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范文(精选7篇)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
在唐朝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卖炭的老翁,名叫李四。他年纪已高,背驼得厉害,步履蹒跚,但双眼却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沧桑。
李四的生活并不富裕,他主要以烧炭为生。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时,他便拄着那根已经有些磨损的拐杖,蹒跚着走向山林。他挥舞着那把略显破旧的斧头,劈砍着树木,一片片木屑随着他的动作飘落在地。然后,他会将砍下的树木劈成小块,放入炭窑中慢慢烧制成炭,等待着买家的到来。
然而,尽管李四勤劳努力,他的生活却并不轻松。他时常为生计发愁,担心炭火卖不出去,担心没有足够的柴薪来烧炭。他的眉头总是紧锁着,仿佛在思考着如何度过这个艰难的生活。
有一天,当李四正在炭窑旁忙碌时,一群衣着华丽的官差突然闯进了他的生活。他们粗鲁地推开李四,夺走了他辛辛苦苦烧制的炭火,还恶狠狠地威胁他,说如果下次再敢私自烧炭,就要对他进行严厉的惩罚。李四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去,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那一刻,李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烧制的炭火为什么会被夺走,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为什么总是如此艰难。他的眼角滑下了浑浊的泪水,那是他对生活的不满和无奈,也是他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然而,尽管生活如此艰难,李四并没有放弃。他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生活的现状。第二天,他早早地起床,重新走进了山林。他挥舞着斧头,一下一下地砍着树木,仿佛在向生活宣战。他的脸上再次洋溢起了坚定的神情,那是他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也是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这就是李四,一位普通的卖炭翁。
篇二: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
一缕黑灰的烟歪歪斜斜地升腾到空中,还未等它计得更高更远,猛烈的寒流就迫不及待地将它打散。
剧烈的咳嗽声从树林深处传来,原来是位正在烧炭的老翁。他两鬓灰白,满面都是炭灰,眼睛深陷在眼窝中,皮肉紧紧的贴在颊骨上。他穿着一件已经分辨不出颜色的破旧衣裳,一手拿着火钳,一手攥着一块黑不溜秋的布,正捂着口鼻剧烈的咳嗽。他的身子随着胸腔的震动也剧烈地颤动着,那声音听着仿佛是要将心肺都咳出来似的。他的正前方有个小土丘,一缕缕黑烟正从土丘的出口争先恐后地蹿出来,一大簇火苗在洞口试探着向外探出头,持续的高温作用下,土丘周围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不清。
半晌,老翁的咳嗽好不容易止住,他便又拿着火钳伸进土丘中去拨弄柴火,星星点点的木屑带着一点点小小的火苗随着火钳的搅动从洞口飞溅出来,随即很快又在低温下熄灭。火越烧越旺,老翁用火钳夹起一块黑漆漆的大铁片,颤颤巍巍的将它盖住洞口后,才支起绵软的腿,后退着在身后的木桩上坐下。
火苗渐渐的小了,土丘中也只剩下了黑漆漆的木炭。他用火钳将已经冷却的木炭一块一块地从土丘中夹出来,小心翼翼地码在炭车上,用破旧的篷布盖着,用绳子绑紧。
这天夜里,雪如期而至。星星点点,旋转着飘洒着。“雪呀,你下得再大一点吧。”老翁喃喃自语。雪仿佛听懂了老翁的祈祷,果然越下越大了。时间拉出一条雪白的长线,远方一望无际皆为皑皑白雪。
第二天天还没亮,老翁就牵着牛车出发了。车辙上覆满了冰渣子,原本坑坑洼洼的路变得更加难行,“吱呀吱呀”的响声回荡在寂静的树林中。天亮了,雪也停了。皑皑的白雪堆积在枝丫上,仿佛是在低空中漂浮的云。
忽然,耳畔传来了马蹄声。老翁抬头张望,两匹轻快的马儿飞快地奔了过来。前方的人儿,鹅黄色的斗篷紧紧裹在身上,身后紧跟着身穿白衣斗篷的手下。那黄衣在老翁面前停下马,微微扬起头,眼中丝毫不掩轻蔑之意,口中趾高气扬地念着皇帝颁发的公文。他一边念着,他的手下边牵着牛车往皇宫走去。老翁心中绝望,心知今天是碰见皇上的人来强抢民物来了。他脸上涕泪连连,满面的烟火色也掩饰不住心中的悲哀。他挥舞着手臂,恳请宦官们能够网开一面,但他也深知他的恳求毫无用处。不知何时,白衣手下将牛车拉了回来。临走前从身上掏出半匹红纱和一丈白绫,系在牛头上,权当一车炭的价钱。
篇三: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
寒风凛冽,大地一片寂静,银装素裹的世界显得格外宁静。纷飞的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天使的羽毛轻轻飘落,铺就了一条洁白的绒毯。
突然,一扇破旧的木门被推开了。随后,便从木门内走出来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这位老人两鬓斑白,在他那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并且,身上却只穿了一件打过补了的单衣。然后,他便拿上了一把斧头,去附近的终南山上去砍树木了。经过不懈的努力,老人终于砍够了一车的树木,随后,老人又花了一些时间,将这一车的树木给烧成了一车的木炭。烧完木炭之后,老人的脸上被弄得黑不溜秋了,十根手指头也变得漆黑。
之后,老人便牵来了一头老黄牛,去拉这一车木炭。随后,老人便牵着黄牛来到了集市上。现在,天空中还下着鹅毛大雪,地面上也积满了雪。黄牛每踩上去,都会留下一个很深的脚印。可是,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中,老人却更希望天气能够更加寒冷一些。因为,天气更加寒冷,木炭就可以更好的卖出去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中午。现在,老人已经很饥饿,牛也十分的困。随后,老人便来到了集市南门的一颗树底下,准备在这里休息。然后,老人牵着黄牛,直接坐在了布满泥土的地面上。随后,老人便想着,将炭卖掉后,得来的钱用来买衣裳和食物。
突然,随着一阵轻快的马蹄声,太监和太监的爪牙也来到了集市中。当老人听到这阵马啼声之后,立马牵起黄牛就准备离开。但是,老人最终还是被他们给发现了。随后,他们便快马加鞭来到了老人这里。随后,太监便对老人说道:“慢着,我们可是按照皇帝的命令来买炭的,你敢走!”老人听完这一番话后,便立马停下了脚步。老人便恳求道:“大人,我就是一个卖炭的。如果你将这一车木炭给带走,我还怎么活呀!”可是他们却不管不顾,牵着黄牛就准备走人。老人却还一直在阻拦,这时,太监的爪牙愤怒的说道:“快走开,我的刀可不长眼啊。”随后,他将自己的佩刀拔了出来。然后,老人小心翼翼的说道:“带走我的一车炭,最少要给我点钱吧。”之后,太监的爪牙便给老人丢去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老人看着渐行渐远的那一车木炭和黄牛,流下了无奈的眼泪。
篇四: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卖炭翁的一只牛,和主人一起走在去集市的路上。卖炭翁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衣服在风中瑟瑟发抖,可卖炭翁还觉得不够冷,觉得还要在冷点,这样炭就好卖了。我拉着满满的一车炭,艰难地走在结冰的路上,希望能在集市上换来一些钱财,以维持生计。
太阳透过云层,洒在雪白的冰面上,映出一片金黄。我默默地跟在主人的身后,看着他那疲惫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我知道,我们卖炭翁的生活并不容易,但我们依然要努力生存下去。
我们来到了集市,那里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我们找了一个角落,摆开了炭车,开始叫卖。然而,集市上的人们并不关心我们的炭,他们更关心那些华丽的绫罗绸缎、精美的瓷器和香醇的美酒。我们卖炭翁的炭,在这个繁华的集市上,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卑微。
正当我们准备收起炭车,离开集市时,一个身穿锦袍的官员走了过来。他皱着眉头,看着我们那破旧的衣服,然后指着我们的炭说:“这些炭,我要了。”卖炭翁顿时惊呆了,没想到在这样的地方,还能有人买炭。我们急忙答应下来,然后帮着官员将炭装上马车。
然而,当我们准备离开时,那官员突然伸手拿走了我们手中的银子,只留下了一张纸条和半匹红纱一丈绫。纸条上写着:“这些炭,是皇家所需,你等不得有异议。”卖炭翁无奈地看着那张纸条,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我们知道,我们是弱势群体,无法与权贵抗衡,他们把红纱和一丈绫挂在我头上就走了。主人百般不舍,我的心中也早就骂了他们好几遍。
在这个世界上,弱势群体总是容易被忽视,被欺压。卖炭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地面对。我们不能让生活的艰辛打败我们,要努力生存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个世界。
卖炭翁抬起头,看着那无尽的天空,他心中充满了不甘。我知道,卖炭翁的生活很艰辛,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而我,也会努力地生活下去,为了我们卖炭翁的尊严,为了我们卖炭翁的未来。
篇五: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一位白发苍苍的卖炭翁,肩挑着两筐黑炭,踏着积雪,缓缓行走在通往市集的道路上。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双手粗糙如同老树的皮,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仿佛每一步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市集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卖炭翁找了一个角落,放下担子,静静地等待着顾客的到来。他的炭火旺盛,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似乎在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然而,尽管炭火如此旺盛,卖炭翁的心中却是一片冰冷。他想起了家中病重的老伴,想起了嗷嗷待哺的孙子,想起了那些为了生计而不得不面对的艰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市集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卖炭翁的炭却依旧无人问津。他不禁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股无奈。他知道,自己的炭虽然好,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人们更愿意节省开支,不愿意多花一分钱。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华丽衣裳的富家公子走了过来,他看了看卖炭翁的炭,又看了看卖炭翁那饱经风霜的脸庞,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怜悯。富家公子决定买下所有的炭,不仅为了自己取暖,更是为了帮助这位辛苦的卖炭翁。
卖炭翁感激涕零,他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日子里,还能遇到如此好心的人。他小心翼翼地将炭装进富家公子的马车,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心中充满了感激。
富家公子离去后,卖炭翁收拾好自己的担子,准备回家。虽然今天的炭卖得并不顺利,但那位好心人的善举,却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他的心房。他相信,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会有温暖和希望在等待着他。
卖炭翁的故事,就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流传在人们的心中。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善良和温暖,总会在不经意间,照亮他人,也照亮了自己
篇六: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
寒冬腊月,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南山在雪花的帮衬下换了一件雪白的衣裳。山中住了一个卖炭的老翁,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两鬓的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次日,雪依就下着,老翁为维持家中生计去了南山,顶着鹅毛大雪。经过一天的努力,砍了千余斤的柴,手上全是挥斧留下来的茧晚上回去,依旧马不停蹄的烧,尽早做好炭,好去卖。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可是从老翁的神色上看,似乎是在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这个天可以更冷一点,这样就有人会买他的炭了,夜里城外下起了一尺多厚的大雪,正如老翁所愿。清晨,老翁将一千多斤的炭,放在牛车上,前往了集市,可不知在那站了许久,依旧没有人买他的炭。
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吹在了老翁那瘦小的身躯上,不经令他打了个颤,他只穿了一件十分单薄的衣裳,虽说他的炭品质和卖相都十分的好,价格却是十分的低廉,大概是怕价格太高,从而卖不出去吧,可卖出去的钱也只够勉强填饱肚子。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他们也只能在南门外的泥中歇息,老翁见此情景,不禁叹了口气,神情中带有几分哀伤,为了这一车炭,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什么也没吃,便从牛车上拿出一个很黑的馒头,发现有两个身着华丽的人骑着马朝大奔来,他正高兴有人来买他的炭,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锤,走近之后,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得意忘形,其中一个身穿白衣的人,手拿文书说:”宫中现在急需用炭,皇帝命令我们来此,愿拿半匹红纱和一丈绫交换。”老翁虽想反驳,却也无可奈何,身着黄衣的人将半匹红纱一丈绫随意的挂在牛头上,丝毫没有理会老翁那可怜的眼神,望着那一车炭,没有一点怜惜,直接拉着炭走了。
老翁看着那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心中五味杂陈,只好牵着牛往回走,离开时雪地上多了几滴露珠……
篇七: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
冬天的终南山下,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南山脚下,住着一位卖炭的老翁。他的皮肤被风吹得黝黑,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老翁的生活并不富裕,他靠着烧炭为生,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
这天清晨,老翁赶着牛拉着,攒了许久的一车炭,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了城里。他希望在这寒冷的冬天里,能把炭卖个好价钱,换来一家人的温饱。然而,当他走进集市,却发现这里的炭价已经跌得低得惊人。老翁心头一紧,他担心自己的炭卖不出去,只得无奈地在集市一角找了个角落,摆开了炭车。
太阳渐渐升高,集市上的人流络绎不绝。老翁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不禁忧虑起来。他的炭虽然质量上乘,但价格却比别人的低了不少。为了吸引顾客,老翁只得不断降低炭价,可依然无人问津。
午后,天空突然飘起了大雪。老翁的心情愈发沉重,他看着窗外飘飞的雪花,不禁祈祷着:“让这个冬天再冷一点吧,这样我才能卖出这些炭,换来一家人的温饱。”然而,他的祈愿似乎并没有得到回应。
夜幕降临,老翁的炭依然没有卖出一车。他疲惫地坐在炭车上,望着满天飞舞的雪花,心头涌上一阵无尽的悲凉。此刻,他多么希望有人能买走他的炭,让他和家人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很快中午快到了,老翁只好失落的牵着老牛往家的方向回去,心中正对以后的生计怎么样而发愁。
就在老翁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一个黄衣使者出现在他的面前。黄衣使者告诉老翁,皇宫里的贵人们需要大量的炭来取暖,愿意以高价收购老翁的炭。老翁闻言,顿时喜出望外,他立刻答应了黄衣使者的条件。
不久,黄衣使者带着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来到了老翁的炭车前。他将红纱和绫巾挂在牛头上,作为炭的价钱,老翁本以为这是太监和老翁开着玩笑,牵着一同进城的老牛,向朝廷的方向远去,和他们讨价还价可是两个太监却并未理会老人,在皑皑的白雪中只剩老翁手抱着半匹红纱一丈绫呆愣在茫茫雪地中。他此时只能感叹这世道的不公,还有达官显贵与贪官们对于百姓的压迫剥削,也对于这个世道感到绝望。
篇八:卖炭翁改写作文600字初中
拂晓之时,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下来……我拿起砍刀劈向最后一块炭,看到外面被冰雪覆盖的大地,顿时喜上眉梢。“老天爷啊,你真是有眼啊。今天我的炭终于可以卖个好价钱了。”我整理好他炭车,怀着美好的希望赶着牛车离开了自己的茅屋,踏上了艰难的行程。
我住在离集市很远的地方,野外天寒地冻,沿途的风景并不美,但我知道,我必须走这条路,因为这是我唯一的生路。穿过崎岖的山路,忽然炭车咯吱作响,我大惊失色“完了,车不会坏了吧”回过头检查一番,才发觉沉重的炭车在结冰的路面上印上深深的车辙印。
等到了城镇,我我一路一边牵着牛,一边开始吆喝起来:“卖炭啦,新鲜的炭,谁要买炭啊?”我的声音在集市上回荡,原以为寒冷的天气能让买炭的人多一些,却少有人经过,偶尔有些装扮富丽堂皇的人,回应我的只有冷漠的目光和嘲笑的笑声。“看来今天又要食不果腹了,更谈何新衣服。”此时我饿的站不起来,牛也累的不愿意走动了。只好在集市南大门外休息。
突然眼前迎面而来两匹快马,各由一黄衣使者和白衣服的下属驾驶,他们自称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他们看着我车上的炭,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们对我说,皇宫里的炉火需要更多的炭。我心中犹豫,深知正直战时,他们一定也没多少钱,刚想要拒绝,那黄衣使者从战马上取出公文:“看清楚了,皇宫里正缺炭呢,要是不买,斩!”我看着他们手中的文书,上面写着皇帝的命令,我知道我不能违抗,我无奈地将炭卖给了他们。可我并没有等来救命的钱,黄衣使者派随从将一匹红色丝绸系在牛头“哎呦,二位大人给我这个,怎么能换我一车炭呢?”二人将炭车的绳子套在马上,我试图阻止,却被退到在地。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心里凉了半截。可是日子还是得过啊。我拿着他们给的丝绸吆喝“既然炭没了,那我就把丝绸买了。”面前走过一个人。我抓住机会跑上前询问:“客官,您,您需要丝绸吗?”可是那人却满脸嫌弃“看看,布都被你那脏手摸黑了!”“这,这可是是皇宫里的东西。”那人更是满脸鄙夷“就你能有皇宫里的丝绸?我才不行呢。”
这种时候谁会要这没用的丝绸呢,我感到后悔莫及,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亲手夺取了我的生命。