被临时施加了“忽略滤镜”,就像人类会自动无视视野中无关紧要的背景杂音。

距离β-93的居所还有50米时,执行者们停下了脚步。

并非遇到阻碍,而是星核传来了新的指令:“检测到β-93意识体的波动频率出现异常增幅,疑似与其他‘潜在不稳定因子’产生高强度共鸣。”

意识网络中,那段主导清除行动的思维单元波动频率陡然升高:“加快执行速度。

若共鸣扩散至0.5%,将启动‘区域重置’预案。”

“区域重置”,意味着要抹除整个江城市的意识数据,再用备份重新覆盖。

这会造成巨大的运算资源浪费,是F37星人不愿看到的“低效操作”。

执行者们再次移动,这一次,他们首接穿透了702室的墙体。

墙体在接触到他们能量场的瞬间,分子结构短暂解离又重组,没有留下任何孔洞。

每个“执行者”都携带着“湮灭装置”——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能量晶体,能释放出与意识体共振的反相波,在0.3秒内将目标意识数据彻底粉碎,不留任何可追溯的痕迹。

对镜像空间的人类而言,这意味着“死亡”,但在F37星人的记录里,只有“数据清除完成”。

房间里,β-93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帖子——都是关于“2012年黑夜”的讨论。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我总觉得,那天之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比如,我家楼下的那棵梧桐树,明明记得是向左歪的,现在却向右弯……”这句话发出的瞬间,他的太阳穴突然剧烈跳动,眼前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耳边持续的嗡鸣、还有一种仿佛灵魂被拉扯的剧痛……这些画面让他头痛欲裂,双手抱住了脑袋。

执行者己站在他身后,兜帽下的能量核心闪烁着幽蓝的光,湮灭装置被激活,发出只有意识体才能感知的高频嗡鸣。

暗物质带的深处,星核的数据流依旧冰冷地流动。

对F37星人而言,这不过是一次常规的“系统维护”,就像程序员删除一行错误的代码。

他们从未在意过这些“残次品”作为“生命”的意义,因为在观测者的字典里,只有“样本”与“数据”,没有“情感”与“存在”。

清除,己经开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