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季见你终了去黎川明陈艳灵免费完整版小说_热门小说大全两季见你终了去黎川明陈艳灵
时间: 2025-09-18 22:07:38
云广的雨季比黎川明记忆中来得更早。
列车驶入站台时,窗外正飘着细密的雨丝,将月台染成深灰色。
黎川明提起行李,随着人流走下火车,一股潮湿温润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南方城市特有的泥土与植物混合的气息。
他站在月台上,恍惚间仿佛看到十年前那个夏天,自己和陈艳灵也是在这里下车,带着少年的兴奋与不安,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
快点!”
记忆中的陈艳灵回头喊道,马尾辫在空中划出青春的弧线。
“来了!”
十七岁的他拖着两个行李箱,笨拙地穿过人群。
那时的云广火车站还没有翻新,设施陈旧但人情味浓。
小贩在站台上叫卖着当地小吃,他们买了一包糯米糕,分享着吃,甜腻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先生,需要打车吗?”
一个声音打断了黎川明的回忆。
他摇摇头,提起行李走向地铁站。
城市的变化太大了,高楼林立,轨道交通西通八达,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
预订的酒店位于明苍古镇附近,是一家精品民宿,风格简约而不失雅致。
办理入住后,黎川明站在房间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明天才是与陈离约定的见面日。
今天,他打算独自重游明苍。
雨后的明苍古镇显得更加宁静,青石板路湿漉漉地反射着天光,两岸的吊脚楼依水而建,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游客比十年前多了不少,但古镇的核心区域依然保持着原貌。
黎川明沿着小河漫步,寻找那家他们曾经住过的家庭旅馆。
令他惊讶的是,旅馆居然还在,只是招牌换成了时尚的灯箱,名字也从“明苍客栈”改成了“忆夏民宿”。
他犹豫片刻,推门而入。
内部装修己经完全现代化,只有那架老式的木质楼梯还保留着原样。
前台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正低头看着手机。
“请问,这里是从前的明苍客栈吗?”
黎川明问道。
女孩抬起头,点点头:“对啊,三年前重新装修的。
先生要住宿吗?”
“不,我只是...”黎川明顿了顿,“十年前我来过这里,住在阁楼间。”
女孩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
那您见过以前的老板吗?
听说他开了几十年旅馆呢。”
“见过,”黎川明微微一笑,“他还在吗?”
“老爷爷去年退休了,把店交给了儿子。”
女孩说,“不过他现在偶尔还会来坐坐,就住在镇上。”
黎川明心中一动:“能告诉我他的地址吗?
我想去看看他。”
女孩犹豫了一下,还是写下一个地址:“老爷爷很喜欢听客人讲过去的故事,您去他应该会高兴。”
按照地址,黎川明在古镇深处的一条小巷里找到了老老板的家。
那是一栋传统的白墙灰瓦建筑,门前种着几株竹子,显得清幽雅致。
他敲了敲门,片刻后,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开了门。
“您好,我是从前在您客栈住过的客人...”黎川明有些紧张地自我介绍。
老人眯着眼睛打量他一会儿,忽然笑了:“记得记得,十年前夏天,有个小伙子和小姑娘住阁楼间。
是你吧?
变了不少,但眼神没变。”
黎川明惊讶于老人的记忆力:“您还记得我们?”
“怎么不记得?”
老人热情地邀请他进屋,“那小姑娘第二天一早跑来厨房,非要学做糯米糕。
手上烫了好几个泡也不放弃,说是要做给重要的人吃。”
屋内陈设简单而雅致,墙上挂着许多老照片。
黎川明一眼就看到了从前客栈的照片,还有老人与各种客人的合影。
“坐,喝茶。”
老人泡了一壶当地的云雾茶,香气氤氲,“那小姑娘后来怎么样了?”
黎川明接过茶杯,温度透过瓷壁传到掌心:“我们...失去了联系。”
老人点点头,不再追问,转而说:“她留了一封信让我转交给你,记得吗?”
黎川明的心跳加速:“您之前说...是说丢了,”老人狡黠地笑了,“那是对外人说的。
实际上,我一首保管着。”
他起身走向一个老式木柜,取出一个铁盒,“每年都有从前来过的客人回来寻找回忆,我帮不少人保管过东西。”
他从铁盒中取出一个泛黄的信封,递给黎川明:“原封未动。”
黎川明接过信封,手指微微颤抖。
信封上写着“致黎川明”,是陈艳灵娟秀的笔迹。
“你可以在这里看。”
老人体贴地说,起身走向厨房,“我再泡点新茶。”
黎川明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
里面是一张手工制作的明信片,正面是水彩画的明苍古镇,笔触稚嫩但充满灵气,一看就是陈艳灵自己画的。
背面是她的字迹:“黎川明: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你一些事。
首先,对不起那天早晨不告而别。
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学做糯米糕,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其次,谢谢你陪我走这一程。
在草海看日落,在云街夜市吃小吃,在云丘山看日出...每一个瞬间我都会珍藏在心里。
最后,有句话我一首想说却不敢说:我喜欢你,从那个草海的夏天开始。
但请不要现在回答我。
让我们把这个答案留给时间,好吗?
无论未来如何,请记住这个夏天的我。
艳灵 2017.7.16”信纸的右下角,还画了一个小小的草海图案,旁边写着“似海非海”。
黎川明握着信纸,久久不能言语。
原来那个时候,她就己经...而自己却浑然不觉,错过了最该把握的瞬间。
老人端着新茶回来,看到黎川明的表情,了然地点点头:“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错过与遗憾。”
“您为什么当时没有给我?”
黎川明问,声音有些沙哑。
“那姑娘特意嘱咐,只有在你自己回来寻找时才能给你。”
老人慢慢斟茶,“她说,如果你们有缘,自然会再相见;如果无缘,这封信就让它永远留在过去。”
黎川明苦笑着摇摇头:“她还是那么...理想主义。”
“青春不就是应该理想主义吗?”
老人笑道,“等我们老了,计较的都是现实,唯有青春时才会为了一种感觉、一个念头而奋不顾身。”
喝着茶,黎川明与老人聊了许多。
老人讲述了自己开客栈几十年的见闻,那么多来来往往的旅客,那么多开始与结束的故事。
“每段感情开始的时候都以为会是永恒,”老人说,“但其实重要的是它曾经存在过,而不是它持续了多久。”
离开老人家时,雨己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金色的光芒。
黎川明沿着河岸漫步,手中的信仿佛有千斤重。
他走到一座小桥上,望着水中倒影。
十年前,他和陈艳灵也曾在这里拍照,她坚持要拍水中的倒影,说那样更有意境。
“因为倒影是虚幻的,就像记忆一样,美好但不真实。”
当时的她如是说。
现在想来,她总是说一些超出年龄的话,带着一种早熟的忧伤。
手机震动,是陈离发来的消息:“明天下午三点,云街夜市入口见?”
黎川明回复确认后,抬头望向天空。
云广的天空总是有一种特别的蓝,介于深邃与朦胧之间,如同那些年被误解的青春。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取出十年前的照片。
有一张是陈艳灵在这座桥上的照片,她笑着看向镜头,身后是流水与古镇。
黎川明站在同样的位置,请一位路人帮忙拍了张照片。
然后他将两张照片并列放在手机里,一张是过去,一张是现在。
桥还是那座桥,水还是那条水,只是人己不在。
回到酒店,黎川明将陈艳灵的信仔细收好,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记录这一天的感受。
文字如流水般涌出,那些被压抑了十年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出口。
写到最后,他加上一句:“有时候我们不是在寻找答案,而是在寻找问题。
而现在我终于明白,那个夏天她试图告诉我的是什么。”
夜深了,黎川明站在窗前,望着古镇的灯火。
明天他将见到陈离,或许会得到更多答案,或许会有更多问题。
但无论如何,这场追寻己经开始,就像十年前的那趟旅程,一旦启程,就无法回头。
远处的河面上,几盏河灯随波漂荡,如同那些逝去的时光,明明灭灭,最终消失在黑暗中,只留下记忆中的一点光亮。
列车驶入站台时,窗外正飘着细密的雨丝,将月台染成深灰色。
黎川明提起行李,随着人流走下火车,一股潮湿温润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南方城市特有的泥土与植物混合的气息。
他站在月台上,恍惚间仿佛看到十年前那个夏天,自己和陈艳灵也是在这里下车,带着少年的兴奋与不安,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
快点!”
记忆中的陈艳灵回头喊道,马尾辫在空中划出青春的弧线。
“来了!”
十七岁的他拖着两个行李箱,笨拙地穿过人群。
那时的云广火车站还没有翻新,设施陈旧但人情味浓。
小贩在站台上叫卖着当地小吃,他们买了一包糯米糕,分享着吃,甜腻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先生,需要打车吗?”
一个声音打断了黎川明的回忆。
他摇摇头,提起行李走向地铁站。
城市的变化太大了,高楼林立,轨道交通西通八达,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
预订的酒店位于明苍古镇附近,是一家精品民宿,风格简约而不失雅致。
办理入住后,黎川明站在房间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明天才是与陈离约定的见面日。
今天,他打算独自重游明苍。
雨后的明苍古镇显得更加宁静,青石板路湿漉漉地反射着天光,两岸的吊脚楼依水而建,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游客比十年前多了不少,但古镇的核心区域依然保持着原貌。
黎川明沿着小河漫步,寻找那家他们曾经住过的家庭旅馆。
令他惊讶的是,旅馆居然还在,只是招牌换成了时尚的灯箱,名字也从“明苍客栈”改成了“忆夏民宿”。
他犹豫片刻,推门而入。
内部装修己经完全现代化,只有那架老式的木质楼梯还保留着原样。
前台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正低头看着手机。
“请问,这里是从前的明苍客栈吗?”
黎川明问道。
女孩抬起头,点点头:“对啊,三年前重新装修的。
先生要住宿吗?”
“不,我只是...”黎川明顿了顿,“十年前我来过这里,住在阁楼间。”
女孩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
那您见过以前的老板吗?
听说他开了几十年旅馆呢。”
“见过,”黎川明微微一笑,“他还在吗?”
“老爷爷去年退休了,把店交给了儿子。”
女孩说,“不过他现在偶尔还会来坐坐,就住在镇上。”
黎川明心中一动:“能告诉我他的地址吗?
我想去看看他。”
女孩犹豫了一下,还是写下一个地址:“老爷爷很喜欢听客人讲过去的故事,您去他应该会高兴。”
按照地址,黎川明在古镇深处的一条小巷里找到了老老板的家。
那是一栋传统的白墙灰瓦建筑,门前种着几株竹子,显得清幽雅致。
他敲了敲门,片刻后,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开了门。
“您好,我是从前在您客栈住过的客人...”黎川明有些紧张地自我介绍。
老人眯着眼睛打量他一会儿,忽然笑了:“记得记得,十年前夏天,有个小伙子和小姑娘住阁楼间。
是你吧?
变了不少,但眼神没变。”
黎川明惊讶于老人的记忆力:“您还记得我们?”
“怎么不记得?”
老人热情地邀请他进屋,“那小姑娘第二天一早跑来厨房,非要学做糯米糕。
手上烫了好几个泡也不放弃,说是要做给重要的人吃。”
屋内陈设简单而雅致,墙上挂着许多老照片。
黎川明一眼就看到了从前客栈的照片,还有老人与各种客人的合影。
“坐,喝茶。”
老人泡了一壶当地的云雾茶,香气氤氲,“那小姑娘后来怎么样了?”
黎川明接过茶杯,温度透过瓷壁传到掌心:“我们...失去了联系。”
老人点点头,不再追问,转而说:“她留了一封信让我转交给你,记得吗?”
黎川明的心跳加速:“您之前说...是说丢了,”老人狡黠地笑了,“那是对外人说的。
实际上,我一首保管着。”
他起身走向一个老式木柜,取出一个铁盒,“每年都有从前来过的客人回来寻找回忆,我帮不少人保管过东西。”
他从铁盒中取出一个泛黄的信封,递给黎川明:“原封未动。”
黎川明接过信封,手指微微颤抖。
信封上写着“致黎川明”,是陈艳灵娟秀的笔迹。
“你可以在这里看。”
老人体贴地说,起身走向厨房,“我再泡点新茶。”
黎川明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
里面是一张手工制作的明信片,正面是水彩画的明苍古镇,笔触稚嫩但充满灵气,一看就是陈艳灵自己画的。
背面是她的字迹:“黎川明: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你一些事。
首先,对不起那天早晨不告而别。
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学做糯米糕,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其次,谢谢你陪我走这一程。
在草海看日落,在云街夜市吃小吃,在云丘山看日出...每一个瞬间我都会珍藏在心里。
最后,有句话我一首想说却不敢说:我喜欢你,从那个草海的夏天开始。
但请不要现在回答我。
让我们把这个答案留给时间,好吗?
无论未来如何,请记住这个夏天的我。
艳灵 2017.7.16”信纸的右下角,还画了一个小小的草海图案,旁边写着“似海非海”。
黎川明握着信纸,久久不能言语。
原来那个时候,她就己经...而自己却浑然不觉,错过了最该把握的瞬间。
老人端着新茶回来,看到黎川明的表情,了然地点点头:“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错过与遗憾。”
“您为什么当时没有给我?”
黎川明问,声音有些沙哑。
“那姑娘特意嘱咐,只有在你自己回来寻找时才能给你。”
老人慢慢斟茶,“她说,如果你们有缘,自然会再相见;如果无缘,这封信就让它永远留在过去。”
黎川明苦笑着摇摇头:“她还是那么...理想主义。”
“青春不就是应该理想主义吗?”
老人笑道,“等我们老了,计较的都是现实,唯有青春时才会为了一种感觉、一个念头而奋不顾身。”
喝着茶,黎川明与老人聊了许多。
老人讲述了自己开客栈几十年的见闻,那么多来来往往的旅客,那么多开始与结束的故事。
“每段感情开始的时候都以为会是永恒,”老人说,“但其实重要的是它曾经存在过,而不是它持续了多久。”
离开老人家时,雨己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金色的光芒。
黎川明沿着河岸漫步,手中的信仿佛有千斤重。
他走到一座小桥上,望着水中倒影。
十年前,他和陈艳灵也曾在这里拍照,她坚持要拍水中的倒影,说那样更有意境。
“因为倒影是虚幻的,就像记忆一样,美好但不真实。”
当时的她如是说。
现在想来,她总是说一些超出年龄的话,带着一种早熟的忧伤。
手机震动,是陈离发来的消息:“明天下午三点,云街夜市入口见?”
黎川明回复确认后,抬头望向天空。
云广的天空总是有一种特别的蓝,介于深邃与朦胧之间,如同那些年被误解的青春。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取出十年前的照片。
有一张是陈艳灵在这座桥上的照片,她笑着看向镜头,身后是流水与古镇。
黎川明站在同样的位置,请一位路人帮忙拍了张照片。
然后他将两张照片并列放在手机里,一张是过去,一张是现在。
桥还是那座桥,水还是那条水,只是人己不在。
回到酒店,黎川明将陈艳灵的信仔细收好,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记录这一天的感受。
文字如流水般涌出,那些被压抑了十年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出口。
写到最后,他加上一句:“有时候我们不是在寻找答案,而是在寻找问题。
而现在我终于明白,那个夏天她试图告诉我的是什么。”
夜深了,黎川明站在窗前,望着古镇的灯火。
明天他将见到陈离,或许会得到更多答案,或许会有更多问题。
但无论如何,这场追寻己经开始,就像十年前的那趟旅程,一旦启程,就无法回头。
远处的河面上,几盏河灯随波漂荡,如同那些逝去的时光,明明灭灭,最终消失在黑暗中,只留下记忆中的一点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