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马仙的一生黄仙黄仙完结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出马仙的一生(黄仙黄仙)
时间: 2025-09-18 21:49:32
自那回“水鬼”事后,我总觉得耳边多了些细碎的声响——像是树叶擦过窗棂,又像蚊虫振翅,可仔细听时,却又只剩院里老槐树的风声。
我跟姥姥提过,她只捏了捏我的耳垂,眼底藏着些我读不懂的光:“是‘老仙家’在跟你打招呼呢,别急,等你再大点,就能听清楚了。”
没过半月,村里就出了桩怪事。
村西头李婶家的牛,连着三天傍晚挣脱缰绳往山坳里跑,每次找回来时,牛身上都沾着湿漉漉的草叶,眼睛里还蒙着层白雾,连最爱吃的黄豆都不肯碰。
再这样下去,地里的活都没法干了!”
姥姥让我坐在她身边,指尖轻轻搭在我手腕上,另一只手握着三炷没点燃的香。
她闭着眼静了片刻,忽然睁开眼对李婶说:“不是脏东西,是山坳里那棵老樟树底下,有只成了气候的‘黄皮子’,它想借你家牛的力气,把底下压着的旧物件刨出来。”
李婶听得脸色发白:“那、那可咋整?
总不能让它把牛折腾坏了啊!”
姥姥起身从柜里翻出个红布包,里面裹着几粒晒干的桃核,她把桃核递给李婶:“今晚把桃核缝在牛鞍子上,再往牛圈门口撒把小米,告诉‘黄皮子’,想要物件可以,但得等秋收后,让它别再扰着活物。
它通人性,会懂的。”
当天晚上,我跟着姥姥站在院门口,远远望着李婶家的方向。
快到子时的时候,我忽然听见那熟悉的细碎声响又冒了出来,这次竟隐约辨出是个尖细的嗓音,像是在说“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李婶就喜滋滋地来报信,说牛不仅没跑,还吃了满满一槽料,眼睛里的白雾也散了。
我拽着姥姥的衣角,小声问:“姥姥,我刚才好像听见‘黄皮子’说话了。”
姥姥蹲下来,把我裹进她带着香火味的怀里:“傻孩子,这不是听见了吗?
往后啊,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风从院外吹进来,带着山坳里樟树的清香,我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我好奇又胆怯的“仙家”世界,好像正一点点朝我敞开大门。
打那以后,我耳中的“声响”越来越清晰。
有时是清晨,能听见似有若无的“咕咕”声,姥姥说那是“柳仙”(蛇仙)在提醒该晒草药了;有时是傍晚,会传来细碎的“嗑瓜子”声,姥姥便笑着往窗台上撒把葵花籽,说是“黄仙”来串门了。
我渐渐习惯了这些“邻居”的存在,甚至会对着空气小声分享学校里的事——虽然得不到回应,却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温柔地看着我。
变故是从一场暴雨开始的。
连着下了三天的大雨,村里的河涨了水,山脚下的土坡也塌了几处。
雨停后的第二天,村东头的王大爷就疯疯癫癫地跑到姥姥家,手里攥着半截湿漉漉的红绳,嘴里喊着:“水、水里有姑娘!
拉我下去!”
姥姥一看那红绳,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她让我待在里屋锁好门,自己揣着香包就往外走。
我趴在窗缝里看,只见姥姥跟着王大爷往河边去,走到塌坡的地方时,她从香包里掏出三炷香点燃,插在泥地上。
香烟刚飘起来,原本平静的河面突然泛起一圈圈涟漪,像是有东西在水下搅动。
姥姥站在河边,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河底的‘老住户’,这雨冲塌了你的窝,我知道你急,但不该拉活人垫背!
村里己经商量着修河堤,到时候给你立个牌位,你先把人放回来,别伤了和气!”
话音刚落,河面的涟漪突然停了。
过了一会儿,王大爷“扑通”一声坐在地上,眼神慢慢清明起来,对刚才的事全然不记得,只说自己在河边捡柴时,突然觉得有人拽他的脚。
姥姥扶着王大爷回来时,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我跑过去给她递毛巾,她擦着脸说:“这些‘仙家’也好,‘阴灵’也罢,大多只是想求个安稳。
你往后遇到了,别慌,也别硬来,先弄清楚它们要啥,凡事留余地,才好相处。”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姥姥把那半截红绳系在院中的老槐树上,又撒了把米。
那天晚上,我没再听见其他声响,只觉得院里的月光,比平时更柔和了些——好像有谁在悄悄谢过姥姥的体谅。
我跟姥姥提过,她只捏了捏我的耳垂,眼底藏着些我读不懂的光:“是‘老仙家’在跟你打招呼呢,别急,等你再大点,就能听清楚了。”
没过半月,村里就出了桩怪事。
村西头李婶家的牛,连着三天傍晚挣脱缰绳往山坳里跑,每次找回来时,牛身上都沾着湿漉漉的草叶,眼睛里还蒙着层白雾,连最爱吃的黄豆都不肯碰。
再这样下去,地里的活都没法干了!”
姥姥让我坐在她身边,指尖轻轻搭在我手腕上,另一只手握着三炷没点燃的香。
她闭着眼静了片刻,忽然睁开眼对李婶说:“不是脏东西,是山坳里那棵老樟树底下,有只成了气候的‘黄皮子’,它想借你家牛的力气,把底下压着的旧物件刨出来。”
李婶听得脸色发白:“那、那可咋整?
总不能让它把牛折腾坏了啊!”
姥姥起身从柜里翻出个红布包,里面裹着几粒晒干的桃核,她把桃核递给李婶:“今晚把桃核缝在牛鞍子上,再往牛圈门口撒把小米,告诉‘黄皮子’,想要物件可以,但得等秋收后,让它别再扰着活物。
它通人性,会懂的。”
当天晚上,我跟着姥姥站在院门口,远远望着李婶家的方向。
快到子时的时候,我忽然听见那熟悉的细碎声响又冒了出来,这次竟隐约辨出是个尖细的嗓音,像是在说“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李婶就喜滋滋地来报信,说牛不仅没跑,还吃了满满一槽料,眼睛里的白雾也散了。
我拽着姥姥的衣角,小声问:“姥姥,我刚才好像听见‘黄皮子’说话了。”
姥姥蹲下来,把我裹进她带着香火味的怀里:“傻孩子,这不是听见了吗?
往后啊,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风从院外吹进来,带着山坳里樟树的清香,我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我好奇又胆怯的“仙家”世界,好像正一点点朝我敞开大门。
打那以后,我耳中的“声响”越来越清晰。
有时是清晨,能听见似有若无的“咕咕”声,姥姥说那是“柳仙”(蛇仙)在提醒该晒草药了;有时是傍晚,会传来细碎的“嗑瓜子”声,姥姥便笑着往窗台上撒把葵花籽,说是“黄仙”来串门了。
我渐渐习惯了这些“邻居”的存在,甚至会对着空气小声分享学校里的事——虽然得不到回应,却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温柔地看着我。
变故是从一场暴雨开始的。
连着下了三天的大雨,村里的河涨了水,山脚下的土坡也塌了几处。
雨停后的第二天,村东头的王大爷就疯疯癫癫地跑到姥姥家,手里攥着半截湿漉漉的红绳,嘴里喊着:“水、水里有姑娘!
拉我下去!”
姥姥一看那红绳,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她让我待在里屋锁好门,自己揣着香包就往外走。
我趴在窗缝里看,只见姥姥跟着王大爷往河边去,走到塌坡的地方时,她从香包里掏出三炷香点燃,插在泥地上。
香烟刚飘起来,原本平静的河面突然泛起一圈圈涟漪,像是有东西在水下搅动。
姥姥站在河边,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河底的‘老住户’,这雨冲塌了你的窝,我知道你急,但不该拉活人垫背!
村里己经商量着修河堤,到时候给你立个牌位,你先把人放回来,别伤了和气!”
话音刚落,河面的涟漪突然停了。
过了一会儿,王大爷“扑通”一声坐在地上,眼神慢慢清明起来,对刚才的事全然不记得,只说自己在河边捡柴时,突然觉得有人拽他的脚。
姥姥扶着王大爷回来时,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我跑过去给她递毛巾,她擦着脸说:“这些‘仙家’也好,‘阴灵’也罢,大多只是想求个安稳。
你往后遇到了,别慌,也别硬来,先弄清楚它们要啥,凡事留余地,才好相处。”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姥姥把那半截红绳系在院中的老槐树上,又撒了把米。
那天晚上,我没再听见其他声响,只觉得院里的月光,比平时更柔和了些——好像有谁在悄悄谢过姥姥的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